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常遇春之子常茂:朱元璋捧他20年,他卻扶不上墻,晚年還金蟬脫殼

2024-04-12歷史

常遇春之子常茂:朱元璋捧他20年,他卻扶不上墻,晚年還金蟬脫殼

前言

在歷史的長河中, 有些名字如同流星劃過夜空,短暫而耀眼;而有些則如同沈沙,默默無聞,最終被時間的洪流所吞沒。

常茂, 這個名字,曾被賦予了無限的期望與榮耀,卻因一系列錯誤的選擇,最終淪為了歷史的註腳。

朱元璋, 這位雄才大略的開國皇帝,曾將他捧在手心,期望他能成為國家的棟梁。

然而, 常茂的人生軌跡,卻如同一場精心編排的戲劇,充滿了起伏和轉折。

這是一個關於權力、榮耀與墮落的故事,是一段讓人唏噓的歷史篇章。

一、一代名將病歿,兒子世襲爵位

1369年, 秋風蕭瑟,落葉滿長安。

朱元璋站在高高的城樓上, 遠眺著北方的天際,眼中閃爍著復雜的情緒。

他的身旁, 一位年輕的將領靜靜地躺著,面色蒼白,生命的氣息正一點點地從他的身上流逝。

這位將領, 便是常遇春,明朝的開國元勛,一代名將。

他的英勇事跡, 如同流星劃過夜空,照亮了大明的天空。

朱元璋的心中充滿了悲痛, 他知道,常遇春的逝去,對於剛剛建立的大明帝國來說,無疑是一次沈重的打擊。

然而, 朱元璋並未沈溺於哀傷之中,他知道,必須立刻做出決斷。

他的目光轉向了常遇春的兒子——常茂。

這個年僅15歲的少年, 正站在父親的靈前,眼中閃爍著不屈的光芒。

朱元璋決定, 將鄭國公的爵位傳給常茂,希望他能夠繼承父親的遺誌,為國盡忠。

這一決定, 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有人贊揚朱元璋的英明,有人則對常茂的能力表示懷疑。

但朱元璋的意誌堅定, 他相信,這個少年將會成為大明的棟梁之才。

二、隨軍北伐擅自行事禍及萬人

時間如白駒過隙, 轉眼間,常茂已經18歲。

他跟隨嶽父馮勝北伐,踏上了征途。

那是1380年的春天, 大地回春,萬物復蘇。

然而, 戰爭的陰雲卻籠罩在這片土地上,空氣中彌漫著硝煙和血腥的味道。

常茂騎著戰馬, 身穿銀甲,腰懸長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青澀的銳氣。

軍中士兵對他指指點點, 有的羨慕他的出身,有的則對他的能力表示懷疑。

常茂的心中充滿了鬥誌, 他渴望在戰場上證明自己,超越父親,成為新一代的名將。

然而,戰爭的殘酷遠超過了他的想象。

在一次追擊戰中, 常茂擅內建領親兵殺入敵陣,他的劍光如同閃電劃破天際,勇猛無比。

但是, 他的沖動行為卻暴露了大軍的虛實,敵軍趁機反擊,大明軍損失慘重。

常茂站在戰場上, 看著四周倒下的戰友,心中湧起一股深深的悔意。

他意識到, 自己的魯莽行為,已經給無數家庭帶來了災難。

夜幕降臨, 篝火在營地中跳躍,常茂獨自一人坐在帳篷中,手中把玩著一枚銅錢,那是父親留給他的遺物。

他的心中充滿了矛盾和掙紮,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承擔起這份重任,是否能夠成為父親那樣的英雄。

他擡頭望向夜空, 星辰閃爍,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無情。

三、嶽父嚴懲擅自行事之罪

馮勝的臉色鐵青, 他站在軍帳中央,目光如刀,直直地盯著跪在地上的常茂。

帳內的氣氛壓抑而沈重,將領們的目光中充滿了責備與失望。

常茂的頭顱低垂, 他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觸犯了軍中的大忌,擅自行動,導致了一場不必要的災難。

馮勝的聲音冷冽如冰, 他宣布將常茂鎖拿,押解回京師受罰。

常茂的心沈到了谷底,他知道自己的前途一片渺茫。

在被帶走的那一刻, 他擡頭望向遠方的山川,那是他曾經馳騁沙場的地方,如今卻成了他命運的轉折點。

夜深了, 常茂被關在一間狹小的牢房裏,冰冷的石墻和鐵柵欄讓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與絕望。

他試圖透過控訴馮勝貪汙軍資來為自己辯解, 但內心深處,他知道自己只是在逃避責任。

他的行為已經鑄成大錯,無法挽回。

四、龍州再次惹禍上身入獄受刑

龍州的夜,總是帶著一絲神秘與危險。

常茂被流放到這裏,開始了他新的生活。

他試圖忘記過去的一切,重新開始。

但是, 他的內心深處,仍舊充滿了對權力的渴望和對榮耀的追求。

在龍州, 常茂遇到了黃氏,一個美麗而狡猾的女人。

她以土官遺孀的身份,掌握著一定的權力。

黃氏看中了常茂的身份和潛力, 決定將女兒嫁給他,以此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常茂明知這是一個險棋, 但他還是被權力的誘惑所迷惑,決定接受這場政治聯姻。

然而, 這場聯姻並沒有給常茂帶來預期的權力和支持,反而使他陷入了更深的危機。

趙宗壽, 土官的正統繼承人,對常茂和黃氏的聯盟感到憤怒和不滿。

他開始秘密籌備力量,準備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

一場突如其來的政變,將常茂推向了風口浪尖。

趙宗壽發動攻擊,常茂和黃氏被迫應戰。

戰鬥激烈而殘酷,龍州的夜空被火光和喊殺聲填滿。

常茂站在城墻之上, 看著下方的戰火,心中充滿了無力和絕望。

他意識到,自己又一次成為了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五、逃亡與隱姓埋名的生活

戰火漸漸熄滅, 龍州的硝煙散去,留下的只有一片廢墟和死寂。

常茂站在破敗的城墻之上, 望著遠方的天際,心中充滿了迷茫和恐懼。

他知道自己已經無法在這片土地上立足,只能選擇逃亡。

夜幕低垂, 常茂換上了一身粗布衣裳,混在逃難的人群中,悄然離開了龍州。

他不敢停留, 不敢回頭,只能一路向南,尋找一個可以隱姓埋名的地方。

他的心中充滿了悔恨, 如果當初能夠謹慎行事,或許就不會落到如此田地。

幾經輾轉,常茂來到了桂林恭城。

這裏山清水秀,遠離了朝廷的追捕和紛擾的世事。

他在這賴恩頓下來,與小妾過著平凡而低調的生活。

他們住在一間簡陋的茅屋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世無爭。

然而,常茂的心中始終無法平靜。

每當夜深人靜之時, 他總會想起往昔的榮華富貴,想起戰場上的熱血與激情。

他知道, 自己曾經擁有的一切,如今都已成為了過眼雲煙。

六、結語

歲月如梭,常茂在恭城的日子過得平淡而漫長。

他的頭發漸漸斑白,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

他看著自己的私生子,心中充滿了愧疚和遺憾。

這個孩子, 註定無法繼承他的爵位,只能作為一個普通的百姓,默默無聞地生活。

常茂的弟弟常升, 繼承了鄭國公的爵位,成為了朝中的忠良之臣。

他和他的子孫, 世代為大明盡忠,成為了歷史上的佳話。

而常茂, 卻只能在這偏遠的山村中,默默地度過余生。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常茂的名字漸漸被人遺忘。

他的故事, 成為了一段塵封的往事,只有在夜深人靜之時,才會在心頭泛起一絲波瀾。

他曾經擁有的一切, 最終都化為了塵埃,隨風飄散。

這是一個關於權力、榮耀與墮落的故事,是一個讓人唏噓不已的歷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