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蘇中戰役七戰七捷,神出鬼沒,50年後手下敗將暗諷粟裕誇大戰績

2024-02-06歷史

1955年開國授銜時,十大元帥名單一出,粟裕卻沒有名列其中,一片嘩然,時至今日這依然是人們在談論開國元帥時熱衷的話題。

在抗美援朝戰爭即將爆發之際,毛主席心中擔任誌願軍統帥的第一人選就是粟裕,因為粟裕在淮海戰役中,指揮60萬弱勢兵力對戰強勢的80萬國民黨精銳,最後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是我解放軍中較少擁有大兵團指揮作戰經驗的將領。

事實上,粟裕不但能指揮大兵團作戰,也能夠指揮攻堅戰,更擅長打運動戰,以粟裕在解放戰爭中打出來的戰績,評定元帥軍銜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最後沒有評選為開國元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粟裕在軍中資歷不足,在建軍初期只是一個班長,是靠著實打實的戰績提拔起來的。

粟裕將軍並不熱衷於政治,沒有評上元帥雖然有遺憾,但是能評上大將他也很知足了。

然而作為戰神級別的人物,近些年來網上卻不斷有質疑粟裕戰績的聲音,比如蘇中七戰七捷戰績太過顯眼,大部份讀者看了之後都會感覺,這是人能指揮出來的戰役嗎?如果粟裕不是「神」,那麽,這個戰績就有可能是假的。

1990年,在蘇中戰場被粟裕打得暈頭轉向的手下敗將、前國民黨軍第一綏靖區司令官李默庵在美國居住幾十年後回到中國定居,擔任第七屆政協委員,回國期間,已經快要90歲的李默庵筆耕不輟,想起當年的事跡寫了一本回憶錄,名字叫【世紀之履?李默庵回憶錄】。

作為粟裕曾經的老對手,在回憶錄中李默庵對粟裕取得的「七戰七捷」頗有微詞,詞語中暗諷粟裕「七戰七捷」誇大戰績。一時間關於戰神粟裕的質疑紛至沓來,對於蘇中七戰七捷的驕人戰績表示懷疑。

縱橫為了查清楚粟裕究竟是真能打還是被「神話」,查閱了很多資料,今天就帶領大家回顧蘇中戰役,看看真實的歷史到底是什麽樣的!

蔣介石不講「武德」,撕毀和平協定,下令圍攻中原軍區,李先念率部突圍,解放戰爭正式拉開序幕,蔣介石隨即展開對全國解放區的大進攻。當時蔣介石剛剛回到南京,對於臥榻之側的蘇中解放區十分不滿,不僅感覺不安全,也感覺很沒面子,因此打算派重兵把粟裕驅逐出江蘇。

蔣介石調自己的得意門生李默庵擔任第一綏靖區司令官,著手對粟裕作戰。李默庵是黃埔一期的佼佼者,黃埔一期一直有這樣順口溜「文有賀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

蔣介石之所以會選李默庵這個門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李默庵不但在軍校讀書時成績很好,對共產黨也很了解,在黃埔軍校時期曾一度加入過共產黨,在國民黨率軍東征的時候,李默庵還擔任過共產黨的黨代表。後來蔣介石發動反革命事變時,李默庵選擇跟隨蔣介石,這被蔣介石看作是值得信任的人。

相對於大多數的國民黨將領來說,李默庵最被老蔣看中的就是他在「圍剿」戰爭中表現,曾長期擔任衛立煌的副手,在對紅軍的「圍剿」作戰中「戰功赫赫」。在抗戰中,李默庵曾與共產黨人深入合作,深入研究遊擊戰術,對共產黨的遊擊戰術有一定的了解。

憑借國民黨將領中「最擅長打遊擊」的標簽,1941年奉蔣介石命令與英軍軍事代表團合作訓練突擊部隊,擔任陸軍突擊總隊司令一職。

蔣介石對李默庵期待很高,抗戰結束後讓其到浙東地區主持受降,目的就是為了將來能夠跟共產黨領導下的遊擊隊一較高下。

對於能否打過粟裕,李默庵上陣之前是信心滿滿,畢竟自己研究遊擊戰術多年,有朝一日終於能大顯身手,一個連黃埔軍校都沒上過粟裕又算得了什麽?

當然李默庵擁有信心的根本是自己所轄5個整編師,外加兩個旅,共計12萬人,其中不乏李天霞率領的整編第83師,黃百韜整編第25師等國民黨美械精銳師。

在他部下將領的眼裏粟裕所部不過3萬余人,類似什麽師和縱隊的番號都不願意去了解,跟這樣的部隊交手,根本就是一觸即潰的事情。

由於前不久廖耀湘一個團在東北打出重創前來圍攻的東北民主聯軍六個團的戰績,李天霞當時就在作戰會議上叫囂:「我的部隊沒有問題,一個團就可以和共軍幹一下!」

蘇中戰役爆發了,只不過讓李默庵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還沒有動手,反而是粟裕已經打上門來。

七戰七捷第一戰,宣泰戰役打李天霞一個措手不及

1946年7月13日,李默庵得到訊息,粟裕的主力開始向宣家堡、泰興方向的集結,目標正是對準了在作戰會議上放狠話的李天霞的整編83師。

粟裕之所以選擇這兩個地方,在李默庵看來是意氣用兵,因為宣家堡是停戰協定生效後國民黨軍侵占的,泰興則是停戰協定即將簽署時國民黨軍搶占的,打這兩個地方根本就不明智。當然,如果粟裕能夠攻占這兩個地方對於國民黨軍來說,那就是顏面掃地。

李天霞給李默庵致電報告情況,李默庵詢問李天霞能否守得住,李天霞說:「守泰興的是十九旅的第五十七團,團長鐘雄飛;守宣家堡的是十九旅的第五十六團,團長劉光寧。」並且表示這兩個團「戰鬥力都不錯,兩位團長打仗有辦法,請司令官放心!」

李默庵也就不再擔心,畢竟李天霞之前是國民黨王牌軍74軍的軍長,在抗戰期間也是硬茬子。但是由於李天霞部並沒有把華中野戰軍放在眼裏,構築的防禦工事並不堅固,當晚李天霞就接到新四軍「攻入城中,正展開激烈巷戰」的軍報,李默庵立即要李天霞派兵增援,然而增援部隊卻受到華中野戰軍打援部隊的伏擊,無法有效增援,經過激戰一晝夜,除敵軍一個營部逃脫外,其余三千余人被全殲。

當時李默庵怎麽也想不到粟裕為何會先打自己手下最強的李天霞部,直到多年後看了粟裕的回憶錄才恍然大悟,粟裕說李天霞的部隊:「這個部隊有一個很大的弱點就是驕傲,他們做夢也不會想到我軍敢於主動向他們進攻,並且到他們的進攻出發地去打,我們定將收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奇效。」

七戰七捷第二戰,臯南戰役打李默庵一個出其不意
當時李默庵判斷粟裕在進攻宣家堡和泰興的時候,主力損失不小,應該趁著其虛弱之時,下令整編第49師攻占如臯,整編第69師增援泰興,整編第83師攻占海安,三路大軍一齊出動,打粟裕一個有來無回。

按照李默庵的計劃,整編第69師應該是能夠與粟裕主力在泰興遭遇,而整編第49師和第83師能夠攻占如臯和海安。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第69師沒有遇見華中野戰軍主力,倒是150裏外的整編第49師被粟裕主力包圍。

當即打李默庵一個出其不意,其實在圍攻泰興時期,粟裕已經料到李默庵會率軍占領華中野戰軍後方的如臯和海安,因此就留下一部份兵力繼續佯攻泰興,自己率領主力百裏奔赴如臯,圍殲整編第49師,在四倍於敵的情況下,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整編第49師一萬多人基本被全殲。

在粟裕看來,伏擊前來增援的整編第65師自然是以逸待勞,但是來犯的敵人早就做好了準備,一旦與整編第65師陷入激戰,很可能無法撤離戰場。如果迅速奔襲到如臯整編第49的身後,一定能打他一個出其不意。

在此戰役中,粟裕部因為長途奔襲,自身也是疲憊不堪,盡管以四倍之軍打敵人一個出其不意,殲敵一萬余人,但是華中野戰軍傷亡也達五千人以上,不得不進入調整。

但是比較有趣的是,李默庵在回憶錄中卻說,此戰國民黨軍雖然受了點損失,但是占領了如臯,陳誠還親臨南通祝賀李默庵打了勝仗。

七戰七捷第三戰,海安修整打李默庵一個瞞天過海

占領了如臯後,我估計是陳誠看李默庵打仗不太靠譜,打著祝賀名義前來督戰。由於華中野戰軍連續作戰,急需休整,而陳誠和李默庵已經策劃了對海安的攻擊。

海安是蘇中重要的交通樞紐,一旦遺失後果不堪設想,粟裕立即向華中局的領導請示,到底是防守,還是放棄。

華中局緊急開會,最終認可了粟裕的方案,在海安打防禦戰後,為主力爭取休整時間,然後再主動撤離,創造新的戰機。

因為主力部隊沒有參加戰鬥,而是由地方武裝上升為主力部隊不久的第七縱隊主戰,但是這支部隊依然沒有讓粟裕失望,他們用三千多兵力抵抗五萬國民黨軍的輪番猛攻,奮戰四天給敵人創造了三千多人的傷亡,而七縱只傷亡二百余人。

經過阻擊之後,七縱主動撤離戰場,李默庵還以為粟裕的主力防守海安呢。

其實這一戰給國民黨軍造成的傷亡本來並不大,七縱的防禦也處於拖延戰術,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華中野戰軍的主力得到休整。

讓李默庵沒有想到的,他苦苦追尋的華野主力就在海安不到十公裏的地方休整待命,經過休整後的主力部隊為此後的連續作戰奠定了基礎。

七戰七捷第四戰,李堡之戰打李默庵一個囫圇吞棗

李默庵以為攻占如臯、海安之後,粟裕部大勢已去,自己這次作戰大功告成,因此開始調整防線,以待進入下一個作戰階段。

其實粟裕一直在等待出擊的時機,就在李默庵頻繁換防的時候,粟裕看準時機,對剛剛到達李堡的新編第7旅19團進行圍殲。

由於19團事先並沒有預料到會遭遇華野主力的圍殲,在倉促構築陣地後就被突破防線,全團被殲,據說由於剛剛到達陣地,連電話線都沒有接到,一直到被全殲的時候也沒有發出求援電報。

得知第19團遭遇伏擊,李默庵連戰場的情況都不知道,就立即派出第21團前去增援,結果在路上又遭到伏擊,此戰粟裕不動聲色打掉第七旅七千多人。

此戰之所以打的不費力是因為,李默庵的部隊已經深入到蘇中解放區,在解放區裏,李默庵的軍隊就跟瞎子一樣,根本就發現不了華野主力的動向,不明不白就損失了這麽多部隊。


七戰七捷第五戰,丁堰之戰打李默庵一個暈頭轉向

李堡戰役結束後,李默庵發現粟裕主力戰鬥力依然很頑強,並且還補充了一些兵力,由於戰線拉得太長,反而無法調動機動兵力尋找華中野戰軍主力。這對於擅長打運動戰,各個擊破的粟裕來說,簡直就是得心應手。

中共中央隨即指揮粟裕:敵蘇中各部份散利於我各個擊破,望再布置幾次作戰,凡能殲滅之敵一律滅之。李默庵不得不收縮防線,退守到已經占領的區域而不敢繼續北進。

隨即粟裕讓七縱以及一些地方部隊佯攻海安、黃橋,而自己則率華中野戰軍主力從海安隱蔽南下,向丁堰、林梓發起進攻,激戰一夜後,完成對李默庵占領區內交通警察的打擊,相繼5個交警大隊以及第26旅一部被全殲。

這些交通警察部隊,其實就是國民黨軍統在抗戰時期組建的特務遊擊武裝,裝備不錯,但是不能打,一戰就潰敗,打得是幹凈利落,還繳獲了大量的美式碳烯槍和機槍。

這把李默庵氣的,粟裕三萬多人的隊伍在自己的防區裏行軍,老百姓家狗都不叫喚一聲,搞得自己暈頭轉向。

七戰七捷第六、七戰,打李默庵一個圍魏救趙

前五次對戰,李默庵雖然失真失,但是終究沒有「傷筋動骨」,等到六次和第七次作戰的時候,打得李默庵就難受了。

國民黨高層見李默庵在蘇中戰場遲遲沒有取得戰果,就調來國民黨王牌第五軍進逼蘇中解放區首府淮陰,為了策應第五軍,整編第25師奉命北上攻取邵伯鎮,之前我們講過粟裕在抗戰勝利後,對高郵邵伯發動進攻,戰略位置相當重要。

李默庵認為攻打粟裕的老巢,他不可能不回援,但是讓李默庵沒有想到的是,粟裕沒有出現,反而出現在了駐守黃橋的整編69師99旅的兩側,對該部展開圍殲。99旅朱誌席被包圍後,立即向李默庵求援,朱誌席是李默庵的老部下,又都是黃埔精英,不能不救啊!

於是李默庵調集一個旅一個團前去增援,結果又被粟裕來了一個打援阻擊損失慘重,前去攻打邵伯的整編第25師的部份部隊也被調去營救朱誌席。結果整編第25師的援軍還沒有趕到,99旅已經全軍覆沒,旅長朱誌席被俘虜,增援的部隊更是慘不忍睹。

更讓李默庵痛心的是,整編第25師在邵伯鎮沒有取得成果,當初日偽軍在邵伯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粟裕打下後又進行了加固,再加上邵伯地形復雜,整編第25師根本就施展不開,不得不撤離邵伯。

連續兩次戰鬥,李默庵損失五千多人,被俘一萬兩千多人,李默庵到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上了粟裕「圍魏救趙」的圈套,可是為時已晚,在整編第25師撤回到揚州後,蘇中戰役基本已經結束。

被粟裕稱為「七戰七捷」的蘇中戰役,粟裕以三萬多人的華中野戰軍面對十二萬的李默庵部,不但損失不是特別大,反而殲敵6個旅加5個交警大隊共五萬三千余人。

看了蘇中戰役的過程,真的讓人感覺這就是粟裕報了假的戰績,李默庵在1995年出版的回憶錄中暗諷粟裕誇大戰績也不得不讓人產生懷疑,粟裕真的有這麽神嗎?然而當我真正翻開李默庵的回憶錄時,我才發現,所謂粟裕誇大戰績本就是無稽之談。

粟裕戰後上報戰果為消滅李默庵部六個半旅,五萬三千余人,而李默庵的部下統計損失在五個旅左右,約有四萬人。

應該說,李默庵作為國民黨高級將領,並且在1990年回國後寫回憶錄是沒有政治上的壓力的,其所講述的戰役經過,基本與粟裕相同,甚至很多不解之處,還是看了粟裕的回憶錄才明白的。

但是在具體人數上較真就沒有意義了,國共雙方統計口徑不一樣,統計方法不一樣,出現不一樣數據是很正常的情況,比如有的戰役,出現幾萬的差異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且,約四萬人,與五萬多人其實也沒差多少,李默庵的部下虛報的戰損倒是有可能的。

比如在蘇中戰役第一次戰鬥中,粟裕說殲敵三千,已經俘虜了李天霞的一個團長,但是李天霞在上報戰損的時候說「這兩個團吃了虧,但是建制還在。」而李默庵卻「沒有再深究」。

李天霞損失了三千人,害怕受處分,虛報戰損很正常,但是李默庵沒有去「深究」,還說粟裕殲敵三千人不實。

即使用笨道理想,粟裕出主力三萬多人偷襲國民黨的兩個團,難道連三千人都殲滅不了?如果沒有激烈的作戰,沒有殲滅這麽多兵力的?為何李默庵隨即又判斷粟裕主力受損呢?

可以說,透過對戰場細節來摳字眼,顯得李默庵有點小氣了,畢竟不是每個手下敗將都能對戰勝自己的人心悅誠服。

比如李默庵在回憶錄中說,雖然粟裕贏得了勝利,自己卻並沒有敗,因為自己的作戰目的是收復地盤,占領被華中野戰軍占據的地盤,盡管損失了一些軍隊,但是也收復了很多地盤,作戰目標實作了,南京政府也從來沒有怪罪過自己。

南京是沒有怪罪他,但是蘇中戰役之後再也沒有讓他在一線帶過兵。

李默庵的這份回憶錄是有價值的,透過自己對戰場事跡的還原,更佐證了粟裕指揮作戰時的厲害。

當然,即使心中頗有微詞,對於粟裕,他還是得承認粟裕「常常以較少兵力消滅國民黨軍較多部隊,新四軍戰法高明。」

回首粟裕在蘇中戰役中七戰七捷,不得不說,是有跡可循的,我認為除了粟裕指揮作戰水平高超之外,還有三點原因不能忽視!

第一點就是,解放區主場作戰,得到老百姓的擁護

李默庵研究了半輩子的遊擊作戰,最終還是沒有所成,根本的原因是沒有參悟遊擊作戰的本質核心,那就是要有老百姓的支持。

當粟裕的部隊在李默庵的防區能夠「神出鬼沒」,主要原因就是有老百姓的掩護與支持。

粟裕晚年回憶道:「我們部隊營以下幹部、戰士基本上都是土生土長的;即使是團以上幹部,雖然大都是外地幹部,但是由於長期在蘇中地區堅持,堅持了八年抗戰,與人民結成了血肉關系。」

「我軍的補給無所謂什麽交通線很長的問題,到處都是我們的後方,到處都可以安置我們的傷病員,到處都可以得到補給,所以我們沒有後顧之憂。」

相比之下,國民黨軍的待遇就慘了,僥幸從戰場逃脫的一個旅長在給上級的報告中說「地方民眾不問男女老幼皆為匪之軍民,到處襲殺國軍,我軍處處受襲,人人被俘,除少數外,無一漏網。」

事後統計,在這次戰役中,直接參加戰鬥的解放區百姓達十四萬人,民工人數高達五十多萬人,這壓根就不是三萬人對戰十二萬,而是七十萬人打十二萬人,豈有不勝的道理。

在後來的淮海戰役中,解放軍能夠取得勝利,也是在老百姓的擁護下,這才是根本之道。沒有老百姓支持的遊擊,根本就是皇帝的新衣,自己欺騙自己。

第二點就是,軍事情報準確,能夠做到知己知彼

在李默庵的回憶錄中總結自己失敗的原因時,他認為中共軍隊的情報很厲害。

「我同粟裕作戰中就體會到,我們的每一行動計劃,粟裕都了如指掌,這是他把握戰爭主動權的前提。」要知道李默庵的作戰計劃剛剛制定,粟裕隨即就知道了作戰部署,然後采取先發制人。

比如7月9日李默庵在常州召開作戰會議,席間都是李天霞那樣的高級將領,按理說是不可能泄露出來情報的,但是粟裕是在7月10日就得知了作戰計劃。

7月12日當時還在負責國共調停工作的馬歇爾拿著李默庵的作戰計劃到蔣介石那裏去質問國民黨為什麽要發動內戰時,而粟裕已經做好了應對計劃。

針對絕密作戰計劃泄露,李默庵在回憶錄中說「事後我始終也沒有查清楚」。事實上,李默庵在對陣粟裕之前,對粟裕一無所知,僅僅知道其愛吃辣椒,不怎麽愛說話。

在戰場上的情報偵查上,粟裕一樣甩李默庵幾條街。

新編第七旅副旅長田從雲被俘後,曾經向第一師副師長陶勇抱怨說:「老百姓躲開倒也罷了,遍地是民兵,分不清哪個是兵,哪個是民,到處打冷槍,到處抓我們的諜報人員,捉得一千二凈,去一個捉一個,去兩個捉一雙。我們都成了睜眼瞎,哪能不打敗仗。」

第三點就是,粟裕堅持毛澤東的戰略戰術,沒有打不贏的道理

國民黨軍陸軍總司令顧祝同曾經誇贊粟裕說:「粟將軍,你很會打仗!」

一向寡言少語的粟裕立即回復說:「這是訛傳,我打的每一個勝仗都是毛主席的英明指揮和戰士們英勇戰鬥的結果,我只是一名承上啟下的執行者而已。」

調子雖然起的很高,卻也是事實,粟裕從來就不是中共的「嫡系」,從來也沒有受過毛澤東的直接領導。但卻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貫徹執行者,毛澤東在蘇中戰役結束時,曾經總結粟譚的戰鬥方法時說「沒有采取平均主義的補充方式,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打敵一部.....故戰無不勝。」這不就是毛澤東的集中優勢力量,然後各個殲滅對方嘛!

蘇中戰役,粟裕完美詮釋了毛澤東的運動戰打法,正如李默庵總結的那樣:粟裕部是按照毛澤東的戰略戰術打的,我記得在江西作戰,即當年「圍剿」紅軍時,紅軍也是這樣一種打法,概括地說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對方,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打則必勝,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毛澤東的戰略戰術很高明,我曾反復研究過。

說到這裏,李默庵也許真的懂了共產黨勝利的原因了,只有共產黨領導的武裝才能夠完美運用此種戰術,國民黨打遊擊,終究是「東施效顰」,得其動作不得其要領。

粟裕的勝利不單單是人民軍隊的勝利,更是中國人民的勝利,更是毛澤東卓越軍事思想的勝利,有了這三樣法寶,創造軍事奇跡還有什麽可質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