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誌願軍第50軍,起義前曾被蔣介石看不起,起義後赴朝作戰打出威名

2024-02-07歷史

「兄弟們,我們當兵是為了什麽?」

「保家衛國,不讓我們受外國人歧視。」

「沒錯,打外國人我們不含糊,但現在老蔣要我們打自己人,我們能答應嗎?」

「不能!」

「那好,那我們就不當國民黨的兵了,不給他老蔣賣命,我們要當人民的兵!」

1948年10月17日,國民黨60軍在長春宣布起義,整個軍隊接受解放軍的改編,編入解放軍的編制裏,改名解放軍陸軍50軍,軍長曾澤生,政委徐文烈。自此,這只紅軍開始了自己新的人生。那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讓這支國民黨軍隊選擇起義,加入共產黨了?而國民黨蔣介石又是怎樣對待這支軍隊的?

棄暗投明開新天

國民黨陸軍60軍是由原雲南主席龍雲麾下的滇軍改名由來,其主要士兵都是來自雲南的雲南人。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蔣介石在南京召開國防會議,倡導國民黨軍官保家衛國前往前線和日軍作戰。但當時國民黨的高級將領只想保存實力,根本不想和日軍作戰,在這種情況下,龍雲的滇軍卻主動請纓,要前往支援。因此蔣介石便將滇軍改名為 「國名黨陸軍60軍」

兩個月後,60軍從雲南出發,穿過貴州、湖南、湖北等幾個省後,參加了著名的「徐州會戰」。可60軍並不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對於蔣介石來說這些地方部隊都是可以犧牲的炮灰,所以便將60軍安排在禹王山,在整個徐州會戰中,禹王山是最危險的戰場。可以說是一個人肉攪拌機。

1938年4月22日,戰鬥打響,禹王山阻擊戰正式拉開序幕。此時的60軍有大概4萬子弟兵,而日軍也有4萬人,從人數上看,兩者相當,60軍作為守方應該是占優的。但實際上,日軍的裝備比60軍優良太多,各種重武器都裝備齊全,反而是60軍裝備落後日軍,戰鬥力並不會強過日軍。

所以戰鬥一開始便陷入了白熱化階段,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60軍堅守了禹王山27天,在這27裏,60軍一步未退,將日軍阻擋在禹王山,使得日軍沒有前進一步。 整場戰爭,60軍死亡1.4萬余人,傷員五千余人,可以說,整個60軍的傷亡率已經過半,死亡的高級軍官也有不少。在60軍的英勇拼搏下,日軍也付出了1.2萬人都傷亡。

但就算是這種戰況,60軍也沒有等來蔣介石的嘉獎和慰問,而是在沒有休整的情況下緊急地參加了武漢會戰和第三次長沙會戰。可以說在多次大型會戰中都有60軍的影子,真正地做到了 「保家衛國」

但就算是這樣,對於蔣介石來說,60軍依舊只是炮灰,而不是自己的嫡系。1940年,日軍企圖從雲南進攻中國,便在雲南開啟了戰端,而出自雲南的60軍士兵不但要在雲南抗住日軍的瘋狂進攻,還是在正面戰場狙擊日軍,可以說當時的60軍恨不得一個人當兩個人用。而蔣介石一直到抗戰勝利這5年時間裏,也沒有向雲南派遣過支援,一直是60軍聯合雲南的百姓一直在和日軍周旋,保證雲南沒有落入日軍之手,間接性的保證了大陸後方的安寧。

抗戰勝利後,60軍被蔣介石緊急安排前往越南接受日軍的投降。這無疑是一件極其榮譽的事,畢竟整個中國接受境外日軍投降的軍隊只有60軍一支。但受降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越南還有法國的軍隊想在60軍之前接受日軍的受降,兩者相遇後,60軍沒有猶豫為了祖國的利益便和法軍交上了火。經過一番苦戰後,60軍打敗了法軍,順利接受了日軍的投降。為祖國贏回臉面和利益。

可好景不長,在1946年4月,蔣介石決定調回60軍,讓他們前往東北,作為和我軍作戰的第一線。畢竟在蔣介石的眼裏60軍是個聽話、打仗又厲害的軍隊,既可以做到狙擊我軍,又能保存他自己的嫡系部隊。可以說是一石二鳥之計。

但蔣介石疏忽了一件事,也有可能是他並不在意。在前面60軍都是打外國人,是為了保家衛國,打起仗來自然士氣高昂,悍不畏死。但如今是和中國人自己作戰,屬於內戰,那60軍還會將槍口對準自己的同胞嗎?

果然,60軍對於蔣介石的這種做法並不是十分滿意,僅僅過了一年多,在1948年,60軍便在長春起義,接受解放軍的改編,被授予解放軍陸軍50軍的軍銜。這個在國民黨立下無數戰功卻一直在當炮灰的60軍自此便成為了解放軍50軍,開啟了他們的新人生。

一朝成名天下知:

60軍成為解放軍50軍後,一直跟隨黨的路線方針走,積極地參與後面的解放戰爭,也立下來不少功勞。可是卻沒有什麽亮眼的戰績。直到1950年。

50軍在新中國成立後沒有了作戰任務,不少戰士便成為了開墾荒地的農民。而少部份的戰士則參加了新中國時期的剿匪。直到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一張調令將50軍調往前線,加入「東北邊防軍」的編制。

50軍來不及休整,便放下鋤頭拿起武器,登上火車前往了東北地區。195010月24日晚,剛下火車的50軍還沒有任何頭腦,還在疑惑的時候,戰鬥命令下來了:

「立刻過江,參加第一次戰役!」

就這樣50軍踏過了鴨綠江,參加了第一次抗美援朝的戰爭。可是,作為土生土長的雲南子弟兵,50軍根本沒來過北韓半島,對於北韓半島的地形地貌都完全不熟悉,別說打仗,就連走路都有可能迷路。

而50軍的表現也是不出所料,完全可以用兩個字形容「稀爛」,古人有雲,「不打無準備的仗」而50軍卻連地形都沒摸清楚的情況下,參加了第一次戰役,使得他們的表現十分差勁,找不到敵人,找不到戰鬥位置。被兄弟部隊稱為 「糊塗部隊」 ,戲稱他們「吃糊塗飯,跑糊塗路,打糊塗仗」。

經過多次失敗的戰鬥後,50軍的政委徐文烈痛定思痛決定先休整7日讓戰士們把狀態調整過來再參加戰鬥,軍長曾澤生,政委徐文烈更是檢討了自己的指揮問題。決定要打,就打漂亮仗,證明自己。而這個機會也很快到來。

第四次戰役期間,彭老總決定實行「西頂東退」的戰略方針,所謂的「西頂東退」便是讓西線的部隊頂住美軍的沖鋒,而東線的部隊則假意敗退,吸引美軍來追殺,好和西線部隊對美軍實施兩麪包夾之勢,痛打美軍,為我們的戰鬥奠定勝局。

這個戰略中吸引美軍註意的西線部隊無疑是重中之重,是戰略能否實作的要點,對於軍隊的選擇也是彭老總糾結的地方。經過多方的考慮,彭老總決定由38軍和50軍在西線頂住美軍的壓力。

之所以這麽選擇,彭老總自然是有所考慮的,先說38軍,自從入朝以來,38軍作戰勇猛,戰功卓著,乃是不折不扣的王牌軍隊,而50軍彭老總也是考慮到他們打過艱難的禹王山狙擊戰,戰力並不弱,如今只是對地形不熟悉導致沒能發揮出來。

訊息傳到50軍,使得50軍的士兵都一陣歡呼,都想在這場戰爭中證明自己,不想被兄弟部隊看扁。

1951年1月25日,漢江阻擊戰爆發,此戰被稱為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強度最高的一場極限運動防禦戰。此戰一共狙擊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隊一共50余天。在這場戰鬥裏,50軍沒有補給,沒有傷藥,甚至連裝備也要落後於美軍,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鋪滿了整個戰場,他們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美聯軍50多天。

此戰過後,50軍3.3萬余人的軍團,連帶著傷員一共只剩下一萬左右,這是比禹王山還慘重的阻擊戰,但50軍就像守禹王山一樣,守著漢江陣地,為我們反擊美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就算軍長曾澤生預料過這一仗的艱難,但他還是沒想到會這樣慘烈,他帶出來的雲南子弟兵,數萬人都將埋骨他鄉。這位作戰一生的老將軍也不禁潸然淚下。而他在見到彭老總的第一面便是說

「這次,我們終於能在兄弟部隊面前擡起頭了。」

如此可愛純粹的人,又怎麽能不讓人敬佩了?

時光飛逝,轉眼間抗美援朝戰爭已經離我們遠去,我們也不再受到戰爭的侵擾。可這些可愛的,讓人難忘的故事卻一定會傳承下去,讓我們永遠銘記他們為我們做出的貢獻和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