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欲成大器,须有胸襟

2023-12-17国风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胸襟置于很重要的位置,他是精神衡量的标尺,亦或是独立人格的体现。同时,胸襟也与人的心情、志向、兴趣乃至抱负都息息相关,所以古人写诗经常要直抒胸臆,这个直抒胸臆,抒发的就是自己的胸襟和情怀。有一句话叫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胸襟不仅装着天下事,更应该装着古今事,只有涵盖古今,才能够具备博大的胸怀和胸襟。

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曾在【入道至人赋】一文中写到, 「超埃尘以贞观,何落落此胸襟」。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这种胸襟的养成是超脱世俗的,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而这里面,贞观,则是以正道示人的意思,所以落落胸襟,不是避世的态度,不是与世隔绝的超凡脱俗,而是带有对社会关怀的人间正道。【道德经】一书也讲人修养的境界要达到 「旷兮其若谷」, 意指: 悟道之人心中空空洞洞,像山谷一样,空虚高深,且虚空的胸怀要不带偏见,对相异的见解不予置评、排斥,才能容纳万事万物,无所不包。 当然这种具有多重性的情感,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一番彻底的修炼才能够养成。因此,胸襟的养成,并非易事。

古人云:「时穷节乃见。」大意指越是境况不佳时,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度量、涵养。因此,要想做天地间大丈夫,就必须拥有大器量。以史为鉴,我们常常在历史人物中找到许多关于胸怀和忍耐的故事。这其中,朱元璋的成长过程尤为引人深思。他人生的前半程,充满了艰辛和困苦,16岁时父母亲人相继被饿死。为了有口饭吃,自愿出家当和尚,后来在寺庙也吃不上饭。于是,便做了一个四处讨饭的和尚乞丐。他是中国历朝历代皇帝中出身最穷的草根,但正是这些经历锻造了他的坚忍和容人之道。吕景琳在【洪武皇帝大传】中深刻地描述了朱元璋的前半生,他说: 「 一个人的格局和胸襟,往往是在委屈和磨难中逐渐撑大的。」 民族英雄林则徐,因在广州禁烟、抗英,被道光皇帝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西行途中,抱病西安两月余。在与妻子告别时,写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诗。他用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表达:胸襟落落之人,无论高居庙堂,还是远处江湖,都一样是心在国家百姓,又有何「心哀」呢?字里行间体现了他虽身处逆境,仍能襟怀坦荡,初心不改的壮志豪情。还有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生「三起三落」,在被错误地打倒和蒙受冤屈时,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心灰意冷,总是不屈不挠、沉着坚韧,始终保持着乐观主义精神和开阔的胸襟。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在困境逆境中所表现出的胸襟气魄值得我们学习并借鉴。

人的一生,青少年时期如溪河、中老年又似湖海,历经坎坷数十春秋,风雨相伴、沧桑人间,所遇之人可谓形形色色,会发现世上没有全是优点的完美之人,也没有一无是处全是缺点的人,正是我们都不完美,才需要用宽容与胸襟对待,而且这种心态有益身心健康,因为狭隘的心胸会让人活得抑郁而逼仄,极端的甚至会发展成心理疾病。反观胸襟大、器量大的人,会在人群中散发出不一样的气质,谦逊但有内涵,温柔但有力量;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他们待人接物不斤斤计较于小事小节,而是多看人的优点和长处。正如司马懿之言: 「看人之短,天下无一可交之人;看人之长,世间一切皆是吾师。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犹记得上学时,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的话。她是这样给我们讲的:同学们,咱们一个班40个人,如果你从每一个同学身上学到一个长处,那么你就会拥有40个长处。当时听到这句话,便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时至今日,年过不惑,仍记忆犹新。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充斥着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经过时间的洗礼后你会发现年轻时特别在意的一些事情,转过头再看会觉得不值的一提。就如毛主席在诗中提醒柳亚子的那样: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最后,在文章结束时,借用南怀瑾先生的一段话与友友共勉: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当你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一切,包容一切的时候,你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