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58年粟总被批评「打仗不行」,陈赓愤怒驳斥:那请问哪个会打仗?

2024-07-18历史

粟司令和陈赓同为开国大将,但是跟大将里的张云逸等人不同,严格来讲他俩不算是早期创建军队的元勋人物。粟、陈虽然都参加了1927年的南昌起义,但当时陈赓是营长级别的基层干部,而粟司令只是一个班长,两人都不是主要领导者,后来的功勋和名气是打出来的。南昌起义时,粟司令和陈赓互不认识,分别归属于贺老总和叶挺将军的队伍。一直到解放战争后期,两人才真正第一次见面。

陈赓大将虽然比粟司令年长4岁,但他的性格非常豪爽,对于军事才干突出的人,一向十分敬重、欣赏并虚心讨教。1948年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人员并不充裕且武器简陋的中原野战军,虽然挡住了试图增援华东战场的国民党黄维第十二兵团,但是要真正拿下这股精锐的敌人,却显得十分吃力,中野的屡次进攻都不顺利,伤亡还非常严重,战事陷入了僵持。

此时已经在碾庄解决掉黄百韬第七兵团的粟司令,向中野这边介绍了一种攻坚办法,那就是土工作业。部队通过不断挖掘地道,慢慢迫近敌人防线之后再发起进攻,可以大大减少进攻部队的伤亡,攻击效果也比一味强攻要好得多,打黄百韬兵团正是用了这个办法。陈赓所部是中野在双堆集的重要作战力量,在借鉴了粟司令介绍的经验之后,中原野战军各纵队在华野的支援炮火之下,终于啃掉了黄维兵团这个硬骨头。本来就很欣赏粟司令的陈赓,这下更是刮目相看了,也把「土工作业」这个法宝牢牢记在了心里。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陈赓在1951年出任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抵达朝鲜前线。五次大规模运动战结束之后,两军进入相持阶段,为了能够和武器装备占据绝对上风的美军抗衡,陈赓又想起了淮海战役时粟司令推荐的打法。在美军火力占优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把同样的战术在朝鲜战场上再使用一次呢?于是在陈赓的论证之下,志愿军司令部果断同意了坑道战法,并且把王耀南等工程精英、技术人才从国内调往朝鲜,主持坑道挖掘。

果然通过使用这种打法,美军对志愿军稳固的防线毫无办法,战线迟迟无法推动,双方始终在三八线附近进行军事对峙,一直持续到1953年朝鲜停战。陈赓将军无疑立了大功,后期他虽然被调回国内主持哈军工建设,但是留下的战法和思想一直在朝鲜战场沿用。由此可见,粟司令对于陈赓的影响之深。要知道陈赓在我军历史上已经属于天才级别的指挥员,他却自认为才能不及粟司令,不难看出粟总被军民称为「战神」,丝毫没有夸大的成分。

然而由于建国后的一些工作矛盾,曾担任全军总参谋长的粟司令被国防部长彭老总以及聂帅、黄克诚大将等人批判,当时的罪名是极端个人主义。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有上千名将领出席参会,迫于压力或是其他目的,不少人向粟总泼脏水,甚至有人指出:他其实不会打仗,解放战争时期在南临战役、豫东战役中损失的兵力都很多。这种指责无疑是荒谬的,因为百战百胜的将领当然是不存在的,粟总虽然军事水平高超,但要赢下每一场具体战役并不现实。限于主客观因素,在个别战役中遭到挫折实属正常。

陈赓大将当时也在场,听到有人这样污蔑粟司令,感到非常不高兴。他也不顾当时会场的气氛,当场反驳:你们说他不会打仗,那请问哪一个会打?现在请站出来,我很想看看!听到陈赓这样严肃地讲话,会场上一时安静了许多,没有把这个话题再继续下去。陈赓战功高、人缘也好,所以没人抓着这句话去为难他。陈赓和粟总的友情很深,又十分坚持真理,才能在会场上这样耿直地替受批判之人发言。

话说回来,粟司令「打仗不行」的论调,跟1947年华野遭受几场败绩之后,野战军副政委谭震林写信给粟总提意见一事有关。当时谭副政委肯定了粟总军事天才的同时,也指出了他在指挥上存在的一些缺点,当然那封信是属于谭的个人观点。这封信被一些人在1958年加以利用,夸大其辞地去指责粟司令,引起了陈赓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