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國軍名將王耀武研究粟裕十幾年,1959年被特赦後,最想見粟裕將軍

2023-12-28歷史

「出去之後,我能直接去拜訪一下粟裕將軍嗎?」

王耀武身為前國民黨高級,在經歷了功德林十年改造後,最想見的既不是家人也不是朋友,而是粟裕這個往昔的「宿敵」, 這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隱秘?

三次交手給兩人留下了怎樣的羈絆,以至於能將蔣介石心腹愛將與中國共產黨的常勝將軍牽系一生?

王耀武與粟裕之間的關系頗為復雜,是戰友亦是敵人,有爭鋒相對亦有惺惺相惜。

抗日戰爭期間,國共兩黨軍隊屬於友軍,王耀武與粟裕之間自然能稱上一句戰友,而這兩人也都在與日本軍隊作戰的過程中大放異彩。

王耀武不必多言,作為淞滬會戰時期74軍的主將,在後面一系列的會戰中,他多次重創日軍。

比如1938年的蘭封會戰,他帶領51師擊潰了日本土匪原之麾下部隊;1939年長沙會戰中,他率領部隊鏖戰三天,終於擊退日軍收復高安城;到了上高會戰,他更是率領兩個師的部隊,擊斃日軍數千人。

當然,粟裕在抗日戰爭中的表現與前者相比也毫不遜色。

他不僅憑借1938年4月的韋崗告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隨後更是「巧戰小丹陽」、「奇襲官陡門」,打的日軍走投無路、潰敗不停。

除此之外,粟裕更是中國共產黨出名的根據地建設大師,他不僅一舉建立蘇北抗日根據地,而且還積極發動群眾的力量,給華中地區的抗戰開啟了新局面,被劉少奇評價為「所率部隊在抗戰中建功最大!」

抗日戰爭結束後,蔣介石為實作獨裁野心,不顧中國共產黨提出聯合政府的提議,主動掀起了解放戰爭。

而在這期間,由於國共兩黨的敵對關系,王耀武與粟裕兩人也成為了立場鮮明的敵人。

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黨內部決定由王耀武來處理山東方面的工作。

而他也不負眾望,不僅推出了 【山東省政府施政綱領】 ,同時還率領部隊打通了膠濟線、津浦線,讓山東地區的國民黨軍隊實力劇增。

為了應對這一局面,中國共產黨的華東野戰軍在粟裕的指揮下,於1947年2月發動了萊蕪戰役,直接吞掉了王耀武麾下李仙洲的軍團,致使王耀武手下軍隊實力大損。

就在王耀武還在為萊蕪戰役的損失而心疼的時候,殊不知這僅僅是個開始,我軍於三個月後,再次在祁門山區域發動了孟良固戰役。

而這一次王耀武的左膀右臂張靈甫直接戰死,致使王耀武甚至請求蔣介石放棄濟南,直接退守二線地區防禦。

當然這一建議並沒有被采納,這才有了後來的濟南戰役,濟南城破、王耀武被捕,而兩人間的鬥爭也最終以粟裕的勝利而告終。

談及兩人軍事生涯中最耀眼的三次交鋒,想必大家多少都有些聽聞,那就是紅軍時期的「譚家橋戰役」,以及解放戰爭時期的「萊蕪戰役」、「濟南戰役」。

這三次戰役究竟誰勝誰負?勝負的背後又有哪些曲折?

在兩人的第一次交戰「譚家橋戰役」中,王耀武小勝一場,粟裕遺憾落敗。

1934年12月23日,接到上級機關伏擊命令的粟裕帶人埋伏於譚家橋側的公路地帶,準備對路經此處的王耀武及他率領的第一旅展開突襲。

可讓我軍沒有想到的是,被伏擊的國民黨軍團非但沒有自亂陣腳,反而在王耀武的指揮下,一方面收縮陣型,減少損失;另一方面又分出小股部隊進行迂回包抄,趁我軍不備,直接奪取了630高地。

有了地利優勢的國民黨部隊更難以攻克,再搭配以他們那強悍的火力,最終我軍損失慘重。

不僅紅十軍團團長身負重傷、最終犧牲,甚至剛成立不久的紅十軍團,都差點被這場戰役徹底打散,面對王耀武瘋狂的反圍攻。

最終,粟裕也不得不忍痛帶著一小部份部隊撤退,實際上,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常勝將軍粟裕為數不多的敗績之一。

可能有人會困惑,粟裕在突襲前就應該考慮到了失敗的後果,可為何仍舊決定要冒巨大的風險來展開突襲呢?

其實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當時的紅十軍團與中國共產黨的很多部隊一樣,組建不久且急需物資補充,而在各大軍團皆是實行 「以戰養戰」 的當時,陳毅迫切的需要物資來解決後勤問題,因此才會鋌而走險。

當然,當時我們之所以會輸給王耀武,還跟紅十軍團本身剛剛整編有關系。因為中國共產黨當時將大量的遊擊隊編入了正面部隊,這樣雖然擴大了軍隊規模,可部隊質素卻沒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因為遊擊隊長期磨礪出的遊擊策略在正面硬仗中基本發揮不了作用,遊擊隊員們本就沒受過正規訓練,一時間又適應不了新的作戰方式,自然有所損失。

雖然這場戰役是以王耀武的勝利告終,但是兩人都在彼此心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至於在這次戰役過後,兩人都對彼此進入了深入的研究,據說王耀武研究陳毅的書籍和筆記能夠堆滿一張桌子,而粟裕更是夙夜反思。

吸取了「譚家橋戰役」失敗的教訓後,粟裕奮發圖強,最終於「萊蕪戰役」中一雪前恥,大敗王耀武。

1947年國民黨制定魯南會戰計劃,試圖南北夾擊、圍攻中國共產黨解放軍區,而王耀武所負責的正是北方部隊。

那麽王耀武是怎麽做的呢?

他先出了三個軍,從章丘一帶向南推進,想要借此來逼迫中國共產黨軍隊「入套」。只可惜這一次粟裕將軍一眼就看穿了他的計謀,直接開始「將計就計」。帶領中國共產黨部隊逐漸收縮,表現出慌亂無措之態,可實際上卻是暗中讓部隊包抄,準備一舉吃掉這三個軍!

正所謂最了解你的正是敵人,王耀武透過對粟裕以往作戰方式的考究,敏銳察覺出了華野主力部隊的轉移,因此他直接就向國民政府申請撤退。

可此刻的國民政府早就被假象蒙蔽了雙眼,更別說蔣介石已經完全按耐不住自己獨裁的野心了,王耀武直接失去了對軍隊的把控,陳誠甚至直接越過他,命令部隊繼續前進!

隨著時間過去,王耀武發現事態正在往他最惡劣的猜想方面發展,而他派出去的三個軍,最終也徹底落入了我軍部隊的包圍圈中。

這支十萬人的部隊,最終被我軍以傷亡六千余的代價全部擊潰,大多數人或死或俘,真正逃出我軍包圍圈的只有極少數人,而這場戰役也是我軍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

雖說王耀武是受到了國民政府的掣肘,可最初有關南北夾擊的計劃也是他參與制定的。

因此也可以說,這一次他是敗得不冤,而兩人這一次的交鋒也是讓粟裕將軍一雪前恥、收獲盛名。

前兩次交手中二人打平,而隨著「濟南戰役」這場「最終決戰」的到來,兩人的交鋒也終於落下帷幕。

如果說前兩次戰役,王耀武是信心滿滿的,那麽1948年9月開展的濟南戰役只能說他是被動應戰了。

因為早在這場「最終對決」開始前,他就向蔣介石以及國民政府提出了撤退請求,只不過請求最終被無情駁回了。

走投無路的王耀武並沒有放棄,反而是積極制定了 「20日抵抗計劃」 ,準備背水一戰。

當時的王耀武作為守城一方,手裏有著10萬人的部隊,而粟裕派出的部隊數量在14萬左右,在雙方數量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守城一方是占據著相當大的優勢的。

也正因如此,或許王耀武在當時還抱著一定的獲勝希望。

然而,戰爭開始之後,他的幻想很快就破滅了,粟裕麾下的部隊很快就在濟南城西側開啟了口子,而在這之後粟裕又很快的攻入了東城區,兩相夾擊之下,僅僅只用了8天時間就徹底解放了濟南。

其實,王耀武之所以會制定20日抵抗計劃,是心懷期翼的,覺得國民黨政府會派兵增援他的。

可他沒想到的是,粟裕在進攻濟南城的過程中,早就額外派了三個師組成組員部隊對於國民黨可能存在的增援部隊進行狙擊。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這場最終之戰中,無論是形勢還是謀略,粟裕都占據了絕對上風。

濟南戰爭結束後,王耀武就被我軍俘虜了,由於在濟南戰役開始前,他曾經將城裏的無辜群眾和共產黨送出了城,所以中國共產黨也對他網開一面,讓他進入功德林改造。

改造期間,王耀武表現良好,並且因此成為了中國第一批被特赦的戰犯。

在離開功德林後,粟裕將軍答應了王耀武的見面請求。

而當這兩位軍中大將見面之後,卻是一點也不見當初戰場上的針鋒相對,反而是相逢一笑泯恩仇,親切地握了握手,徹底為兩人在戰場上的羈絆畫下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