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來,周恩來總理溫文儒雅,向來與人為善,即使是批評別人,也很講究方法。
不過,在面對重大問題時,周恩來也不乏強硬的一面,甚至有兩次還跟人拍了桌子,這是怎麽回事呢?
周恩來第一次拍桌子,是在南昌起義前夕,對手是張國燾。
眾所周知,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大規模武裝起義,在中國共產黨我軍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但是,就在起義前兩天,張國燾卻差點讓這次起義夭折。
1927年7月30日,張國燾緊急趕到南昌,向大家傳達了共產國際發來的指示,要求大家停止冒險行動,在沒有必勝的把握的情況下,不要發動起義,另外,起義要征得張發奎的同意,在張發奎的支持下一起發動起義。
張國燾的這些話,讓大家一下子傻了眼。
張國燾剛剛在中共五大會議上當選為政治局常委,地位比在場的所有人都高,而且傳達的還是共產國際的指示,更是有著「聖旨」一樣的權威性,因此,大家不能不聽。
但是,大家對這個指示卻都有疑問。
首先,任何起義都有冒險的成分,不可能有必勝的把握,尤其是在當時國共兩黨的實力懸殊之下,更難言必勝,但是,中國共產黨發動這次起義是有著重要的政治意義的。
當時,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向共產黨揮起了屠刀,革命形勢一落千丈,因此,中央決定發動武裝起義,公開反抗蔣介石的反革命行為,既給以蔣介石為首的反動派以打擊,同時也提升共產黨人的士氣。
所以說,中央發動這次南昌起義,成功與否固然重要,但還有著更加重要的政治意義,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其次,共產國際要求大家爭取張發奎一起起義,這也是不現實的。
張發奎在之前確實是支持共產黨的,但是到了1927年,他已經漸漸轉變了立場,跟汪精衛走得很近,就在前不久,還要奉汪精衛之命,扣押賀龍與葉挺,多虧葉劍英及時通報,才讓賀龍與葉挺逃過一劫。
所以,如果在這個時候再去找張發奎幫忙,完全就是引狼入室!
因此,當張國燾說出這些話後,大家都傻了眼,紛紛表示抗議,而張國燾自恃有共產國際的指示,態度也很強硬。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周恩來拍了桌子,沖著張國燾大聲說:「中央已經決定派我來組織這次暴動,你又來說共產國際不贊成暴動,你叫我怎樣執行?我辭職不幹了!」
旁邊的惲代英也指著張國燾說:「你再動搖人心,我們就要打倒你!」
在大家的一致聲討下,張國燾見沒有自己的支持者,只好表示同意起義。
這就是周恩來第一次跟人拍桌子,確保了南昌起義的順利進行。
當時,周恩來是這次起義的最高領導人,如果他態度不明確,讓張國燾占了上風,導致這次起義夭折,那麽中國革命的歷史很可能就要覆寫了。
周恩來第二次拍桌子,是在長征時期,對手是李德。
李德原本是以「軍事顧問」的身份來到中國的,但是在王明和博古的支持下,儼然成了紅軍的「太上皇」,用他在蘇聯學到的軍事理論,生搬硬套在紅軍身上,實行左傾冒險主義,結果讓紅軍遭受了慘重的損失,不得不離開中央蘇區,踏上了長征之路。
毛主席後來說:「李德不了解中國的國情,也不了解中國工農紅軍的情況,不作調查研究,聽不得不同意見,生搬硬套在蘇聯有效在中國行不通的戰略戰術。……李德和博古等人在軍事上的一系列錯誤的戰略戰術,使我們吃盡了苦頭,付出了慘重的血的代價。」
在長征初期,李德仍然不思悔改,繼續實行硬碰硬的作戰方式,結果在湘江一戰中,讓紅軍一下子損失了5萬多人,只剩下了3萬人。
到了這個時候,中央紅軍的高級將領們也都看明白了,要想讓紅軍繼續生存下去,必須要撤掉李德的指揮權,讓毛主席重新回來指揮紅軍!
1934年12月18日,中央在貴州黎平召開會議,由周恩來主持,討論中央紅軍的進軍路線。
博古主張繼續走中央既定的路線,向湘西北進軍,與紅二軍團、紅六軍團會師,但是,毛主席認為,湘西北有國民黨重兵圍困,我們等不到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師,就可能被國民黨吃掉了,所以,應該向國民黨兵力薄弱的貴州北部進軍,建立以遵義為中心的川黔邊根據地。
經過大家的商討,最後決定采用毛主席的提議,向貴州遵義進軍。
當時,李德因為生病,沒有參加這次會議,因此,會議結束後,周恩來就去向他傳達會議作出的決定。
沒想到,李德聽到這個決定後,大發雷霆,說中央已經決定了向湘西北進軍,為什麽又要改變?這是完全錯誤的!
周恩來本來對李德還很尊敬,但是聯想到他給中國革命造成的損失,也禁不住火了,狠狠地拍了桌子,指著李德痛斥。
後來,周恩來的警衛員範金標回憶說:「兩人吵得很厲害,總理把桌子一拍,擱在桌子上的馬燈都跳起來熄滅了,我們又馬上把燈點上。」
這就是周恩來的第二次拍桌子,制止了李德對紅軍的「瞎指揮」。
一個月後,紅軍攻下了貴州遵義,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撤銷了李德和博古的軍事指揮權,成立了由毛主席、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從此讓中國革命走上了正軌。
當時,李德仗著王明、博古和共產國際撐腰,沒有人敢公開反對他,如果繼續讓他來指揮中央紅軍,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周恩來站了出來,沖著李德拍了桌子,罵醒了一向狂妄自大的李德,這才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這就是周恩來的兩次拍桌子,一次挽救了南昌起義,一次挽救了中央紅軍的命運,功莫大焉!
(參考資料:【多棱鏡下的周恩來】【走近周恩來】【魅力口才周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