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再读【观刈麦】,烈日炎炎下的农忙艰辛,也有苦命人的一份尊严!

2024-06-23文化

每当炎热的夏天来临,我总会问自己 ,

会有人喜欢在这样的天气下工作吗?

脑海中总是不由自主的冒出两句诗: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这便是白居易的一首长诗,【观刈麦】中很有名的两句,描绘着农忙时节的场景!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农民本来空闲时间就很少,五月份开始就更加地繁忙。

一天夜里忽然刮起了南风,遍地的小麦都被吹得金黄。

妇女们肩挑着盛饭的竹筐,孩子们提壶携罐送来水汤。

一起走进田间去送汤送饭,青壮年们在南岗忙碌收割。

双脚难耐暑气蒸腾泥土烫,背上晒烤着火辣辣的阳光。

精疲力竭不管那天气炎热,只是倍加珍惜夏天的昼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媿,尽日不能忘。

又有一个贫穷的妇女,抱着孩子站在麦地旁。

右手拾起地上的麦穗,左手挎着一个破竹筐。

听她诉说着了一番话,大家为她深感好悲伤。

卖掉全部土地抵了税,靠捡拾麦穗来充饥肠。

现在的我有什么功德,从来不曾务农和采桑。

当官每年俸禄三百石,年底有吃不完的余粮。

想到这里心里真惭愧,日思夜想没法将它忘。

白居易这首诗,通篇采用白描手法,展示出一幅农民生活艰辛的图画。

对麦收时节辛苦繁忙地农民和拾麦的贫妇人辛酸遭遇,表示了极大的同情。

语言晓畅,明白如话,感情真实。

诗中所表现的对农民的亲近了解,关心同情,不仅让他在唐代堪称第一人,而且在中国诗史上也是第一人。

这首诗中其实有一个细节描写,又来了一位老妇人在地里捡拾麦穗,一边捡着一边跟人们说起自己的遭遇。

这样的场景应该是时常发生的,但是旁边的人听了都为她感到难过,仔细看你会发现,没有人去阻拦这位妇人去拾麦穗。

我们常常说天无绝人之路,有时候是人无绝人之路。越是穷苦之人越能懂得别人生活的不易,这份发自心底的善良绝不是凭空来的,它代表着一份文化的传承!

【诗经·小雅·大田】中有一个关于丰收场景的描述:

「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农民在收割庄稼的时候会特意留下一些禾穗,给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寡妇去捡拾。

这里没有直接给她们提供餐食,而是让她们通过自己劳动去获得果实,这里面包含了一份善良,还有一份体面!

这种善良的传承已经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千年,给了穷苦人最后的尊严。当你完全没有饭吃的时候,地里始终还留有你一份口粮。这应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迷人的地方 :

人间若有真情在,纵使枯木也逢春!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心里有一份念想,有一份跟苦难对抗的温暖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