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沒有早教的表弟照樣成功!走出「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誤區

2024-08-25育兒

「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怎麽理解?生活在小山溝裏的兩個表弟都考上了不錯的大學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中國式教育的著名口號,被不斷參照又備受爭議。

時任教育部副部長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韋鈺,提出的這句話。穿過重重誤區,時隔多年,她又重申自己的本意:這絕不是指讓孩子早些認字、背詩、讀英語,而是父母要給孩子提供一個穩定的、溫暖的、健康的、互動的環境。

我認為韋院士的觀點有道理。

我兩個表弟出生在 80年代, 姑姑家住在一個小山溝裏,村子叫三道溝, 是因為要去姑姑家住的這個村子,要過三道溝才能進入她們的村莊, 遠遠望去根本看不到這個小村子,只有跨過了三道溝才能看到一個不足20戶人家的小村莊。

這個村子裏的人們大多是近親結婚,所以村子裏的孩子們高的高矮的矮,也有先天缺陷的。

當年姑姑嫁給姑父的時候是因為我姑姑的公公曾經有恩於我爺爺,雖然姑姑的婆婆是個瘋子,但姑姑還是嫁給了身薄力小的姑父。

每到幹農活的時候別人家都是男人幹的多,女人當助手。可是我姑姑家卻正好相反,能幹的總是姑姑。

姑父雖然瘦小,但是他人品好很善良,也很會精打細算,所以姑姑家的日子在村子裏是數一數二的好人家。

姑姑生下了兩個兒子, 他們都很聰明,心靈手巧。

可是,因為他們生活在山溝溝裏,很少有機會看到外面的世界,但是小哥倆在家裏總是特別愛動腦筋,因為姑父手巧,總愛制作一些農具什麽的, 這對兩個孩子影響很大, 小哥倆在家裏也會做一些小東西。 例如,用奶奶打滴流的 塑膠管兒編成小魚、小籃子 還能編成活靈活現的小鳥,小哥倆根本沒上過幼稚園也從來沒買過玩具。

小哥倆總是自己鼓搗著制作玩具,他們用高粱桿兒紮蟈蟈籠子、紮馬拉車, 爸爸媽媽出去幹活兒,小哥倆在家看家制作玩具。

姑姑家有一本古老的字典, 因為姑姑和姑父不認字的時候就要常常查字典, 小哥倆學會了查字典,這下有的玩了,哥倆就在家玩兒字典, 哥倆比著誰查字查得快。

姑姑家要翻蓋新房在院子裏摞起很多紅磚,等姑姑,姑父幹活兒回來,哥倆告訴 媽媽爸爸,我們知道咱們家院子裏有多少塊紅磚了, 媽媽說這麽多紅磚你怎麽數的過來呀?弟弟說我們有辦法呀, 我們就看磚垛長有多少塊, 再看寬有多少塊, 我們再用你們經常算數用的小九九一乘。

後來兩個孩子都上學了,因為他們家離學校遠,所以兩個孩子上學很晚,都8周歲才上學,

兩個孩子在小學全鄉查字典比賽都獲得本年組第一名。

韋院士說,研究表明,在人發育過程中,會出現「幼時失憶現象」。有兩個年齡段:0到3歲和3到7歲。人在長大後,會忘記3歲以前的事,而3到7歲發生的事也只能有斷續的記憶。因此說2歲的兒童能認識2000個字等等,這是違背幼兒大腦發育規律的。

這樣的教育不僅無效,還浪費了孩子的時間,甚至給孩子造成了危害。

這一說法在我兩個表弟的身上體現的很充分,因為他們從小沒人教他們學習,也沒有進入幼稚園,他們在查字典的時候都已經是學齡前的孩子了,他們在0~3歲的時候沒有接觸過早教,甚至七歲之前也沒有人教他們識字、背古詩, 他們開始接觸字典都已經是現在一年級學生的年齡了。

後來兩個孩子都雙雙考入了重點高中,再後來他們一個考上了上海交大,一個考上了西安交大。現在他們分別生活在北京和上海,都生活的不錯,姑姑和姑父也去北京兒子那生活,很幸福。

所以現在看來一些早教真是沒有的,重要的是家長的陪伴給他們提供寬松健康的環境,良好的潛移默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