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好色成性,却英明的要命

2024-07-26历史

在嘉靖四十五年,也就是公元 1566 年,明世宗朱厚熜,这位嘉靖皇帝去世啦。

嘉靖这个人呀,特别喜欢吃丹药,而且尤其爱吃那种重金属严重超标的。

咱们都清楚,在历史上那些吃丹药想长生不老的皇帝,大多都命不长,像中晚唐时期喜欢炼丹修道的那几位皇帝,差不多都是二三十岁就没了。

嘉靖从小就吃这东西,可还活到了整整六十岁,那真算得上是高寿啦。

嘉靖去世后,继承皇位的是裕王朱载坖,此人便是明穆宗隆庆皇帝。

在这之前,大明的这位太子,也就是帝国的接班人,早就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见到他父亲嘉靖啦。

刚才咱们讲,嘉靖这家伙喜欢吃丹药,实际上他不光喜欢吃丹药,还喜欢修玄呢。

他觉得吧,自己就是神的使者,做的都是落实神的意志的事儿,所以他跟天上的神灵肯定在某种意义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交流。

为了折腾这些神神鬼鬼的说法,嘉靖特地在宫里养着一个叫陶仲文的道士,向人家学那些神奇的方术。

这个陶仲文呀,从某种程度上讲,那可是嘉靖精神世界的老师,嘉靖常常去找他咨询事情。

嘉靖十二年的时候,皇帝有了皇长子朱载基,可高兴劲儿还没持续俩月呢,这孩子就没了。

嘉靖十五年的时候,皇帝有了皇次子朱载壡,可这朱载壡长到十五岁,就病死了。

嘉靖的两个儿子先后离世,这对他来讲打击可不小。朱载壡去世时,皇帝已步入中老年,连连遭受丧子之痛,心里特别不好受,于是他马上就去找老道士陶仲文寻求解答了。

老陶呀,你讲万方有罪,罪在朕身,可老天爷咋就接连把我两个儿子的命给夺走了呢?

嘉靖那么悲伤地倾诉,陶仲文心里压根没啥感觉。

那是你儿子没了,不是我儿子没了,这和我有啥关系?

我帮你炼丹,你给我工钱,可你没讲我还得顺带做你的创伤科心理医生呀?

陶仲文心里挺烦的,可毕竟来的是皇帝,是君王啊,人家兴冲冲地跑这儿跟你倒苦水,你肯定得琢磨出个解决的法子。

陶仲文左思右想,最后瞎编出了这么一条理论:

陛下您这两个儿子的死,不是意外横死,也不是突然暴死,而是事出有因的。

为啥这样呢,就因为陛下您是真龙天子,是条大龙,陛下您的儿子们虽说也是真龙,可他们不是天子,所以只能算小龙。

小龙来到这人世间,谁都不怕,啥豺狼虎豹都吓不住他,可他唯独不能见的人,就是大龙。

小龙见到大龙,一是害怕,二是觉得自己不行,这就跟被吓住了似的,时间长了身体就会有毛病,死了也是正常的。

陶仲文一通瞎扯,嘉靖老兄那是深信不疑,赶忙追问咋解决。

陶仲文清了清嗓子,大手一摆说道,办法肯定有,而且还挺简单的,以后陛下要是再生儿子,再有小龙,别让他们碰面就行。

嘉靖啊,他因为死儿子这事都怕得不行了,打那以后,那真是严格照着这个制度来,之后再生的儿子,他是能躲就躲,能不见就不见。

后来嘉靖又得了两个儿子,一个是景王朱载圳,另一个则是当时被称为裕王的隆庆。

这俩儿子呀,打从出生再到长大,压根儿就对父亲没什么印象。

虽说俩皇子都没见过他们的父亲,可嘉靖明显更偏爱景王朱载圳。

要知道,朱载圳排第三,朱载坖排第四,由于嫡长子继承制度的缘故,嘉靖更盼着长子来继承皇位。

在老皇帝临终前的那阵子,他把大臣召集起来,跟臣下说起当年成祖朱棣册立皇储这档子事。

他为啥提这个?那当然是因为欣赏朱棣坚持立长的做法呗。

所以呢,在争储位这事儿上,朱载坖自打出生就败下阵来了,就因为他不是老大,所以不管他多努力、多出色、多去证明自己,皇位跟他压根就沾不上边,更别提他平常连皇帝的面都见不着。

这算啥呀,这就是命里只有八尺,别想求得一丈,这就是啥都由命定,半天由不得人呐。

然而,历史往往让人意想不到,胜券在握的景王朱载圳原本都躺平等着了,就等着皇位自己送上门,哪晓得,一场病很快就把他身体搞垮了,没过多长时间,朱载圳也死了。

朱载圳去世之后,朱载坖就变成了嘉靖唯一的儿子。

独子啥意思?就是老皇帝没别的可选,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个人就是他。本来跟皇位没啥缘分的朱载坖,反倒稳稳地当上了大明新皇帝。

1566 年 12 月 14 号,嘉靖皇帝病得厉害,眼看就要撑不住了。

咱们都清楚,通常来讲,明朝的皇帝大多住在乾清宫,可嘉靖不是这样,他后半辈子一直是在西苑住着。

嘉靖这人啊,性格有缺陷,拿现在的话讲就是情绪不太稳,老是发脾气,动不动就打骂宫女和太监,在嘉靖年间,宫女太监的死亡率可高了。

总是干缺德事儿肯定没好下场,嘉靖成天折腾手下的人,几个小宫女实在受不了啦,于是奋起反击。有一晚趁着皇帝睡着,拿了根绳子,差点就把嘉靖勒死喽。

这事儿一出,皇帝又羞又怕,乾清宫都不敢待啦,干脆直接搬到了西苑。

所以呢,嘉靖快死的时候,他没在乾清宫,而是在西苑。

又因为嘉靖一直坚持二龙不相见的这个说法,所以不让自己的儿子来探望他。

朱载坖要是来不了,那就只得把嘉靖挪到乾清宫去。

毕竟老皇帝快不行了,那肯定得跟儿子交代一下身后事呀,于是几个小宦官抬着嘉靖往乾清宫跑,然而很可惜,就算再怎么着急赶路,还是没来得及,嘉靖一口气没喘上来,就死在半道上了。

这位被称作有史以来最聪明、最有心计、最有谋略的大明皇帝,直到临死,都没能够见到自己的儿子。

原来,陶仲文跟嘉靖讲的,并非方法,而是宿命。

朱载坖当上皇帝啦,隆庆时期就此正式开启。

对大臣们来讲,这肯定是个好消息。要知道,不管是隆庆前头的嘉靖,还是隆庆后头的万历,那可都是动不动就不上朝、不干活的主儿,他们不喜欢上班,也不愿意处理政务。松松垮垮的大明政坛急需一位新君行事果断,来改变这让人心里不踏实的沉闷局面。

但明摆着,新皇帝好像让大家有些失望。

虽说新皇帝不像是个懒散的人,可也算不上勤快。

皇帝上朝的时候不大吱声,通常大臣们在下面讲十句,皇帝也就偶尔冒出一两句。

大臣们发言的时候,皇帝还能跟着讲上几句,可要是大臣们不吭声,隆庆往往就习惯于啥也不说了。

皇帝的眼睛老是朝着奉天殿外面瞅,皇帝的心思呢,早就不在紫禁城里头了。

并且,隆庆好像延续了他父亲的坏毛病,动不动就找各种借口不去早朝。

早朝是啥?这不光是大清早开的一场会,更是一个王朝在礼仪和制度方面的展现。

咱们的封建王朝,得依靠成百上千的官吏来管理比官僚阶级人数多得多的成千万甚至更多的农民。

朝廷里的事儿错综复杂,地方上的变化更是难以预料,想把每件事不论大小都拿到朝廷里去研讨处理,根本不可能。

不过呢,朝廷是有礼制、有法度、有规则的,这些都得向天下宣告,让大家去学习跟效仿,而早朝就是一种顶好、最直截了当的榜样。

皇帝要是不上早朝,那就意味着这个庞大的帝国变得乱糟糟没了秩序。

隆庆皇帝不光不爱去上朝,就连到太庙祭祀天地和祖宗神灵这种事都很少做。

国家的大事,就数祭祀和打仗,隆庆你这般消极懒散,是不是太不像话啦?

并且,随着时间不停往前走,这个差不多是靠老天帮忙才当上新皇帝的人,更多的毛病慢慢显现出来了。

皇帝特别贪恋女色,生活穷奢极侈,到处搜罗秀女,成天在后宫里流连忘返。不少资料还显示,隆庆自打即位开始,就一直服用壮阳的药。

这纯粹就是个昏庸的君主。

有一些御史言官给皇帝上疏提建议,皇帝啥也没说就发火了,把他们狠狠揍了一顿。

要是从这种角度来看,隆庆算得上是一个失败的、没啥水平的帝王。

不过有一点得留意,皇帝既不愿意别人管他,他也不管别人。

这位不受嘉靖重视和疼爱的皇子,由于没跟父亲长时间相处,他的性格跟父亲不但不一样,还完全相反。

嘉靖这一辈子,到底是怎样的呢?那就是权力必须得由他紧紧抓着,如果他办不成事,那也绝不允许任何一个文臣在他那个时候有太多成就。可隆庆这一辈子,却跟他爹走了完全相反的路。

隆庆皇帝对权力掌控得很差,他特别愿意把国家大权按一定份额分给那些想为朝廷效力的大臣,这样自己就能有好多时间去享受以前被他父亲压制、在当太子时失去的快乐时光,他要补偿自己。得到皇帝完全信任的大臣,像徐阶、高拱和张居正等等都在其中。

于是,神奇的场面来了——皇帝啥也不干了,大臣们倒是拼命折腾起来。

就这么着,在位短短六年的隆庆皇帝做成了两件大事,一个是隆庆开关,另一个是隆庆和议。前者差不多把倭寇的问题给解决了,后者让明朝跟蒙古将近二百年的敌对状态结束了。

在隆庆那时候,人事进行了改革,官吏治理变清晰了,海运也恢复了,就连一条鞭法都开始试着推行了,确实,张居正早就为以后做准备啦。

六年光景,他活出的精度,是他父亲嘉靖和他儿子万历活六十年都没活出的。

当时运气好的时候天地都帮忙,可这运气没了英雄也无可奈何。

这样的情形,这样的结局,恐怕就算是整天浑浑噩噩,已然成了个色鬼的隆庆皇帝本人,估计,也未曾料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