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彭老總率軍入朝,他的一野名將很多,為何沒有人隨他出征

2024-01-14歷史

彭老總率軍入朝,他的一野名將很多,為何沒有人隨他出征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彭德懷扛鼎而出,擔任中國人民誌願軍總司令兼政委,這是眾所周知的歷史事實。然而,在誌願軍司令部中,副司令、副政委、參謀長和政治部主任均來自不同軍區,這引發了一個問題:為何彭德懷的親信並未隨同他一同出征?

首先,讓我們對中國誌願軍司令部的情況有更詳細的了解。

最初由毛主席組建的入朝部隊被稱為東北邊防軍,由第13兵團(包括38軍、39軍、40軍)、第42軍、炮兵第1師、第2師、第8師組成,總人數達到25.5萬人。粟裕被任命為司令兼政委,而蕭勁光和蕭華分別擔任副司令和副政委。

然而,由於粟裕身體不佳,無法實際執行出征任務,而蕭勁光則負責建設海軍,無法分身。此外,蕭華正忙於擔任總政治部副主任,協助身體疲弱的總政治部主任羅榮桓處理事務。因此,只得將第13兵團的領導班子整體調派至中國誌願軍司令部,其中包括鄧華擔任副司令兼副政委,以及洪學智、韓先楚等人擔任副司令。解方和杜平則分別擔任參謀長和政治部主任。

因此,有些媒體所說的彭德懷特地邀請鄧華等人擔任職務的說法是不準確的,這些人的任命並非由彭德懷個人決定,而是直接由第13兵團司令部安排。

至於為什麽彭德懷的一野將士沒有跟隨他一同出征,這涉及到第一野戰軍司令部的組織結構。在那裏,彭德懷擔任司令兼政委,而副司令一職由張宗遜和趙壽山分擔,參謀長是閻揆要,政治部主任則是甘泗淇。

由於張宗遜長期擔任彭德懷的第一副司令,並在彭德懷外出期間代理一野的領導工作,他留在西北主持大局,為彭德懷提供了可靠的支持。有了張宗遜的坐鎮,彭德懷也更加放心將精力集中在抗美援朝戰場上。

趙壽山曾是國民黨軍事領導人,在解放戰爭期間突然宣布起義,後被委任為第一野戰軍副司令,成為所有投降將領中地位最高的人物。

然而,建國後,趙壽山選擇離開軍隊,擔任了青海省主席、陜西省省長等職務,自然而然地不再隨彭德懷將軍征戰沙場。

在解放戰爭時,閻揆始終擔任著彭德懷的參謀長,為彭將軍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然而,當彭老總率領誌願軍出征北韓時,閻揆要被留在西北,與張宗遜一同執掌大權。後來,他被調往中央軍委,擔任情報部部長,因此也未隨彭老總出征。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在抗美援朝初期選擇留在西北工作,直到1951年8月才前往北韓,出任中國誌願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成為彭老總的重要助手。

以上是第一野戰軍司令部的情況,該野戰軍下轄四大兵團,它們又有怎樣的歷史和安排呢?

第一兵團的司令兼政委是王震,在建國前後領導部隊解放新疆,然後專註於新疆的建設,因此未參與抗美援朝。

第一兵團的第一軍軍長賀炳炎是我軍著名的猛將,但由於健康原因,在建國初期被安排休養,未參與抗美援朝。

第一軍政委廖漢生當時兼任青海省委副書記、青海軍區政委,任務繁重,因此也未參與抗美援朝。

第二軍軍長郭鵬和政委王恩茂隨王震留在新疆,致力於新疆的建設。

第七軍軍長彭紹輝當時負責四川地區的剿匪工作,後來擔任第一高級步兵學校校長,未能參與抗美援朝。

第七軍政委羅貴波則充當中國駐越南顧問團團長,協助胡誌明抗擊法國。

第二兵團的司令許光達建國後被任命為裝甲兵司令兼政委,負責推動裝甲兵部隊的發展建設。然而,後來許光達也前往北韓進行考察。

這些是關於第一野戰軍司令部及其下轄兵團的情況,每位將領在各自的崗位上為國家和軍隊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第2兵團政委王世泰曾擔任甘肅省副主席和甘肅省軍區司令,並在建國後留在甘肅參與建設工作。

第2兵團第3軍的軍長黃新廷,最初未參加韓戰,直到1952年12月,該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誌願軍第19兵團第1軍,隨後投入北韓參戰。

第3軍政委朱明在建國後擔任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部第一副部長,積極參與總政治部的組建工作。

第4軍的軍長張達誌和政委張仲良,在建國後都選擇留在西北地區,積極參與西北地區的建設工作。

第6軍的軍長羅元發和政委張賢約,與王震一同留在新疆,為新疆的建設工作做出貢獻。

第18兵團的司令兼政委周士第於1950年10月被派去組建防空軍,但後來也參與指揮誌願軍的防空戰鬥,甚至親自赴北韓。

第18兵團副司令兼副政委王新亭,建國後積極參與西南地區的剿匪工作。

下轄的第60軍的軍長張祖諒和政委袁子欽,都曾參與抗美援朝戰爭。

第61軍的軍長韋傑曾參與抗美援朝戰爭,而政委徐子榮在建國後則擔任公安部副部長,未參與韓戰。

第62軍的軍長劉忠在建國後協助劉伯承籌建南京軍事學院。

第19兵團,即「楊羅耿兵團」,由司令楊得誌、政委羅瑞卿、參謀長耿飈和政治部主任潘自力組成。

1951年2月,第19兵團踏上北韓戰場,成為四大兵團中唯一奔赴抗美援朝戰火的兵團。然而,在此次征戰中,僅有楊得誌率領軍隊,其他原兵團司令部的領導卻各自從事了不同的職責:羅瑞卿在國家成立後擔任公安部長,耿飈投身外交戰線,潘自力則擔任寧夏省委書記和寧夏軍區政委等職務,均未前赴北韓。

第19兵團下屬的63軍軍長鄭維山、政委王宗槐,64軍軍長曾思玉、政委王昭,65軍軍長邱蔚、政委王道邦,均緊隨楊得誌的步伐,英勇投入抗美援朝的戰鬥,在戰場上取得卓越的功績。

這是第一野戰軍的狀況。盡管這支軍隊英勇無比,充滿了眾多傑出的將領,但由於大多數領導都分布在西北地區,致力於當地的建設工作,因此參與抗美援朝的人數相對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