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戰後遙遙領先中國的印度工業,為何現在卻被中國工業遙遙領先?

2023-12-31歷史

戰後遙遙領先中國的印度工業,為何現在卻被中國工業遙遙領先?

印度和中國被認為是在工業化行程中取得發展的國家。兩國擁有悠久的歷史,近代都經歷了西方列強的侵略,獨立的時間也差不多。

然而,在工業發展方面,印度卻是一個特殊的案例。相對於上世紀50年代中國起步艱難的工業基礎,印度似乎擁有著更好的起點,在工業規模方面甚至領先整個亞洲。

然而,幾十年後的今天,中國和印度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印度的工業化水平遠遠落後於中國,這與曾經傲視全亞洲的地位形成了鮮明對比。

那麽,是什麽讓中國最終居於領先地位,反超了曾經被視為具有更好開局的印度呢?

印度曾是英國最重要的殖民地,這段歷史對印度產生了深遠影響。英國殖民者給予印度人民巨大的痛苦,但也啟動了印度近代工業化的行程。

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的完成,英國為了拓展資本主義市場,在印度改造了封建經濟結構,並引入了現代工廠制度。

19世紀中期,英國資本家的工業化行程在印度大地上蓬勃發展,這種近代工業像春筍般在印度各地興起。

之後,印度本土資本家模仿英國工廠制度,開展了自己的民族工業。1854年,印度商人達瓦爾在孟買建立了第一家棉紡廠,這標誌著印度近代民族工業的誕生。

從此,印度的近代民族工業在殖民統治下艱難發展。

一戰爆發後,印度的工業迎來了新的契機。

由於戰爭期間英印貿易急劇下降,英國的工業產品競爭力受到削弱,這為印度本土工業的崛起創造了機遇。大量資本開始積累,使得企業主獲得了高額利潤,進而推動了印度社會出現了大規模工業企業。

在這個過程中,棉紡織業和鋼鐵業是發展最為迅速的領域。

在1914年到1918年期間,印度的棉紡織工廠規模增長了三分之一。

在鋼鐵工業領域,印度的塔塔鋼鐵公司成為印度洋地區唯一的大型鋼鐵企業,並且反過來向宗主國英國大規模出口鋼鐵,成為英國主要的鋼鐵供應國之一。

同時,之前被英國控制的水泥、化工、電力等工業開始逐漸被印度本土投資所掌控。

到了1918年,印度國內生產的水泥、玻璃等工業產品基本實作了自給自足。

1939年二戰爆發後,印度工業再次迎來了「春天」。

在二戰期間,印度仍然是英國戰略物資和軍事物資的主要供應地,二戰的規模遠超一戰,印度工業的作用也隨之增大。

隨著英國軍事訂單的增加,印度工業部門接到了大量訂單,這極大地刺激了工業的發展。

大多數工廠的生產能力被最大限度地啟用,產量也迅速增長。

為了充分發揮印度作為物資供應基地的作用並提高工業生產效率,英國殖民當局改變了對印度的政策,開始幫助印度建立科學與工業研究機構。

英國積極為印度工業發展制定規劃和設想,並讓急需技術人員前往英國接受培訓。

此外,英國在稅收和貿易保護等方面也開始向印度傾斜。

二戰期間,印度的民族工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戰爭後期,印度的棉紡織和制糖業已經遠銷到東亞、澳洲、非洲等地;水泥工業的外貿銷售也蓬勃發展;大型鋼鐵廠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同時,稀有金屬、石油加工和交通器材等新興產業也初露端倪。

戰爭結束後,英國國力大幅削弱,對印度的殖民統治力量也大不如前,這使得印度的工業能夠持續高速發展。

兩年後,印度宣布獨立。

英國在長期的殖民統治中給予了印度人民數百年的痛苦,但同時也將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留給了印度。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印度工業在整個亞洲範圍內難以匹敵,為新生的印度帶來了「天胡開局」的時機。

相比之下,中國的工業起步則完全不同。

1949年10月,新中國接收了一個經濟瀕臨崩潰的混亂局面,這是從國民黨手中接收過來的。

長達百年的西方列強掠奪,再加上國民黨的腐敗統治,導致國內工農業生產受到了嚴重破壞,整個國民經濟陷入千瘡百孔的狀態。

特別是工業領域的發展,蔣介石將國內為數不多的工業器材與體系一掃而空,造成中國工業基礎幾乎歸零。

缺乏機器制造工業,缺乏現代化國防,各工業部門極度殘缺不全,只有極少量的采礦業、紡織業和基礎加工業能夠勉強運轉。

工業布局也極不合理,超過70%的工廠集中在沿海幾座城市,內地工業份額不到3成。

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所需的大部份工業產品完全依賴進口。

與同一時期的印度相比,中國的工業基礎可以說是一片空白。

從發展起點來看,中國根本無法與印度相提並論。

因此,外界普遍認為印度的工業水平糊整體國家實力會迅速增長,而中國則被認為將會遠遠落後於印度。

然而,所有人都未曾預料到的是,擁有雄厚工業資本的印度竟然逐漸失去了優勢,反而是備受質疑的中國逐步實作了反超,發展到了如今世界第一制造強國的水平……

不可否認的是,獨立後的印度工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到了20世紀末,工業產值已經占據了印度本地生產總值的27%,大部份工業產品實作了自給自足,頂尖產品和技術也打入了國際市場。

在50年的時間裏,印度人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民族工業體系。

孟買的棉紡織業和加爾各答的麻紡織業成為了全球棉麻工業生產的中心。

印度的鋼鐵工業持續蓬勃發展,已成為全球第十大鋼鐵生產國。

鋼鐵產業的進步不僅為機械工業提供了豐富原料,也推動了汽車制造、大型電腦床和船舶建造等領域的興盛。

近二十年來,印度高科技產業逐漸興起,電子、化工、電腦軟件和醫學科技等領域的發展備受矚目。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7年印度制造業增加值達到了3923億美元,讓其一舉躋身全球第六的位置。

初看印度的工業發展態勢不錯,但若考慮到70年前印度曾在全亞洲引以為傲的工業基礎,以及其龐大的勞動力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這樣的成績似乎未能達到預期。

盡管印度的工業規模看似龐大,但按人口計算的平均值卻不如東南亞和拉美的許多發展中國家。

在衡量工業實力的關鍵指標如發電量和鋼鐵產量上,印度呈現出總量龐大但人均較少的特點。

2018年,印度鋼鐵總產量位列全球第二,但人均產量僅為中國的九分之一。

這還是印度引以為豪的傳統工業強項,其他工業領域的發展更是不盡如人意。

2019年,英國BBC報道指出,印度仍有多達6億人長期飽受高度或極度缺水的折磨。

僅有25%的印度家庭能夠獲得飲用水,一半印度人仍然依賴原始取水方式生活,甚至直接飲用恒河水。每年約有20萬人因缺水和水汙染喪生。

而缺水嚴重的原因之一是印度缺乏足夠健全的基礎設施和自來水管道。

追本溯源,印度的工業發展還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

70年前,印度曾是亞洲工業的引領者,但經過幾代人的發展,卻依然無法解決全國一半人口的用水問題,這令人難以置信。

這暴露了印度工業發展並不像外界所想象的那樣順利。目前,印度工業面臨著規模大、質素差、發展不均衡等問題。

相反,中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已成為全球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工業規模連續13年位居世界首位。

在工業化率、工業綜合能力、知識與技術創新能力等關鍵指標上,中國與歐美國家相比毫不遜色。而印度早早就被中國遠遠甩在了身後。

那麽,為什麽一個發展起點如此高的印度,在與中國的比拼中處於劣勢,讓中國後來居上呢?

為何印度被反超?

回顧印度70年的發展史,其工業未能騰飛的原因大致有三。

首先,落後的基礎教育是其工業進步的最大制約因素。

1951年的人口普查顯示,印度7歲以上人口的識字率僅為18.33%,與同期的中國不到20%相近。但隨後的發展中,中國強調基礎教育的普及,推行了全國範圍的九年義務教育。

相比之下,印度一心致力於工業發展,忽視了國民教育。這直接導致了中印在20世紀80年代的識字率分別達到77%和43.5%。

落後的基礎教育在經濟自由化改革後開始顯露弊端。當中日韓經濟保持兩位數增長時,印度卻未能將大量文盲人口轉變為現代化工業勞動力,這嚴重影響了印度從勞動密集型工業向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型工業的轉型。

另外,印度政府的能力薄弱也是導致工業化失敗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戰後,中國設立了「國家計委」、「發改委」,日本成立了通商產業省,南韓則設立了經濟企劃院,這些由政府牽頭成立的強力發展規劃機構在國家工業發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政府的有力介入能夠最大程度地調動國家資源支持工業發展,為其提供明確的方向。

不幸的是,盡管印度也設立了類似於中日韓的規劃機構,但實施情況卻有很大不同。

一方面,印度沒有進行徹底的土地改革,導致政權無法滲透到基層,政府與普通民眾之間存在多層中間力量,這嚴重影響了中央決策的傳達和實施。

另一方面,印度建立了龐大的國有經濟體系,但未能構建起足以有效管理國有企業營運的強有力政治體系,這必然導致市場調節與政府控制雙失衡、低效率的問題。

最後,印度文化中對體力工作的貶低也是工業發展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印度的種姓制度中,只有位於金字塔底端的低種姓人群從事體力工作。

幾個世紀以來,低種姓模仿、學習高種姓的觀念已深入印度社會的思維模式中。

因此,與工業發展有關的體力工作地位逐漸淪為「職業鄙視鏈」的最底端。

雖然印度曾湧現出眾多傑出的哲學家和文學家,但卻鮮有人引領世界工業發明。

在很多印度人的觀念中,即便是選擇更加初級、要求更低的服務業,也不會從事體力勞動。

然而,在工業發展初期,缺乏龐大的體力勞動人口支持,社會工業體系又如何完成轉變呢?

印度從一開始就是工業的潛力股,卻因為政府的薄弱、教育的滯後以及固守陳舊觀念,竟然錯失了優勢。

這個國家本可以將手中的優勢牌打得如虎添翼,卻讓這些機遇白白流失。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起步極為困難,卻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裏走完了歐美用了數百年的發展之路。

從中印對比 中西方的差異可以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