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两淮保卫战后,毛主席为何电令华东军区: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

2024-03-01历史

1946年6月,蒋介石对解放区发起了全面的进攻,在华东战场上,国军的进攻的重点方向是淮安、淮阴。

当时山东野战军主力在鲁南,华中野战军主力在苏中,两淮正好是空虚之处,淮南军区分区仅有3个旅8个团的兵力,而且战斗力和装备都不算强。

为了粉碎国军的进攻,6月26日,中央指示陈毅,采用「敌进我进」的战略方针,率领山东主力出击徐州、蚌埠之间;同时指示华中野战军西进,与陈毅配合,调动敌人并歼灭之。

陈毅收到电报后,即召华中野战军政委谭震林到鲁南商议协同作战的计划。

按照陈毅的想法,他想集中山东、华中两大野战军,在徐州地区与国军进行一场大的会战。但谭震林、粟裕等人却希望华中部队暂不北上,利用内线的优势,先在苏中打几个歼灭战。

由于粟裕的苏中七战七捷打得风生水起,毛主席于是同意华中部队暂不北上。

陈毅率部南下后,担负了在淮北作战的任务。7月28日,陈毅率部初战朝阳集,获得了南下后的首次胜利,全军士气大振。

而国军在受挫之后,则放慢了进军的脚步,命令左路部队互相靠拢,谨慎前进。在这样的情况下,山东野战军失去了歼灭该敌的条件。

与此同时,陈毅和山野参谋长宋时轮注意到,国军右路部队2个团在占领泗县后,显得较为突出,于是决定以22个团攻打此地(6个团攻城,其余部队在外围打援),然后向徐州方向攻击。

当时正值雨季,山野向泗县进军时遭遇连日大雨,途中到处一片汪洋,国军驻扎的村子沟深水满,不好突击,山野部队每夜只能走20多里,开始陷入疲劳,伤病员增加。

7月30日,华中分局的张鼎丞、邓子恢电告陈毅,防守泗县的桂系部队经过白崇禧经营多年,战斗力相当强悍,劝他改变方案去打蒋系部队。

8月2日,陈毅、宋时轮回电认为: 「历来打桂系均用相当兵力,故奏效不大,此次改变是可能奏效的,以决定5日夜攻泗城不再变。」

一天后,毛主席也给陈毅、宋时轮发去电报,指出:「凡只有击溃不能歼灭之仗不要打,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机会歼敌。过于急躁之意见并不恰当。」

又一天后,主席再次发来电报,要他们不要「性急」。

但是,在8月2日,陈毅、宋时轮已经下达了攻击泗县的命令,中央和华中局的电报并没有让他们改变决心。

经过5天的攻坚,山野部队胜利攻入泗县,但出乎意料的是,城破之后的桂军并未一败涂地,他们依然在熟练地运用战术,向山野发起反突击。

桂系部队依托房屋向山野冲锋,而山野的火炮却因为洪水阻隔,无法运到,导致我军在火力上不占优势。

每个地点的战斗都异常激烈,有的连队军政干部全部伤亡,有一个连打到最后只剩下了一个班长指挥。桂系士兵又封建又团结,他们说: 「广西人打了败仗就没饭吃了,打了胜仗老蒋还要我们。」

【九纵泗城战斗详报】记录了惊心动魄的一笔:

我们抓了3个伤兵俘虏后,无人看管,这3个伤兵竟然联合起来咬我军的一个伤员,一个通信员经过时看见这一幕,用刺刀捅死一个,另外两个才屈服。

当时的战斗之激烈由此可见一斑。

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山野参谋长亲自来到8师指挥作战,陈毅也在指挥部里反复询问前线的最新情况。

最后,鉴于部队伤亡数量和疲劳程度,陈毅最终下令部队停止攻击,撤往睢宁地区休整。

泗县战斗,我军歼灭桂系部队3000多人,己方伤亡也大致相当。战后,8师政委丁秋生请求处分,陈毅安慰他:「泗县之战,我认为不是什么败仗,充其量也只是一次平仗。」

一个多月后,陈毅给8师领导写信,主动揽过了责任: 「三(个)月来未打好,不是部队不好,不是师旅团不行,不是野战军参谋处不行,主要是我这个统帅犯两个错误,一是先打强,即不应该打泗县;二是不坚决守淮阴。」

陈毅在关键时刻能站出来鼓励部下,不抱怨,不推据,不丧失信心,其胸怀和气度令人钦佩。

泗县战斗后,山东野战军退出了淮北。此时,山野经过一个月的作战,已经相当疲劳,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整。

陈毅向中央申请休整,毛主席认为,山野休整的计划「事实上不可能」,敌人正在向东攻击,企图威胁淮阴、临沂,我军此时休整反而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地位。正确的做法是「仿粟裕办法,集中主力歼敌一部」,边打边休整,边休整边打。「刘邓军、中原军均希望你军配合。」

于此同时,山东方面,国军李弥的军队沿着胶济路一路向我鲁中军区发起攻击,张云逸急电陈毅告急,希望他率部回师山东。

而华中方面,粟裕、谭震林则建议陈毅将韦国清的2纵南调高邮,协助华中野战军防守国军,阻止其沿运河北上。

中央要陈毅留在原地阻击向东攻击的国军,山东要他向北,华中要他向南,局面一下子变得非常棘手。毛主席权衡再三,觉得山东根据地至关重要,不容有失,提出可以将8师调回山东,并派徐向前来山东,负责鲁南前线的指挥。

直到1946年年底,华东战场的主战场还在苏北,由于攻势顺利,国军决定正面攻击苏北根据地的中心城市:淮安和淮阴。

而山野在泗县失利后,东移到了泗阳休整待机。面对国军对两淮的攻势,陈毅、宋时轮决定,将山野主力北移到沐阳、宿迁方向,寻机打击来犯之敌,而留下9纵在泗阳防守。

粟裕、谭震林看到陈毅的作战计划,马上通过邓子恢转告陈毅与中央,这样的兵力布置,可能导致两淮空虚,「我们请求山野必须在泗阳地区打几个仗以挫敌锐,负责两淮不保。」

结果不出所料,国军东进之后,虚晃一枪突然南下,避开了山野主力直扑泗阳,9纵与敌人激战一日,最终撤退。之后国军越过泗阳,一路向淮阴急进,谭震林向陈毅告急后,陈毅急派2纵南下支援,却因王营大桥被敌人破坏无法通过。

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命令粟裕率领苏中主力开赴两淮,但是,由于交通限制,华中主力最快也要20天才能到达。

淮阴保卫战进行到白热化的时候,74师师长张灵甫一度信心动摇,想停止攻势,等待援军,但南京方面却说,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要广播国军攻占淮阴城的好消息。张灵甫无奈只好继续进攻。

最终,粟裕赶到淮阴和谭震林会合,并建议我军放弃淮阴。不久后,我军又主动放弃了淮安。两淮保卫战至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