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9年,蒋介石召见少将以上军官给嘉奖,却把一位少将师长吓坏了

2024-01-13历史

突然而至的消息

1959年,窜据台湾的蒋介石,突然心血来潮,要召见缅甸残军中少将以上的军官。蒋介石给出的理由是,这些缅甸残军的将士们,多年来在缅甸境内坚持袭扰中缅边境,对他「反攻大陆」的行动起到很大助力。

因此,基于这些缅甸残军的「贡献」,蒋介石要召见残军中的重要军官,进行慰问和嘉奖。

此消息传至缅甸境内的参军总部以后,立刻得到了巨大的反响。诸多残军军官闻讯后喜笑颜开,毕竟老蒋平日里虽然也给他们提供军费、武器和物资,却多年来从未亲自召见过他们,更别提慰问和嘉奖了。

这些缅甸境内的蒋残军,虽然挂的名头是军队,但实际上就是一群土匪而已。尽管有蒋介石的军费支持,也有当地走私和种植鸦片赚到的利润,但缅甸边境的生活环境不好,有钱也享受不到城市里的舒坦日子,还要不时面对缅甸武装的进剿,苦不堪言。

所以,这次蒋介石的心血来潮之举,甭管出于何种原因,能够离开缅甸边境,到台湾过一段时间的舒服日子,再拿回一些奖励,对他们而言不失为一件美事。

但就在诸多缅甸残军军官收拾行李,把蒋介石此次召见当成一次旅游而喜不自胜时,其中的一位少将师长却吓坏了。他从得到消息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胆战心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去找柳元麟当面事情说清楚。

柳元麟,原国民党第八军副军长,兵败以后逃入缅北,继李弥率残军第一次撤出缅甸之后,成为缅甸境内蒋残军的头号人物,替蒋介石管理蒋残军,给中缅边境一带居住的两国百姓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当柳元麟得知这位少将师长不想去台湾接受蒋介石的召见后,顿时大怒,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蒋介石的慰问和嘉奖,那可是多少军官求而不得的机会,为何这位少将师长偏偏如此不开窍,竟然拒绝前去。

最重要的是,蒋介石一生最爱面子,甚至为了保住面子,不惜将败仗说成胜仗,将麾下将领投降,硬说成是阵亡。如果蒋介石得知有人不愿意接受他的召见,势必会因为丢了面子而迁怒柳元麟,柳元麟自然不会轻饶了这位少将师长。

然而,这位少将师长却打定了主意,坚决不肯去台湾见蒋介石。柳元麟见对方态度坚决,话锋稍有缓和,对他说道:「你这不是诚心要折蒋委员长的面子吗?」结果,少将师长并没有就坡下驴,反而言语很强硬的回答:「你告诉总指挥,我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言外之意,他绝不会去台湾见蒋介石,如果蒋介石因此发怒,要出兵征讨自己,他也已经做好了应战的准备。显而易见,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断然没有回旋的余地,柳元麟一时语塞,两人不欢而散,结下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位少将师长是谁?为何听到蒋介石要亲自召见的消息后吃惊不小,宁可与蒋介石撕破脸,也坚决不肯去台湾接受嘉奖?最后,他的结局又如何呢?

一场小规模「哗变」

这位少将师长的名字叫蒙宝业,与李弥差不多相同时期潜入缅甸,若是从时间上来算,当属缅甸境内蒋残军的「元老」之一。

蒙宝业原籍广东,曾任原国民党军93师27团机枪连连长。抗日战争时期,蒙宝业曾随军进入缅甸作战。他身材魁梧,人高马大,颇具胆量,对日本侵略者的作战中,表现得十分勇敢,算是为抗战出过力的人。

然而,蒙宝业的心气儿很高,在93师中始终得不到长官的器重,日子过得不温不火。蒙宝业不甘心一辈子做连长,总想着找机会成就一番大事,却一直没有找到晋升的途径,反而因为特立独行的性格,在军中得罪了不少人。

晋升无望以后,蒙宝业逐渐将目光投向捞钱,并利用自己的连长职务,在驻地长期偷卖军火,捞取了大量的银元。蒙宝业的口袋虽然鼓了起来,但这种事绝非长久之计,很快就被他的上级长官发觉。

上级长官担心蒙宝业狗急跳墙,便打算暗中布置人手,趁蒙宝业不备,一举将其控制住。没想到谋事不密,消息被蒙宝业的拜把子兄弟吴运援得知后,秘密通报给了蒙宝业。

蒙宝业自知偷卖军火的事情败露,很难活命,原本就不甘心在军中当一个连长的蒙宝业,一狠心决定趁机脱离部队。由于蒙宝业提前得到消息,在此事上占得先机,经过动员以后,拉走全连的武器,并带走了半个连的兵力,走上山头落草为寇去了。

蒙宝业率兵「哗变」,一走了之,却苦了他的拜把子兄弟吴运援。他走了以后,上级长官勃然大怒,发誓要将走漏消息的人给揪出来。很快,吴运援给蒙宝业通风报信的事情就被查清楚了,这位上级长官将怒火全部倾泻在吴运援身上。

原本吴运援在93师颇具地位,无论军衔还是官阶都要比蒙宝业高,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经此一事,吴运援在93师的发展戛然而止,甚至还差点搭上性命。幸好他平日里重情义,结下不少善缘,出事时很多人替他求情,这才保住了一条命。

彼时,中原大战在即,93师整装待发,准备奔赴中原战场。此去中原,前途未卜,能否在中原大战中全身而退,吴运援自己也没有把握。正值此时,蒙宝业托人带来消息,声称自己现在过得不错,劝他不要去中原拼命,不如脱离部队,像他一样过逍遥日子。

自知即便在中原大战中活下来,以后在93师也再无前途的吴运援,最终选择脱离部队,与他一起被蒙宝业劝说的人还有曾宪武和蒙显,三人一起留了下来,去投奔蒙宝业。

李弥来访

吴运援在军中比蒙宝业级别高,不甘心在蒙宝业手底下任职,便决定脱离蒙宝业,另立门户。由于吴运援对蒙宝业有救命之恩,蒙宝业对此并未阻拦,反而提供了不小的支持。吴运援却并未趁机狮子大张口,仅要走了几条枪,自己慢慢拉起一支规模不大的土匪武装。

从这以后,蒙宝业和吴运援同时发展,蒙宝业的土匪武装规模始终比吴运援要大。但蒙宝业却得到一个消息,吴运援后来竟然当上了乡长,令蒙宝业大受震撼。蒙宝业一直以来想的都是如何壮大土匪规模,却从未想过土匪还能这样干,摇身一变当乡长。

蒙宝业并不蠢,他深知土匪与乡长之间的身份差异,也动用起自己以前倒卖军火时的关系,找到当地的一些土司头人,帮他当上了孟混乡乡长。有了这件「护身衣」,蒙宝业果然更加得意,逐渐成了西双版纳的一个「毒瘤」,令当地老百姓苦不堪言。

不过,蒙宝业与吴运援等土匪的逍遥日子并未长久,解放军很快就组织了一次剿匪行动,打得他们狼狈不堪。蒙宝业与吴运援也看清楚的现状,当初他们在国民党军中任职时就打不过解放军,如今当了土匪更加不是对手。

两人商量以后,决定离开西双版纳,率领残匪逃进了缅甸,最终留在踏板卖地区。在他们逃入缅甸之前,国民党军的709团团长李国辉和278团副团长谭忠,先一步率领蒋残军逃入缅甸,在「金三角」地区站稳脚跟,沦为匪类,自称「复兴部队」,由老长官李弥统一指挥。

李弥的背后有蒋介石支持,又在「金三角」地区靠鸦片赚了不少钱,扩充势力的脚步很快。他在缅甸率领蒋残匪稳住局面后,便开始搜罗周边逃入缅甸的残军和土匪、恶霸。当李弥得知蒙、吴率领几百人的土匪武装进入缅甸后,起了吞并之心。

李弥的想法被传递过去以后,却并未得到蒙宝业的认同。蒙宝业认为,李弥麾下的蒋残匪,如今与自己和吴运援的情况差不多,都是「过时的凤凰」,投靠李弥没什么意义,反而要受李弥节制,得不偿失。

除此以外,蒙宝业更担心自己当年偷卖军火和拉队伍上山的事情再被拿出来清算。毕竟李弥可是国民党要员,万一自己投靠了李弥后,李弥轻易就能够夺了自己的权,要了自己的命。因此,蒙宝业果断回绝了李弥的「好意」,但还是表示,如果李弥有需要,他一定不会拒绝。

与蒙宝业的想法不同,吴运援更倾向于归属李弥,他当时虽然已经当了土匪,但毕竟曾是国民党军的一员。况且,李弥是国民党要员,第八军又是他的老底子,从这方面来看,多多少少算是有些旧日友谊的。

吴运援了解蒙宝业的担心,也清楚跟着李弥才更有前途,有心促成此次合作。他暗中与李弥取得联系,将蒙宝业的顾虑告知李弥,令李弥信心倍增,决定亲自走一趟踏板卖,与蒙宝业当面锣对面鼓的谈一次。

李弥不愧是久居高位之人,远不是常年混迹于底层的蒙宝业可比,他们见面以后,李弥直接抛出了自己的三个观点,令蒙宝业顿时改变了主意。

第一,抗日战争期间,蒙宝业身为连长,参与作战,带头冲锋,劳苦功高;

第二,中缅边境生活条件苦,长期驻守之下,生活更加困苦,偷卖军火来改善一下生活水平,并不算什么大过错,完全可以原谅;

第三,蒙宝业率兵脱离部队,落草为寇,那也是形势所迫,算是无奈之举。

寥寥数言,将蒙宝业的担心一扫而光,终于改变了主意,愿意从此为李弥效力。不过,蒙宝业常年混迹于国民党军队,又当了这么久的土匪,早已经成了一块老姜。

他提出归顺的同时,也提出了经费和武器的问题,还强调自己的队伍不能与李弥的合并,皆得到李弥的批准。从这以后,蒙宝业被任命为游击大队的大队长,隶属于残匪总部,成了蒋残匪在中缅边境搞破坏的马前卒。

李弥为何给蒙宝业如此多的优厚待遇?因为李弥当时的处境也并不好,自从他的老底子第八军被打光以后,在台湾一直都处于寄人篱下的状态,好不容易听闻李国辉、谭忠这股千余人的残军尚存,这才有机会来到缅甸,重新得到蒋介石的任用。

为了从蒋介石处得到更多的支持,李弥急需采取一些行动,来迎合蒋介石想要「反攻大陆」的计划。但李弥很清楚,当年国民党军队如此强大,都不是解放军的对手,如今他麾下仅是沦落到缅甸的残军,又如何能够实现「反攻大陆」的计划?

李弥既想赢得蒋介石的信任,又不想消耗自己仅存的老底子,这才希望招揽一些土匪、恶霸,让他们去替自己卖命,而蒙宝业正是这个人选。

起初,蒙宝业不知道李弥心中所想,得到李弥提供的武器后,便按照李弥的命令,率部去中缅边境搞破坏。几次行动下来,蒙宝业均是惨败而归,损失不小。这时他才明白过来,李弥说的「反攻云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从此以后,蒙宝业改变了策略,不再真的去强攻,而是时不时的搞一些小规模的窜扰活动,做样子给李弥看,以便向李弥讨要更多的经费。蒙宝业此举,与李弥应付蒋介石的策略大同小异,两人之间竟然形成了一种古怪的默契。

喜忧参半

可惜好景不长,对这股蒋残匪十分不满的缅甸政府,很快就将问题诉诸国际。在国际压力之下,蒋介石被迫下令让李弥撤军,将蒋残匪撤回台湾。彼时的李弥很苦闷,因为这些年他在缅甸积累不少财富,生活很奢靡,但也不敢违背蒋介石的命令,只好硬着头皮回了台湾。

蒙宝业听闻消息后,喜忧参半。喜的是李弥部撤走以后,他就不必再受李弥节制,此前一直被李弥霸占的地盘,他也可以染指,从此可以成为缅甸残匪的真正老大;忧的是缅甸武装剿匪时,以前一直与李弥联手,以后只能靠自己,前途未卜啊!

与此同时,毛人凤也将目光投向缅甸残军,他得知蒋残军并未全部撤离之后,便起来了控制缅甸残匪部队的念头,一方面增大自己手中的筹码,扩大情报系统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借残军讨蒋介石高兴,巩固自己在台湾岌岌可危的地位。

在毛人凤的支持下,吕维英潜入缅甸,带着「提供美元和武器」的承诺,开始陆续和蒙宝业、张伟成和吴运援接触。吕维英此行颇为顺利,很快就搜罗了三个师的兵力,并将蒙宝业、张伟成和吴运援纳入麾下,霸占着孟马、踏板卖、孟歇地区。

就在毛人凤和吕维英以为自己的筹谋得逞时,突然传来消息,柳元麟重返缅甸了!这位柳元麟乃蒋介石近臣,他此次重返缅甸的目的不言而喻,定然是来接管蒋残军。吕维英仗着背后有毛人凤支持,不愿意归属柳元麟,处处和柳元麟对着干。

这样一来,蒙宝业、张伟成和吴运援就面对一个选择,到底是跟着吕维英,还是归属柳元麟?蒙宝业当年面对李弥时的顾虑,此刻再次成为他的心头之患,他生怕归属柳元麟后,会被秋后算账,便坚定的站在了吕维英一边。

但张伟成和吴运援却有着另外一番打算,吕维英看上去暂时得势,但柳元麟毕竟是蒋介石的近臣。从长远发展来看,最终倒下去的人很可能会是吕维英,倒不如在柳元麟重返缅甸,未能站稳脚跟时,归于到柳元麟的麾下,日后没准能得到重用。

难逃一死

柳元麟得到张伟成和吴运援的支持后,总算是不再如先前那般被动,对吕维英的态度逐渐强硬起来。毕竟吕维英背后的人是毛人凤,他背后的人却是蒋介石,难道还会怕他不成?

况且,柳元麟奉蒋介石之命,重返缅甸掌控残军,属于「正统」。吕维英背靠毛人凤,或许在别人眼中不好招惹,但在柳元麟看来,也不过是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特务组织罢了。

很快,柳元麟向蒋介石说明情况,惹得蒋介石大发雷霆,很快就派人到缅甸传达蒋介石的命令。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吕维英也不敢继续和柳元麟叫板,只好强压心头怒火,同意归属柳元麟总部。

吕维英被迫低头了,柳元麟却没打算放过他,在此后组织的几次大规模窜扰行动失败后,柳元麟将失败的责任都推到了吕维英身上,随后以吕维英不听调度、督导不力为由,撤了他的军长,把他给软禁起来了。

其实,柳元麟的做法大家都看得明白,他这是要夺权了。想想其实也容易理解,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吕维英这种和柳元麟立场不一致的人,柳元麟是必然要拿下他的。唯一让柳元麟费心的是,吴运援、张伟成和蒙宝业三人,究竟该如何处置才好。

从立场角度来看,吴运援、张伟成和蒙宝业三人与吕维英完全不同,且吴运援和张伟成对柳元麟很早就表明了支持的态度。至于蒙宝业,在柳元麟心中的地位则会差上不少,毕竟他在吕维英和柳元麟之间,曾选择了吕维英,此时投靠柳元麟是无奈之举。

柳元麟任命吴运援为第一军军长,任命张伟成为第四军军长,任命蒙宝业为匪2师师长,但将蒙宝业的军衔升为少将。从三人此前的表现来看,柳元麟如此任命并无不妥,但蒙宝业却自认不比张伟成和吴运援差,对柳元麟的任命十分不满。

就在蒙宝业满腹牢骚时,传来蒋介石想要召见少将以上军官的消息,吓坏了蒙宝业。蒙宝业为何会害怕?因为他怀疑自己遭到的「不公」待遇,就是蒋介石授意,甚至此次蒋介石的突然召见,都有可能是为了骗他去台湾,然后收拾他。

蒙宝业担心自己以前带兵「哗变」的旧事被翻出来,坚决不肯去台湾,哪怕伤了柳元麟的面子也在所不惜。柳元麟十分生气,打算找机会收拾他,还没等柳元麟动手,中缅边境勘界警卫作战便开始了。

解放军进入缅甸以后,立刻对盘踞在缅甸境内多年的蒋残匪展开围剿。蒙宝业和副师长蒙显组织反抗,却很快败下阵来,只好率部向北逃窜。但解放军打仗最擅长迂回阻击,等他们逃到永别力村口,被早就守在那里的8连战士放倒几个土匪,这才知道被抄了后路。

蒙显不知如何是好,连忙去请示蒙宝业。蒙宝业闻言,并未惊慌,命蒙显立刻组织残匪,准备向解放军阵地进攻。蒙显见蒙宝业沉稳指挥,心中多了一分安定,立刻按照蒙宝业的安排,率领残匪向解放军阵地冲杀过去。

蒙显到死都没想到,蒙宝业的镇定其实是装给他看的。他让蒙显组织残匪冲锋,是把蒙显当成了炮灰,让他吸引解放军火力,自己则率领几个心腹匪兵,打算趁乱逃跑。

蒙宝业一路翻山越岭,好不容易钻入一片芭蕉林中,刚想喘口气,就听见了解放军追击而来的枪声。迂回阻击他们的解放军,并非只有一队,善于追击的解放军,哪里会让蒙宝业在眼皮子底下逃掉呢?

蒙宝业率领几名残匪与解放军激战,很快就被打死了几人,蒙宝业回头看时,身边的残匪就剩下了两人。自知不敌以后,蒙宝业打算继续逃跑,但他刚跑出没几步,就有解放军的手榴弹在他身边爆炸,将他给炸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