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50名八路与9名日军拼刺刀,却被反杀一片,杨成武:每班配一支矛

2023-12-30历史

在不少抗日剧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情节:一个八路军战士挥舞着一把巨大的刀,几下就能够斩倒一大片日军。由于这种场景频繁出现,观众自然而然地会对八路军的大刀产生强烈的印象。
然而,实际历史表明,日军实际上很乐意与八路军进行刺刀对决,这并非因为日军具备某种「武士道精神」,纯粹是因为他们认为与八路军进行刺刀对决会更容易取胜。

持有武器的日本军队
曾参加抗日战争的老兵回忆说,在抗日战争初期,与日军交战时需要多名八路军战士才能击毙一个日本兵,而日本人则可以几乎一对一地对付我们。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抗日战争刚刚爆发时,日本仅凭借着不到100万的兵力就敢声称「3个月内要灭亡中国」。
尽管我们在和日军拼刺刀时处于明显劣势,但我军为何仍然敢于频频亮剑呢?本期让我们一起回顾中国军队与日军拼刺刀的历史。

八路军战士与日军在战场上展开了激烈的刺刀对决。
日军在装备和力量上全面领先。
谈及日军使用刺刀的历史,必须回溯到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
日军当时不守国际道义,未正式向俄罗斯宣战就先行袭击了驻扎在我国旅顺的俄罗斯舰队。经过一年多的日俄战争,最终俄罗斯未能取得胜利,日本则在夺取的关东地区部署了军队,形成后来的关东军。
尽管俄罗斯在日俄战争中并未取得胜利,但是身材魁梧的俄军在每次白刃战中对日军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日本士兵由于个子较矮,在与俄军拼刺刀时处于劣势,这引起了日军对这方面训练的特别关注。
于是,日本军队开始加入一种专门针对白刃战的训练——「刺枪术」训练。这种训练主要是针对使用上了刺刀的步枪进行练习,以便在战场上能够精准地刺击敌人的咽喉、心脏等部位,达到一招毙命的效果。

进行日本士兵的刺刀技能训练。
除了在军队中进行「刺枪术」训练外,日本还考虑将这一课目直接纳入学生的课程中。
据报道,2017年日本教育部曾提议在中学课程中增加这门学科,但遭到了广泛批评。刺枪术与日本其他武术项目如柔道和剑道有所不同,它并非旨在强身健体,而是为了杀伤对手而存在的。
经过多年的刺枪术训练,日本军队甚至曾考虑与美国发生冲突,但在几次遭到美国强大火力的打击后,日本便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然而在抗日战争初期,日军作为一支现代化程度极高的军队,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非常强大的实力,否则也不会敢于挑起二战,向全世界发起挑战。
除了接受专门的刺刀技能训练外,日军的装备在与八路军甚至国军相比时都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

(日本军队的标准配发物资)
日本军队普通士兵所配备的标准武器是三八式步枪,长1.28米,重3.95千克,并且搭配日军的三零式刺刀,整把枪的长度可达1.7米。
这把武器的长度几乎与我国传统的冷兵器「枪」相当,刺刀长达半米,一旦刺中敌人,必然让人感到彻骨的寒意。
在日军的刺刀下幸存下来的人寥寥无几。即便是没有直接致命的刺中,被半米长的刺刀刺入身体的士兵也几乎疼得无法还手。

(进行日军的训练)
向敌人的头部猛砍大刀。
白刃战火燃烧时,虽然人们习惯称之为拼刺刀,但实际上初期的八路军甚至连刺刀都未装备。
当时八路军的经济非常拮据,甚至被戏称为「土八路」,他们所装备的武器只不过是些土制的枪炮。就连国民党军队常使用的汉阳造步枪,也很少配备刺刀。
我国当时的工业化程度较低,导致国内钢材供应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刺刀对钢材的要求也相当高,因此我们无法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刺刀。就算我们能够生产,使用同样的钢材制造更多的枪支是否更加实际呢?
因此,在八路军早期进行刺刀战时,所使用的武器大多是大刀,甚至有些人使用了长柄的农具,甚至在贫困的情况下,锄头和镰刀也曾被用于战场。

八路军和日军进行了刺刀搏斗。
八路军的大刀长度一般在90厘米左右,为了减轻重量,刀身并不宽,只有5.7厘米,刀背最厚处仅为0.5厘米,整把大刀重约3斤。它主要用于劈砍而非突刺。
八路军所使用的大刀,与日军的刺刀相比,长度短了整整一半。在短兵器交战中,长短直接关系到武器的威力,因此从长度上来看,大刀完全不是刺刀的对手。
当时国内贫穷,除了长度之外,就算是大刀,材质也不怎么样,有铁制的已经算不错了,刀口强度并不高,容易出现豁口。
八路军虽然使用大刀,但在与日本士兵的刺刀对抗中,一般情况下一次砍下去,刀刃就会有缺口。因此,在多次实战后,八路军还招募了许多武术大师,专门研究如何运用大刀对抗日军的刺刀。

携带武器的日本军队
最后的效果是让士兵们练习使用刀背挑开日军的刺刀,然后再进行劈砍。这样一套动作不仅可以有效地进行防御和反击,还能延长战士们珍贵大刀的使用寿命。
在双方的材质和长度竞争之后,第三个方面就是造成伤害的数量,刺刀要比大刀更胜一筹。
日军士兵的标准装备包括了钢盔,一旦戴上头盔,基本上就可以抵御大刀的攻击。而大刀只能进行砍击,如果想要立即使敌人失去反击能力,只能朝着头部、脖子等要害部位砍击。
如果砍到其他地方,反而会暴露自己在日军刺刀下的危险,可能一命呜呼,很难发挥作用。

(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战士
三、实际应用中的近身格斗
在实际的交战中,八路军和日军进行正面的白刃战时,通常是日军占据明显优势,八路军往往需要多名战士才能够击毙一个日军。
八路军为何还喜欢和日军进行近身格斗呢?主要的原因仍然是由于他们极度贫困,无论是飞机大炮还是机枪步枪,所有装备都被日军所压倒。
如果不敢与日军拼刺刀,拉开距离进行枪战,结果会更加惨烈。就常规武器而言,八路军的普通士兵能够获得一把汉阳造步枪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汉阳造使用的是圆头子弹,容易引起枪管爆炸,射击远程时精度较低。
因此,这句常见的话经常在影视剧中被提及:「先让鬼子靠近一点再打。」

(29军国民党部队的大刀特遣队)
抗日战争初期,即使是老蒋的精锐部队也难以抵挡日军的进攻。当时的八路军在与日军的正面交战中,即便十个人也不一定能击毙一个日军士兵。
这也是八路军明明处于劣势,却仍然与日军拼刺刀的原因。虽然决战刺刀异常惊险,但相对于在远距离被动挨打,战士们宁愿拼死一搏,也要给日军来上几刀。
中国军队曾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喜峰口战役和石牌战役等战役被记录为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
【大刀进行曲】中那句家喻户晓的歌词「砍向鬼子头上」的内容,是作曲家麦新在喜峰口战役之后为29军的「大刀队」所谱写的。

喜峰口战役的纪念碑
日军当时沿着东北至西南方向发动进攻,与国军在长城的喜峰口附近交战。由于日军势头凶猛,双方准备和战力差距极大,因此国军在战斗初期损失惨重。
日军占领了喜峰口后,放松了警惕,认为国军毫无抵抗能力,双方的战斗力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然而,就在这时,勇武不屈的国军29军大刀队利用夜色,悄无声息地逼近了日军休息的村子,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大刀队利用手榴弹和大刀,成功地消灭了外围放哨的日军,然后冲入了日军休息的房子。他们投掷了一枚手榴弹,随后迅速闯入房内,挥舞大刀,消灭了许多日军。
顺带搜获了许多大炮和机枪,然而因为山路崎岖,无法将大炮带回。大刀队在一连斩杀了百余名日军后,第二天返回阵地时才发现所有刀刃都被磨损殆尽。

(战役名称)
尽管夜袭喜峰口获得了胜利,但长城战役最终仍因兵力悬殊而告失败。然而,大刀的袭击却让日军遭受惨重损失,为我国的军民抗战带来了一线希望的火种。
1937年,林彪率领八路军成功进行了一场意义重大的伏击战,后来被称为平型关大捷。尽管是一场伏击战,但最终的战损比例大约为1:1,主要原因在于白刃战阶段我军人数占优势,然而在激烈的刺刀厮杀中,仍有许多战士牺牲。
就像平型关一样激烈的白刃战,甚至有这样的情况,50名八路军包围了9名日军,认为胜利已在握,却最终被反杀。为了减少伤亡,我军也曾设法尝试不少方法。
四、遇到狭路时,勇者胜利。
杨成武上将曾经提出过一种方法,即为每个士兵配备一把红缨枪。这种长约两米的红缨枪比日军的刺刀还要长,再加上专门的枪法训练,必然会成为我军的一大利器。
1938年的神头岭伏击战中,八路军士兵利用红缨枪成功对日军发起了突然袭击,使其措手不及。在武器装备并不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我们军队利用人数上的优势,有效地减少了伤亡人数。

【亮剑】中登场的红缨枪
比如在【亮剑】中,和尚背着一杆红缨枪,在与日军拼刺刀时,凭借自身的武艺和长枪,使得日军节节败退。
然而,仅仅给战士配备红缨枪只能被视为临时措施,它治标不治本,而且红缨枪本身也存在许多缺点。比如长度过长,不便携带,在战斗中容易丢失等等。因此,提升我军的刺刀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解决途径。
【亮剑】中,李云龙率领的独立团曾多次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刺刀交战。该剧的历史背景大致设定在1938年,其中包括两场极具代表性的战役。
李云龙率领部队计划袭击日军的补给队,但情报错误,他们埋伏的不是补给队,而是关东军极强大的战斗部队。

东方的武装力量
关东军还有相当数量的士兵,大约有两三百人,而李云龙率领的队伍只有400人。但李云龙心想,既然已经来了,就不能白白回去。
经过一番埋伏射击和手榴弹的猛烈轰炸后,李云龙趁敌人还未做出反应之际,便率领部下冲向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刺刀厮杀。
日军的剩余人数不到两百,除了被埋伏干掉的敌人以外。然而,在拼刺刀的时候,独立团损失了近一半的士兵。
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李云龙最终组建了一支骑兵连,然而这支骑兵在另一场战斗中却遭遇了覆灭。
然而,在进行反扫荡战争时,独立团的这支骑兵连遭遇到了一个日军骑兵大队。在与日军骑兵大队连续搏斗多个回合后,最终只有骑兵连的连长孙得胜幸存。

孙得胜即使断了一条胳膊也没有畏缩,当他成为唯一剩下的人时,依然举起刀,全力高喊:「骑兵连,冲锋!」
无论是孙得胜最终决心誓死向前冲锋,还是八路军战士敢于挺身持刀冲向装备精良的日军,或许在孙得胜的口号中,大家也能找到一些原因。
在【亮剑】的后期,楚云飞曾向李云龙询问为何他喜欢和日军近身格斗,而李云龙回答说,我们不像国军那样有精良的装备,如果每个士兵都有冲锋枪,就可以直接将鬼子扫荡干净了。

李云龙和楚云飞。
日军明明有子弹,为何最终还选择和我军进行刺刀格斗呢?当然,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日军士兵当时所使用的是三八式步枪,每把枪只能携带5发子弹,并且是单发的。在近距离作战时,他们根本无法进行第二次射击,很容易就会被我军战士的大刀击倒。因此一旦距离拉近,敌人就必须准备使用刺刀进行白刃战。
我军一般负责守阵地,会提前挖好战壕,并等待日军靠近。即便是使用步枪,也要等日军走进射程范围才开火,因为远处很难打准。
等待子弹用尽后,只能依赖敌人靠近,然后一鼓作气地投掷手榴弹。这既是为了消灭敌人,也是为了混乱敌方视线,为我们的冲锋开辟机会。

发出冲锋号的响声。
冲锋号一响起,八路军战士们纷纷提着大刀从战壕里冲出,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冲向日军阵地,因为如果跑得慢了,就会成为敌人子弹的目标。在这场冲锋中,许多战士甚至还没接触到敌人就倒下了。
我们的军队曾经羸弱不振,有时一场冲锋就会导致全军覆没,甚至无法冲到日军面前,只能任由日军将士把我们当成活靶子射击。
如果军队的战斗力不及侵略者,那么要想保卫土地就必然需要许多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去直面敌人的枪口,用大刀砍向敌人的头颅。
参考文献
重返日本中学校园进行「拼刺刀」训练[OL]. 央视新闻,2017-04-05
抗战时期著名将领赵子龙的兵器——即红缨枪[OL]. 抗日战争纪念网,2019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