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絕命後衛師五千忠魂,究竟來自哪?開國中將遺囑或是答案

2023-12-30歷史

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主力長征路上的一道鬼門關。

這場慘烈的生死戰,紅軍主力從突破三道封鎖線以後的6.6萬人,減員過半剩下3萬余人。三大主力紅軍長征過程中,湘江戰役的損失僅次於紅四方面軍損失4萬人馬的百丈關戰役,紅一方面軍五大軍團至此再無成建制的主力。

此戰過後,紅一、三軍團損失慘重,紅五、八、九軍團都僅剩二三千人。

尤其是被譽為「鐵流後衛」的紅五軍團,擔任全軍後衛的紅34師,在接替紅三軍團紅6師防禦陣地後,被川軍、湘軍和中央軍合圍在湘江南岸,最終全軍覆沒。

但是,絕命後衛師紅34師5000忠魂,多年來大部還沒有找到姓名。他們究竟是來自閩西的客家子弟,還是源出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趙之地,一直沒有平息爭議。

近年來,也有一種聲音認為紅34師5000英靈出自燕趙之地河北。

比較流行的說法,紅34師5000烈士來自閩西客家子弟。

這一說法,源自紅34師100團團長韓偉彌留之際的話,韓偉是1955年開國中將,他的說法是:「湘江戰役,我帶出來的閩西子弟都犧牲了,我對不住他們和他們的親人。」

韓偉中將叮囑後人,死後和閩西的戰友們葬在一起。最終,這位湘江戰役紅34師唯一幸存的團級幹部,骨灰安放於閩西革命烈士陵園,與魂撒湘江的戰友們長眠在一起。

閩西是主席下井岡山以後,開辟江西蘇區以後的又一個戰場,1929年底曾經率領紅4軍第二縱隊征戰於此。1930年元旦前夕的【如夢令·元旦】,就是對這段歷史的記錄。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

閩西的紅12軍34師,成立於1933年3月。閩西紅34師的前身是福建軍區獨7師1團和其他幾個地方部隊,紅34師的第一任師長是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湘南起義的周子昆,政委是曾任紅12軍政委、福建軍區司令員的譚震林。

紅34師下轄3個團,團長、政委分別是:100團韓偉、範世英,101團陳樹湘、楊一實,102團呂貫英、程翠林。成立初期的紅34師有4000余人,基本都是閩西子弟。

但是,閩西紅34師和長征的紅34師是不是同一支部隊?

閩西紅12軍34師成立後,先後隸屬於紅一軍團、紅九軍團。第五次反圍剿開始後,紅軍又組建了紅七軍團,軍團長是開國大將粟裕的知己尋淮洲,政委是蕭勁光。

紅七軍團除了隨東方軍入閩的紅19、20師,還有把紅34師和1個獨立團。1933年底,紅七軍團整編為紅19師、59團和1個獨立營,同時粟裕調任紅七軍團參謀長。

紅七軍團北上「圍魏救趙」吸引敵軍後,紅34師劃歸紅五軍團。

紅34師師長變為開國上將彭紹輝,政委是程翠林。3個團的軍政主官100團韓偉、張力雄,101團陳樹湘、楊一實;102團呂貫英、範世英。2個月後,陳樹湘升任紅34師師長,101團團長由嚴鳳才接任,同時100團政委改為侯中輝。

此時,紅34師每個團1700余人,全師接近6000人。

主力紅軍長征以後,紅五軍團13師、34師擔任全軍的後衛,被譽為「鐵流後衛」和「鐵屁股」。湘江戰役時,只有6000人的紅34師又擔任紅五軍團和全軍最後一道屏障。

湘江戰役,紅五軍團損失8000余人,其中紅34師5000人。

幸存的紅34師指戰員,跳崖幸存的僅有3個人。

一個是100團團長韓偉,一個是3營政委胡文軒,還有一個是5連通訊員李金閃。但是,在追趕北上紅軍主力過程中,胡文軒和李金閃先後犧牲,韓偉幸運到達陜北。

在突圍過程中,還有約百余人轉移到了湘贛邊界打遊擊,但大多在敵軍圍困下犧牲。100團1營營長侯世奎受傷被俘後,被押到南京關押了3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獲救。抗時期挺進山東,解放時期到了東北,建國後被授予開國少將。

絕命後衛師都是閩西客家子弟的說法,得到後人一些佐證。

根據統計,長征的閩西子弟約有2萬余人,湘江一役折損過半。其中,出發時的紅34師有6000余人,到達湘江時還有約5000人,但在湘江戰役幾乎全軍覆沒。

經過福建龍巖、三明兩地多年考證,留下姓名的烈士有1040余人。

2018年,電視劇【絕命後衛師】的熱播,再次把人們的思緒拉回到84年前。但是,當年犧牲在湘江的紅34師數千英烈,到底來自閩西還是江西、湖南,已經無法找到答案。

但是有一點時毋庸置疑的,紅34師閩西子弟占了相當比例。

認為紅34師絕大多數出自燕趙之地的依據,主要有三點。

第一點,紅五軍團的前身就是西北軍的舊部第26路軍。

馮玉祥的西北軍,來自河北籍的官兵的確占有很大比例。

比如「五虎上將」張之江是河北鹽山人,鹿鐘麟是河北定州人,劉郁芬是河北清苑人,只有李鳴中、宋哲元分別來自河南和山東。「十三太保」張維璽、孫連仲、劉汝明、佟麟閣、趙席聘、程希賢等名將都是出自燕趙之地。

改編為紅五軍團後,紅13師、34師延續了26路軍的血脈。

第二點,紅34師從紅七軍團劃歸紅五軍團師,只有1200余人。

紅34師在第五次反圍剿開始後的半年內,損失比較大,劃歸紅五軍團以後,補充了大量原26路軍的士兵,而26路軍的兵員大多來自河北,也有少數來自河南和山東。

第三點,湘江戰役的親歷者,多有「大刀隊」的回憶。

西北軍以大刀隊聞名於世,紅五軍團政委李卓然回憶:五軍團成員大都是寧都暴動的官兵,長征時很少有人吃辣椒。桂系夏威和白崇禧的往來電報:也多次提到桂軍遭到紅軍大刀隊的反擊,所以對操北方口音的紅軍一律就地處決。

從寧都起義後軍官的籍貫來看,來自各地的都有。

起義組織者趙博生、季振同、董振堂都是河北人,起義後增加了不少政工幹部,中下級幹部或者遣返、或者分散到紅一三軍團,像開國上將李達(陜西人),開國中將王秉璋(河南人),孫繼先(山東人)、李雪三(河南人)、李雪三、韓振紀。

1955年第一次大授銜,寧都起義走出了31位元開國將軍,包括1位開國上將、5位開國中將和25位開國少將。長征開始後,他們分布在紅軍的各個戰鬥序列中得以保存下來。

寧都起義有1.7萬人,長征開始後紅五軍團有1.2萬人。

由於當時主席被排擠失去軍權,紅五軍團一直受到排斥,所以紅13軍、14軍、15軍縮編為紅13師、34師時,部隊的成分肯定已經有很大的變化,都增加了一些新鮮的血液。

所以,紅13師和紅34師,都不單純是河北人或閩西人。

換言之,湘江之戰犧牲的紅34師5000英烈,有很大一部份來自閩西,但也會有江西、湖南、河北、河南甚至山東等地的英烈。當然,不論來自哪一個省份,無論有沒有留下姓名,他們都會永遠銘刻在歷史的豐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