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公孫衍為大丈夫?一會為魏國將軍一會為秦國將軍,太反復無常了吧

2024-04-16歷史

前言

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卷六•滕文公下】

公孫衍身為魏國人,幫秦國奪魏地那也就罷了,可他又跑到魏國擔任將軍聯合五國攻秦結果失敗,又入韓為相攻秦國,這不妥妥的好戰分子,果真是一怒而諸侯懼。

這樣反復橫跳的人,在亂世的確算的上是梟雄,但以天下為棋,不顧百姓死活焉能為大丈夫!

反復無常的一生

公孫衍,戰國時期縱橫家,老家在魏國陰晉,最初在魏國擔任犀首一職,所以被後世多尊稱為犀首。

河西之地,土地肥沃,秦國和魏國相爭多年,公元前333年,身為魏國人的公孫衍入秦擔任秦將大敗魏國軍隊並成功奪取了河西郡。

公元前329年入魏又擔任魏將幫魏國攻取楚國、趙國的城池。

公元前318年,擔任魏相,聯合五國軍隊攻秦,但被秦軍成功的抵擋在了函谷關外,無奈只能退兵。

公元前315年,公孫衍又在南韓擔任相國,在岸門與秦軍交戰,結果被秦軍打的大敗。

晚年時期,回魏國繼續擔任將軍。

河西戰略之地

周靈王二十二年(西元前550年)白狄部族和許多其他的戎狄因受到秦國的壓迫離開了賴以生存的河西遷往河東。

自此肥沃的河西之地盡屬秦國,秦國在此地經營了百余年之久,可以說河西之地就是秦國的。

三家分晉後,魏國在經過了李悝變法,國家實力大增,魏武卒更是名震天下,身為全才的吳起更是全力輔佐魏文侯,公元前419年,魏文侯任用吳起為大將攻取河西之地,在經過了十一年的戰爭,魏國已經吞並了河西的所有土地。

魏文侯去世後,秦國為了奪取河西之地,抽調國內全部成年男子,五十多萬人準備一舉奪得河西之地。

身為天下名將的吳起僅率領了五萬魏武卒,一戰將秦軍打的大敗,此戰天下震驚,也成了吳起的成名之戰。

自此,河西之地都被魏國所占領著,直到秦惠文王即位後重用公孫衍,河西之地才得以回到秦國的懷抱。

河西斬首魏軍五萬

周顯王三十七年,秦惠文王嬴駟派遣公孫衍為大將,出師伐魏,一路打到雕陰城下,兩軍對戰戰況異常慘烈,由於秦國的軍功制,使得秦軍作戰異常兇悍。

秦軍早已不是當年那般孱弱了,很快魏武卒就被秦軍打的節節敗退,這場戰爭持續了兩年多,最後以魏軍主將龍賈被俘虜,魏軍近五萬人被秦軍所斬首告終。

魏惠王迫於公孫衍和秦軍的壓力不得不將河西的所有土地歸還給秦國。

公孫衍身為魏國人卻幫助秦國,這讓魏國民眾如何看待,魏王肯定是不會再重用這麽一個賣國漢奸的。

回魏得魏王重用

公孫衍在雕陰之戰中斬殺魏國軍隊近五萬人,這一戰是魏國的國恥,理應來說公孫衍早已被魏王記上了必死的名單。

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公元前329年,公孫衍離開了秦國回到了魏國,魏惠王不計前嫌又重用了他,封他為魏國大將軍。

真不知道大魏王是怎麽想的,只能說這公孫衍是真是有幾分本事的,他也不辜負魏王的期望,率魏軍在陘山之戰中擊敗楚軍,又攻取了幾座趙國的城池。

合縱攻秦失敗

公元前319年,魏惠王去世,魏襄王即位,公孫衍被委任為魏國的相邦。

公孫衍看到秦國的勢大,想著憑借魏國一國之力恐怕難以抵擋秦國的兵鋒,想到這裏,公孫衍生起了合縱的念頭。

魏襄王元年,公孫衍成功的聯合了韓、趙、魏、楚、燕五個國家準備扣關函谷,深怕不保險,又將義渠拉了進來。

但結果就是,五國軍隊真正與秦國交戰的只有韓、趙、魏三個國家,毫無疑問,聯軍損失慘重,狼狽而歸,魏國一改之前囂張的氣焰,向秦國請求講和,至此五國合縱宣告失敗。

入韓為相再次合縱

離開魏國時,他想到了合縱的大計必須要有繼承者,於是叫來了齊國公子田文擔任魏國的相國(田文也是合縱的代表人物,跟公孫衍屬於同一個陣營),而他自己則到南韓擔任相國。

就在公孫衍準備的差不多了時,韓王聽信楚王的讒言沒有入秦求和,這直接惱怒了秦王,下令大舉進攻南韓,韓王向楚國求救,但楚國根本懶得答應,結果韓軍被秦國的虎狼之師打的大敗,二次合縱也以失敗告終。

再入魏國為將

此次合縱給本來就弱小的南韓帶來了無法預估的損失,軍民損失無數,韓王早已對合縱之事心灰意冷。

公孫衍看到韓王難以成事,在南韓又被南韓大臣打壓,便灰溜溜的又回到了魏國。

魏王依舊給了公孫衍大將軍的職位。

結語

公孫衍的一生看似波瀾壯闊,但他反復無常,俗話說得好有始有終,但他卻沒有固定的原則,為了利益出賣自己的國家,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以天下眾生為棋子。

就這樣一個反復無常的人,卻能擔任五國的相國,可見五國君王對他是有多麽的信任,而他兩次合縱攻秦均已失敗告終,聯軍損失慘重。

大丈夫者也,窮能獨善其身,達能安息天下紛爭,而公孫衍反復橫跳,沒有絲毫原則,果然縱橫一家多騙子、賭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