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巨頭業績爆了,指明新藥反內卷方向

2023-12-06健康

11月28日晚諾華研發日,這家瑞士巨頭上調了中期銷售增長預期(2024-2027),目標從公司2027年之前實作4%的年銷售額增長提升至5%;值得註意的是,諾華還計劃到2027年實作約40%的核心營業利潤率,公司2022年的核心營業利潤率為35%。

另外,諾華在10月底又雙叒上調了2023年全年業績指引,預計凈銷售額有望以高個位數增長,並預計預計核心營業利潤有望以14%至19%增長(此前為10-14%);這是諾華第三次上調2023年的盈利預期,理由是成本削減和一種多發性硬化癥(MS)藥物的價格高於預期。

實際上,在所有的制藥MNC巨頭中,諾華是一個非常值得國內藥企學習和研究的物件,尤其是正歷經轉型升級的傳統藥企。

今年這一波業績指引的上調,歸功於諾華的「5年之約」、「純業務發展」戰略。過去5年,諾華為了聚焦創新領域,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動作,包括結束消費健康以及器械領域、拆分愛爾康、出售羅氏股權、全球組織架構大調整、「瘦身」創新藥臨床、拆分仿制藥業務山德士等,將公司重心聚焦在 心腎護理、免疫學、神經科學、腫瘤學和血液學四大治療領域 ,同時也著眼於布局放射配體療法、CGT、xRNA等前沿技術平台,以求將重點放在「利潤潛力最大」的創新藥物。

而這種果斷剝離、聚焦創新,同時以忍受陣痛的代價換取遠期高質素發展的戰略,值得國內藥企深思。

同樣,諾華的業績韌性,源於幾大核心藥物的增長,而這些藥物背後所蘊藏的市場爆發力,尤其是當前藥物研發環境愈加內卷的背景下,值得國內創新藥企去深挖其中潛在的價值。

以最近的第三季度業績分析,擔當增長主力軍的產品分別為諾欣妥(14.85億美元,同比增長31%)、瑞波西利(5.62億美元,同比增長76%)、奧法木單抗(6.57億美元,同比增長124%)、Pluvicto(2.56億美元,同比增長217%)。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中康產業研究院整理)

諾華這幾款核心藥物的大賣,恰好給眾多正在「迷茫」的創新藥Biotech,又或者聚焦於創新藥行業的投資者,指明了可能的「反內卷」方向。

1、心腦血管領域創新

心血管創新藥的研發放緩、陷入瓶頸已經成為了市場接受的現象和趨勢,造成該現象的原因包括疾病機理復雜、大量仿制藥在市、安全性要求更高、臨床難度更大等;2012-2020年FDA批準上市新藥的數量中,心血管新藥在所有適應癥中占比低於10%,遠低於腫瘤新藥。

過去十年的時間裏,心血管新藥品種以改良(劑型)新藥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2010-2020年美國FDA獲批的新劑型/新制劑中,高血壓和心力衰竭藥物12個,高血脂藥物3個,肺動脈高壓藥物2個,其他品種4個。

高風險、難研發,往往對應的便是高回報,心血管新藥一旦成功獲批,爆品概率非常大,如諾華的諾欣妥、曾經賽諾菲的波立維、依諾肝素等。

諾華現有的兩款心血管核心產品,便瞄準了臨床未滿足需求心衰適應癥和透過創新技術改善降血脂藥物的依從性。

心衰藥物諾欣妥盡管面臨專利到期的危機,但銷售峰值上到60億美金顯然是大概率事件。心衰可由多種因素引起,由於合並癥多、藥物研發難度大,導致可用治療有效藥物較少,致使心衰患者死亡率極高,5年存活率甚至不足50%。而諾欣妥是目前唯一被大規模心衰領域臨床研究證實優於既往標準治療的創新藥物,足以在心衰藥物市場吃飽。

諾華另外一款核心產品,便是一年只需打2針的超長效降脂藥英克司蘭,其利用了siRNA領域技術,成功為高血脂患者提供了一款全新的治療選擇,並在長期隨訪中展現出媲美PCSK9、他汀類藥物的降脂效果。

輻射國內,目前已有多家藥企跟進研發諾華的siRNA長效降脂針,預計競爭格局未來可能變得擁擠,反觀心衰藥物的難度更大,預計領先企業有更好的市場表現,如信立泰。

2、錨定大癌種,做更好的藥物

創新藥企不一定要做FIC、BIC藥物才可以擁有巨大獲益,Me-better同樣可以散發光芒,但前提是紮根於一個市場空間足夠大的適應癥領域。

2020年,全球新發的前兩大癌癥分別為肺癌和乳癌,這同時也是美國男性第一大癌癥和女性的第一大癌癥。PD-1中的K藥在肺癌占住優勢無限逼近「藥王」得寶座,而抗體偶聯藥物DS-8201在乳癌上的優勢加速放量。

盡管目前全球已經有5款CDK4/6獲批上市,2022年全球市場規模已經逼近90億美元,其中有4款均用於治療乳癌,但激烈的競爭格局並未影響諾華的瑞波西利持續放量。在今年國內的醫保談判中,瑞波西利是申報資訊描述唯一取得總體生存期(OS)顯著獲益的CDK4/6,獲得美國NCCN指南一級推薦且可用於內臟危象患者。

瑞波西利作為阿貝西利的me-better,並且為潛在的CDK4/6的BIC產品,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也能夠從其放量爬坡的趨勢,以及在CDK4/6藥物市場的占有率得以窺見。

近來,我們能也看到恒瑞醫藥、百濟神州、復宏漢霖等頭部Pharma也動作頻頻,透過ADC、小分子、生物類似藥等不同的藥物布局方式來「吸取」患者流量。

3、自免領域大有可為

2022年全球TOP10藥物(不含新冠)榜單中,自免藥物占據3席,TOP100榜單中占據18席,是僅次於腫瘤的第二大誕生重磅炸彈的疾病市場。

從全球回望國內,國內自免藥物以進口藥物藥物為主,不僅急需國產新藥力量的出現,同時大量未滿足需求和市場教育也使得自免新藥研發異常緊迫。

諾華的目光瞄準了自免領域中潛力巨大的多個方向,目前在多發性硬化癥(MS)和腎科領域占據領先地位。

多發性硬化癥(MS)是一種罕見病,多發於20-40歲的青年人群,患者可出現肢體無力、視力障礙、肢體強直和共濟失調等神經功能障礙的癥狀,是導致青壯年人群非外傷性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MS不能被治愈,患者需要接受終身治療。

盡管MS無法治愈,但越早接受高效疾病修正治療(DMT),身體受到的損傷越少。諾華的CD20單抗奧法木單抗是國際指南一線推薦高效DMT生物制劑,據一項數據顯示:在新批準的DMT(自2020年)中,奧法妥木單抗是最高效的治療藥物之一。

基於MS患者終身服藥的特點,從全球獲批MS適應癥的藥物分析,可以說MS藥物重磅炸彈輩出,包括羅氏的奧瑞珠單抗、諾華的芬戈莫德、特立氟胺等,而渤健則一度憑借在MS領域的藥物矩陣躋身頭部的MNC。而諾華的奧法木單抗,目前全球銷售基數較低,且其療效和安全性較其他藥物有十足的優勢,未來有著極大的增長空間。

另外,諾華在腎科領域的重磅產品Iptacopan也即將上市。Iptacopan是一款補體因子B靶向藥Iptacopan,目前其上市申請正在美國、歐盟和中國接受審查,用於治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PNH)。

腎病領域同樣存在巨大的臨床未滿足需求,以其中最大的細分病種慢性腎病(CKD)為例,僅僅在中國就有上億人。PNH盡管為罕見病,但獲批PNH治療的AZ依庫珠單抗在海外卻賣出了天價,年費用約40.95萬美金。

除了PNH適應癥外,Iptacopan還有潛力用於治療IgA腎病、C3腎小球疾病、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癥症候群、膜性腎病等疾病,有機構預測其銷售峰值可達30億美元。

雖然罕見病在國內市場空間以及相關支付體系並不成熟,我們依然能夠欣喜的看到也有諾誠健華和雲頂新耀這樣的Biotech在用力研發MS和腎病相關藥物。

4、去前沿的地方挖礦

諾華負責開辟新戰場的,無疑是公司三大新興技術平台(基因與細胞療法、放射配體療法和xRNA療法),其中放射配體療法最市場投資者關註。

早在2018年,諾華透過兩筆總計價值60億美金的收購,反超拜耳,將自己送上了「全球核藥一哥」的寶座。

如今公司兩大RDC管線開花結果,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Pluvicto在2023年前三季度的銷售額為7.07億美元(上市第二年便有望突破10億美元),預計未來將輕松突破20億美元峰值;另外一款治療胃腸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Lutathera放量也開始加快,前三季度銷售額4.58億美元,同比增長34%。

除了Pluvicto、Lutathera兩款已商業化的RDC外,諾華還有177Lu-FAP-2286、177Lu-NeoBOMB1、225Ac-PSMA-617等RDC產品在研。其中,FAP是放射性藥物的全新靶點,在多種惡性腫瘤治療上具備一定開發潛力(乳癌、結腸癌、胰臟癌、肺癌等腫瘤相關的纖維母細胞上大量表達FAP),其臨床價值值得期待。

核藥並非所有新興入局者都能玩得轉,MNC在核藥這類高技術壁壘的規模優勢將被放大,如核藥半衰期短,需要在一定距離內建立生產基地(核藥房)進行醫院患者覆蓋,這也夯實了諾華、拜耳等MNC在該領域的優勢。

核藥RDC之外,諾華在siRNA、CGT領域均處於全球的第一梯隊,可以說國內藥企乃至全球投資者不得不佩服諾華這種頭部MNC的戰略布局和轉型能力。

正是因為海外與國內目前在新興技術領域的技術差距,也可以看到在核藥領域大量國內的傳統藥企、新興Biotech開始發力,透過引進、自研、合作等多種方式來謀求在這片藍海市場上分一杯羹,代表企業有恒瑞醫藥、先通醫藥、遠大醫藥、百洋醫藥等。

結語: 如何反內卷、發掘重磅炸彈,諾華已經用「言行身教」向中國藥企傳遞了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