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他是国军的总司令,毛主席唯独不接受他投降,老蒋:我也想杀了他

2024-07-26历史

「我也有杀了他的念头。」

作为国民党领袖的蒋介石,对昔日亲信何应钦竟怀有如此深仇大恨。与此同时,共产党领导人毛主席对何应钦也怀有极大的敌意。1949年局势明朗时,毛主席坚决拒绝接受他的投降。这位两党共同的敌人何应钦,到底做了什么,让这两位最高领导人都对他恨之入骨?接下来,小史将带大家一探究竟。

何应钦被认为是蒋介石的核心幕僚。1890年4月,他出生于贵州省兴义市的一个军事世家,先祖在清朝末期曾任军官,后转行经商。何应钦从小体魄强健,热爱学习,15岁时顺利考入当地学堂,即今天的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前身。

为了继续学业,何应钦于1908年被选拔进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深造,展现出他早期的军事才能。1909年,清政府进行留日军事生选拔,何应钦以优异成绩获得前往日本振武学校学习的机会。在振武学校,他接受了系统的军事教育,并结识了未来成为中国国民党领袖的蒋介石,这段经历为他们未来复杂而深远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在此期间,何应钦开始了他的政治觉醒。他在日本留学时加入了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积极参与推翻清朝的革命活动。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何应钦与蒋介石及其他同盟会成员一同回国,投身革命事业。

革命成功后,何应钦在上海沪军都督府任职,亲历了袁世凯窃取政权的全过程。这段经历使他对政治风云变幻有了更深刻的敏感度。在讨袁失败后,何应钦再次前往日本深造,并进入了日本士官学校。在那里,他与未来的日军将领冈村宁次建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

何应钦从日本士官学校回国后,他的军事职业生涯迅速发展。他最初被任命为黔军第一师第四团团长兼学生营营长,随后由于其在军事和教育方面的才能得到认可,他晋升为贵州讲武学校校长和省会警察厅厅长。

1922年,何应钦调任云南讲武堂担任教务长。1924年,随着国共合作的推进,孙中山指示蒋介石和廖仲恺等人筹建黄埔军校。何应钦受邀加入,凭借与蒋介石的深厚友谊及其在军事教育方面的丰富经验,被任命为副总教官。

黄埔军校创办后,何应钦在这所军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并获得了孙中山授予的少将军衔。在黄埔军校的时光里,何应钦与蒋介石、孙中山、王伯龄等重要人物有着密切的互动,他们的合影广泛流传于网络,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关系。特别是与王伯龄的对比,更突显了何应钦在个人品德和工作态度上的优越性。何应钦的敬业精神和低调风格,使他在蒋介石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在北伐战争的东征中,何应钦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在棉湖战役中,他所指挥的教导一团以较少的兵力抵挡住了敌军的数倍攻势,直到援军赶到,从而确保了战役的胜利。这一胜利不仅维护了广州的革命根据地,还增强了黄埔军的声誉。蒋介石对这场战役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因此将何应钦提升为两个教导团的统一指挥官。

何应钦职业生涯中的关键时刻是他在中山舰事件中的表现。当时,蒋介石因汪精卫及其亲属王懋功的行动而感到威胁,怀疑自己可能被送往海参崴。在这紧要关头,何应钦坚定的支持极大地鼓舞了蒋介石。何应钦明确表示站在蒋介石一边,并邀请他在必要时前往汕头指挥部队。

中山舰事件随后成为国民党清洗共产党内部的重要事件,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转折点。何应钦在事件中的表现,使蒋介石对他的信任更加坚定,事后他被提拔为黄埔军校的教育长,确立了他在黄埔系中的领导地位。

1927年,随着「宁汉合流」的政治背景,一系列内部动荡和军阀斗争使国民党的权力格局发生了变化。当时,以李宗仁和白崇禧为首的桂系联合北方的军事重镇,如冯玉祥、阎锡山等老牌军阀,共同施压,迫使蒋介石暂时隐退。在这些紧张的政治角逐中,蒋介石发现自己的力量和策略不足以应对这些老练的对手,因此迫切希望获得忠诚的支持。

在这个关键时刻,蒋介石将目光投向了何应钦,渴望从老朋友那里得到支持。然而,何应钦却选择了沉默,低下了头,这一举动深深刺痛了蒋介石的心灵。这种态度在蒋介石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使他久久无法释怀。每当蒋介石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他总会感慨道:「当初如果敬之能够出面支持我,局势或许会截然不同。」

1936年寒冷的十二月,西安事变将中国政局推向了风口浪尖。张学良的突然举动使得蒋介石被扣押,何应钦因此被委以重任,代理蒋介石职务。面对解救蒋介石的难题,内阁内部迅速分裂为两派:一派以宋美龄和孔祥熙为代表,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而何应钦则持强硬立场,坚持使用武力解决,并迅速组织讨伐军,命令飞机轰炸西安。

何应钦在公众场合不断高喊「营救委员长」和「血洗长安」的口号,表面上看似是出于对蒋介石的忠诚与救援的热情,但他的动机实际上更为复杂。有观点认为,何应钦实际上是借张学良的叛变来排挤蒋介石,以图自己能够掌握更大的权力。宋美龄在给蒋介石的信中隐晦地提到了这一内幕:「南京戏中有戏」,暗示了这场事件背后潜藏的深层政治计算。

尽管局势激烈,西安事变最终通过和平方式得以解决,蒋介石安然无恙地返回南京。虽然蒋介石在公开场合对何应钦处理局势表示了感激,但他内心深处却积蓄了更多的疑虑和不满。

自那时起,何应钦虽然依然在国民政府中担任高层职位,但实际上已经被边缘化,不再拥有实质性的军权。蒋介石对他的猜忌和警惕使他无法再信任何应钦,尽管何应钦在政府中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

蒋介石在多个场合对何应钦表现出极度不满,甚至在言辞中透出浓烈的杀意:「我也想杀了他。」这句话显示出蒋介石对何应钦在关键时刻的选择深感失望,尤其是在西安事变和蒋介石第一次下野期间,何应钦的行为让蒋介石对他的忠诚产生了质疑。

1945年9月9日,这是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时刻。在南京举行的日本军队投降仪式上,何应钦作为中国的官方代表,接受了日本的投降。然而,在这个本应象征民族胜利和尊严的场合,却出现了一幕令许多中国人难以接受的场景。

何应钦在接过日本侵华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递交的投降书时,意外地起身回礼,且鞠躬的幅度超出了预期,甚至超过了日方代表。这种举动违背了事先的协议安排,即中方代表在整个仪式中不需要对日方的敬礼做出回应。何应钦不仅起立,而且其行为在形式上显得过于谦逊,这一情景被无数目击者和历史记录者详细记载。

冈村宁次在回忆录中也提到这一事件,他谈及何应钦的回礼时,感受到了东方传统美德。然而,这一描述并未能平息公众对何应钦的强烈不满。许多人认为,尤其是考虑到何应钦过去的亲日行为,这种回礼严重损害了国家尊严。

何应钦的政治生涯颇具争议。1935年,他与日本代表梅津美治郎签署了备受诟病的【何梅协定】,该协定普遍被认为是背叛国家利益的行为。抗战胜利后,何应钦还被指责试图保护日本战犯,他的这些政策和决策被许多人视为对日本的屈从。

何应钦在国民党内曾享有极高的地位,他长期受到蒋介石的信任,并在黄埔军系中仅次于蒋介石。他从黄埔军校总教官的位置迅速晋升为国民党的重要领导人。尽管他曾因政治判断失误两度站错队,但依然能够维持在党内的重要职务,这足以体现他在军事和政治领域的卓越能力。

尽管如此,何应钦的亲日和媚日行为大大损害了他的形象。在中国民众看来,他的一些决策和举动几乎等同于背叛。尤其是在签署投降仪式上的表现,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令人极其不适,不仅是对他个人的极大羞辱,更是对整个国家的屈辱。

随着1948年解放战争接近尾声,国民党的统治岌岌可危,许多国民政府的高级官员开始投向解放区。在这种大背景下,何应钦也试图向共产党展示自己转变的态度。然而,何应钦的政治算计并未如他所愿,他的过去使得他在新政权眼中成为了不可饶恕的战犯。

毛主席坚信,何应钦曾在反共与镇压行动中扮演的角色,导致了无数革命同志的牺牲,这些罪行绝不应被遗忘。因此,尽管何应钦试图表达悔过之意,共产党并未接受他的投降,而是将他视为战犯处理。

面对共产党的冷漠态度,何应钦走到了绝境,只能跟随蒋介石逃往台湾。然而,来到台湾后,他的处境并没有因离开大陆而得到改善。他不仅被蒋介石解除了一切职务,还在与当地政权的激烈冲突中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1986年,一张珍贵的照片记录了何应钦在台北晚年的生活片段。照片中,何应钦坐在轮椅上,头戴轻巧的鸭舌帽,脖子上围着一条柔软的围巾,他的目光坚定地投向远方。尽管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他的面容仍然显得健康而红润。

那一年,何应钦已经年届九十六岁。按照传统观念,「人生七十古来稀」,他不仅超越了常人的寿命,还保持了难得的精神风貌。在当时,何应钦的长寿无疑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尽管年事已高,他的生命力依然显得格外强劲,直到1987年才安详离世,享年9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