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卖油翁】最后一句写了啥,为何要删除?专家:别让学生看见

2024-06-20文化

欧阳修的【卖油翁】是中学语文课本的经典之作,其生动地刻画了射技精湛的陈尧咨与卖油翁交流的整个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和欧阳修的原文相比,课本删除了最后一句话。那么,这句话有什么不适宜之处呢?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卖油翁】这个故事: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无人可比,因此他十分自负。有一回,他在家里的园子里练习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挑着担子经过,放下担子不走了。站在一旁,斜着眼睛十分专注地看着,久久不肯离开。老头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有八九支穿过靶心,只是轻轻地点点头。

陈尧咨很意外,就问他:「你也懂得箭术吗?我射箭的技艺难道还不够精湛吗?」

老头说:「看你射箭感觉不到什么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听了老头的话,陈尧咨心里很不高兴,脸色明显不好看,说:「你竟然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老头说:「你看到我打油就知道我为什么那么说了。」

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装油的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放在葫芦的口上,用勺子从油桶里舀出油,然后慢慢地通过钱眼将油倒到油葫芦里。油倒完了,一滴都没有溢到铜钱上。

随后老头说:「打油没有什么其他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听了他的话,康肃公不由得笑起来,把老头赶走了。

关于这则故事的主题,经常被认为是「谦虚为人,不能骄傲自满」和「熟能生巧」这样的两点。但这远远不够。

真正的主题,其实欧阳修在文章中已经给出了,也就是被删除的末尾那句话——「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zhuó)轮’者何异」。

这句话中,庄生即庄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他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纯熟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其中,「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

说的是厨师为梁惠王宰牛,依乎天理,游刃有余,梁惠王感悟到养生的道理。

而「轮扁斫(zhuó)轮」,出自【庄子·天道】:

齐国著名的工匠扁在齐桓公堂下制作车轮,嘲笑齐桓公读圣贤书就是读死人的糟粕。

真正的学习,就应该像他作轮子一样,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这个寓言所表达的主题,并非是「熟能生巧」,不过,老人通过长期作轮子也产生了「熟能生巧」的效果,将其放在【卖油翁】最后一句也说得过去。

不过,恰恰是因为「轮扁斫轮」这个典故,【卖油翁】在入选课本时删除了最后一句。

原因也很简单,欧阳修将这个典故放在文中最后一句,本意是点明「熟能生巧」的主题,但深究之下,很有些「读书无用论」的道理,若是将最后一句选入教科书,老师在讲课时必定要教授这一典故,这相当于像学生传达「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各个版本教材在收录【卖油翁】一文时,都不约而同地删除了最后一句话。

那么,【卖油翁】这个故事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即,认识世界和实践,凡事要看透彻,抓住关键去做就能做好。

事物之间有共同的特性,无论是射箭、卖油还是其他,其实都一样。

「进乎技,达于道」,才是理想的境界。

神遇,是理想境界的无我状态,这一点,和「轮扁斫轮」的表达完全一致,也是欧阳修作文的另一层真正的用心。

那么,本文的意思就不难看出了:

欧阳修【卖油翁】是篇纪实文字,说明熟能生巧,业有专攻,而通过最后的议论,说明他赞成道家认识世界的立场,就是说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握事物的法则,顺应自然之道,才能够有所作为,才是理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