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九一八事變,張學良東北軍去向真相電報揭曉

2024-02-07歷史

"九一八"事變,張學良東北軍去向真相電報揭曉。

在九一八事變後,國際聯盟曾派出調查團,經過一年多的調查後發表了著名的「李頓調查團報告書」。報告顯示,發動九一八事變的日軍兵力不超過2.5萬人,而國府在東北的邊防軍編制高達30萬人,其中包括步兵、騎兵、炮兵、空軍和海軍等,兵力優勢十分明顯。

那麽,為何在事變當天,國府的這支龐大軍隊卻無法阻止日軍的進攻呢?直到1931年9月18日,東北軍的大部份駐軍仍駐紮在北滿和中蘇邊界,而南滿地區的東

截至1931年9月18日,東北軍大部份集中在北滿和中蘇邊界,而南滿的東北軍則主要部署在錦州走廊、遼北興安以及延邊地區。

東北軍沈陽、長春一帶的核心地區由炮兵第十九團、第二十三旅、第二十五旅、第七旅以及黃顯聲將軍率領的警察部隊構成,用紅白箭頭標識。

相反,日軍將所有部隊部署在了長春到大連、沈陽到丹東的鐵路沿線,因為控制了這條鐵路,來自「北方鄰國」的日軍可以不斷湧入沈陽。

日軍單位中有兩支直接支援沈陽的國軍,分別是東邊鎮守使於芷山的省防旅和駐大虎山的第十九旅。此外,通遼有一個騎兵旅、昌圖以西有一個步兵旅,可以有效地切斷日軍的交通線。

然而,除了這些部隊外,錦州走廊地帶的駐軍也非常重要。如果從錦州抽調軍隊,日方在天津、秦皇島的駐軍也會有所行動,而且由於日軍控制著海洋,還可以透過突然登陸切斷整個關外國軍的退路。

由於日軍可能從多個方向進行登陸和反包抄,因此在事變後的一系列戰鬥中,錦州的東北軍面臨著極大的壓力,甚至難以自保。

為了增強防禦,他們決定將通遼騎兵旅調回錦州進行增援。

東北軍能否從中蘇邊境調回來應對戰鬥呢?從地理位置看,新義州到沈陽只有230公裏,而哈爾濱到沈陽卻有580公裏,長春也有270公裏;齊齊哈爾到沈陽更是740多公裏,長春也需要500公裏。

因此,盡管戰鬥在中國領土上爆發,但相比於東北軍,日軍卻占據了更近的地理位置優勢。

在現代戰爭中,只依靠人數優勢是遠遠不夠的。即使數量相同的部隊,由於裝備、訓練和指揮的差異,戰鬥力也會大相徑庭。

在1940年11月26日的日記中,國府的軍令部部長徐永昌寫到:「徐州會戰以來,我一直使用五師對抗一師,但總覺得力量不足。

近半月中已經有兩三次收到了敵方的小冊子,上面記載了他們的用兵情況,說他們的兩個大隊可以抵得上我一師,每營可以抵我四營半,一師可以抵我六師。」

抗日戰爭初期,中國國軍在1940年對日軍作戰時,即使有3年抗戰經驗、全民動員和蘇聯援助的武器,依然需要6個師才能對抗日軍1個師。

然而,九一八事變爆發時,留在東北地區的國軍大多為治安部隊,素質參差不齊,且部份部隊已經被日寇滲透。在事變爆發後,一些守軍甚至叛國投敵,導致東北軍的抵抗大受影響。

此外,東北軍的主力部隊在關鍵時刻卻不在東北,而是在華北監視其他軍頭。這與1928年張學良支持蔣介石、率領10萬東北軍入關進行「武裝調停」有關。

但是,1931年,蔣介石卻突然扣押了立法院長、國黨元老胡漢民,導致東北軍的主力部隊無法在關鍵時期及時支援東北。

胡漢民是誰呢?可以說,孫中山先生在生前是大元帥時,只要離開廣東,就會由胡漢民來代理大元帥,代行孫先生的職權。

因此,在國府內部,胡漢民的地位極其重要,蔣公在他面前可以說是小字輩。畢竟,擊敗了馮、閻等地方實力派,高層又有胡漢民這種級別的大佬坐鎮,國府初步有了穩定的跡象。

但是,蔣公僅僅因為胡院長拒絕倉促制定「約法」,阻撓了自己競選大總統的道路,就悍然扣押國家首腦,相當於國府內部丟下了炸藥包。

要知道,一個國家要避免內戰,最重要的是各方勢力不能用武力破壞規則,老蔣使出這麽低階的手段,其他國府大佬也就不得不摸摸後腦勺了——今天他能扣胡漢民,明天會不會打我一悶棒?

在這種危機感的逼迫下,原本已經奄奄一息的反蔣勢力重新集結起來,以兩廣為根據地組織了「廣州國民政府」,宣布南京政權非法,從而鬧出了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寧粵分裂」,剛剛安定下來的國家又一次陷入了分裂狀態。

日本人看有機可乘,連忙用日軍飛機把中原大戰後逃到大連、一直躲在日租界的閻錫山送回了山西,準備策動晉綏軍起事,華北的石友三也開始蠢蠢欲動,準備響應兩廣。

在北方即將陷入大亂之際,老蔣無奈地寄希望於少帥的出手。為了應對華北的危機,九一八事變前兩個月的7月12日,蔣公致信張學良,強調現在不是對日作戰的時候,希望他能抽調部隊全力應對。

老蔣於7月13日下達指令,要求張學良、劉峙等人盡快做好平叛的準備工作,同時希望陸海空軍副司令張少帥留在華北地區負責一切事宜。

與此同時,蔣公卻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江西的紅軍圍剿中,把整個北方都交給了東北軍來維持。

蔣手書指示,石部已做好全面準備,請副司令(張學良)主持一切。當時,石友三的兵力高達13萬人,晉綏軍也有所動作,駐紮華北的10萬東北軍顯然不足以應對。

因此,張學良不得不再次調動關外部隊。截至1931年7月,已有十一個步兵旅、4個騎兵旅入關,張學良的嫡系部隊幾乎全部調往關內。

可以預見,如果沒有這些部隊的增援,即使不能完全阻止日寇的侵略,但至少可以阻止漢奸於芷山、張海鵬等人的行動。

石友三舉事,平津面臨威脅,張學良出兵平叛,十天內成功擊潰叛軍。雖然戰局迅速解決,但晉綏軍脫離掌控,華北局勢依然緊張。

東北軍無法立即回歸,家中只能采取空城計應對。

蔣委員長親自向張少帥表功:討石戰役僅用不足一個月就宣告平息,我兄長指揮若定……然而,當時國民政府的電報密碼已經被日本人破譯,所以這個空城計也無法實行。

9月12日,日本方面截獲了陸海空軍總司令部發給東北各地的密電,這封著名的電報要求:「無論日本方面采取何種行動,此時我們都應保持冷靜,千萬不可輕率行事,導致戰端開啟」——這一來,日本人不僅很清楚東北地區的兵力空虛,而且掌握了「不準抵抗」的命令,因此他們有了絕對的成功把握。

在這樣強烈的誘惑面前,關東軍如果不發動事變才怪呢!

在歷史的舞台上,某些人總喜歡搞雙標。對於蔣公的功績,他們稱其「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軍閥混戰的局面」,但在九一八事變時又說他不抵抗,把責任推給張學良。

然而,如果我們跳出事變當天,回看當時幾個月發生的事情,就會發現張學良才是真正的大冤種。他為了支持蔣公,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甚至把自己的老家也拱手讓給了日本人。

這一切的根源,就是蔣公為了自己的派系私利,容不下任何與自己不和的人,無論是中國共產黨、地方實力派,還是高層的政客。

他一旦遇到反對就用手段排除異己,這導致了國家的分裂。而那個「攘外必先安內」政策,並不只是針對中國共產黨的,任何擋了蔣系集團權力道路的人都會被安排。

例如在1931年7月23日的演講中,蔣公明確表示:「要攘外必先安內,去腐才能防蠹。……所以不先消滅赤匪,恢復民族的元氣,就不能禦侮;不先削平粵逆,完成國家的統一,就不能攘外。」

作為一個買辦政權的代表,蔣公的任務就是幫助帝國主義掃清經濟侵略的障礙。在實作「清一色」之前,他不會抵抗侵略,但問題是,他是否有能力速戰速決呢?

如果消滅了廣東,還有四川、山西、桂系,甚至張學良,所謂的「安內」何時才能結束呢?1931年8月,原本應該用於抵抗侵略的國防軍被派去打內戰,結果9月侵略者就奪取了東三省,這是一個嚴重的教訓。

然而,9月22日,當山東國軍報告日軍有從海上入侵煙台的跡象時,蔣公的反應卻是命令守軍「如果日軍登陸,我們就在一個地方劃出防線,堅定防守,等待中央的命令,此時要忍耐,堅定,冷靜防守」。

在山東守軍報告日軍登陸跡象和蔣介石下令不抵抗的手書的同時,青島的國府海軍也接到了全部撤離的命令。撤離的原因是因為如果在青發生意外,集合在塘沽將在各國軍艦的監視下較為安全。

在這種情況下,陸軍撤走、海軍跑路,不禁讓人質疑民國養軍的意義何在。

蔣公曾下令海軍撤退,並表示要"劃出一地"。9月25日,他向山東國軍發電,指示將防線布置在濰縣,這意味著將青島、煙台等地劃到了防線之外,準備送給日軍。

他一邊強調要"嚴陣固守",一邊又要"劃出一地",這種玩弄文字、口是心非的行為讓人感到失望。

不知道膠東、山東以及中國哪些地方可以被贈送呢?

如果繼續遵循錯誤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原本的濰縣(藍色箭頭)和蔣的退讓線(藍色虛線)將會被侵略者再次侵占,數以萬計的領土和民眾將落入敵手。

這確實應驗了那句古話「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然而,慶幸的是,國府內部的地方實力派終於在持續的沈淪後,用一場驚世駭俗的西安事變,向南京政權發出了最後的警告,促使他們開始反省自己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