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周恩溥:周恩來之弟,國民黨拷打下犧牲,後代隱居焦作多年無人知

2023-12-30歷史

國民黨反動派在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開始四處通緝共產黨人,周總理成為其主要抓捕物件。
周總理正冒著生命危險北上轉移,為了參加1928年6月在莫斯科舉行的中共六大做準備。

周總理在5月初與多年未見的弟弟周恩溥聯系上,並與妻子鄧穎超一同前往東北。在弟弟和弟妹王蘭芳的保護下,他們歷經千辛萬苦最終抵達了蘇聯。
周總理在中共六大上深刻指出了「左傾」錯誤對革命的危害,同時確立了中國革命從挫敗走向復興的基本路線。那次會議可以說是具有歷史意義的。
周總理夫婦能夠順利進入蘇聯,是因為在關鍵時刻,弟弟周恩溥一家給予了鼎力相助。

周總理的親弟弟周恩溥為何鮮為人知?他的生平經歷是怎樣的?他的子孫後代又如何生活?
具有相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1899年,萬冬兒誕下了她的第二個兒子周恩溥。在周恩溥滿月那天,萬冬兒將他穿上僧袍,然後抱著他到廟裏祈福,從此,周恩溥成為了一名「寄名和尚」。
願你能夠代替恩來,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萬氏一邊撫摸著周恩溥,一邊輕聲細語:「願你健康長壽,百歲無憂。」

這是封建社會的陋習,就在萬氏生下長子周恩來不久後,其外祖父便不幸病逝。
不久之後,周恩來的孩子滿月了,就在這個時候,萬氏又一次懷孕了。與此同時,周恩來的婆家小叔子周貽淦也患上了一種奇怪的疾病,臥床不起,最終沒有留下後代。
周家的宗親們決定將周恩來過繼給周貽淦,一是為了讓小叔子有個後,二是希望沖淡周家的不幸。
盡管萬氏內心難以割舍,但她卻束手無策,只得懇求和尚為周恩溥誦經,祈求他不要像哥哥恩來那樣,離開父母的身邊。

不久之後,哥哥被過繼給小叔子,但小叔子卻因病去世了,周恩來只得和養母陳氏一起生活。
周恩來雖然不能稱呼萬氏為「母親」,但在平日裏,他依舊與周恩溥以兄弟相稱。
九歲那年,周恩溥的哥哥的養母陳氏去世了,不久之後,自己的母親萬氏也不幸去世。這一對難兄難弟除了仰仗在外做工的叔父的關照四處求學外,別無生存之道。
周恩來的哥哥周恩來被叔父周貽庚送到東北讀書時,周恩溥只有13歲,而他則被送到八嬸家寄養,而弟弟周恩壽則被送到十四姨家寄養。

周恩來在1917年畢業於南開大學後前往日本留學,隨後加入了共產黨,投身革命事業,自此再未回到淮安。
周恩溥和他的弟弟周恩壽都被四伯接到東北讀書,畢業後留在哈爾濱工作。
1928年,周恩溥與哥哥周恩來再次見面時,他已經娶妻生子,並過上了叔父的生活。
哥哥周恩來冒著生命危險,設法穿過遼寧,前往哈爾濱與之相見。

國共合作破裂,當時國內形勢一片混亂,到處都是日偽和國軍的眼線,這迫使中共六大不得不在莫斯科召開。
為了逃避審查,周總理打扮成古董商人,穿著老式長袍,留著胡須。他的妻子鄧穎超則身著舊時婦女的服飾,陪伴在他身旁。
如何才能穿越日軍層層封鎖的東北地區,到達蘇聯呢?這時,周恩來突然想起了在東北生活久遠的弟弟周恩溥和四伯。
周恩來和鄧穎超當時乘船抵達大連,原本計劃經過大連前往吉林尋找伯父和弟弟一家,但剛下船就遭到了大連水上警察的攔截。

周恩來總理和鄧穎超女士
「你是做什麽工作的,來自哪裏?」日本水警詢問道。
周恩來以不緊不慢的態度回答道,他是從事古董生意的。然而日本人似乎對他的話並不相信。
「箱子裏裝的竟然都是報紙,可你卻自稱是從事古董行業的,我很想知道你到底打算去哪裏?」日本水警追問道。
周恩來接著回答說,他要去東北看望自己的舅舅。日本人仍然不相信,只得將他帶到警察廳進行進一步盤問。

鄧穎超當時站在周恩來身後,心情非常緊張,她擔心周恩來此行可能會有危險,因此一直要求跟隨而最終被周恩來堅決制止了。
在警察廳內,日本警察對周恩來展開了一番深入追問的詢問,甚至直截了當地呵斥他:「我註意到你姓周,名字叫周恩來對吧。」
周恩來同誌的心理素質極為堅強,完全沒有被日軍嚇倒,反而以一種淡定自若的態度回答:「我姓周,名叫周曼青,在省政府財政廳工作。」

周恩來同誌總能以「春風化雨」的方式化解日本人所使用的各種手段,最終使他們無奈地放行。
當晚,周總理帶著鄧穎超乘坐火車離開大連,前往長春,然後從長春轉車前往吉林,在吉林成功避過一次日軍的秘密調查,最終到達哈爾濱,與弟弟一家團聚。
周恩溥夫婦在弟弟家小住幾天後,又協助與李三立同誌在哈爾濱火車站成功接頭,隨後一起乘車到達滿洲裏,最終在蘇方的保護下,經歷了一個月的艱辛才平安抵達莫斯科。
周總理臨別時多次囑咐弟弟,要小心行事,不要用真實姓名以免招來危險。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弟媳也受到了啟發,決定為革命事業獻身,報效祖國。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盡管這對難兄難弟已有十多年未見面,並且在此期間被迫以「堂兄」相稱,但當他們再次相聚時,依舊親如故。
周總理撐起整個家族,是因為弟弟的犧牲。
1928年與哥哥周恩來短暫分別後,周恩溥一家便隱姓埋名,在東三省之間「穿梭」,之後再也沒有見過大哥一家。
隨後,日本展開了全面的侵華戰爭,東三省相繼淪陷。周恩溥和王蘭芳夫婦不得不帶著家人南下,先後在北京、天津等地短暫停留,最終決定在山東定居。

山東半島的情況並不比東北好多少,那裏的軍民對抗日的情緒極為激烈,周恩溥深受影響,也參加了山東抗日聯軍,之後一直留在部隊,並秘密與中共保持聯系。誰知?
周恩來在1944年11月到12月期間兩次前往重慶與蔣介石進行談判,他要求蔣介石撤離包圍陜甘寧地區的國民軍,並停止所有間諜活動。
1945年初,蔣介石對中共提出的廢除黨治、成立聯合政府的建議感到不滿,導致與周恩來的個人恩怨加深。因此,他私下派人四處搜捕共產黨人。

最終發生了不幸的事件,敵特分子在山東得知了周恩來的弟弟周恩溥的情況,並化名為周同宇參與當地的抗日活動,隨後秘密將其逮捕並進行關押審問。
在審訊期間,國軍竭盡全力試圖從周恩溥口中獲取中共的機密資訊以及與周恩來本人的聯系方式。
周恩溥堅決拒絕承認自己是周恩來的弟弟,也沒有透露與中共地下黨之間的任何往來細節,最終不得不忍受國軍的毆打,直至犧牲。
周恩溥與哥哥周恩來自東北分別17年之久,當時他四十六歲。令人遺憾的是,在革命即將獲得勝利的曙光前夕,他卻不幸在國人的手下去世。

周恩溥逝世後,王蘭芳帶著兒子周榮慶開始了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活。由於擔心落入國軍手中,王蘭芳只得帶著兒子四處做零工,每幹一段時間就不得不換一個地方躲藏起來。
直到1950年,新中國成立後不久,烈士遺孀被安排了工作,王蘭芳帶著兒子周榮慶來到北京,這時她終於見到了許久未見的大哥周總理。
周總理因為王蘭芳身體一直不好,無法勝任黨內工作,於是建議她提前退休,以節省國家開支。

每月一次,周總理都會從自己微薄的薪金中拿出50塊錢給王蘭芳,對於大侄兒周榮慶,周總理則特別交代:「這50塊錢是給你母親一個人的,你要花就自己掙。」
韓戰當時如火如荼,國家急需人才宣傳抗美援朝。因此,周總理同意周榮慶去誌願軍醫院做幹事。戰爭結束後,周總理找到周榮慶,並勸說他與母親一起去河南基層工作。
周總理這樣做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出於不願招致外界批評而給親屬特殊待遇,另一方面是因為國家貧困,就業機會有限,他只想減輕國家的負擔。

至於周恩壽弟弟,因長期參與地下工作導致身受重傷,他留在北京工作並在60年代初提前退休。周總理每月從自己的薪金中拿出200塊錢資助他撫養6名子女。
周總理在河南隱居的後人如今是靠什麽來維持生計?他們目前身處何方?
無論何時,都不要透露我們之間的關系。
周榮慶是在1957年從部隊退役,並攜母前往河南,加入一家衛生學校擔任文化工作。
周總理在伯父周榮慶出發前特意叮囑他:「不要忘記學習,也不要幻想升官發財,最好選擇成為一名工人或者農民。與我任何關系都不要在任何場合透露。」

周家的家規
周榮慶在衛校工作不久後,表示同意並連連點頭,他申請調崗至焦作輪胎廠、機械廠、鋼鐵廠,打算做一名普通的工人。
1958年,周榮慶在焦作鋼鐵廠工作時結識了農村工友晉菊清,經過大半年的相處,二人的感情發展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
一天,晉菊清正在工廠裏忙碌,幾個同事神秘兮兮地把她拉到一旁,「偷偷地」問她:「你知道你正在和誰約會嗎?」
晉菊清滿臉疑惑地問道:「還能有誰呢,說不定是老周榮慶。」

他可不是普通的老周,他可是周總理的親戚,你知道嗎?幾個工友紛紛開口說完這句話後,晉菊清臉色一下子就沈了下來,一時之間竟無法開口。
下班時間到了,晉菊清氣勢洶洶地走進廠裏找老周,就在這時,老周正在踮著腳,在墻上貼標語。晉菊清突然大聲吼道:「周慶榮,你過來!」嚇得老周被漿糊濺了一身。
你原來是周總理的侄子?為什麽一直不告訴我呢?現在這下子,我可是個農家孩子,跟你可沒法匹配了。晉菊清生氣地說著,臉上帶著些許沮喪的神情。
也許是因為感受到了二人「身份」的差異,最終導致了有情人不能團聚,晉菊清甚至感到委屈而哭了起來。

周慶榮看到晉菊清傷心的樣子,也感到十分內疚。他急忙解釋說:「我和伯父是兩碼事,伯父再官大,我也只是個普通工人罷了。」
周慶榮將晉菊清帶回家去見母親王蘭芳。在王蘭芳老人的勸說下,晉菊清才最終放下心結,與周慶榮重新和好。晉菊清依舊郁郁寡歡,直到見到王蘭芳老人為止。
多年來,伯父的那番話深深地印在周榮慶和母親王蘭芳的心中:「在任何場合都不要透露我們之間的關系,也不能以總理的親戚自居」。
他們一直遵循周總理的教導,從不謀取特殊待遇,而是深深紮根在河南農村。母子二人一直過著在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小房間裏的日子。

周榮慶與晉菊清在1959年結為夫妻,並迎來了孩子。王蘭芳將房間分隔成兩個約十平方米大小的小房間,從此祖孫三代便在這狹小的空間中度過了一生。
多年來,周榮慶與晉菊清一家最引以為豪的「遺產」,便是結婚時收到的七位媽媽鄧穎超從北京寄來的一對鴛鴦枕頭、毛巾被和一條毛毯。
在這段時間裏,除了互相來往的幾封信件外,兩家人沒有其他的交流方式。直到他們再次見面時,已經是1968年,而那時周慶榮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了。

多年來,周總理每年都會將兩個弟弟的孩子接到西花廳小住,改善他們的生活,並教導他們為人處世的道理。
周總理後來的日子更加繁忙,身體狀況也變得越來越糟。七媽不允許周榮慶和孩子們再去北京,直到1976年周總理去世,他們一家也沒有機會與他最後一次見面。
1988年,鄧穎超七媽病情加重,晉菊清獨自前往北京探望。不久之後回到河南,她的丈夫周榮慶也患上了重病。1992年,周榮慶去世,半年後鄧穎超七媽也離世,晉菊清在一年內經歷了兩位親人的離世,身心飽受折磨。

從那時起,晉菊清便把三個孩子視為她的精神支柱,並一直居住在河南焦作。她的長子周誌勇在焦作城管支隊工作,是周總理的大弟弟家中唯一有著正式工作的孩子。
周誌軍的弟弟和妹妹周誌虹,都在靠做些小生意和打零工為生活來源,過著普通人的日子,他們一家的「身世」在當地幾乎沒有幾個人知道。
終於在2011年,70多歲的晉菊清成功獲得了市政府為貧困戶安排的廉租房,搬進了一套46平方米、設施齊全的「大房子」。

晉菊清捐贈的藍色外套
直到現在,他們一家人仍然低調地工作著,努力奮鬥在各自的崗位上。他們是周總理最親近的家人,也是把周總理的家風傳承發揚到極致的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