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清代进士名医周学海,完善发展脉诊,将中医诊断水平推上新境界

2024-02-01健康

古代的读书人,都有一个理想: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很多读书人中举之后,就走官宦之路。如果没有中举,就走从医之路。很少有人中举当官之后,还从事中医的。但是,在清代就有这样一个人,走上仕途之后,依然痴心医学,忙时上堂处理政务,闲时坐堂为民诊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与研究,终成一代中医大家。这个人就是周学海。

周学海 (1856年一1906年),安徽东至县人,光绪十八年中进士,任内阁中书,后任浙江候补道。虽然人在仕途,但是,一直潜心研究医学,尤其对脉诊有非常详尽而深刻的研究。同时,他将自己研究的成果,运用到临床之中。

在为官之际,他经常时常在处理完公务之后,像普通医生那样坐堂,给治下的老百姓治病疗疾,以擅长治疗疑难病症而闻名。周学海治病,从不收老百姓的钱,甚至有时候还贴钱给贫困的老百姓买药。由于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官声清白,所以在当地拥有极高的声望。

在中医理论研究方面,在认真研读中医经典和名家名作之后,他结合临床,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对是非功过,一一加以详细评述。因此,周学海成为了清代末期著名的中医临床家、中医理论家。

周学海指出给人看病的关键在于辨证,而 辨证 的关键在诊脉。因此,他在诊脉方面下的功夫尤其深厚。

他结合自己研究的心得、临床经验,融汇【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中有关脉学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研究,特别是对各种脉象进行具体化、形象化的描述,在传统的「举、按、寻、推」诊脉指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移指法」「直压法」等诊脉新法。同时,对各种脉象中相关的气血、虚实、寒热等进行了详尽描述。

他提出,诊脉时不应拘泥于的定则,而是按照临床实际来进行,他归纳出「浮沉、迟数、强弱」等24字诊脉法则。他收集历代古圣前贤关于诊脉的零星材料,然后汇集整理成册,对每一种脉象的部位、诊法、主脉、形态等加以详细的说明。当时,西医已经开始传入中国,他又结合西医中论脉的内容,一一加以比较,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医脉诊,将中医脉诊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周学海虽然十分重视脉诊,但仍然强调在诊断疾病时要诸诊合参,尤其重视对患者形色的望诊。他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一个人脏腑有病,一定会显现于相应的外在部位,因此,人之毛发、口鼻、唇齿、耳、爪等形态、气色的变化,都是诊断的依据之一。

周学海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医学家,他的著作也比较多,有代表性的主要有【读医随笔】【脉学四种】【伤寒补例】【形色外诊简摩】【重订诊家直诀】等。此外,他还校勘评注过【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古医籍。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