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夜航船】解析—卷一·天文部·时令(七)—节气·立春(3)

2024-07-11健康

续接【夜航船】解析—卷一·天文部·时令(七)—节气(2)。

④立春正月节:

概述: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

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

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时至立春,在中国的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春」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

渊源: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此时虽依然春寒料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所以古人重视立春,在古时有迎春之仪。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秦汉以前,南北各地风俗文化不同,一些地方岁首礼俗所重的不是阴历元月朔日(正月初一),而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的立春。

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重大的拜神祭祖、祈岁纳福、驱邪禳灾、除旧布新、迎新春等庆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时段举行,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附:

「双立春」与「无春年」现象:

在历史发展中,古人在阴历基础以融合阳历成分形成了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它是属于阴阳合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立春」是阳气升发、万物更生的节令,将有「双春」之农历年视为大吉年份。

「双立春」与「无春年」是夏历(农历)中的概念,是指农历一年有「双立春」或全年都没有「立春」的年份,这是由于农历年长度有的年份短于回归年、有的年份长于回归年的缘故。干支历不存在无春,因为每一岁均是以「立春」为岁之起始,立春节气一到,就是孟春开始了,所以岁岁有「春」。

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2天,这就是相邻两个立春节气之间的时间间隔。公历年平均长度是365.2425天,与回归年相差无几,所以立春在公历年中的日期基本固定,绝大多数年份为2月4日,个别年份为2月3日或2月5日。

而农历年情况就不一样了,农历采用的方法是「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月。农历无闰月的年份为353至355天,比回归年少11天左右;有闰月的年份为383天至385天,比回归年多19天左右。

故闰年有25个节气,平年有23个或24个节气。于是立春在农历年中的位置呈现出4种情况:在年初;在年末;年初年末两头春;全年无立春日。

农历有闰月的年份(每19年中有7年),因年长长于回归年,故年初年末都有立春日即「两头春」;无闰月的年份(每19年中有12年),因年长短于回归年,「无春年」最多,剩下的立春日在年初和在年末的大约各占一半。这种规律以19年为周期,循环往复,个别年份稍有出入。

农历一年中有一个立春,双立春,或者没有立春都是由于阴阳历转换造成的,属正常的历法现象,完全和凶吉无关。

气象:

从立春节气起,时序就进入春季了,在自然界以及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意味着万物复苏。立春,在自然界,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立春时,中国的冬春分界线(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达10摄氏度以上算入春),在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那一线以南地区,立春时有春的气息了,但中国93%的陆地面积上都还是冬,到黑龙江,往往是在谷雨立夏时入春。所谓立春,还只是一番「立意」。

立春期间,气温开始趋于上升,日照、降雨开始趋于增多。但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出现了春天的前奏。

星象:

立春时节,此时的星空常是一年中最璀璨的。晚上八九点左右,抬头望向星空,在正南方,有三颗星非常容易辨认。它们距离相近,连成一条直线,好像一条闪亮的腰带。那就是参宿一、参宿二和参宿三。

中国民间将这三颗星称为「禄、福、寿」,把这三颗星看成三个吉祥的星官,分别掌管人世间的福份、寿命等,又称「福禄寿三星」。「三星高照,新春来到」,当夜晚看见三星高挂南天,正是春节之时。

福禄寿三星

节令:

立春为「四立」之一,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淮南子·天文训】收录:「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

从立春起进入了寅月,阴阳转发,阳气初生,万物复苏。新轮回由立春开启,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干支纪元,以立春为岁首,亦即岁节。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一些地方便传承着以立春岁首拜神祭祖、纳福祈岁、驱邪攘灾、除旧布新等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农事周期就是庆典周期,有些节气也就是节日,终而复始、万象更新的岁节是百节之首,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

秦汉后各地历法统一,立春「岁节」民俗被挪到了阴历元月朔日(正月初一)。自立春岁节的民俗功能被挪到了元月朔日后,立春成了单纯的一个节气。

民间还有「早立春和晚立春」的说法,比如「早立春堆满谷,晚立春堆满人」,即「早立春」的年份是好年景,谷粮满仓,「晚立春」的年份年景不好。

对于何时「换属相」,每逢过年前后,「立春派」和「春节派」都会激烈争论。「立春派」认为,虽然新年从大年初一算起,可属相要从立春开始算,「打了春」就换属相。

他们认为,立春节气周期固定(365/366天),每个属相时间周期相同,和太阳运转周期一致,也更符合自然节律。有的甚至认为生肖属相应该按照立春节气的时刻来改变。

而「春节派」主张逢农历大年初一才是新一年的开始,也是属相的开始,这是中国传统历书的显著标识。

物候:

立春,在自然界,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时至立春,在中国,北回归线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而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只能是说进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的冬天。对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来说,距北回归线(黄赤交角)越远,进入春天越迟。

古人根据黄河流域的地理、气候、和自然界的一些景象规定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

立春三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初候: 东风解冻。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散;不曰春而曰东者,【吕氏春秋】曰:东方属木,木,火母也。然气温,故解冻。

二候: 蛰虫始振。蛰,藏也;振,动也。密藏之虫,因气至,而皆苏动之矣。鲍氏曰:动而未出,至二月,乃大惊而走也。

三候: 鱼陟负冰。陟,升也。鱼当盛寒伏水底而遂暖,至正月阳气至,则上游而近冰,故曰负。

民俗: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过去在每年的黄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以及「龟子报春」、「铜鼓驱疫」等,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

迎芒神

糊春牛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

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打春牛

鞭春即打春牛,亦称「鞭春牛」「鞭土牛」,立春日将泥塑春牛打碎,这是农耕文明时代的遗风。通过打春牛之俗,提醒农人,春天已到,应该不违农时,及时播种谷物,祈愿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鞭春之俗与祈求丰收相关,是一项较为古老之节俗。有用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迎春为了迎春,先在县城郊区选择一片风水好地,搭起「春棚」准备迎春。

打春牛

打春牛,又称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咬春

立春日时令饮食是作春饼、赠春盘、食春菜等饮食之俗,以迎春、庆春。春饼是立春日典型的时令食品,从魏晋南朝时代起,人们迎春食春饼。

【荆楚岁时记】载:「立春之日,亲朋会宴,啗秦饼、生菜,帖‘宜春’二字。」春饼是一种薄面饼,取生菜、果品、饼、糖等置于盘中,取迎新之意,时称「春盘」,也可赠送亲友品尝。

文学:

唐·罗隐【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唐·张九龄【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养生:

起居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应审慎,不能突然减少服装。

在起居方面,人体气血如自然界一样,需要舒展畅达。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易发时期,包括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注意居室空气的流通,适度开窗通风换气。

立春养生

保健

立春过后,天气逐渐变暖,万物复苏,阳气上升,据说立春那一天,在地上挖个小坑,坑里放上根儿鸡毛,到打春的那个点,鸡毛便会缓缓飘起来。

此时人体内的阳气也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向上向外升发,因此,我们在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补养等方面都要顺应春阳升发这一特点,在调摄养生中注意保护阳气。

春夏养阳,应早睡早起,以适应春季阳气初升的特点。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饮食宜选用辛、甘、微温之品。

春季养生的另一方面,就是要防病保健。俗语说「百草回芽,百病引发」,春天万物萌动,也滋生细菌,所以春天应特别注意讲卫生。

春季的气候特点是以风气为主令。【黄帝内经】说:「风者,百病之始。」在早春,主要是风寒邪气致病,而到了晚春以后,是以风温邪气致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