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趙雲一番愛民言論後,劉備表面贊賞,內心暗嘆:這輩子不能做主將

2024-07-20歷史

趙雲從軍之初,公孫瓚就問他:「聽說你們冀州人都依附袁紹,為什麽唯獨你來投奔我公孫瓚」?

趙雲卻沒有奉承公孫瓚,而是直言道:「如今天下大亂,百姓生靈塗炭,不知道誰是明主。 常山子弟推舉我一起尋找施仁政的地方, 袁紹不施仁政所以我們不投奔他,而不是我們疏遠袁紹卻親近將軍您」!

雲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縣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 ——【雲別傳】

趙雲說的很清楚,他與常山子弟兵是為天下太平而參軍,並非要效忠誰來獲取功名利祿。袁紹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為了士族豪強壓迫百姓,他就不投奔袁紹。

白馬將軍公孫瓚身處幽州,常年抵禦塞外烏桓劫掠關內百姓,所以趙雲找的第一個明主是公孫瓚。但公孫瓚顯然也不是一個愛民的明主,所以趙雲又離開了公孫瓚。

雲以兄喪,辭瓚暫歸,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別,雲辭曰:「終不背德也。」 ——【雲別傳】

趙雲以兄長去世為由告別公孫瓚,劉備知道趙雲對公孫瓚徹底失望,此去一定不會回來了。就拉著趙雲的手讓他留下,趙雲離開前說道:「雲這一生終究不會背叛德行的」!

後來曹嵩死於徐州,曹操攻打陶謙時,大肆屠戮徐州百姓。只有劉備救援徐州,雖然最後還是被呂布、曹操相繼打敗,最終離開徐州投奔河北袁紹。

先主就袁紹,雲見於鄴。先主與雲同床眠臥,密遣雲合募得數百人,皆稱劉左將軍部曲,紹不能知。 ——【雲別傳】

但趙雲卻因此認為,劉備救助徐州百姓是位愛民的明君,他在劉備最窮困潦倒的時候選擇了加入。 不為功名利祿,否則投誰也不會投寄人籬下的劉備,只為尋找施行仁政的地方,用手中長槍再次讓百姓安居樂業。

此後無論劉備怎麽兵敗,趙雲都是始終相隨。他帶著常山兒郎們,離開了冀州、離開了豫州、離開了徐州,來到了荊州,哪怕流浪大半個天下,他們也要找到心中推行仁政的地方。

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三國誌.先主傳】

趙雲對劉備徹底傾心,認為他就是他們要找的明君是在長阪坡。當時新野百姓得知多有屠城之舉的曹操南下,都拖家帶口跟著劉備南下。一路百姓爭相投奔,竟然匯聚起了十萬多人,一天只能行走十余裏。

有人勸劉備拋棄百姓,趕緊南下江陵,不然被曹操大軍追上就完了。可劉備卻說: 「夫成大事,必須以人為本,今百姓追隨至此,我劉備豈能拋棄他們」!

為了這句以人為本,劉備帶著十多萬百姓,一天十幾裏路南下。最後在當陽長阪坡被曹操的虎豹騎打得只剩幾十人,甘夫人、劉禪弄丟了,兩個女兒被曹軍抓了,只剩下了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人。

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 ——【三國誌】

為了劉備的一句以人為本,趙雲豁出命殺回了長阪坡,一路逆行救回了甘夫人和劉禪。 因為他不想讓一個以人為本的人輸,不想讓一個愛民的君主輸到妻子兒女都保不住。等到救出甘夫人、劉禪後,武藝高強的趙雲甚至都要請求張飛阻擋追兵,可見趙雲一路艱辛與創傷之重。

長阪坡的劉備,雖然為了百姓輸得僅以身免、拋妻棄子。但那個以人為本的劉備,卻是趙雲心中最好的明君。

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 ——【雲別傳】

但人都是會變得,會變到一個曾經為了百姓願意失去一切的人,變成了要剝奪成都百姓一切來獲得軍心的人。 平定益州之後,劉備的第一道命令不是安撫戰亂後的百姓,而是要搶走成都百姓的房屋分給將士們。

及拔成都,士眾皆舍幹戈,赴諸藏競取寶物。軍用不足,備甚憂之。巴曰:「易耳,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賈,令吏為官市。」 ——【零陵先賢傳】

因為他們覺得他們穩定了,更需要將士們的忠心,而不是成都的民心了。他們將府庫中所有的財富都分給了將士們,沒了軍費就讓劉巴鑄造直百錢,一個錢當一百個錢用剝削百姓還不夠。

還要搶成都百姓的房屋,再繼續分給將士們,讓他們以後更加賣命打仗。但是百姓的房屋被搶走了,他們怎麽生存?沒有人考慮,他們就像勝利者一樣隨意支配成都城內的一切。

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雲別傳】

只有趙雲站了出來,他說:「霍去病說過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如今天下還沒有平定,國賊還不止匈奴一個,我們就要安居樂業了嗎?成都百姓剛經歷戰火,正是要安撫他們安居樂業的時候,我們怎麽能搶他們的房屋」?

劉備聽從了趙雲的建議,所有蜀軍將士都知道了因為趙雲他們沒有分到房子。 趙雲當眾提出的愛民建議容不得劉備不接受,但劉備內心卻未必認可趙雲,反而隱隱覺得趙雲不趕趟。

益州既平,賜諸葛亮、法正、飛及關羽各五百金,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其余頒賜各有差。——【三國誌】

與趙雲一起入蜀,平定益州的諸葛亮、張飛、法正都收到了五百黃金、白銀千兩、五千萬銅錢、蜀錦千匹的賞賜。 甚至連遠在荊州的關羽都有,而入蜀立下大功的趙雲卻什麽都沒有。

因為法正是為了功名利祿;諸葛亮是為了匡扶漢室的理想;關羽、張飛是為了兄弟情義;而趙雲竟然真是為了百姓安居樂業。

劉備要的是打天下,法正、諸葛亮、關羽、張飛的追求,都與他完全重合。趙雲卻真把百姓放在第一位,你不發錢給將士,將士能認你為主嗎?將士不認你為主,你能獨領一軍嗎?沒有幾個獨領一軍的死黨,能打天下嗎?

打天下需要錢,錢不從百姓那弄從哪弄?所以趙雲被排擠出了核心圈子,再也沒有了獨領一軍的可能。 所有人都知道趙雲能打而且愛民,但是沒人讓他負責一切,劉備如此、諸葛亮也如此。

但他們又都知道趙雲德才兼備,所以用趙雲但只當「工具人」使用。

孫夫人蠻橫,劉備就讓趙雲管理後營,反正趙雲也不怕得罪人;關羽死後趙雲阻止劉備伐吳,劉備依舊用趙雲守後路江州,因為他知道趙雲真的可靠;諸葛亮出祁山,就讓趙雲帶著鄧芝去做疑兵。

所有人都用趙雲,因為他德才兼備;但所有人都不重用趙雲,因為趙雲品性太過高潔。這就是趙雲一直追隨劉備,但直到諸葛亮時代也沒有真正獨領一軍的原因。

司馬遷曾評價孔子「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趙雲也是太好了,好到了別人既想接近他又會不自覺止步,因為他太過完美,完美到所有人都自慚形穢了。 這樣的趙雲雖然沒有成為獨領一軍的統帥,但三國不缺一個野心家,始終愛民才是獨一無二的常山趙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