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那會,國內啥都得重新弄,要解決的問題一大堆。在經濟這塊,讓農業和工人階級更積極地搞生產,這正是黨和國家使勁的方向。
導致這種狀況出現,其中一部份原因在於 1962 年,他提出的一個經濟方面的主張遭到了毛主席的嚴肅批評。
這究竟是咋回事啊?
【主抓全國財政經濟工作】
要說中國社會經濟建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頭一個得說陳雲。他是新中國成立後的首位財經委主任,負責全國財政經濟方面的工作。
新中國剛成立那會,是他成功指揮了三場金融保衛戰,在經濟方面穩住了物價,推進了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讓國民經濟很快恢復並行展起來,使中國經濟走出危機,還為新中國抗美援朝的勝利給予了有力支持。
陳雲在財政經濟上的貢獻,不光讓他成為黨內都認可的稀缺經濟人才,還獲得了毛主席、周恩來、鄧小平他們的高度贊揚。
當然啦,陳雲在財政經濟工作方面表現出的才能可不是天生就有的,他的財政經濟思想的形成和出現,跟他青少年時候的特別經歷,還有在莫斯科、延安的理論學習,甚至後來在革命戰爭年代的實踐都脫不開關系。
陳雲出生在如今的上海市青浦縣。他小時候,父母既沒田又沒房,只能靠給人打工幹活維持家裏生活。陳雲跟著他們沒幾年,由於父母相繼去世,就被接到舅舅家生活了。
就在舅家生活的那段時間,陳雲萌生出了一些財政經濟方面的想法。
陳雲的舅父廖文光開了個小酒肆,能維持全家的生活。他結婚多年沒孩子,陳雲姐弟到了舅舅家後,舅舅把他倆當成親生的,盡自己所能給他們提供了最好的物質條件。
陳雲特別敬愛他的舅父,等年齡大了點兒,就去店鋪裏幹活兒,像是劈柴、洗菜、淘米這類雜活他都幹,為的是讓舅父舅母能輕松些,工作負擔不那麽重。
就在酒肆當夥計的那段時間,陳雲天天看著,慢慢就知道了咋經營店鋪、咋做買賣交易、咋能實作盈利。這在一定程度上啟發了他的經濟觀念。
讓人無奈的是,舅父的酒肆後來經營得不好。為了能讓陳雲日後能有謀生的本事,重新學到一門技藝,他的舅父母費了好大勁把他送進了當地的一家商業學校去培訓。
在那段時間裏,陳雲的學費是一位親戚給資助的。陳雲特別感激他們,也特別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上學的時候每門功課都能考得特別好。
就因為有這麽一段經歷,後來陳雲在延安主管邊區的財政經濟工作時,特別看重對部下「基本功」的訓練,要求他們一定得學會「五指分工」打算盤,「差一點都不成」。
陳雲從商業學校畢業的時候,也就差不多有個小學的學歷水平。他是個好學生,老師特別支持他接著讀書。
不過陳雲清楚家裏經濟條件不好,就離開學校,到酒肆去幫工了。
後來他老師覺得他是個人才,怕他一直在酒肆會耽誤前途,專門找熟人,把他弄進了商務印書館當學徒。
就這樣,14 歲的陳雲跟家人告別,坐著一條小船到書館去報到。才過了 2 年,他就從文具櫃的學徒變成了店員,在局勢動蕩的時候,領導工人跟資本家鬥爭,慢慢變成了一位堅決的無產階級革命者。
那時候,在無產階級革命者的隊伍當中,政治和軍事方面的人才不斷湧現,不過像陳雲這種熟悉財政經濟工作的人才卻非常少。
陳雲自然受到了重用,不管是在中央蘇區,還是在延安,又或者後來在東北,主持財經工作的重大使命都交給了他。
陳雲確實挑起了這副重擔,讓中國共產黨、我軍還有解放區百姓物資供應緊張的情況得到了緩解,有力地支持了我軍的戰鬥。
他還因為這個被評為特等勞動英雄,在咱黨開的生產總結與表彰會上受到了大力誇贊。
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共產黨首先讓陳雲主持全國財政經濟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受到毛主席嚴厲批評】
不過,就這麽一位在財政經濟工作方面的傑出人才,在 1962 年竟被毛主席狠狠批評了,甚至隨後 10 年都被冷落,沒法正常工作。
而這所有的事兒,就因為他提的一個經濟主張「碰到了雷區」。
特別是在 1958 年到 1960 年這段時間,國內的某些政策還有自然災害,把咱們國家的工農業生產破壞得特別嚴重。陳雲特別擔心這個。
經過長時間的調查琢磨,1962 年 7 月,陳雲想出了一個能有效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解決農業難題的辦法。
因為這個,陳雲特別高興,著急忙慌地要把自己的發現跟毛主席匯報。
1962 年 7 月 6 日那時候,毛主席剛從外地視察回北京。陳雲知道這訊息後,馬上給毛主席寫信,請求毛主席跟他談一次,說「大概一個小時就行」。
這樣一來,就有了陳雲跟毛主席的一小時會談。
陳雲當天下午大概 4 點的時候到了毛主席的辦公室。他琢磨出能刺激農民搞經濟型生產、讓農業產量恢復的辦法是「分田到戶」。
陳雲把自己的觀察所得、發現的情況還有後續能施行的方案,都跟毛主席講了。當天毛主席啥話也沒說,可等陳雲走了以後,毛主席越琢磨越覺得不行。第二天早上,毛主席特別生氣,還狠狠批評了陳雲。
據陳雲的秘書周太和回憶,那時毛主席把陳雲所提的「分田到戶」的主張當成了「分田單幹」,嚴肅地給它定性,說這會瓦解農村集體經濟,涉及到「走啥道路的事兒」。
【關於「分田到戶」】
陳雲說的「分田到戶」,既不是改革開放後搞的「包產到戶」,也不是毛主席講的「分田單幹」。
他覺得得改變當時「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人民公社制度,把土地分給一家一戶,將集體經濟變成個體經濟,這樣就能解決「大呼隆」的問題,讓農民更積極搞生產,把農業產量提上去。
實際上,在「包產到戶」被提出來之前,陳雲就有考慮過「包產到戶」。不過呢,陳雲在應對特殊情況時有個一直以來的想法,那就是「一次退夠」。
這在 20 世紀 60 年代還有後來的 80 年代,都是陳雲主持國民經濟調整時的主要想法,也是他考慮問題與做事的風格。
他覺得要是「退得不夠」,那時間就會被拖慢,要把問題處理好就得「大動幹戈」,能一次解決是最好的。
就因為有這樣的理解和想法,在 1962 年,陳雲否定了「包產到戶」的提議,覺得它退得不夠到位,倒不如幹脆分田到戶。
這就是毛主席有時在經濟工作方面跟陳雲出現一些分歧的緣由。要知道,陳雲雖說看著挺溫和,可看問題很犀利,做事有的時候還偏「激進」。
這使得需要操心更多事兒的毛主席對他的主張也不敢貿然采用,總得反復琢磨,小心嘗試。
只是,陳雲主張「一退到底」的「分田到戶」,這實際上還是因為他在軍事上給予了更大的支持。
要清楚啊,那時候蔣介石老是喊著要「反攻大陸」,兩邊發生軍事沖突就差個時間罷了。
總之,1962 年,對於「分田到戶」這事,支持的陳雲和堅決反對的毛主席都認真思考過。只是因為他們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顧慮的東西也不同,所以才有了分歧。
後來實踐表明,「分田到戶」比起「包產到戶」可差遠了。「包產到戶」才是更契合咱們國家生產發展水平的經營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