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走進中國觀賞石之鄉——常山「花石綱」遺址

2023-12-31歷史

上周末,老同事胡先生邀約:到南門溪岸上的小酒家一聚,我滿口答應了下來。南門溪是常山「花石綱」遺址所在地,我正想再去看看。

據清·嘉慶【常山縣誌】載:南溪,一名思溪,其源出自江山,東流四十裏,與石崆溪會,亦曰文溪。此溪歷來盛產一種有名的觀賞石,黃人希主編的【中國觀賞石簡介】中記載,常山石,又名空字石,石洪(崆)溪雅石。石崆溪在縣城西南,故縣人多稱為「南門溪」。

記得2018年夏天午後,從鄉下趕來的謝詩人來南門溪岸上酒店做客,邀我作陪。因為離晚飯時間尚早,飯館又在南面的國道旁,於是,我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南門溪走一走。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南門溪上新近打造了「花石綱遺址專案」,有行車路線、觀景平台、「花石綱」文化遺址展示等等,尤其那供遊人行走的棧道顯得恢弘大氣,足有千米長。

今天,陽光正好,我改變以往從東面進發的思路,選擇從南門溪的西面下腳。沿著林蔭的防洪堤,穿過幽靜的橋洞,踏過石崆寺門口,再走320國道上的人行道,一會兒就見坐北朝南的鳳棲小區。小區對面的山谷,就是今天的目的地——「花石綱」遺址。

拾步下了國道走進峽谷,就有平展的常橋村路段。道旁有勤勞人家整出的一畦一畦菜地,菜地邊的溪河裏築起了攔河壩,在這樣的寒冬時節,溪水仍然豐盈,溢位的瀑布嘩嘩有聲。流水把溪中的石頭清洗的一塵不染,這是常山奇石「思溪石」的原產地,也是常山古十景中「金川雪浪」之一景。史載:這裏也是當年「花石綱」時期開采「常山巧石」的所在地。

話說宋徽宗趙佶酷愛奇石,尤其對來自浙西常山縣的「常山石」情有獨鐘,並禦賜「巧石」之名。北宋崇寧年間,權相蔡京投徽宗趙佶所好,在平江(今蘇州)設應奉局,命全國各地尤其是江浙一帶,大肆收羅珍奇花石,透過大運河源源不斷運往京城。「花石綱」因而也是歷史上專門運送奇花異石的交通運輸名稱。當時運船一般十艘為一隊,稱作一綱,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花石綱」。如今,「花石綱遺址」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賞石藝術」的傳承保護示範地。

「花石綱遺址」最漂亮的是水中奇、珍、希、美的石頭,還有新建在溪水邊的曲曲折折的棧道。一步踏上古色古香、恬靜舒心的木棧道,可以欣賞水流中的思溪石,可以眺望遠處水邊的花草翠竹以及白雲深處的人家。我的耳邊似乎傳來小鳥的叫聲,前些年謝詩人在此吟出的「聲高自遠實堪親,一曲銷魂澗水濱」詩句,仿佛就在眼前。心想,如果是大熱天至此,真要脫鞋挽褲,走下棧道,與南門溪水中的奇石來一番親密接觸。

而今天的暖陽下,在棧道上一步三回頭的觀望拍照,身體也漸漸熱乎起來。讓我們小城人欣慰的是,這裏出產的「奇石」,不僅被宋徽宗題名為「神運昭功敷慶萬年之峰」,更為新時代常山被命名為「中國觀賞石之鄉」做出了貢獻。

臨近中午,太陽愈發暖和起來。愜意地徒步在棧道上,發現前頭的拐角處,分明有位一絲不茍的垂釣者,潺潺的流水聲以及身旁行走閑聊的人似乎都影響不到他的專註。明代大才子文征明的「題南溪卷贈詹德本」詩句在此得到印證——「蔔築南溪上,分明是玉川。有時還引釣,乘興好移船。夜色留明月,春寒鎖碧煙。何曾慕城市,魚鳥自隨緣。」是啊,在小城的身旁,有「金川雪浪」和珍奇石頭相伴——何其幸哉。

走到東面的棧橋頂端,拍下了棧道的全景,我發現棧道旁與溪石間顯示出一排高大嶙峋的樹木。它潮起潮落不驚,風吹雨打不變,也許多少年來就一直存在著,只是我本孤陋寡聞,不知道它的尊姓大名罷了。我問棧道上鍛煉者這是什麽樹?答曰,叫不來名字,只知道春夏時節枝繁葉茂;問路邊幹活的大哥,說是和皂角樹差不多;再打電話問該村幹部,又說是「浙江楠」。一會兒,王老師趕到,詢問啥樹,回答是「槐樹」。待我把照片發給了林水局的幹部辨認,他們說,現在看不到樹葉,初步判斷為柳樹或者是楓楊。

看來,等到明年萬物生機勃勃的時候,擬請上林業部門的高工以及賞石專家,重訪南門溪,再走木棧道,涉水溪流中,定會把溪邊樹木的名字叫出來,然後慢慢地品味峽谷中琳瑯滿目的常山奇石。(文/南豐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