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又是威逼又是利诱,可吴忠性一点儿都没被打动。
可解放军让他帮忙绘制西藏地图,吴忠性毫不犹豫,立马就去了。
那,吴忠性到底为中国绘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啥贡献?
他到底是怎么从一个少年时父亲就去世的穷苦娃,一点点变成中国地图学界的「一代宗师」的?
【四处漂泊的求学青年】
吴忠性在 1912 年 3 月 26 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东边的东乡吴兴村。
吴家在当地那可是世代的书香之家,吴忠性的曾祖父考中过「贡元」,祖父在河北当过县丞。
到了吴忠性这一辈儿,家里已经特别穷了,主要是因为吴忠性父亲早早去世。
小时候父亲就没了的吴忠性,只好被送到外祖父杨国虞家里寄养。
杨国虞是个厚道又慈祥的老人,对吴忠性母子特别照顾,而且他是个管账的,家里条件不错,吴忠性的童年这才有福过得没愁没忧。
七八岁那会,吴母领着他回到了老家,也就是合肥肥东。
跟家族里其他几房一对比,吴忠性这家人口最少,家产也最薄。看明白这些的吴忠性,就在这个时候立下了个大大的志向:未来必须要给自家争个光彩。
就像后来吴忠性在回忆录里说的那样:「我深深感觉到,一个孩子的家庭和受教育状况,对他人生走向的影响可大了。家庭条件艰苦点,对孩子长大不一定不好。不过得保证孩子能有上学的机会……」
吴忠性很早就有了求学的念头。
在外祖父家的时候,他在私塾里学了【千字文】【百家姓】,从十一二岁就自己一个人出去求学,也开始接触四书五经。
17 岁的时候,家乡新建了一所新式中学,已经接受了十几年旧式教育的吴忠性,接着去学英语、数学、音乐这些之前没接触过的课程。
他特别想求学,白天在学校跟着班级一起听课,晚上还得找老师给他单独补课。
这种生活过了大半年,最后这所中学由于经费不够用停办了。
没办法,吴忠性只好跟着老师去了合肥城,并且住在老师家。
早年吴忠性上学那阵儿,日子过得相当艰苦,可凭着自身的聪明劲儿和一股死不放弃的劲儿,短短半年他就把初中 3 年的课程学完了。
后来通过伯父的介绍,他进了安徽省第六中学。
但进了学校他才晓得,省立学校用的课本全是外国原版的,这对英语不太好、基础差的吴忠性来讲,学习起来太难了。
他得先趁着暑假出去补英语,完了再回学校读书。
历经 3 年的勤奋苦读,吴忠性不但通过了全省统考,在学校的成绩还特别出色,排在前面。
吴忠性后来回忆起这段艰辛的求学经历,深情地说道:「那三年收获特别大,我的基础就是在那个时候打下的,后来我能在大学教书,这跟那三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高中毕业后到底该咋办,又成了让吴忠性很头疼的艰难抉择。
考大学对他而言压力特大,想当小学老师吧,又找不到门道。
关键时刻,还是大伯给他指了条道儿——考上公费学校,学会一门手艺。
靠着扎实的高中基础,吴忠性在短短一个月里,先后考上了三所公费学校,分别是军工专门学校的机械修理专业、军医学校的药物专业、中央测量学校的制图专业。
吴忠性年轻的时候啥都不懂,对三所学校都没啥兴趣,就想着和同学一起办个补习学校。
最后多亏了大伯的劝说,吴忠性才走进了中央测量大学的大门。
一开始吴忠性挑中测量学校,是因为学校能提供公费的吃穿住行,每个月还有十元的补贴。
不过随着学习持续推进,吴忠性完全沉浸在了制图学习里头。
当时制图这个行业特别冷门,学生们大都没啥兴趣。
刚进学校的时候,制图班收了 36 个学生,后来陆陆续续走了一半,剩下坚持的那些人里,大部分也只是为了拿个文凭,真正喜欢这一行的学生没几个。
这时候的吴忠性根本没察觉到,从他迈进测量学校的那一瞬间,他的人生道路就彻底变了样。
【动荡岁月,执意留守大陆】
1935 年从测量学校毕业以后,吴忠性就被安排到国民政府测量总局干活,一年的实习期完了,他被任命成了三等测量员。
可还没等他工作满一年呢,全面抗战就完全爆发了,长三角那片老是打仗,南京老被敌人轰炸,测量局只好搬到湖南长沙去了。
吴忠性所在的那个部门,暂时去湖北测量局那儿办公了。
听他们讲,吴忠性了解到前线战场上的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由此对共产党和八路军产生了敬佩之意。
后来因为抗日的战火越烧越旺,吴忠性跟测量局只能到处转移,到处躲着战火。
从湖南的湘乡到湖北的武汉,从广西的桂林到贵州的平坝,吴忠性的脚印落满了祖国各地。
这段时间的经历虽然挺苦的,不过对他往后在制图方面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日本人投降以后,国民党的那些机关都纷纷迁回南京了,然而测量局原来的地方却被日本人的轰炸给毁掉了。
所以一直到 1947 年,吴忠性才重新上班,还一下子当上了中央制图学校制图科的主任。
吴忠性说起自己升迁的原因,总结道:「跟我同期的同学,好多都嫌工资少、工作没意思,走的走,散的散,这一行就剩下几个人了,学校不任用我还能任用谁?」
1948 年下半年,国民党在淮海战役里输得一塌糊涂,完全没了跟解放军叫板的底气。
但这一方案被学校的师生强烈抵制,大伙都联名给测量总局写信,这才让学校迁台的想法暂时作罢。
第二年 1 月,国民党的情况越来越危险,学校偷偷准备迁台的秘密方案,对外只讲要迁到广州,这样一来师生就没法反对了。
本来就对国民党没啥好感的吴忠性,就是不愿意跟着学校去广州发展。
他频繁和家人联系,有了回家乡工作的想法。
但那时候南方还在打仗乱着呢,在外头走动特别不安全,吴忠性就只能默默地等着江苏解放。
就在这时候,学校忽然下了通知:要是老师不去广州,就当作自动离校,直接开除。
那时候国内物价特别高,吴忠性一家老小都得指着他一个人的工资过日子。
最后,他给自己弄到了一个在重庆制图厂当科长的工作。
1949 年 8 月,吴忠性带着家里人去了重庆。
可到这儿还没俩月呢,重庆当局的各个部门就又接到了要转移到四川乐山的命令。
吴忠性再也不想跟国民党掺和在一起了,完全和国民党闹掰了。
吴忠性讲:「全国解放的势头这般猛,咱们还没到乐山估计就得被解放军给追上了,倒不如就在这儿解放!」
因为吴忠性的鼓励,制图科、印刷科就在重庆沙坪坝的乡下躲了起来,没多久重庆就解放了。
吴忠性的这一行为,给新中国留住了第一批制图方面的人才和设备,也正因如此,让他在新中国制图领域成为了「泰斗」级别的人物。
【为中国制图事业鞠躬尽瘁】
吴忠性在国民党的机关单位呆了十几年,但是他一点儿旧社会、旧政府的坏风气都没沾染上。
他为人正直、真诚守信,工作起来勤勤恳恳,特别讨厌官场中的勾心斗角和贪污腐败,对旧社会以及国民党的黑暗深恶痛绝。
就因为这个,他坚决回绝国民党的邀请,哪怕死也得留在大陆。
虽说他不太懂共产党,对解放区的生活也啥都不知道,可解放后看到和听到的种种,一下子就让吴忠性高兴极了,特别庆幸自己留在大陆的决定。
他瞅见作风特别能吃苦的解放军,宁可自己挨饿,也要保障他们这些知识分子的生活。
在和共产党干部打交道的时候,他打心眼里觉得对方特别亲切、特别和善。
吴忠性打那以后就铁了心,要把自己所有的本事和聪明劲儿都献给祖国和人民。
而吴忠性的优秀品质让共产党对他另眼相看,还任命他为西南军区测绘分局制图科科长。
那时候,解放军打算进军西藏,出发之前特别需要把行军路线规划好,这个任务就交给吴忠性了。
他领着制图科的全体作业人员,没日没夜地赶工加班。
吴忠性一直待在办公室,整整七天七夜都没回家,最终在大军出发前把地图给画好了。
1951 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测绘与地理研究所。
鉴于吴忠性短时间内就带队画出了西藏地图,研究所向中央上报,点名要抽调他来京工作。
吴忠性深受西南军区领导的信任和重视,可他却拒绝了这个让无数人眼馋的岗位。
就连北京总参测绘局的局长亲自跑到重庆请他,都还是没能把他调走。
1952 年的时候,西南测绘局给撤销了,吴忠性这才去北京总局上班。
没过多久,组织把他调到沈阳解放军测绘学校工作,吴忠性再次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在沈阳工作的时候,总参测绘局请过苏联专家到学校视察工作。
听完吴忠性的课,苏联专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那时候,新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向苏联取经,他们的鼓励让咱们信心大涨,学校领导对吴忠性也越来越看重了。
吴忠性在沈阳教了一年书,接着就跟着学校迁到北京了,他自己还当上了制图教研室主任,负责全系的制图教育工作。
除了教课之外,学校还让他负责制定教育计划、安排教学内容、设定课程、编写教材之类的任务。
特别是中苏关系变差以后,中国的测绘教育工作从「苏化」变为全面自主独立了。
从 1960 年起,各个大学校都自己编写教材,还重新安排教学计划。
吴忠性积极响应学校的召唤,编写出了【数学制图学】这本书,在全国各个大学里头特别受欢迎。
就算是当下,这本书的参考价值还是很高的。
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70 年代的时候,这是吴忠性精力最旺盛的壮年阶段,还是他教学教研成果特别多的阶段。
全国有成千上万的绘图人才,都是因为他的教导和引领才有了成就。
当然啦,他教出来的最厉害的「学生」,要数后来当上正国级干部的吴邦国了,吴邦国是吴忠性的二儿子。
吴忠性不光是个教书育人的好老师,还是个生活简单、管家严格的好爸爸。
他那清廉、正直又无私的品德,对子女们影响可深了。
1997 年 8 月,合肥老家来人看他,还给他送了一枚包拯一千周年诞辰的纪念章。
儿媳妇到家后,吴忠性把这枚奖章郑重地递给她:「这枚包公纪念章,送给邦国,盼着他能跟包公学学,做个铁面无私、两袖清风的人民公仆。」
这时候 85 岁高龄的吴忠性,还一直引导、教育着儿女,这份用心实在让人感动!
在解放军准备进军西藏的时候,吴忠性竟然七天七夜没休息,给解放军把西藏地图绘制出来了。
吴忠性之所以这样选择,那是因为他特别厌恶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而对共产党和解放军则是毫无保留地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