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三國名人後代傳(110):張昭長子張承-文武雙全的江東才俊

2023-12-23歷史

張承,字仲嗣,徐州彭城縣人,是東吳名臣張昭的長子。178年,他出生的時候,整個江東的名人都來到了張昭的家中祝賀。196年,張承長大後,他以自己的才學在江東出了名。他善於文學,對於各種典籍和文學作品都有深入的研究。他的父親張昭也是一位才學出眾的人,他們父子倆都被剛剛進入江東的孫策錄用。

200年,諸葛瑾避亂江東,結識了張承,並與他成為了好友。他們兩人無話不談,經常一起探討各種問題。後來,步騭、嚴畯也加入了他們,幾個人經常在一起切磋文學,交流心得。212年,張承的原配去世,諸葛瑾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張承。諸葛瑾只比張承大四歲,他的女兒比張承小十歲。張承覺得與自己好友女兒結婚不合適,諸葛瑾說:「我相信你是一個能夠負責任、有擔當的人。我也相信我的女兒是真心喜歡你的。你們兩人性格相投,我相信你們會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在諸葛瑾的勸說下,張承最終同意了這門親事。他和諸葛瑾的女兒諸葛氏結婚後,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兩人相互扶持,共同度過了許多艱難的時刻。張承也在諸葛瑾的幫助下,成為東吳重要官員 。婚禮上,諸葛瑾之子諸葛恪也參加了,眾人都稱贊他的才智。然而,張承與他交談後,認為諸葛恪必定會使諸葛家衰敗,後來的事情果然如他所說。

公元219年,孫權任命張承為驃騎將軍西曹掾,負責輔佐驃騎將軍處理軍事和政治事務(當時孫權是驃騎將軍),這是孫權在鞏固自己勢力範圍的過程中,穩定政局的一項重要舉措。山越之亂時,孫權非常重視,他深思熟慮後,決定任命張承為長沙西部都尉,帶領軍隊前往平定叛亂。張承在戰鬥中表現出色,他不僅成功擊敗了山越,還巧妙地將一萬五千名山越投降的士兵訓練成了一支精兵。這支部隊後來成為了他的得力私家軍,為孫權立下了赫赫戰功。

213年,曹操攻打濡須塢。張承隨孫權以舟師圍攻曹操水軍,曹軍戰敗。曹操退軍後,孫權任命張承為濡須都督、奮威將軍,封為都鄉侯,增加五千人為他的部曲。在張承擔任濡須都督期間,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增加防禦。首先,他加強了濡須塢的防禦建設,使其更加堅固。其次,他在城外增設了一些防禦設施,如水柵欄,以阻止敵軍接近。此外,他還增加了守軍的數量,並進行了嚴格的訓練,提高了士兵的戰鬥力和士氣。同時,他還加強了情報收集和警戒工作,做好了應對突發情況的準備。透過這些措施,張承成功地增加了濡須塢的防禦能力,為孫權的統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張承是一個非常善於發掘人才的人,他提拔的彭城人蔡款和南陽人謝景,雖然年輕時並不被人們看好,但後來都在東吳發揮了重要作用。張承的人品和行事風格也得到了吳國賢人的認可和尊重,他們都願意上門拜訪他。

234年五月,孫權率軍直指合肥新城,號稱十萬大軍,各路大軍同時出發。其中,張承從濡須率軍入淮河,直指廣陵、淮陰。後來孫權聽聞魏國曹叡親率大軍已到,於是孫權下令各路撤軍。

張承接到撤兵的命令後,並沒有慌亂,他明白,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井然有序地撤退,才能確保士兵的安全和士氣。 他下令後隊變前隊,讓前鋒部隊負責保護撤退的大軍,防止敵人從後方襲擊。在撤退的過程中,張承時刻保持與前鋒和後衛部隊的聯系,以確保撤退的順利進行。他還讓士兵們保持整齊的隊形,以便在遇到敵人的時候能夠迅速反擊。在張承的指揮下,撤退的大軍井然有序,沒有任何混亂的跡象。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撤回了原地。

公元244年,張承病逝,享年六十七歲,謚號定。當時東吳只有五人能獲得謚號,張承就是其中之一。張承有高尚的德行和遠大的眼光,他多次提攜他人。他的文采和敏捷足以使國家生輝,他的威嚴和智略足以激勵眾人。他的一生都在為國家和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他的去世讓東吳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