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59年毛主席獨自回韶山,在父母墳前輕聲道歉:娘,我一個人回來了

2024-02-28歷史

開國大典的時候,本來是要放21響禮炮的,毛主席和周總理說:放28響吧。葉子龍不理解,毛主席要放28響是不是有其他含義?周總理笑著說: 當然啦,中國共產黨成立到新中國建立,整整28年了。

這時,毛主席不由地想起來,共產黨成立那年,他也剛好28歲,毛岸英走的時候也是28歲,28年間,為了新中國,毛主席的家裏獻出了6位親人的生命。他無法和別人說,也無法和父母交代,心裏復雜的情感,他獨自承受了很久很久。

圖 | 毛主席回到韶山

當年青年毛澤東帶著妻子和弟弟妹妹毅然走出韶山,走上革命的道路,如今只剩了他一個人了,他怎麽向九泉之下的父母解釋呢?

每年清明節,毛主席心裏的這種情感就會愈發強烈,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慣,清明節是要給祖先和親人上墳的,可是毛主席已經有30多年沒有回過家裏了。他情深意重,時時刻刻忘不了家鄉的一草一木,他又何嘗不想家呢?可是身為國家主席,他日理萬機,實在難以脫身。

直到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的夏至,毛主席終於回到了闊別多年韶山,在大山的招待所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他便穿著白襯衫,迫不及待地朝著山上的墳頭走去。

據他的衛士回憶,向來晚上工作白天睡覺的毛主席那天晚上幾乎沒有休息過。難以想象,那一晚,毛主席究竟經歷了多麽煎熬的心理鬥爭,或許他在想著等到了墳上,怎麽和父母說,怎麽和父母交代,為什麽是一個人回來了。

去墳山是要經過故居上屋場的,這裏道路蜿蜒而漫長,兩旁的松樹荊棘而翠綠,草叢中還開出點點黃花。邊走邊看的毛主席突然想起來,小時候他就是在這裏放牛的。走在這陰涼的小道上,似乎又聽到了別人在喊自己的乳名, 石三伢子。

這是外婆給自己取的名字,母親和外婆希望自己可以像石頭一樣堅強,便取其石字。童年的毛澤東雖然很調皮,但是很善良,把每天放牛時摘的果子都帶回去給鄉親們分了吃,別人覺得十分的美味,自己也覺得十分美味。也就是在這裏,他挨了父親一頓罵。

圖 | 毛澤東的父親毛貽昌

童年的毛澤東喜歡看書,可是家裏還有農活沒幹完,毛澤東便抽出來挑糞的功夫,在樹底下看書。不料被父親毛貽昌給發現了,父親沒有聽毛澤東解釋,而是搶過來他的書說: 「讓你挑糞,你再看書,我讓你看。」 說著,父親就要把毛澤東的書燒掉。

在那個年代,父親是一家之主,毛澤東向來是不敢頂嘴的,可是看到自己心愛的書要被燒了,毛澤東便說道:「爹,你沒有道理燒我的書。」父親呵斥著說:「你幹農活不好好幹,一心二用,還給我講道理?」毛澤東則說:「我看書,是因為我的活幹完了。不信你去看。」毛貽昌不信,跑到茅廁一看,果然是挑完了,一時間啞口無言。

想到這裏,毛主席會意一笑,好懷念自己的父親。剛到上屋場,毛主席便大步走了進去,那熟悉的地方,他腦子裏馬上便湧入了回憶。那個桌子,是他和父母一起吃飯的地方,也是他和弟弟妹妹第一次講述革命道理的地方,他走進去,那一幕幕熟悉的場景,像是回到了幾十年前。

圖 | 上屋場遠景

那是自己的臥室,少年的毛澤東,特別喜歡讀書,尤其喜歡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讀書,等家人都睡去了,他便悄悄起來,點著一盞桐油燈,盡情地在書中遨遊。父親不排斥毛澤東讀書,卻心疼那些燒掉的桐油,所以經常說他是敗家子。在他的臥室裏,掛著一張照片,那是楊開慧和岸英岸青的照片,一時間,毛主席眼眶濕潤了,他覺得十分遺憾,遺憾都沒有和楊開慧照一張合影,也沒有給他們留下一張全家福。

圖 | 楊開慧和毛岸英毛岸青

民國14年,也就是1925年,毛澤東帶著楊開慧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回韶山,楊開慧是個老師,還給村裏的孩子們上課呢,那幸福的一幕,毛主席睹物思人,一個人在昏暗的房間裏留下熱淚,他舍不得擦,任憑那些淚水肆意滴在這溫情的屋內。

圖 | 毛澤民

裏面,是弟弟毛澤民和毛澤覃的房間,墻上掛著一幅毛澤民穿西裝打領帶的照片,他們是三兄弟,也只有毛澤民穿過西裝。毛主席看著看著,就不由地向前靠一靠,他突然想起來,當年毛澤民打算盤的樣子,父親交給毛澤民打算盤的絕技,也就是依靠著這個絕技,毛澤民在上海當上了大老板,後來在井岡山上還當上了銀行行長。

圖 | 毛楚雄

而毛澤覃,是毛澤東一家最寵愛的弟弟,和毛澤覃的照片一起掛著的,還有毛楚雄的照片,楚雄出生後一直沒有見過自己的爸爸。還有妹妹毛澤建,她的照片也在裏面掛著,雖然不是毛澤東的親妹妹,毛澤東卻把她當成最親的人。當年毛澤東回家後,聽說妹妹嫁出去做了童養媳,便馬不停蹄地找到那家人,花重金把妹妹帶出來。

圖 | 文七妹

越看越想,越看淚水越難以控制,毛主席轉身走向父母的屋子,看到父母的照片,毛主席的淚水便再也控制不住了,父母是那樣的和藹地看著自己,仿佛在說:「石三伢子,你回來了?我們都想死你了。怎麽就你一個人回來了?」

毛主席突然想起來,當年他第一次離開韶山去東山學堂前,不聽父親的話,連夜寫了一首告別詩,一首他改變自日本月性和尚的詩,夾在了父親每天必看的賬本裏:

孩兒立誌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不處不青山。

那是1910年,他才17歲,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日後的他會成為一名國家領袖,會成為一名指揮千軍萬馬的軍事家,會成為一名千古絕唱的偉大詩人。

看到這裏,毛主席大步走出故居,朝著山上走去。父母的墳就在後山上,毛主席心裏忐忑不安,他也十分感謝韶山的鄉親們。當年蔣介石曾多次派人來韶山找自己的祖墳,想要「斷了毛家龍脈」。好在鄉親們把母親的墓碑藏了起來,蔣介石才沒有找到。

1949年解放軍打到奉化,包圍了蔣介石的祖墳,誓要為毛主席報仇,可是毛主席卻堅決制止了,不僅不讓挖,還下令要保護好。因為毛主席想起來了母親的話, 要記恩不記仇,滴水之恩終生不忘,侮辱之仇,一笑了之。

母親說,你要有這個本錢,如果沒有,怎麽苦修,都不會成了正果。這些年來,毛主席一直秉承著母親的教訓,從來沒有遺忘。

爬了多久的坡,終於來到了長滿雜草的土堆前,毛主席點點頭,這就是我父母的墳。簡單,安靜,想到父母常年在這裏度過,毛主席心裏一陣心酸。隨行人員趕忙將松枝遞了上去,毛主席接過後,輕輕地放在了墳堆上,然後恭恭敬敬地行了三個躬。工作人員看到這一幕,鼻子酸酸的。

「娘,爹,對不起,我一個人回來了。」 毛主席輕輕地說了一句。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包含了幾十年的歉意,還有幾十年的想念。毛主席俯下身去,用手輕輕地撥開父母墳前的雜草,撥完一處再一處,像是小時候在為母親梳著頭發一樣。

圖 | 毛主席在母親墳前

動情之處,毛主席開口說道: 「前人辛苦,後人幸福。」 前人,說的就是父母,後人,說的就是現在。他希望母親在天之靈也可以享福。他告訴陪同的衛士說,作為一名共產黨人,我向來是不信什麽鬼神,什麽在天之靈的,但是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也。說白了就是,我也是個平凡人,我永遠想念我的母親。

1936年6月,毛澤東在延安向美國記者斯諾詳細地敘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時是這樣評價自己的母親的:

我母親是個心地善良的婦女,為人慷慨厚道,隨時願意接濟別人。她可憐窮人,他們在荒年前來討飯的時候,她常常給他們飯吃。

幸運的是,毛主席還給父母留下了一張照片,這是他對自己十分欣慰的,那年剛剛25歲的毛澤東從湖南一師畢業,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但是他突然聽聞母親病重的訊息。無奈之下,毛澤東放棄北京之行,回到湖南家鄉,把母親接到長沙看病。還和母親拍了一張照片,照片裏還有兩個弟弟。

圖 | 文七妹和三個兒子合影

誰知道,還沒有一年,母親文七妹就病逝了,毛澤東連夜從長沙趕回韶山沖,卻不想母親已經入殮兩天,毛澤民告訴毛澤東,母親早臨終前一直喊著你的名字。痛不欲生的毛澤東第一次經歷了失去親人的痛,徹夜寫下生平最長的詩歌【祭母文】:

嗚呼吾母,遽然而死。壽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東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育吾兄弟,艱辛備歷。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間萬萬,皆傷心史。不忍卒書,待徐溫吐。今則欲言,只有兩端。一則盛德,一則恨偏。吾母高風,首推博愛。遠近親疏,一皆覆載。愷惻慈祥,感動庶匯。愛力所及,原本真誠。不作誑言,不存欺心。整飭成性,一絲不茍。手澤所經,皆有條理。頭腦精密,劈理分情。事無遺算,物無遁形。潔凈之風,傳遍戚裏。不染一塵,身心表裏。五德犖犖,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綱之末。有誌未伸,有求不獲。精神痛苦,以此為鑒。天乎人歟,傾地一角。次則兒輩,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黃。病時攬手,酸心結腸。但呼兒輩,各務為良。又次所懷,好親至愛。或屬素恩,或多勞瘁。大小親疏,均待報賚。總茲所述,盛德所輝。必秉悃忱,則效不違。至於所恨,必補遺缺。念茲在茲,此心不越。養育深恩,春暉朝靄。報之何時,精禽大海。嗚呼吾母!母終未死。軀殼雖隳,靈則萬古。有生一日,皆報恩時。有生一日,皆伴親時。今也言長,時則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淺。此時家奠,盡此一觴。後有言陳,與日俱長。尚饗!

這首詩,感天動地,第二天毛澤東在靈位前讀了這首詩,在場的親人聲淚俱下。「七子余三,即東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這句話足以說明母親是多麽的辛苦啊,生了七個男孩,就只剩下了毛澤東三兄弟了。毛澤東和母親的感情,全部傾註在了這篇文中,母親的性格和對毛澤東的教育,無時無刻不在毛澤東的心裏。再看毛澤東,早已淚水成冰。

給母親守靈七天後,毛澤東再一次離開了韶山沖,革命交給他的任務還有很多很多,之後毛澤東把父親也接到了長沙,為父親也照了一張相,在這張相裏,毛澤東是手臂上還挽著黑紗。

圖 | 毛澤東和父親合影

可是毛澤東沒有想到,4個月後,50歲的父親便撒手人寰,毛澤東悲痛不已。一年後,他毅然帶著弟弟妹妹,帶著父母的囑托,走上了轟轟烈烈的革命之路。這一走,義無反顧,這一走,感慨萬千。

離開韶山沖的毛澤東,去了長沙,去了北京,去了上海,去了廣州,去了武漢,去了瑞金,去了遵義,去了延安。腳步匆匆,四處尋覓,肩負使命,任重道遠,可以說這一路走來,毛澤東五味遍嘗。

最後,他終於走出了別樣的人生,走出了遼闊的一片天地。他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幸福,走上了和平,走上了百年來人民期盼的生活。也許,這就是他對父母的交代。

陪同的工作人員問毛主席: 要不要把您父母的墓修一下?

比起來其他的墳冢,他父母的墓算是最簡單的了,毛主席搖了搖頭: 「不要修了,就這樣吧,每年清明請你們呢培培土就行了。」

一句話,體現了毛主席的家國情懷。在離開的時候,他對隨行人員說:「生我者父母,下次回來,我也會來看望父母的。」

這次回來,對於毛主席來說,不僅僅是簡單的掃墓,而是父母見了一面。他有太多的心裏話想對父母說了,站在墳前,毛主席也許說了千言萬語,也許對父母做了最好的交代。

圖 | 毛主席在韶山

關於韶山,在1950年的時候,毛主席曾讓毛岸英回來過一次,帶著毛主席的囑托,毛岸英給鄉親們帶來了爸爸的問候,毛岸英也去上了墳。這裏的老鄉看到岸英回來了,無一不熱淚盈眶,可誰能知道,那就是永別了。

1966年6月,迎著夏日的暖風,毛主席回到了韶山滴水洞,這是他建國後第二次回家,73歲的他人生走了大半,日理萬機的他回家居然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毛主席十分喜歡滴水洞,這裏有三座山峰,南面是龍頭山,北面是黃峰山,西面是牛形山,滴水洞就被環抱其間。它的豁口是韶山水庫,深幽清雅。三面樹木挺立,杜鵑火紅。兩山間原有一橋,橋下是小溪,橋頭邊有一個山洞,即使是天幹大旱,洞中仍滴水不斷,回聲悠揚,其韻如琴。

毛主席說: 「這裏真是個好地方。」 在這裏,毛主席呆了十幾天,本想好好休息一下,但是有國事在身,他接連十幾天都是在忙著批復檔,來不及休息。

6月28日上午,隨行人員忙忙碌碌地收拾行李,準備離開滴水洞。秘書上前告訴毛澤東:「汽車已經準備好,請主席上車。」就在要動身上車的時候,毛澤東突然轉過身說了一句:「你們先走,我還要坐一坐!」

圖 | 1966年,毛主席在滴水洞

是啊,這可是自己的家鄉,這次一別,不知道下次何時再見。戀戀不舍的毛主席在臨走的時候多抽了幾支煙,直到工作人員催促了,他才無奈地起身,說道: 「還是要走, 真是身不由己!」

自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他的親人已經犧牲了6位,一如7年前他回到韶山時在詩中寫的那樣: 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

是啊,因為有這麽多敢為自己偉大理想而去犧牲的人,敢去改變舊的日月換新的天地。

【七律·到韶山】: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1979年8月,在他人生最後的日子裏,他曾提出,想要再回一次故鄉,看看他的爸爸媽媽。最後黨中央決定,於9月15日,送毛主席回韶山滴水洞。可惜,他沒有等到那一天。

毛主席雖是一國領袖,可他也有他所掛念的親人。只是,在他的心裏,首先裝的是他熱愛的人民,然後才是自己的親人。他讓這個國家強大了,而他自己的家,他自己的一切,於一個國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