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解放上海:三野牺牲近八千,军长请求用大炮轰击,粟裕坚决不同意

2024-01-19历史

解放上海战役,三野伤亡近8000,军长要求用大炮,粟裕坚决反对。

4月底,南京解放,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一路顺利进抵上海近郊。然而,就在开展解放上海战役之时,我们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原本以为轻轻松松就能获胜,但却被国民党军异常顽强的抵抗所震撼。在这场战斗中,我军付出了近8000人的牺牲,实在出乎我们的预料。

如何解放这座国际性大都市,成了我党我军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上海,这座曾经的国民党金融中心,如今已成为解放军的目标。为了确保能够坚守足够长的时间,蒋介石亲自到上海,要求国军必须坚守6个月,等待美军等国际力量介入,共同解决共产党问题。

蒋介石连续几天不休息,不断召见各级军官,部署守备任务,视察各处阵地防线,为其部下加油打气。 日军在1937年占领上海后,不断加固防御设施,建构了许多碉堡和永久、半永久工事。

抗战胜利后,国军接手上海,又在日军工事基础上进行了加强。特别是1949年1月以来,蒋介石预感形势不利,下令上海加紧赶工建设阵地,上海方面建成外围阵地、主阵地、市区核心阵地3道防御工事,钢筋水泥碉堡多达4000余座,加上其余一些土木结构的共达10000余座。

碉堡周围铁丝网、电网、地雷场、拒马、鹿角等体系化防御设施也非常完备。 当时上海的守军,总兵力多达20万人,与我三野准备投入进攻的兵力相当。

汤恩伯狂妄叫嚣,别看上海不大,又是一马平川,但上海的防御阵地坚不可摧,国军要把上海变成「斯大林格勒第二」,让共军付出血的代价。

汤恩伯还颁布了一个血腥的「十杀令」。 然而,我军在做好恶战准备的同时,从政治上也做了充满温情的布置。

早在一个月前,中央就对解放上海、接管上海作出了周密部署。中央精神指出,上海是中国的门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我们必须占领上海,以保障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安全。

在淞沪战役中,第三野战军制定了一种攻守兼备的策略,既要消灭敌人的20万大军,又要尽可能减少对上海市区的破坏。

粟裕将军具体筹划了三种进攻方案:长期围困、选择薄弱的苏州河南岸进攻、从上海两翼进攻。经过考虑,粟裕选择了第三种方案,即把攻击重点放在吴淞,从上海两翼进攻,尽量减少对上海市区的损害。

同时,他还制定了【入城三大公约十大守则】,要求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和城市纪律,不得侵犯任何群众利益。5月10日,陈粟正式下达淞沪作战命令,命令第九兵团和第十兵团共同进攻上海。

虽然战役设想起来容易,但实际做起来却困难重重。如果国军摸准了我军企图,在上海市区作垂死抵抗,那么我军就会陷入困境。

因此,粟裕尽可能地不在气势上使汤恩伯过于恐惧,兵力布势上没有显得太强势,基本上是用对等兵力发动进攻。

我们正在逐步调整战略,逐步将汤恩伯的主力从城区调出,尽量在郊区施压,以便在郊区解决他们的主力。我们的目标是全面歼灭他们,但也要巧妙地战斗,尽量不惊动敌人。

这是我军二十多年战史中前所未有的挑战。陈毅司令员形象地将其比喻为「瓷器店里捉老鼠」。为避免不必要的伤亡,粟裕通令三野全军在进攻过程中尽量不使用大炮,只能使用炸药包。

5月12日,九、十两兵团的部队冲入上海,开始接触汤恩伯所谓的「斯大林格勒第二」。自淮海战役以来,我军无往而不胜,虽然各级干部反复告诫和教育,但部队中仍存在轻敌情绪。

许多基层干部和战士认为,只要我军奋力一冲,敌人的坚固防御也会被我们轻易攻破。然而,在这种轻敌情绪下,一些不必要的伤亡出现。

5月12日凌晨,十兵团的一个前卫营误入敌人的月浦镇阵地一个子母碉堡群。狡猾的敌人在他们全部进入火力线后突然封锁了他们的后路,并疯狂扫射。

我军猝不及防,一个营的兵力伤亡殆尽。由于当时正值梅雨季节,道路泥泞湿滑,许多国军工事难以辨认,特别是一些非常阴毒的雷场和刀阵、铁丝网、陷阱,一旦进入就很难活着出来。

一些国军工事还隐藏在庄稼地、坟场和土堆中,伪装成坟头,对我军造成很大杀伤。三野部队不习惯使用四野的三三制战斗编组,连营级别的密集冲锋非常多,这就更利于国军碉堡、工事进行阻断杀伤。

在进攻宝山时,胡文杰团长牺牲。由于野司下令不准使用大炮,尽管手握重炮部队,前线各师团也只能忍着怒火,采用原始的步兵冲锋和炸药爆破战术,一个一个冲击和炸毁敌碉堡工事。

经过10天的激烈战斗,除了吴淞口尚未完全封闭(原因是敌军占据制海权)以外,其余陆上通道已经完全锁闭。但汤恩伯困兽犹斗,仍然在市区坚持抵抗。

粟裕下令展开第二个阶段,也就是进攻上海市区的战斗。这一阶段的战斗要求更高,不仅大炮不让用,连迫击炮这样的「重武器」也不让用,炸药包也被严格限制,所有部队只能依靠机枪和步枪、手榴弹作战。

三野各级指战员严格遵守了这个规定,他们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以血肉之躯向市区敌人坚固的工事发动突击,大批久经战阵、技能娴熟的战士,没有死在战况比上海惨烈百倍的华东战场,却在这里像割麦子一样,一茬茬倒在苏州河畔。

战士们望着从上海的高楼大厦里射出来的子弹,以及纷纷倒在血泊里的战友,眼睛里几乎要喷出火来。董万华营长在进攻四川路桥战斗中实在忍无可忍,违规动用了两门山炮,顶住压力,轰击对面的敌碉堡和坦克,有力压制了敌人的火力。

但聂凤智军长听说动用了山炮,迅速到一线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但他也不忍心战士们用血肉之躯进攻敌人坚固的工事,后来到野司解释情况时,也不无牢骚地向张震将军诉说了一线战士们的痛苦。

三野将士坚决执行了上级的命令,奋不畏死地继续进攻进攻再进攻。在付出了3.17万人的伤亡代价(其中牺牲者多达7613人)后,终于将国民党军大部歼灭,赢得了上海战役的胜利。

解放军一进入上海,就赢得了市民的信任和尊重。尽管商业大厦空无一人,但他们没有私自闯入民房休息,坚守着纪律。

杨树浦发电厂的厂长亲眼目睹了这一幕,不禁感叹,国民党军已经无法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