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中国首位女副总理,77年主动辞职,88年南下深圳现在过得如何?

2024-01-08历史

1976年,是中国历史上关键的一年,也是风起云涌的一年。

而吴桂贤,一个农民家庭出身的纺织厂女工,因为周恩来总理的亲自点名,去到北京,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最后有幸见证了这一切。

所以,吴桂贤究竟何许人也?她当年究竟都经历了些什么?如今的近况又如何呢?

周恩来亲自点名

1974年,吴桂贤进京开会。

出发前,她以为这不过是一次和以往无甚差别的会议。

毕竟,吴桂贤作为中国第一代纺织女工,又是全国劳动模范,还曾进京接受表彰。

后来,她不断被提拔,进入了陕西省委,还选上了中央委员,进京开会,对她来说,也是工作中的一部分。

但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一次会议,对她今后的人生走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亲自宣布:「吴桂贤同志以后留下来参与中央政治局工作。」

吴桂贤听完吃了一惊,对于毛主席的这项工作安排,她事先毫无准备。

吴桂贤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曾说:「(我当时)也没带多余的粮票、多余的钱,就这样走马上任了。」

后来,吴桂贤才知道,当年那次工作安排,其实是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名的。

在这项工作安排完全落地之前,周恩来连夜给陕西方面打了电话:要求速调吴桂贤的档案到中央。

然后很快,档案又到了毛主席的手上,毛主席批示同意。

于是,远在陕西的吴桂贤就接到了进京开会的通知,只不过当时的她还不知道,此番前去实则是进京受命。

而这项任命跟当年特殊的时代背景脱不开关系,属于非常时期的需要,当时毛主席为了培养革命接班人,提出要在工农兵中选拔干部。当时,正需要从工人中选拔一个副总理,而且要是女性。

而吴桂贤正是周恩来总理选中的人。

吴桂贤留在北京后,开始的一段时间,对于自己接下来要干什么感到十分迷茫。

与此同时,在北京的生活,也让她感到十分不适应。

在陕西的时候,她住在棉厂宿舍,有几百号工人姐妹们陪伴,但是在北京这样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她住在钓鱼台国宾馆11号楼,这里住的人远没有棉厂宿舍那样又多又满,突然静下来,吴桂贤整晚都睡不着觉,眼底的青色也日益明显。

1974年底,周恩来总理因为生病没有出席政治局的扩大会议,吴桂贤专门跑到医院去看望总理,汇报工作。

病床前的吴桂贤几经犹豫,最终还是说出了自己想回棉厂的想法。

「总理,我来中央工作已经几个月了,我觉得我年轻,经验不够,知识面也不广,还是想回基层锻炼锻炼。」

吴桂贤就这样说完,赶紧看了看总理的反应,只见总理始终笑着,她根本猜不出来总理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片刻后,周恩来不紧不慢地说道:「(还是)留下来继续学习吧。」

显然,对于吴桂贤回基层的要求,周恩来并没有同意。

听到总理这么说,吴桂贤也只能暂时作罢,将话题转向了自己的另一个疑问道:「总理,让我留北京究竟有什么任务啊?」

「有大任务!」周恩来笑吟吟地答,两只手还在胸前比了个大括弧。

吴桂贤当时看到周恩来总理的这番举动,心中的紧张都有所缓解。

周恩来对吴桂贤的反应尽收眼底,转而又认真道:「要让你当国务院副总理。」

语罢,吴桂贤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反应过来后赶紧连连摆手道:「不行,不行,我干不了!」

周恩来于是语重心长地说道:「许多事情,并不是人一生下来就会的,我这个总理也是在干中学会的。」

1975年1月,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吴桂贤在国务院副总理的候选人名单上,果然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吴桂贤心中又打了退堂鼓。

她鼓足勇气,再一次找到了周恩来,希望考虑换一位比自己年长且有经验的老同志来。

周恩来当时只是回答:「桂贤同志,这只是个候选名单,最终还要经过全国人大的选举任命呢,你能不能选上还不知道呢,马上就要开会了,到时候就看大家选举吧!」

结果在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吴桂贤顺利通过了大家的选举,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

那一年,37岁的吴桂贤,成为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副总理,同时也是最年轻的副总理。

在政治局里,吴桂贤是年纪最小的一个,所以大多数时候,政治局讨论问题,她就听着。

她不断地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桂贤啊,‘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毛主席的这句话,你要时刻记着,你可千万少说、多干啊。」

会议室里少了4个沙发

后来在北京工作的岁月中,她始终记得:少说、多干。

按照毛主席在九大上曾经对工农委员讲的「三三制」,即三分之一劳动,三分之一学习,三分之一下去考察。

吴桂贤于是在此后3年间,坚持每年都打报告从北京回陕西3个月,而回去第一站,就是去见棉厂的姐妹们,然后就亲自下乡,深入调查解决基层的问题。

向来低调踏实的吴桂贤,如何能够想到,自己在北京的那3年,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时刻,发生了太多事情,不容忽视。

1975年,好戏连台,在周恩来的大力支持下,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进行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在整顿的实践中,人们终于看到了正义与希望。

1976年,吴桂贤最终亲历了粉碎「四人帮」的过程。

10月的一个晚上,吴桂贤突然接到了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打来的电话,被通知到玉泉山9号楼开紧急会议。

至于会议的主题、具体内容,电话里什么都没说。

这让吴桂贤很是吃惊,在此之前,政治局开会一般都会提前通知,而像这次一样突然临时通知的会议,吴桂贤还没有参加过。

她询问了其他政治局的同事,这是要开什么会,结果大家无一人知晓。

等到吴桂贤赶到会议地点时,发现会议室里已经坐了很多人,现场的氛围还是有点紧张。

而一向细心的吴桂贤当即发现,会议室里少了4个沙发,她向工作人员反映说:「少了4个沙发。」

而恰巧这时,工作人员却向汪东兴报告说:「应该到会的人,已经全部到齐了。」

这让吴桂贤心里更加疑惑了。

到了大约22点的时候,华国锋和叶剑英率先从里间的会议室里走了出来。

华国锋直接开门见山地说:「刚刚我在里面,听见桂贤说了,少了4个沙发,确实,今天少了4个沙发,那4个人永远都不会来了。」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在场的人听得心潮激荡。这时的吴桂贤才恍然大悟。

不忘初心

1977年,吴桂贤给中央打了一份报告,申请辞去副总理职务,回到陕西去。

除此之外,她还分别给华国锋以及李先念等中央领导的办公室打去电话,希望回去之前,面陈自己的想法。

很快,她就收到了回复。

李先念在国务院紫光阁见了她,并对她讲:你是先进工人代表上来的,在中央工作了三年,总得不错,你还年轻,回去好好工作。

吴桂贤听完,心里松了一口气,无论如何,她的工作得到了肯定,她当即表态,过去是如何工作的,现在和今后还会怎么工作。

之后,她又同华国锋面陈了自己的想法。

华国锋当下就表态同意了,还对吴桂贤说,也可以不回厂里,直接回省里工作。

紧接着,时任中央组织部长胡耀邦做出了批示:吴桂贤同志回陕西工作,中央已经同意,可以安排当大城市的副市长或大型国有企业的副厂长。」

而吴桂贤,她一门心思就想回到厂里,在北京的这几年,她没有迷失自己,反而更加怀念自己同棉厂的姐妹们齐心协力,一起工作的日子,她想要回到陕西去,回到棉厂去。

最后,在吴桂贤的再三坚持下,经中央批准,她终于可以回到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国棉一厂了。

同年9月26日,吴桂贤踏上归途,一到咸阳家中,放下行李,吴桂贤就迫不及待地要去上厂子里的夜班。

她的爱人劝她可以休息休息,也不急这一天两天,但是她不停,围上白围腰,戴上工作帽,就直接去上班了。

棉厂的姐妹们将她围坐一团,兴高采烈地说着:「吴大姐回来了!」

那一刻,吴桂贤的心底感到了久违的踏实与满足,她说:「我始终不会忘记,我是个纺织工人。」

陕西咸阳国棉一厂,这里是她生命的起点,也是她精神的栖息地。

她13岁就去了棉厂报名,声称自己16岁,招工负责人一眼就看出了小女孩不到年纪,最终还是被她的坚强和倔强打动。

自那时起,棉厂破例招了一位13岁的「童工」。

吴桂贤的青春岁月,都是在棉厂度过的,棉厂的姐妹们都比她年长,生活上照顾着她。

尤其是赵梦桃,一个比吴桂贤年长3岁的大姐姐,是全国的劳动模范,吴桂贤经常会就纺织生产技术去向赵梦桃请教,大家一起攻坚克难,度过了一段火热的日子,这让吴桂贤年年难忘。

后来,赵梦桃不幸患上了癌症,倒在了工作岗位,吴桂贤就成为了「赵梦桃小组」的代表组长。

那一年,吴桂贤25岁,她担起了这个重担,并带领「赵梦桃小组」的姐妹们干出了一番成绩,小组生产任务年年超额完成,一时间成为了全国纺织系统的标兵。

重回棉厂,吴桂贤39岁,她的热情和初心,没有减少半分。

1978年,吴桂贤任西北国棉一厂党委副书记。

1981年,胡耀邦主持工作,曾经专门指示陕西省委为吴桂贤安排工作,陕西省委也有意让吴桂贤到省妇联或者省总工会工作。

但是吴桂贤都拒绝了,她的志向本不在此。

后来,她本人坚持待在西北国棉一厂,这一待就又待了7年。

一直到1988年,吴桂贤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这年4月,深圳考察团由副市长朱悦宁带队,千里迢迢来到陕西。

考察期间,深圳外贸集团的副总经理李瑞荣突然提议:要到吴桂贤所在的西北棉一厂看看。

李瑞荣一见到吴桂贤,就问:「吴书记,您到过深圳吗?」

「今年年初一刚去过一次。」

「印象怎么样?

「印象很好啊,城市建设发展得都很快。」

「那您调我们深圳去工作怎么样?」

吴桂贤当下听到对方这样说,只当是开玩笑,不置可否地笑了,没有多说什么。

结果没想到,对方是认真的,当晚,李瑞荣就安排了一个饭局,主题就是:力邀吴桂贤「孔雀东南飞」。

彼时,吴桂贤50岁,她本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是在不适宜再调动,再加上她对陕西的山山水水饱有深情,还是推辞了。

知道她回家同自己的丈夫王振涛讲了这件事。她的丈夫却鼓励她,应该尝试一下。

她的丈夫是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的技术骨干,曾经到过西欧考察,对于深圳目前的发展,他十分看好,他觉得,将来深圳与沿海地区的发展,一定会比内地快。

就这样,吴桂贤被丈夫说动了,她拿出了自己当年在棉厂的拼劲,同年6月就赴深圳考察,并最终坚定了南下决心。

陕西省委主要领导也非常支持她的决定,一系列公文批复很快就下来了。

到达深圳后,吴桂贤任职深圳外贸集团公司与港人合办的纺织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别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吴桂贤的第一把火就是招兵买马,她回到陕西,从一印、二印、三印3个印刷厂一共招了108人,从工人、技术员再到总工程师全部配齐。

后来,吴桂贤又跑到相关部门游说,解决了人员的落户问题。

就这样,深圳外贸集团公司与港人合办的纺织有限公司走上了正轨,而且发展得越来越好。

1994年,吴桂贤终于功成身退,正式从企业退休。

中央组织部专门下发了文件,对吴桂贤予以正厅级待遇。

而退休后的吴桂贤也没有闲着,她不断为深圳和陕西两地企业牵线搭桥,帮助家乡企业搞合作开发项目。

有陕西的乡亲们到深圳办企业,剪彩的时候邀请吴桂贤,吴桂贤也都会亲自前往。

有救灾扶贫、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项目,吴桂贤也会捐款捐物。

现如今,吴桂贤已经85岁,她过上了安乐幸福的晚年生活

她的丈夫王振涛当年鼓励她,并跟随她的脚步去到深圳,曾任深圳赛格集团总工程师。

两个人结婚四十多年,风雨共度。而他们的儿女毕业于深圳大学,现在都已事业有成。

回首过去,吴桂贤的经历堪称传奇,在人生的每个转折点,她的进退,都尽显智慧,而与此同时她的一生,也正是对中国历史最好的见证,不管曾经如何,一切都在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