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在长三角过年,接着嬉鱼接着舞龙

2024-02-09文化

黄山歙县许村村民张高良用力拉开仓库的门帘,扬起一点灰尘,一条有年头的、巨大的「龙」出现在眼前。

青色的龙鳞、金色的龙角,龙头旁边立着30块长2米、宽0.15米的木板组成的龙身,每节龙身上有5只红色灯笼,加上龙尾,连接起来就是许村最出名的年俗活动,板凳龙。前阵子舞龙队刚接了商演,龙头有点破损,「要修补一下,元宵节的时候才能在村里继续演出。」张高良摸着龙头,对记者说。

仓库里的许村板凳龙。刘畅 摄

离许村半小时车程的歙县瞻淇村祠堂里,老人们在制作鱼灯,一条「大鱼」足有4米长。一条刚刚做好的青鱼尾立在祠堂立柱旁晾晒,几位阿婆在一旁绘制鱼皮,红色的鱼鳞特别鲜亮。

瞻淇有两种鱼,一种红鱼寓意喜庆祥和,红红火火,一种青鱼代表春回大地,风调雨顺。元宵节「嬉鱼」是村里从宋代传承下来的年俗,6条大鱼游在中间,鱼头鱼尾各需一人才能舞动。周围村民、孩童手里拿着50厘米长的小鱼,汇聚在村中主街上。

瞻淇村祠堂,村民在制作大鱼。刘畅 摄

在长三角地区过年,舞龙嬉鱼格外热闹。最近几年,板凳龙和鱼灯从村子的年俗活动逐步走向文旅市场,吸引了更多游客和年轻的产业参与者。年俗在复兴壮大,也在创新发展。

断掉的和重续的

浙江缙云县双溪口村的文化礼堂里,30多位村民们正在制作板龙。砍松木锯成木板,把毛竹剖削成竹篾插在木板上头做骨架,糊上白纸,画上龙鳞和祥云等图案,最后挂上鲜花。

「板龙在我们心里,就是村里的‘小姐’,高贵美丽。」双溪口村党支部副书记范钦峰说。今年是龙年,村里本来要做195节龙身,后来决定,既然是2024年,索性就做上224节。范钦峰告诉记者,今年村民制作和背龙的意愿都很高涨,都想讨个好彩头。

双溪口村文化礼堂中,村民在制作板龙。受访者供图

事实上,这是双溪口板龙年俗中断七八年以来,第一次恢复。提及中断的原因,范钦峰只是轻描淡写说了一句:「比较麻烦,不好组织。」

中断的不止双溪口,安徽黄山市休宁县的右龙村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现在为止,徽州板凳龙已经有第四代传人,但右龙村的板凳龙从2005年才重新恢复。

1988年,如今的右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光武还是个18岁的小伙子,过年前几天,跟着村里的舞龙队去乡政府表演。那时候,公路不通,村民扛着板凳龙走了十几里的山路,后勤保障没到位,组织能力也有限,最后「三五成群地回来,大家心里不太愉快」。之后元宵节时,村里表演时发生意外,舞龙活动彻底停止,那条村民们引以为傲的大龙被存封在祠堂内。

2005年,休宁县建设状元广场,县委知道村里有这么一条龙,想请他们在竣工典礼上表演,压力落在了张光武身上,他也觉得难办。张光武去祠堂查看存封的龙头和龙尾,龙骨一碰就断,他只得请来村里的老人,按照回忆重新扎制。

之后,村里又培训了锣鼓队,召集了近百位村民,舞龙队终于攒起来了。灯火闪烁、礼炮飞扬,在县城表演时,他们一夜成名。知道板凳龙的人越来越多,名气为年俗的重续带来了更多机会。

右龙村的板凳龙表演。受访者供图

去年元宵节那天,右龙村聚集了一千多人,从各地赶来看表演,还有游客买来烟花助兴,热心地帮忙扛着龙头、龙身,参与到队伍里。村口停满了车,八九家民宿全部客满。

瞻淇村那边更热闹,主街上挤满了游客,黄澄澄的灯笼挨家挨户挂在门口,大鱼被点亮,生动绮丽,在街巷里穿梭,宛如在水中游走。瞻淇鱼灯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汪近午的小鱼灯格外受欢迎。今年,汪近午做足了准备,不仅把他在村中的老宅装扮成鱼灯展示馆,还扎好七八十只小鱼灯等待销售。

汪近午制作的鱼灯。刘畅 摄

当然,年俗想要持续发展,要动的脑筋不少。一方面是本身的改良,板龙也好,鱼灯也罢,现在不少地方都用白布代替纸糊,用LED灯替换蜡烛,这样即便下雨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另一方面,要调动村民积极性,更好地组织起表演队伍。

这些年,政府对年俗活动扶持力度大,鼓励对乡村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张光武透露,村里每舞龙一次,县文旅体局都会有6000元的补贴,用于板凳龙制作材料的统一购买和村民制作和表演的劳务补助。

瞻淇村有6个村民小组,以往的大鱼都是各自制作,从各个小组的祠堂出发表演。这两年,村里统一组织调度,由村中老手艺人牵头指导鱼灯制作,协调嬉鱼表演,村中团结的意味更重。年俗活动出名以后,一些商演机会也找上门。许村板凳龙一年能接到五六次商演,演员们每天有150元左右的劳务费,还包吃住。瞻淇村已形成了一支 32人的嬉鱼灯技艺专业队伍,赴苏州、杭州、温州等地商演,每场收入约3万元。

传统的和新生的

即便许村板凳龙这些年大有起色,但张高良还是担忧。「我们的舞龙队年纪都很大,全部都50岁以上,最大的77岁。」有次他带队在外参加展演,看到隔壁村的草龙表演队全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心里特别羡慕。

只有当年俗出现更多产业发展上的可能性,才会吸引年轻人。

瞻淇村祠堂里,大三女生郑懿袁正在为鱼灯上色。她在江西读书,这次寒假回家,村里鼓励返乡大学生帮忙制作鱼灯,一天有80元劳务补助。钱倒是其次,对郑懿袁来说,既能打发时间,又能为家乡鱼灯宣传做贡献,她很愿意。「以前都是和家里人一起做些小鱼,这次能参与绘制大鱼,机会难得。」郑懿袁说。

返乡大学生郑懿袁在为大鱼上色。刘畅 摄

今年,村里新开了一家鱼灯研学门店,主理人潘敏正把她制作的鱼灯一一装扮在店中。早几年,潘敏在抖音做直播,带大家逛古城、访村落,积累了一批粉丝,后来接触了嬉鱼表演,因为喜欢,她特意找瞻淇村的老人学习了鱼灯制作,掌握了这门手艺。去年,歙县徽州古城西街上开了非遗馆,潘敏成为鱼灯制作老师,专职鱼灯研学。

潘敏的女儿张佳乐今年刚满21岁,在母亲的带动下,她也对鱼灯制作充满热情。「这是我设计的。」张佳乐指着旁边一只巨大的龙头鱼灯说。「今年是龙年,所以就把龙的元素融入鱼灯中,先做了一个小的看效果,再等比例放大,足足半个月才完成。」龙头看起来萌萌的,瞪着圆圆的大眼睛,张着大嘴,有些动漫意味。

前几天,瞻淇村的村干部在非遗馆看到了这只龙头鱼灯,觉得很有创意,还叫上村里的老手艺人来观摩研究。后来,村里又和潘敏达成合作,在瞻淇主街上开鱼灯研学门店,以此进一步带动村中民俗文旅产业的发展。「具体合作模式还在谈,毕竟,年节一过,村中游客变少,门店客流难有保障。」潘敏坦言她的顾虑,「我们在考虑,将古城非遗馆研学的游客组织到瞻淇村深度体验,做好导流。」

张佳乐设计的龙头鱼灯。刘畅 摄

1998年出生的汪宇昉是瞻淇村人,在一所初中担任音乐老师。近两年,他和朋友注册了个人企业「望鱼坊」,副业做起了鱼灯生意。除了鱼灯本身,汪宇昉还研发了鱼灯冰箱贴、鱼灯气球等周边产品。「去年过年期间,我们尝试了鱼灯租赁模式,效果很好,租的比买的多。」汪宇昉解释,因为鱼灯比较大,有些外地游客难以带回,索性花二三十块钱租赁一只,在嬉鱼时尽兴即可。还有游客提出,现在的小鱼灯对孩子来说还是太大太重。汪宇昉听取建议,今年特意设计了20厘米的迷你鱼灯,轻便可爱。

汪宇昉记得他小时候,只要哪户人家放鞭炮,大鱼就在他家门口摆尾、翻滚,祈福迎新,汪宇昉拿着小鱼灯挤在人群里,那种生机勃勃的年味和颇有地方特色的年俗至今影响着他。「我查了很多资料,每年都尝试在传统瞻淇鱼灯的基础上做一点创新,把我们的年俗更好地传承下去。」

74岁的汪观海在制作鱼灯。刘畅 摄

就在汪宇昉隔壁,74岁的瞻淇鱼灯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汪观海坐在院子里,把竹篾扎成鱼骨,村里的小孩子和大黄狗不知为何都围上来,看着他做灯。汪观海送给其中一个小男孩一只小鱼灯,那孩子把灯攥在手里,开心地跑到街上。

鱼灯轻轻摆尾,既是乡愁,也是新的希望。

栏目主编:孔令君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