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如果李牧不死,赵国有可能打败秦国吗?为何赵国出了很多名将?

2024-05-07历史

如果李牧不死,赵国也没办法打败秦国。李牧虽然是难得的名将,可是长平之战后,赵国已经元气大伤,连燕国看了都想踢两脚,可以想象赵国是个什么状态了。

李牧的战略眼光,战术技巧都是一流的。可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上弱于人,战场上也必然受牵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士兵再骁勇,也不可能饿着肚子打仗啊。

或许有人说,只要拖到嬴政咽气,胡亥继位。到时候秦国很有可能发生内乱,那赵国不就有希望了吗?

我们先不说秦国不统一天下,胡亥是否还能继位。单说赵国这一边,赵国后期的国力,几乎经不起失败了。这种情况下,赵国想有一线生机,可以不胜,决不能失败。

廉颇李牧他们也确实都是这么做的。李牧的几次有记载的战争过程,和廉颇指挥长平之战都很像,就是等。我就等时机,只要我有机会胜一次,你就完了。

可是赵国等的起吗?李牧的无力回天,只不过是廉颇长平之战的重演。赵国的国力已经无法支持李牧力挽狂澜。赵国越艰难,赵王就越等不起。后方等不起,前方再有定力也无济于事。

打长平之战的时候,李牧应该还在雁门郡那里防范匈奴呢。在这个地方,李牧指挥了一次非常漂亮的战役。

李牧对士兵很好,待遇优厚,还教士兵骑马射箭。按一般人的想法,待遇优厚,还重视训练,这是要给匈奴点颜色看看,准备打仗啊。

可是李牧一直没有和匈奴开战。他命令士兵细心站岗,多观察烽火台,还派了很多的侦查人员。可是做了那么多准备,他却只防守,不进攻。

李牧下令:「匈奴如果入侵,就赶快收拢人马,退回营垒固守。谁敢去捕捉敌人,斩首。」李牧的态度让他的手下都很迷惑,难道李牧他就这么害怕匈奴吗?

在匈奴人看来,这个守将就是个怂货,连和他们打一仗都不敢。可是似乎没有人注意到,在李牧这种奇怪的策略下,匈奴连着好几年都没占到赵国的便宜。

这种奇怪的对峙持续了一段时间,赵王坐不住了,把李牧召了回来,用别人代替了李牧。

可是换人之后,赵王和雁门的将士们才发现,这还不如不换人了呢?李牧在的时候,大家虽然憋气,但没什么经济损失。新来的将军倒是敢和匈奴打,可是屡战屡败。虽然勇气可嘉,但是损失太多,而且这么一来,边境地区都没法耕地放牧了。

这么一对比,还是李牧好。赵王只好请李牧再次出山。李牧没有急着接下命令,而是闭门不出,声称自己有病。在古代,大臣称病,往往不是真有病,而是处于某种原因找的借口,比如心有不满,比如害怕君王忌惮,比如像李牧这种,趁机提要求。

李牧不出来,赵王只好再次下旨,李牧趁机提要求:「大王,我回去继续干可以。但是你得允许我,还像之前那么干,我才敢领旨。」

事已至此,自然是李牧说什么是什么。所以李牧回去后,还想之前那么守着边境,再也没有人对他的做法提出异议。赵国的军队依旧不停的避战,匈奴依旧是徒劳无功。

几年下来,边境的士兵经常能得到李牧的赏赐,可是一直没有机会立功。时间一长,这些士兵都心痒痒,想打一仗。这倒不是因为浮躁,只是李牧给的实在是太多了。这么多年,他们收入不少,待遇很好,可是仗一次没打,生活舒适的让他们心里过意不去。

于是他们都去找李牧,要不咱打一仗吧,不然一直没军功,这肉我们吃着不踏实。

这一次,李牧答应了。而且出乎大家的预料,李牧一出手,就准备的是大活。他精心挑选了战车一千三百辆,战马一万三千匹,骁勇善战的士兵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

李牧驻守雁门郡多年,由于一直没有战败,所以此地的经济状况很从容;士兵们训练了很多年,皆骁勇善战;而且由于他之前常常派士卒去勘探敌情,所以他对于匈奴军的状况也很了解。万事俱备,开工!

由于李牧多年来一直避战,所以匈奴都以为李牧懦弱,对李牧毫无警惕。李牧故意让人许多人带着牲口放牧,匈奴人看到漫山遍野的牧民和牲畜,非常高兴。

一直以来,在李牧的防范下,匈奴人一点便宜没占到赵国的,现在有机可乘,立刻派人去抢。

李牧继续示弱,假装失败,把人和牲畜都留给了匈奴。匈奴单于不知有诈,果然派大队人马前去追击。李牧利用左右两翼包抄,围殴匈奴,打败敌军。

这一仗下来,匈奴被剿灭十万余人。此后十多年,匈奴都没敢骚扰赵国。赵国终于免去了北方的威胁。

从李牧的这次战争经历来看,李牧打仗其实相当有特色。他擅长等机会,一旦他得到机会,对手就完了。

后来,孝成王死了,赵悼襄王继位。赵悼襄王一继位,就重复上演了赵王的传统技能,换人。赵悼襄王用乐乘替换廉颇,结果廉颇一怒之下攻打了乐乘,然后自己逃到魏国。

赵奢蔺相如已死,廉颇外逃,李牧成了赵国的顶梁柱。

赵悼襄王在位十年就死了,公元前235年,赵王迁继位。就在赵王迁继位的第二年,秦国出兵攻取赵国的平阳,斩杀了十万赵军。赵国再次受到重创。

次年,秦军又从上党出发,经过太行山深入赵国后方,兵锋直逼邯郸。情况危机,赵王迁把李牧从雁门调了回来,让他率领全部赵军抵御秦国。

李牧带着赵国的主力部队和秦军对峙了起来。李牧还是老策略,拒不出战。

李牧的原因和当初廉颇在长平之战时一样。秦军士气正盛,现在打仗,难以取胜。不如避其锋芒,等秦军士气松懈,有了破绽,再伺机出动。

又是熟悉的配方,又是熟悉的味道,秦军旧梦重温,回忆起了被廉颇支配的恐惧。

这一次,秦军主将桓齮(音同蚁)打算主动出击,决不能被李牧牵着鼻子走。他打算攻打肥下。按照他的想法,李牧见肥下被围攻,一定会出兵救援,赵军离开营地,自己就可以和赵军交战了。

可是,这个桓齮有点太实在了,他把主力带走了。得知肥下被攻打的信息,赵军确实有一些将领提出要去救援。可是李牧不是一般人,他清醒的指出,秦军攻打肥下,就是希望赵军能去救援肥下。如果赵军真的离开营地,那不是按照敌军的安排做事吗?

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这可是兵法大忌。所以李牧反其道而行之,你不是倾巢出动吗?那我攻打你的老巢吧?

就这样,桓齮把主力部队带走,反而方便了李牧偷家。由于赵军多日以来一直避战,所以秦军早就放下了警惕。李牧突然出击,把秦军打的大败不仅虏获了留在营地里的秦军,还获得了秦军的辎重。

桓齮得知自己老巢被人端了,赶紧回去救援。李牧早有准备,已经布置好兵力。桓齮匆忙赶回去,一头扎进了赵军的怀抱,被打的落花流水。

说起来,李牧还真是桓齮的克星。在不久的将来,桓齮还会败在李牧的手中,用生命给李牧再刷一次战功。

这一次胜利不仅是打败了强悍的秦军,更是解救了邯郸的危险。所以这次获胜之后,赵王迁封李牧为武安君。这是一个荣耀的封号,可实在不是一个吉祥的封号。

在李牧之前有两个武安君,一个被五马分尸,一个被赐秦王剑自裁。李牧之后还有一个武安君,最终兵败自杀。

从李牧的这两次胜利来看,他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将领。他遇到战争时不急着求胜,而是先求「不败」,这样就不会损失赵国的力量。然后他会耐心的等时机,一旦机会来了,他就会让对手知道什么叫「你只能输一次」。

对于赵国后期的家底来说,李牧是相当有性价比的选择。他损耗少,发挥稳定,效果显著且持久。

问题是,赵国后期太虚弱了,即使是李牧这么有性价比的选择,对于赵国来说依然难以支撑。

李牧人生的最后一场仗,是和王翦打的。这场仗的起因是什么?是赵国地震,赵国发生了大面积饥荒。所以秦国才会觉得赵国支撑不住,才会派人去攻打赵国。

打仗是需要后勤支持的。即使赵王迁不听信谗言,以赵国的国力,又能支持多久呢?

李牧的优势,在于他耐得住,算的牢,所以对方只要有一丝破绽,就会满盘皆输。

在战场上,李牧是占据主动的人。可是在国力上,秦国才是占据主动的一方。由于秦国对赵国,在国力上有碾压性的优势。所以在政治上,赵国才是那个「只能输一次」的。

赵国多名将,主要是和他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赵国作为四战之地,民众习惯于征战,所以普遍勇武彪悍。赵国的「学习氛围」比其他国家浓厚,所以就更容易出名将。

再加上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军队整体战斗力也有了明显提升。士兵骁勇,自然更容易出战果,能让将军们发挥出效果。廉颇去楚国后,依然对赵国恋恋不忘,除了留恋故土,可能也是因为廉颇更适应赵国军队吧?

特殊的环境和赵武灵王的改革,铸造了强劲的军队和优秀的将军,可是赵国末期的赵王,能给将军职位和兵权,却不能提供良好的后勤支持;能给将军权力和荣耀,却不能给将军理解和信任。

所以,虽然赵国多良将,但也难以改变赵国的命运。这些良将虽然有能力和抱负,却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只能随着赵国的衰落,而匆匆退出历史,成为一段过往的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