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血液透析「生命线」!「透友」们该如何做好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2023-12-22健康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进行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是建立并保持有效的血管通路,目前临床上常以动静脉内瘘作为首选血管通路。下面由湖南省直中医医院专家为我们介绍动静脉内瘘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通道,是尿毒症病人维持血透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术就是经外科手术将表浅相邻的动静脉作直接吻合,使静脉血管血流量增加、管壁动脉化,形成皮下动静脉内瘘。
内瘘使用的长与短和疾病护理等多种因素有关,为了确保内瘘的长期使用,肾友除了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低血压外,还要学会进行内瘘的自我护理。
透析治疗前
1.透析前一天热敷内瘘处,可用40~42℃的温毛巾热敷内瘘处。
2.注意体重控制,体重增加不可超过干体重的5%,脱水过多导致血压降低可直接影响内瘘功能。
3.贴身衣物可将内瘘处加装拉链,方便透析时使用。
4.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透析前用肥皂水清洗内瘘侧肢体,以降低感染风险。
5. 坚持配合护士,遵循「穿刺方案」,变换穿刺部位。
透析治疗中
1.透析过程中充分暴露穿刺部位,以便护士巡视,观察穿刺部位情况。
2.透析中保持穿刺手臂勿乱动,自然放在固定部位,避免发生血肿。
3.穿刺时如有肿胀、疼痛、渗血现象,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透析治疗后
1. 透析针头拔出后,轻压穿刺部位止血,压追强度以不出血且能扪及震颤和听到血管杂音为宜,停止压迫后注意观察有无渗血;
2.透析结束后12小时去除创可贴。
3.透析结束后24小时使用温水清洗内瘘侧肢体并擦干,涂擦外用药物15分钟至吸收,注意避开针眼及皮肤破损处。
4.若出现红肿热痛、流脓、麻木感时,需立即就医就诊。
5. 不要在内瘘或移植血管侧佩戴手表、首饰,避免衣袖过紧;不要在内瘘或移植血管侧肢体携带重物;不要在睡觉时压迫内瘘;
6. 坚持触摸内瘘有无搏动、震颤,倾听瘘管杂音;
哪些情况提示内瘘可能存在问题?
1、透析血流量不足
一般透析泵控制血流量在200-250ml/min,如果经常出现内瘘血流量不足200ml/min,提示内瘘可能存在狭窄等问题,需及时检查。
2、内瘘震颤减弱或消失
正常情况下,震颤在吻合口最强,越往上越弱,如果内瘘震颤明显减弱甚至消失,则提示内瘘血流量不足或血栓形成。
3、穿刺困难
血管内有附壁血栓,穿刺时刚好穿刺到血栓处;内瘘血管与皮肤之间有瘢痕组织、血肿等,导致穿刺困难。
4、内瘘疼痛
透析时内瘘侧肢体疼痛,是内瘘给我们的一个信号提示。常见的疼痛原因有渗血、血肿、血栓、缺血等因素。
常见内瘘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1、血栓形成
1)常见原因
早期血栓多由于手术中血管内膜损伤、血管外膜内翻吻合、吻合时动静脉对位不良、静脉扭曲、吻合口狭窄旋转等及内瘘术后包扎过紧,内瘘受压;
自身血管条件差,如静脉炎、动脉硬化、糖尿病血管病变或上段血管已有血栓;
患者全身原因,如高凝状态、低血压、休克、糖尿病等;
药物影响,如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使血细胞比容上升,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险;
反复低血压发生;
反复定点穿刺导致血管内膜损伤;
压迫止血不当,内瘘血管长时间受压。
2)预防血栓形成方法
严格无菌技术,正确手术方法、规范术后护理;避免过早使用内瘘,一般内瘘成熟期在6~8周,最好是在内瘘成熟后再使用;
衣袖宜宽松,避免内瘘受压。避免透析间期涨水过多,超滤过多容易导致低血压,形成血栓。
计划应用内瘘血管,切记定点穿刺,提高内瘘穿刺成功率,力争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引起血肿形成;
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用大拇指及中指指腹按压穿刺点,注意按压力度,弹力绷带不可包扎过紧;
避免超滤过多引起血容量不足、低血压;
穿刺或止血时发生血肿,先行按压并冷敷,在透析后24小时热敷消肿,血肿处涂抹喜辽妥并按摩。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内瘘手臂不能受压,夜间睡眠尤其要注意。
2、感染
1)常见原因
如果发现内瘘位置出现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有时伴有内瘘闭塞,全身症状可见寒颤、发热,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血栓性静脉炎。
手术切口感染;
未正确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部位消毒不严或穿刺针污染;
长期使用胶布和消毒液,致动静脉穿刺处皮肤过敏,发生破损、溃烂或皮疹,用手搔抓引起皮肤感染;
穿刺处接触污染液体引起的感染;
穿刺不当或压迫止血不当致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形成引起的感染;
内瘘血栓切除或内瘘重建。
2)预防及处理
肾友们在每次透析结束后24小时内应避免穿刺部位触水,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发生,如果发现穿刺点有轻度发红和局部硬结时,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平时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内瘘手臂位置洁净。
避免在血肿、感染或破损的皮肤处进行通路穿刺,提高穿刺技术,避免发生血肿;
皮肤过敏者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防止因消毒刺激发生皮肤破损、溃烂,引起皮肤感染。
做好卫生宣传教育,让患者保持内瘘手臂皮肤清洁、干净,透析后穿刺处勿沾湿、浸液。
3、血流量不足
1)常见原因
反复定点穿刺引起血管壁纤维化,弹性减弱,硬结、瘢痕形成,管腔狭窄,而未使用的血管因长期不使用也变得狭窄;
内瘘未成熟过早使用;
患者本身血管条件不佳,造成内瘘纤细,流量不足;
穿刺所致血管机化压迫血管;
肢体受冷致血管痉挛、动脉炎症、内膜增厚;
动静脉内瘘有部分血栓形成。
3)预防及护理:
内瘘成熟后有计划地使用内瘘血管;
严格执行正确的穿刺技术,切忌反复定点穿刺;
提高穿刺技术,减少血肿的发生;
嘱患者定时锻炼内瘘侧手臂,使血管扩张;
必要时手术扩张。
4、动脉瘤
1)主要形成原因
由于静脉内压增高,动脉化的静脉发生局部扩张并伴有搏动,称为真性动脉瘤;穿刺部位出血后,在血管周围形成血肿并与内瘘相通,伴有搏动称为假性动脉瘤,动脉瘤的发生一般发生在术后数月至数年。
内瘘过早使用,静脉壁太薄;
反复在同一部位进行穿刺致血管壁受损,弹性差或动脉穿刺时离吻合口太近致血流冲力大;
穿刺损伤致血液外渗形成血肿,机化后与内瘘相通。
2)预防与处理
有计划地使用内瘘血管,避免反复在同一部位穿刺,提高穿刺技术,穿刺后压迫止血力度适当,避免发生血肿,若内瘘吻合口过大应注意适当加以保护,减少对静脉和心脏的负担。
小的血管瘤一般不需要手术,可用弹力绷带或护腕轻轻压迫,防止其继续扩大,禁止在血管瘤处穿刺。
如果血管瘤明显增大,影响了患者活动或有破裂的危险,可采用手术处理。
日常检测内瘘方法
1、养成习惯:养成早、晚自我检测内瘘的习惯,在服用降压药后、腹泻后、睡醒后也需要进行监测。
2、检查方法:将2~3个手指指腹放到吻合口近心端,感觉血管震颤或用对侧耳朵听血管杂音。
3、当自我检测时,发现内瘘震颤或杂音减弱或消失、吻合口疼痛时,应该立即到血管通路门诊、肾内科血透室就诊,当内瘘切口局部出现红、肿、热、痛时,也需要及时联系血管通路医生,立即就诊!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血液净化中心 周茗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