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淮海戰役期間杜聿明母親過生日,蔣送的十萬銀圓,被誰換成了廢紙

2024-01-03歷史

淮海戰役期間杜聿明母親過生日,蔣送的十萬銀圓,被誰換成了廢紙?

在淮海戰役期間,杜聿明的母親慶祝七十大壽,這一事件歷史上的確發生過,老蔣曾派遣大兒子送上厚禮。然而,關於這段歷史的描述卻並不一致,不同見證者的回憶存在差異。甚至關於老蔣送出的禮金數額和形式也有不同的說法,有人提到是三千元,有人卻聲稱是十萬元,關於是否是現金或支票也存在著各種不同的傳聞。

盡管老蔣可能送出了豐厚的禮物,但這一舉動在南京的高官顯貴中並不孤立,預計其他人也會表示類似的慷慨。然而,值得註意的是,杜聿明的夫人曹秀清在被迫跟隨老蔣到台灣後生活頗為艱辛。據了解,他們的長子杜致仁因無法支付學費,最終選擇了一條不幸的路。

電影作品【大決戰·淮海戰役】和電視劇【特赦1959】中出現了相關場景,展現了老蔣送禮以及杜致仁不幸事件的片段。但這些場景與其他見證者的回憶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引發了人們的困惑。在淮海戰役中同樣被俘的杜聿明的兒子因為學費問題自盡,與之相反的是,前線指揮部的副參謀長文強卻在老蔣家中留下了一百萬美元的薪水。

關於文強的情況,他在電視劇【特赦1959】中劉安國的歷史原型,經過1975年的特赦後,1985年前往舊金山、紐約等地旅遊探親。據了解,他的前部下蔣誌雲告訴他,他作為中將,每月固定薪資為400美金,並且有額外的1200美金特別費,合計每月1600美金。經過三十多年的積累,據稱他積攢了約100萬美金。盡管面對這筆巨款,文強最終決定不要:「這個錢我不能要!淮海戰役失敗了,拿這麽多錢在台灣也不妥。這失真於我們的尊嚴和榮譽。」

文強拒絕這筆巨款的原因之一是擔心辜負了鄧公和鄧大姐的幫助,他們在他探親事宜上給予了支持,前往台灣領取這筆錢似乎有些不合適。其次,文強與當時的新夫人關系不夠融洽,要把一半錢交給她,這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文強來自一個顯赫世家,對金錢並不在意。就算是一百萬美元,如果需要他親自前往台灣領取,他可能會婉拒,但如果是在舊金山,情況可能截然不同。

不過,蔣介石及其兒子始終未停止向文強支付他作為中將的薪水。這其中有一些內情:老蔣的兩個兒子與文強的關系非常要好。文強曾為蔣家大兒子效力過,並親手籌辦了蔣家二兒子的婚禮。他的人脈關系使他在政界得以順利晉升,而相比之下,杜聿明的人脈關系就不及他廣泛。這也意味著杜聿明的妻子曹秀清以及他們的三個子女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困難。

或許有些人會有疑問:杜聿明作為蔣介石麾下的中將,歷任昆明防守總司令、第五集團軍總司令、東北保安司令長官、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兼第二兵團司令官(1948年10月,兵團副司令李彌升任司令官),權勢熏天,手握兵權,即使不圖財利,按慣例領取的薪金足夠支撐幾代人的生活了吧?

要解答這個問題,得從1948年杜聿明母親七十大壽說起。

許多人誤以為老蔣送給杜聿明的是十萬塊現鈔,或許這與看了電影【淮海戰役】有關。電影中有一幕是老蔣親口告訴杜聿明:「令堂比我年長八歲,明天就是她七十大壽了,我沒記錯吧?」

杜聿明備受感動:「總統,您還記得我母親的生日!」

老蔣繼續說:「在過了你的生日後,你去上海,為她策劃一個熱鬧的壽宴,讓她老人家高興。」

杜聿明因徐州戰事緊急而無法前往上海,於是老蔣轉頭吩咐旁邊侍立的小蔣:「經國,代表我和你母親,去給老人家拜壽,並準備十萬銀圓的壽禮。」

蔣介石曾承諾贈送十萬銀圓給杜聿明的家庭,然而據文強回憶,實際情況可能與此大相徑庭。在徐州危機期間,蔣介石派蔣經國前去祝賀杜聿明母親七十壽辰,據稱攜帶了十萬金圓券作為禮物。但據曹秀清所述,這一場面似乎都是表演,與當時的真實心境並不相符。蔣經國甚至不願拍照,詢問總統送來的禮物是否送達,最終只有三千金圓券送至。

而這些承諾的金圓券最終並未兌現。蔣介石在1948年8月召集財政和金融領導人開會,宣布發行金圓券,然而,這導致物價飆升,使得原先的金圓券在市場上幾乎變成了廢紙。在短短兩個多月內,物價指數飆升到了驚人的倍數,使得金圓券的價值幾乎蕩然無存。據統計數據顯示,與抗戰前相比,到1949年時,蔣統區的物價已上漲了數十億倍,貨幣價值急劇貶值,一度價值連城的金圓券最終只能換取微不足道的實際價值。

這種貨幣貶值對於杜聿明一家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在遷往台灣之後,杜聿明的家庭生活極為艱難,盡管蔣介石曾承諾負責其家庭生活費和子女學費,但實際情況卻截然不同。他們面臨著無家可歸、生計無著的困境。杜夫人曹秀清只能求助於宋美齡和昔日的朋友和同僚,最終在台北煙酒公賣局制品廠找到一份差事,每月薪酬微薄,僅能勉強維持生計。

這一系列事件表明,蔣介石曾所承諾的金圓券最終化為烏有,對杜聿明家庭的影響深遠而沈重。貨幣貶值、經濟動蕩導致的困境,使得這個家庭在台灣的生活變得一貧如洗,成為他們難以忘懷的經歷。

杜致仁自殺的原因遠不僅是因為三千美元的學費問題。在他兩年的大學生涯中,他不僅欠下了台灣銀行七千美元的貸款,而且蔣家對他的支持十分有限。盡管老蔣答應每年向銀行申請五百美元的貸款,但如果杜致仁不繳納三千美元,他將無法畢業,也難以找到工作。這就揭示了美國大學並非全免的現實。

曹秀清向老蔣申請三千美元的貸款,老蔣批準了一千美元,分兩年付款。這最終成為壓垮杜致仁的最後一根稻草。

老蔣的冷漠態度一直持續到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蔣宋夫婦才開始表現出熱情。宋甚至主動與曹秀清見面並替她點煙(曹是個煙民,這點沈醉已經知道),但曹秀清早已心如死灰。她假裝前往美國探親,這樣才能逃離蔣家的束縛,回到大陸與杜聿明團聚。

十萬銀元與三千美元的故事已告一段落。讀者們可能有不少觀點,而我也發現一些謎團需要解開:為何蔣家父子對待杜聿明和文強的態度迥然不同?老蔣承諾的十萬銀元,為何到了曹秀清手中變成了三千金圓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