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古文名篇:李斯【谏逐客书】

2024-01-06文化

【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优秀古代公文,是应用写作法定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的「书」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臣子向帝王逐条分析事理的公文名称,与表性质类似。该文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公文的一些本质属性,正是这些公文本质属性形成了该文鲜明的特色。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事被发觉,秦王嬴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他在临行前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要逐客,写下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

【作品正文】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词句注释】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 由余:亦作「繇余」,王的臣子,是晋人的后裔。穆公屡次使人设法招致他归秦,以客礼待之。入秦后,受到秦穆公重用,帮助秦国攻灭西戎众多小国,称霸西戎。
  • 戎:古代中原人多称西方少数部族为戎。此指秦国西北部的西戎,活动范围约在今陕西西南、甘肃东部、宁夏南部一带。
  • 百里奚:原为虞国大夫。晋灭虞被俘,后作为秦穆公夫人的陪嫁臣妾之一送往秦国。逃亡到宛,被楚人所执。秦穆公用五张黑公羊皮赎出,用上大夫,故称「五羖大夫」。是辅佐秦穆公称霸的重臣。
  • 宛:楚国邑名,在今河南南阳市。
  • 蹇叔:百里奚的好友。
  • 来:一说作「求」 。
  • 丕豹:晋国大夫邳郑之子,邳郑被晋惠公杀死后,邳豹投奔秦国,秦穆公任为大夫。
  • 公孙支:「支」或作「枝」,字子桑,秦人,曾游晋,后返秦任大夫。
  • 晋:国名,姬姓,始封君为周成王之弟叔虞,建都于唐(今陕西翼城县西),约有今山西西南部之地。
  • 产:生,出生。
  • 并:吞并。
  • 孝公:即秦孝公。
  • 商鞅:卫国公族,氏公孙,亦称公孙鞅,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死后入秦,受到秦孝公重用,任左庶长、大良造,因功封于商(今山西商县东南)十五邑,号称商君。
  • 殷盛:指百姓众多而且富裕。殷,多,众多。
  • 魏:国名。
  • 惠王:即秦惠王,名驷,秦孝公之子,公元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于公元前325年称王。
  • 三川之地:指黄河、雒水、伊水三川之地,在今河南西北部黄河以南的洛水、伊水流域。韩宣王在此设三川郡。
  • 巴:国名,周武王灭商后被封为子国,称巴子国,在今四川东部、湖北西部一带。战国中期建都于巴(今重庆市)。
  • 上郡:郡名,原为楚地,今陕西榆林。魏文侯时置,辖境有今陕西洛河以东,黄梁河以北,东北到子长市、延安市一带。
  • 汉中:郡名,今陕西汉中。楚怀王时置,辖境有陕西东南和湖北西北的汉水流域。
  • 包:这里有并吞的意思。
  • 九夷:此指楚国境内西北部的少数部族,在今陕西、湖北、四川三省交界地区。
  • 鄢:楚国别都,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春秋时楚惠王曾都于此。
  • 郢: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市西北纪南城。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攻取鄢,翌年又攻取郢。
  • 成皋:邑名,在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地势险要,是著名的军事重地。春秋时属郑国称虎牢,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属韩,公元前249年被秦军攻取。
  • 六国:指韩、魏、燕、赵、齐、楚六国。
  • 从:通「纵」。
  • 施:蔓延,延续。
  • 昭王:即秦昭王,名稷,一作侧或则,秦惠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公元前306年至前251年在位。
  • 范雎:范雎,一作「范且」,亦称范叔,魏人,入秦后改名张禄,受到秦昭王信任,为秦相,对内力主废除外戚专权,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封于应(今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西南),亦称应侯,死于公元前255年。
  • 穰侯:即魏冉,楚人后裔,秦昭王母宣太后之异父弟,秦武王去世,拥立秦昭王,任将军,多次为相,受封于穰(今河南邓县),故称穰侯,后又加封陶(今山东定陶区西北)。因秦昭王听用范雎之言,被免去相职,终老于陶。
  • 华阳:即华阳君芈戎,楚昭王母宣太后之同父弟,曾任将军等职,与魏冉同掌国政,先受封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市北),故称华阳君,后封于新城(今河南新密市东南),故又称新城君。公元前266年,与魏冉同被免职遣归封地。
  • 蚕食:比喻像蚕吃桑叶那样逐渐吞食侵占。
  • 向使:假使,倘若。
  • 内:同「纳」,接纳。
  •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
  • 致:求得,收罗。
  • 昆山:即昆仑山。
  • 明月:宝珠名。
  • 太阿:(ē)亦称「泰阿」,宝剑名,相传为春秋著名工匠欧冶子、干将所铸。
  • 纤离:骏马名。
  • 翠凤之旗:用翠凤羽毛作为装饰的旗帜。
  • 鼍:(tuó)亦称扬子鳄,俗称猪婆龙,皮可蒙鼓。
  • 说:通「悦」,喜悦,喜爱。
  • 犀象之器:指用犀牛角和象牙制成的器具。
  • 駃騠:(jué)(tí)骏马名。
  • 丹:丹砂,可以制成红色颜料。
  • 青:青,可以制成青黑色颜料。
  • 采:彩色,彩绘。
  • 宛:缠绕,或以「宛」为地名,指用宛(今河南南阳市)地出产的珍珠所作装饰的发簪。
  • 傅:附着,镶嵌。
  • 玑:不圆的珠子。此泛指珠子。
  • 珥:(ěr)耳饰。
  • 佳:美好,美丽。
  • 冶:妖冶,艳丽。
  • 窈窕:美好的样子。
  • 瓮:(wèng)陶制的容器,古人用来打水。
  • 搏:击打,拍打。
  • 髀:大腿。
  •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 太山:即泰山。太,一作「泰」。
  • 让:辞让,拒绝。
  • 择:舍弃,抛弃。
  • 细流:小水。
  • 却:推却,拒绝。
  • 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 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 资:资助,供给。
  • 业:从业,从事,侍奉。
  • 藉:借。
  • 赍盗粮:把武器粮食供给寇盗。赍,(jī)赠送,送给。
  •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 益:增益,增多。
  • 外树怨于诸侯:指宾客被驱逐出外必投奔其它诸侯,从而构树新怨。
  • 【白话译文】

    臣听说官吏议论驱逐列国入秦的游说之士,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从前穆公访求贤士,西面从西戎得到了由余,东面从宛地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来了蹇叔,从晋国得来了丕豹、公孙支。这五位人物,不出生在秦国,但穆公重用他们,兼并了二十个诸侯国,于是称霸西戎。孝公采用商鞅的法令,移风易俗,人民因此富裕丰盛,国家因此富足强盛,百姓乐于效力,请侯亲近顺服,俘获楚魏军队,攻占土地千里,国家至今治理强盛。惠王采用张仪计谋,攻克三川之地,西面兼并巴蜀,北面收受上郡,南面轻取汉中,统揽九夷之地,控制楚之鄢郢,东面占有成皋之险,割取肥美土地,六国联盟罢休,迫使西来侍奉秦国,功绩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掉穰侯,放逐华阳君,加强国家权力,杜绝权豪之门,蚕食诸候国家,使秦国成就帝王之业。这四位国君,都是依靠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假使四位国君拒绝客卿而不接纳,疏远贤士而不重用,这会使秦国没有富庶之实和强大之名了。

    如今陛下得到了昆仑山的美玉,拥有随侯珠、和氏璧这样的宝物,悬挂着夜间光如明月的宝珠,佩戴着太阿宝剑,骑着纤离骏马,立起用翠羽编成凤鸟形状所装饰的旗帜,架起用灵鼍皮蒙成的鼓。这些宝物,秦国不出产一样,而陛下却喜欢它,为什么呢?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以用,那么夜光璧不能装饰朝廷;犀角、象牙做的器物不能成为赏玩嗜好之物;郑国、卫国的女子不能充斥后宫;骏马驴骡不会充满外马房;江南的金器锡器不会被使用,西蜀的丹青不会作为绘画的颜料。所以装饰后宫、充塞堂下、娱乐心情、好听好看的东西,一定要秦国出产的才可以,那么宛地珍珠装饰的头簪、附着珠玑的耳饰、东阿丝绸做成的衣服、织锦刺绣的饰品不会进献到您的面前;而化俗为雅、宁静美丽的赵国女子不会站在您的身边。那敲打着瓦器、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唱歌呼叫而悦耳的,才是真正的秦国音乐。【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这类乐曲,都是别国的音乐。现在抛弃了敲击瓦器而接受【郑】【卫】之音,屏退弹筝而求取【韶虞】,这样做是为什么呢?为了舒适称心于眼前,适合观赏罢了。如今选取人才则不然,不问可用不可用,不论是非曲直,不是秦国人都得离去,是客卿的一律驱逐。这样看来,所重视的是美色、音乐、珍珠、玉器,而所轻视的是人民。这不是用来据有天下、控制诸侯的策略。

    听说地域辽阔粮食就多,国家广大人口就多,军队强大士兵就勇敢。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形成了它的高大;河海不挑拣细流,所以成就了它的深广;帝王不拒绝众多的百姓,所以能使他的功德昭著。因此,地域不论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他乡,一年四季充实美好,鬼神降恩赐福,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原因。现在却抛弃百姓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去为诸侯成就功业,让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向西而来,裹足不前进入秦国,这就是所谓「借给敌人武器,送给盗贼粮食」。

    东西不是秦国出产的,可珍贵之物很多;贤士不是秦国出生的,而愿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客卿去帮助敌国,减少人民而对仇敌有益,使自己内部空虚而外部又跟诸侯结怨,要想国家没有危险,那是不可能的。

    【作品赏析】

    【谏逐客书】不只是一篇好文章,而且是一个好策略。其社会、历史价值远远不止于改变「逐客」,更加为秦王朝的统一天下奠定了策略基础。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总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单刀直入,开门见山,明确提出一个判断,一种意见,真所谓史家笔削是「吏议」而不说「君断」,有意把「失误」的责任推到「吏议」上,避开了一层锋芒。

    第二部分写秦王国从缪公(即「穆公」)以来任用「客卿」从而走向兴旺发达的发展史。一是远在春秋时期秦缪公从各处召用了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五个人,结果「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到了战国时期,数雄相争,情况更加复杂,立国非易,创业更难。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新立政制,富国强兵,开疆拓土,奠定了强盛的基础。惠王采用张仪的计策,扩展了大片土地,打散了六国抗秦的合纵,影响一直延续到秦始皇时代昭王任用范睢流放宣太后异父弟穰侯和舅父华阳君,废掉了擅权的宣太后,壮大了政府,杜绝了私门,又进一步开拓国土才有了今天的帝业。缪公、孝公、惠王、昭王在位时间都很长,都能富国强兵,开疆辟土,都能正确地任用客卿,这就是无可辩驳的任用客卿的立国、兴国、统一天下的发展史。「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客何负于秦哉?」为了进一步加力,作者又从反面把这两个判断结合起来叙述一下,使秦王深信不疑。这一部分是文章精髓在,核心所在,是作者为帝王之术的历史观、政治观、人事观的集中表现之一。

    第三部分写秦王用物并不「逐客」,并指出这不是「跨海内制诸侯之术」。「逐客」是对的,悦国外之宝就不对;反之,悦国外之宝是对的,「逐客」就不对,两者必居其一。眼前的现实是怎样呢?作者充分运用逻辑推理来论证是非。首先提出秦王悦国外之宝何也」,原因虽然好像不明白,但事理之必然很清楚那便是:如果是「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那么「夜光之璧」「犀、象之器」、「郑、卫之女」等就不应当使用;如果真是「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那么「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就「不进于前」「随俗雅化、佳冶窈窕」的赵女不就立于侧。再从另一方面亦即秦国自身的音乐看,「击瓮叩师,弹筝搏髀,而歌呼鸣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如果真是也是「必出于秦然后可」,那么,就不能「适观」,也就应为秦王所不能接受。但是,秦王实际是「弃击瓮叩瓯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显然认为「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是行不通,不能达到「快意」与「适观」的目的作者巧妙地迁回一番,设事推理设事喻理,其目的是为了抨击「逐客」,于此巧妙地托出「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民人也」。而且进一步提高到「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作者以第二部分作为正面论述,也作为前提,推断第三部分的荒谬、矛盾及其政治上的严重后果。理解该文浑然认为李斯是反对一切非族客,就属误解,就不明白李斯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了。

    第四部分写「五帝三王所以无敌」跟今天「逐客」的明显不同,并指出「逐客」的严重危害。「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这是根据,这是社会公理,也是从政者的历史经验。李斯加以改造写成「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又以此作为比喻和根据引出「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又以「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作为根据引出「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总之是因果紧扣事理分明,论证问题具有强大的箝制力。以上从正面说,接着再回到现实面前亦即秦王逐客是「弃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损害了自己帮助了敌人,结果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其实质只能是「藉寇兵而赍盗粮」。这里是从秦王着想,而不只是从自己的荣辱得失着想,因此语重千钩,掷地有声。

    第五部分收束全文,进一步说明逐客关系到秦国的安危,把「宝物」跟「逐客」联系起来照应上文说明事理相悖,损己而利敌,进而说明国家必将危亡,以使秦王权衡轻重收回成命。从「夫物不产于秦」到「而愿忠者众」,用两句话就总结了前面三段的意思:谈物的一半照应第二段,以见出「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这种态度的不对,谈人的一半照应第一段,以见出「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作法不当。最后的一句照应第三段,阐明逐客对秦国危害之所在,因从利害关系上立论,抓住了秦王的思想要害,所以极有说服力,这两句还和文章开头提出的总论点「窃以为过」相呼应,具有首尾相连,前后贯通之妙。

    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在逐客这个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识见,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畛域,任人唯贤的思想,在现代也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评价‖

    南朝宋·刘勰·【文心雕龙·论说】: 李斯之止逐客,并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

    清·浦起龙·【古文眉诠】: 旁罗处,层叠敲击。到正写,又妙在不粘。风雨发作,光怪变现。笔势如生蛇不受捕捉。

    【作者简介】

    李斯(?-前208年), 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秦代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早年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后入秦,劝说秦王嬴政(即秦始皇)灭诸侯,成帝业,一统天下,并遣谋士持金玉游说诸侯,离间六国君臣。秦王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李斯时为客卿,也在被逐之列。李斯即向秦王上【谏逐客书】劝说,结果秦王取消了逐客令,李斯官复原职,后升为廷尉。秦统一六国后,李斯参与主持议定了皇帝名号以及有关的礼仪制度。坚持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并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和度量衡制度,建议禁私学,焚诗书,制定相应法令。秦始皇病死后,李斯参与赵高,胡亥的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即位为二世皇帝。后赵高为独揽大权,诬陷李斯与其子同陈胜、吴广暗通声气,意图谋反。李斯被迫认罪,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腰斩于咸阳市,并夷三族。

    李斯虽贵为秦相,但著述甚多,所作【谏逐客书】是古代散文名篇。文章结合秦国实际,力辩逐客之非,论证充分,说理严密,气势酣畅淋漓。语言上多用排偶,词采富丽,音调铿锵,显示了散文辞赋化的倾向。其传世书迹有【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邪台刻石】【会稽刻石】等。著有【苍颉篇】七章,已佚,后人有辑本。

    ‖免责声明‖ 本文图文均来自网络,由小编收集整理而成,欢迎收藏转发。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