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计一城一地的得失——粟裕苏中八战围攻海安

2024-07-18历史

1946年9月,粟裕大将在华中战场上的一次战略抉择——坚持围攻海安,而非即时增援两淮,便是一个充满争议与深思的案例。这一决策,不仅关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更触及到战略眼光与灵活应变之间的微妙平衡。


一、战略背景:两淮的空虚与海安的诱惑

1947年8月底我军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这个战略形势大好,粟裕大将计划拿下海安,然后收复扬州泰州,再出击淮南回复失地。国民党军队在华中战场也进行了重新部署,苏中地区转入守势,而以李延年集团分三路向我淮北和苏北发起攻击,试图截断我军与山东联系,然后聚而歼之。面对敌军此攻势,在淮北作战的陈毅元帅陷入两难,如果确保两淮,则北路敌军势必一路向东攻占沭阳,切断我军后路。陈毅元帅权衡再三,决定留下华中9纵守两淮,而转移主力于北线,打击进攻之敌,确保山东与华中之联系。

但如此布置,造成两淮(淮安、淮阴)地区出现了短暂的兵力空虚。9月5日,粟裕虽然看到了两淮空虚的形势,但面对似乎唾手可得的海安对于粟裕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目标。面对新的战略形势,粟裕大将也面临着两难选择:是填补两淮空虚加强防御;还是坚持当前任务,彻底攻克海安,扩大战果。


二、决策过程:坚持与犹豫的交织

面临两难选择,粟裕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要求陈老总留下2纵确保两淮安全,自己则继续围攻海安。然而,陈老总出于全局考虑,如果留下2纵,则手上兵力不足以打击李延年北路之敌,所以并未采纳这一建议。但粟裕面对海安的诱惑,难以割舍,依然坚持原有的作战计划,于9月7日决定先打下海安,然后再转移主力于两淮填补空虚。这种坚持,一方面体现了他对可能迅速拿下海安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对战略形势判断的自信与执着。然而,正是这种坚持,在后来的局势发展证明,这是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的严重失误。

三、战略失误:错失良机与战略困境

9月10日,我军判明了敌军对两淮的主攻,陈老总不得不调集5旅和皮旅紧急增援。而此时的粟裕,尽管面临外界压力,仍试图进行最后努力拿下海安。直至9月11日,军委明确下令华中主力1、6师增援两淮,粟裕才在12日午夜最终撤出战斗。然而,由于长时间的围攻,1、6师已消耗甚巨,需要数日的休整才能恢复战斗力,这直接导致它们未能及时参与两淮保卫战。

四、指挥员的误算

粟裕大将执着要拿下海安,我感觉还是在于乐观判断能速决战。当时我军兵力包括1,6师,5旅,7纵,特务团达4万余人,而海安守军仅约7000人。然从8月30日晚行动到9月12日午夜撤出,整整13天未能攻克。

战斗场景图


五、结果反思:战略眼光与灵活应变的平衡

两淮的最终失陷,不仅标志着华中解放军的一次重大战略挫折,也深刻影响了整个华中战场的战略格局。粟裕围攻海安的决策,虽然从战术层面看有其合理性,但从战略高度审视,则显得过于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忽视了战场形势的快速变化与全局利益的考量。

作为一个指挥员,特别是一个战略级别指挥员,必须要着眼全局,而不能盯着局面的眼前利益,作战计划必须按照不断变化的战场形势而进行变化,更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以为敌军会跟着你的时间表去走。战场永远的对的,不对的是人,只有人去适应战场,而不能战场来适应人,所以,有的网友把两淮的失利完全甩锅给陈老总是不客观的。

参考资料:【华东解放纪实】【粟裕文选】【华中野战军第一师海安战斗总结】

上一篇:【「不计一城一地得失」不是战败的遮羞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