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把秦國帶入強國之列,卻在臨死時坑慘秦國

2024-04-12歷史

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有點特別。他不同於其他四位霸主,一生從未稱過霸,甚至連諸侯會盟都沒有主動組織和參加過。

那麽這樣的一位君主,為何也能被排入春秋五霸之列?他在臨死前,又為何會坑慘了秦國呢?

1.

秦穆公,是秦德公的小兒子,秦國的第九位國君。

在秦穆公登上君位之前,秦國的發展並不順利。一來,秦國的地理位置十分偏遠,屬於經濟落後、文化閉塞的地區,與中原諸國不在一個起跑線上。二來,秦國緊挨著遊牧民族西戎部落,飽受侵擾之苦。

秦國一方面要在貧瘠惡劣的環境中求發展,一方面要時刻提防著西戎部落,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面對這樣的形勢,秦穆公沒有認慫擺爛,而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來改變秦國貧窮落後的現狀。

軍事上,他親自督軍操練軍隊,引進先進的軍事技術,改進武器裝備,大大提升了秦國士兵的戰鬥力。

政治上,他廢除了世襲制,積極招募和任用賢能之士,比如百裏奚、由余等人,依靠這些人才打破了貴族壟斷政權的局面,奠定了秦國興起的基礎,加強了中央集權。

生產經營上,他重視發展農業,鼓勵屯田墾荒,鼓勵百姓從事手工業和商業,促進了秦國經濟的繁榮發展。

在秦穆公的用心治理下,秦國迅速發展成為西部大國,秦穆公本人被譽為「西戎之伯」,連周天子都主動任命他為西方諸侯首領。

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秦穆公並不滿足。因為若想讓秦國長遠發展下去,有兩條路他是不得不走的,這兩條路一個是東進,一個是西擴。

不過秦國的鄰國是大國晉國,想要東進,就必須與晉國硬碰硬,這對於綜合實力不如晉國的秦國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好在機會很快就來了。

2.

晉獻公晚年,寵愛從驪戎部落擄掠來的美女驪姬,並聽從驪姬之言,逼死了賢明的太子申生,趕走了兩個成年的兒子重耳和夷吾,把晉國的王位交到了驪姬生的小兒子奚齊的手上。

等到晉獻公一死,驪姬無力控制形勢,母子二人先後喪命,晉國陷入混亂中。秦穆公利用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將逃亡在外的公子夷吾送回晉國繼承君位。

而夷吾也投桃報李,答應在繼位之後將秦穆公垂涎已久的河西之地送給秦國。占據河西之地,對於秦國來說,具有非常重大的戰略意義,意味著打通了東進之門。

但是等夷吾即位成為晉惠公後,卻背棄了當初的承諾,再也不提河西之地的事情了。

秦穆公氣到無語,卻拿夷吾一點辦法都沒有。畢竟,秦國還不是晉國的對手。

公元前651年,晉國遭遇天災,斷了糧,只能懇求秦國伸出援助之手。秦穆公沒有計較晉國之前的出爾反爾,迅速派了大量的船只運載了萬斛糧食,經水路從秦都雍城(今陜西鳳翔南)出發,直達晉都絳城,史稱「泛舟之役」。

秦穆公的不計前嫌,讓他得到了各諸侯國的稱贊,知名度和美譽度直接拉滿。

不巧的是,第二年秦國也發生了災荒,於是秦國也向晉國發出了求救訊號,但晉惠公 卻拒不相助,還趁亂打劫,攻打秦國,這大大惹惱了秦穆公。

在秦國的災荒問題解決後,秦穆公迅速組織兵力攻打晉國,沒費殊麽勁,就把不得人心的晉惠公給俘虜了。

看著這個三天兩頭欺騙自己的君主,秦穆公恨不得殺之而後快。謀臣公孫枝勸說道:「殺了他,晉國人會怨恨我們,關著他,他只是一個沒用的匹夫,驅逐他,肯定有別的國家收留,不如要他把河西五城割給我們後讓他歸國復位。」

秦穆公考慮一番後,同意以交割河西五城及晉太子公子圉(yǔ)入質於秦為條件,送晉惠公歸國復位。

五年後,晉惠公病重,身在秦國的太子圉不辭而別趕回晉國繼位,秦穆公非常生氣,便 主動派人趕赴楚國,邀請素有賢名的晉惠公的哥哥重耳回晉國奪權,以此建立秦晉同盟關系。

公元前636年春,重耳在三千名秦兵的護送下,回到闊別二十年的晉國,即位成為晉文公,晉懷公則在倉促中逃到了高梁,不久被殺。

晉文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登基後,實行「通商寬農」「賞功勞」等政策,任用趙衰、狐偃等人,大力發展農業、手工業,使晉國迅速出現了「政平民阜,財用不匱」的局面,成為了諸侯國中戰鬥力最強的國家。

公元前632年,晉文公率軍出征,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這一戰績讓他被各路諸侯推舉為盟主,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

晉國的強盛,對於秦國來說並非好事,畢竟,晉國這麽強大,他怎麽可能繞過晉國,攻打其他國家呢?秦穆公唯一能做的,只有忍耐。

3.

公元前629年,晉文公重耳去世,他的兒子晉襄公即位。有人給秦穆公獻計:「晉國新喪國主,局勢尚未穩定,不如趁這個機會攻打鄭國,晉國肯定不會插手。」

秦穆公多年以來一直籌劃著東進的事情,鄭國是他日思夜想想要占領的國家之一,此刻有機會進軍,當然不肯錯過良機。他很快派大將孟明視為帥,白乙丙、西乞術為副將,率軍西征。

但是此次進軍並不順利。由於秦國與鄭國相距遙遠,大軍一直走到第二年春天才走到了滑國和鄭國的交界處。

正當秦軍準備直搗鄭國國都時,有一個自稱為鄭國使者的叫弦高的人攔住了秦軍,說自己帶了四張熟牛皮和十二頭肥牛作為禮物,特來犒勞遠道而來的秦國大軍。

孟明視本來是來偷襲鄭國的,如今底細被人家查得一清二楚,偷襲變成了「明襲」,這仗還怎麽打呢?

為了減少損失,孟明視調整了偷襲鄭國的計劃,只把鄭國的鄰國,小國滑國給滅了,也算不枉秦軍行軍幾個月奔波千裏的付出。

但是秦滅滑國這件事卻讓晉襄公非常憤怒,因為滑國和晉國是有血緣關系的。現在秦國不和自己打招呼就消滅了滑國,擺明了是不把晉國放在眼裏。於是晉襄公憤怒下令:在崤山這個地方設埋伏,偷襲秦軍。

孟明視等人萬萬沒想到,回去的路上竟然有強敵設定埋伏。不設防的秦軍當場中了埋伏,將士們非傷即死,連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幾位主將都做了晉國的俘虜。

秦穆公聽說此事後氣得七竅生煙,恨不得與晉國拼命。但好在晉襄公看在自己的母親是秦國人的份上,不願意和秦國結仇,最終還是釋放了孟明視三人返回秦國。

秦穆公知道這次的安排是自己考慮不周,所以沒有懲罰孟明視等人,而是主動向他們道歉。

之後的秦穆公,又連續派兵攻打晉國,但敗多勝少,最終秦穆公決定與現實和解,改東進為西擴,拿下了西戎部落中實力最強的綿諸部落,對西戎部落形成了不小的震懾,實作了「秦穆西戎」。

此舉,也讓秦穆公的霸業更上一層樓,被評入了春秋五霸之列。有人評價秦穆公:能力不輸秦始皇,甚至比秦始皇還更勝一籌。

但是,如此厲害的秦穆公,最終還是「晚節不保」。原因是秦穆公在自己臨終前,下達了一個殘忍的命令:逼迫一百多位秦國官員為自己陪葬,包括 輔佐自己多年的得力幹將子輿氏三兄弟。

這項決定對於秦國的打擊是淪陷性的。因為,秦國不僅失去了多位賢臣,還在列國中傳遞出了一個非常不好的訊號:來秦國做臣子,有性命之憂。

果然,秦穆公去世之後,人才隊伍迅速雕零,繼任的秦康公雖然也是一位賢明的君主,但卻找不到合適的人才來幫助自己,秦國一步步衰敗了下去。這一衰敗,就是二百多年。

秦穆公的自私,讓秦國失去了東征和稱霸中原的良機。

秦穆公一生為秦國嘔心瀝血,卻因為臨死前的這個決定,影響了秦國的百年國運,實在是可悲,可嘆!

你怎麽看?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