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康熙三位皇後平均壽命23歲,為啥頂配醫資都難救,看見原因沈默了

2024-01-03歷史

康熙三位皇後平均壽命23歲,為啥頂配醫資都難救,看見原因沈默了

康熙帝在一生中冊立過三位皇後,然而這三位皇後並未能享受到應有的榮華富貴,相繼在21歲、20歲上下、30歲上下離世。至於第四任皇後烏雅氏,她是在雍正繼位後被強行加冕的。

一般而言,皇後作為一國之母和後宮之首,應當享受頂級的醫療待遇。尤其是在古代,醫學技術的發展到清代已經相對先進,為何禦醫卻未能挽救她們年輕的生命呢?

透過三位皇後的遭遇,我們或許能夠初步分析出奪去她們生命的根本原因。

首任皇後:孝誠仁皇後赫舍黎克特制

康熙帝早逝於他的政治職責,於他十一歲時娶了年僅十二歲的赫舍黎克特制,這場婚姻同樣也是一場政治聯姻。

康熙帝剛登基時,有四位重要的輔政大臣,其中包括三朝元老索尼,而赫舍黎克特制正是索尼的孫女。

當時,皇室陷於孤立無援的境地,為了鞏固康熙的王位,孝莊皇太後毅然打破了皇後必須來自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氏的傳統,決定冊立索尼的孫女赫舍黎克特制為皇後。這一決定的目的在於透過結盟索尼父子來牽制鰲拜的權力。

在剿滅鰲拜的過程中,赫舍黎克特制確實建立了卓越的功績。康熙帝在位的第四年(1665年),與赫舍黎克特制完婚。康熙帝登基的第六年,索尼以遵循祖制為由上疏請康熙親自執政。然而,孝莊皇太後未予允許,同年六月,索尼去世。盡管他的兒子、也是赫舍裏皇後的叔父—索額圖,一直支持康熙,一直到最終獲勝。

康熙帝登基的第八年(1669年)十二月,十六歲的皇後為康熙生下一名皇子。然而,這位孩子命運多舛,在康熙帝登基的第十一年二月夭折。同年十月,皇後患病,但透過調養,病情逐漸好轉。

一年多後,赫舍裏再次懷孕,於康熙帝登基的第十三年(1674年)五月誕下皇帝的第二個兒子胤礽。

然而,不幸的是,赫舍裏在產後出血過多,生下胤礽的當天就永遠告別了人世,年僅21歲。

康熙帝的第一任皇後赫舍黎克特制,就這樣因難產而英年早逝。

康熙的第二任皇後同樣是出於政治聯姻,她是清初功臣額亦都的孫女,而額亦都是時任輔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兒。

然而,遏必隆與鰲拜一黨,在鰲拜倒台後,遏必隆也被削除官職,並於1674年辭世。

鈕祜祿氏於康熙帝登基的第十六年(1677年)八月被冊立為皇後。值得註意的是,在她登基後的首要任務並非急於生子,而是為她的父親平反。令人驚訝的是,康熙居然同意了這一要求。

康熙的答應並非毫無原因。鈕祜祿氏在滿洲八旗氏族中,不僅是一個望族,還是一個重要大姓。在滿語中,「鈕祜祿」意為「狼」,而狼是女真族所崇拜的動物之一。因此,女真族將狼視為他們的圖騰和姓氏,使得鈕祜祿成為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在清代滿洲八旗中,每個旗下都有鈕祜祿氏,許多名人及文武百官也都使用這個姓氏。在整個清朝的29位皇後中,有六位出自鈕祜祿氏。

因此,康熙的同意為遏必隆建立家廟,有助於加強上下人心的團結,使其他老臣的後代,特別是鑲黃旗的將領和朝臣更加感激康熙。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盡管家廟尚未完工,鈕祜祿皇後因病不幸離世。前後冊封僅相隔一年時間,她在去世時年僅二十多歲。

至於她生前患有何種病,史書中並未有詳細記載。

康熙的第三任皇後佟氏是康熙的表妹,她是舅舅佟國維的女兒,同時也是康熙生母的侄女。康熙的生母屬於漢人,而佟氏的父親修圖賴則是漢軍正藍旗的成員,由於屢次建立戰功,佟家族也成為八旗漢軍中的名門望族。

順治帝在位時,面臨著尖銳的民族矛盾,為了平衡滿漢關系,他采納了開明的政策,重用漢臣,並在選妃的事務中將漢軍納入其中。康熙的生母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入宮的。

然而,康熙的生母一直未能得到寵愛,盡管她育有皇子玄燁,仍然備受順治帝的冷落。在康熙繼位後,他同樣重用了許多漢臣,並在後宮選妃的過程中給予漢人一定的地位。

佟氏於康熙帝登基的第十五年入宮,並於第二年被封為貴妃。康熙帝登基的第二十年,她升為皇貴妃,並在兩年後生下皇八女,但這位皇女僅存活了一個月即夭折。此後,佟氏未再生育,但與雍正之間卻有著深厚的緣分。

我們知道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同時也是佟國維的第三子。康熙帝在臨終時將大事托付給隆科多,這是一種在血緣關系上的信任。而雍正能夠拉攏隆科多,主要原因在於雍正是康熙皇後佟氏的養子,與佟國維也有著密切的關系。

因此,在這些復雜的關系下,雍正得到了相對有利的地位。

然而,佟氏也是個命途多舛的人。在康熙帝登基的第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初七,她的病情急劇惡化。為了慶祝她的好訊息,同時也為了祈求好運,康熙帝於七月初九冊封佟氏為皇後。然而,到了七月初十,皇後就因病而去世了。

她的死因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古代女性常見的死亡原因

科學家表示,如今的70歲相當於古代人的30歲,由於古代人的平均壽命不過40歲,因此蘇軾在四十歲時就發出了「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感慨。

古代人壽命短的原因也導致古代男女結婚的年齡相對較早。【禮記】規定,男性20歲,女性15歲,他們就到了法定結婚年齡。然而,在封建社會中,後宮選妃的年齡往往在十三四歲。

這一階段的少女,可能在生理發育上已經完成,女性的平均初潮年齡大約在12.8歲左右。但從嚴格的生理結構角度來看,女性要到18歲才算是生理上的發育完成,中國對於男女婚姻的法定年齡標準也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的。

以康熙的第一任皇後赫舍黎克特制為例,她結婚時只有十二歲,第一次分娩也只有十六七歲。結果是,孩子早夭,她產後又患上了大病。

然而,僅隔一年多,她再次懷孕,這一次直接導致了產後大出血,最終不幸去世。可以推斷,赫舍黎克特制的早逝源於她生育年齡過早。

因此,我們也可以發現,對於古代女性而言,難產及產後相關疾病成為她們最大的威脅。鑒於古代醫療技術的限制,即便擁有最頂級的醫療團隊,也難以應對生育引發的疾病。

其次是流行性疾病,據史書記載,順治、同治皇帝官方釋出死因均為天花,豫親王多鐸和乾隆帝的皇七子永琮也同樣因天花去世。康熙和鹹豐也曾受到天花的襲擊,留下了永久的麻子痕跡。

天花是一種全球性的傳染病,歷史學家的統計顯示,在16~18世紀期間,每年死於天花的人數在歐洲約為50萬,亞洲約為80萬。整個18世紀,僅歐洲人死於天花的總數高達1.5億以上。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天花直到20世紀八十年代才在全球範圍內被成功根除。可見,天花流行的時間之長,強度之大。

正如上述,清代皇室包括帝王在內的重要人物也因此疾病而離世,因此後宮妃嬪因天花而去世並不足為奇。

因此,康熙的第二位皇後鈕祜祿氏和第三位皇後佟氏,也有可能是死於天花。

除了天花,鼠疫和肺結核也是中世紀人類的共同威脅。魯迅就曾因肺結核而離世,而在【紅樓夢】中,林黛玉也以同樣的疾病告別人世。

此外,清代的疾病發病率相對較高,從順治元年至道光十九年(1644-1839),記載的疾病流行多達兩百多種,每次大疫都導致無數人死傷。

對於流行性疾病,在古代的醫療水平下很難有效控制,即便是現代醫學技術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對抗。

康熙在第三位皇後去世時只有四十歲,但在他之後的余生中再也沒有立過新的皇後。他認為自己命運多舛,不僅經歷了父母的離世,還有妻子的去世,因此決定不再立後。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