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62年,一封讣告送到中南海,毛泽东含泪:寄500,与我夫人同穴

2024-07-26历史

1962年11月的一天,正在北京中南海工作的 毛泽东 突然收到中央办公厅转过来的一条消息: 向振熙老人已于11月15日去世

惊闻噩耗,毛主席显然十分震惊,他缓慢放下手头的工作,久久不语,手中的香烟却是一根接着一根,不断地燃烧熄灭。

向振熙,不仅是毛泽东的师母,还是妻子杨开慧的母亲,他的岳母。

在烟雾缭绕中,往事就像潮水一样涌上心头,48年前的一幕幕场景渐渐浮现在眼前。

……

那还是1914年的时候,21岁的毛泽东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那时的他初露峥嵘,深受当时著名伦理学家 杨昌济 的器重。

在一次前往杨家拜访恩师时,在杨昌济居住的寓所中第一次见到了师母 向振熙 和年仅13岁的 杨开慧

对于毛泽东的大名,向振熙早已有所耳闻。

在她帮助丈夫整理书桌的文案时,总能看到丈夫一笔一画圈圈点点地批改学生的作业,映入她眼帘最多的名字就是毛泽东。

在平常生活中,她也总能听到丈夫对毛泽东的 不吝赞美之词

因此当毛泽东登门拜访时,她对丈夫的这位得意弟子总是热情相待。

向振熙出身名门,平江砖屋向家是当地著名的「书香门第」,从祖辈开始就潜心于宋明理学的研究,造诣颇深。

深受族中思想文化熏陶的向振熙颇具「大家闺秀」之姿,在她身上既有中国传统女性的温良恭俭,又有现代女性的明理懂事。

1903年时,屡试不第的 杨昌济 为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撇下五岁的 杨开智 和两岁的 杨开慧 ,跟随当时国内盛行的「留洋热」远赴日本留学。

家中的顶梁柱一走,所有的重担全都压在了妻子向振熙的身上。

临行前的那天晚上,向振熙含着泪帮丈夫收拾行李,并将自己省吃俭用存下来的一点积蓄全都塞在了他的手中......

在丈夫留洋的10年中,向振熙一个人含辛茹苦地将开慧兄妹俩拉扯长大,既当爹又当妈,她不仅独自一人赚钱养家,还承担起了教育子女的重任。

后来,在丈夫来信的鼓励下,已经40岁的向振熙不顾世俗的偏见,毅然和女儿一起走进学校读书学习。

知识渐渐开拓她的视野,对她的人生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十年含辛茹苦,向振熙不顾丈夫重托,将开慧兄妹抚养长大,但是她脸上的皱纹却多了起来,头发也白了许多,不过这些她都不在乎。

1913年,她苦等十年的丈夫终于学成归来。

此时的杨昌济已然成为国内知名的伦理学家和教育家,他拒绝了北洋政府和湖南政府的高官厚禄,决意在湖南师范学校中教书育人。

夫妻十年重逢,她没有邀功更没有埋怨,她像往常一样精心照料丈夫和孩子,倾尽全力支持丈夫培育救国救民的良才。

此时的湖南师范学校可谓是藏龙卧虎,这里集结着一批文采四溢、品德优良的严师和忧国忧民的热血青年, 毛泽东 蔡和森 萧子升 是杨昌济门下最为得意的几个弟子,尤其是毛泽东,他曾在自己撰写的【达化斋日记】中如此评价过:「 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

每逢周日,杨昌济常常邀请这些有志青年到他的家中,或探讨学问,或评思想道德,或论天下大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作为师母的向振熙则是不停地在书房和厨房间来回奔走,端茶倒水,递送瓜子水果,每当聊到饭点,向振熙总会提前做好可口的午饭,留下他们在家中用餐。

在一众学生中,才华横溢、坚毅刻苦的毛泽东,在向振熙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18年6月,应北大校长 蔡元培 的邀请,杨昌济前往北京大学中担任伦理学教授,举家迁往北京。

临行那一天,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等一众新民学会的会员不顾烈日炎炎,一同聚集在湘江码头,与杨昌济和师母向振熙一一惜别。

在那个交通不便、只通书信电报的年代,很多人都以为这次分别,不知下次再见何时,离别之情愈发浓烈!

尤其是站在旁边的杨开慧和毛泽东......

两个月后,在北京大学鼓楼内,18岁的杨开慧正伏在窗边的案头上给毛泽东写信,分别两个月的时间,思念之情日益渐增,唯有书信往来才能探知双方音讯。

正在她笔随情走,尽诉相思之情时,一阵突兀的敲门声,将她的思绪打断,她像往常一样快速起身开门迎客,却不知道这次开门着实是吓了她一跳。

开慧 」,一声亲切而又熟悉的声音过后,映入眼帘的竟是那个日思夜想的毛泽东。

呦,吓了我一跳 」,杨开慧嘴上没有说什么,心底却乐开了花。

一阵竹帘声,杨昌济和向振熙闻声而出,面带笑容,乐呵呵地迎了出来,毛泽东见状慌忙走过去躬身行礼,向老师师母问好。

而杨开慧却早已打好洗脸水在旁边等候,好让这位因急忙赶路而大汗淋漓的毛泽东洗把脸。

原来,前段时间北大校长 蔡元培 吴玉章 等人发起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喝过洋墨水的杨昌济便趁这个机会希望自己的得意弟子们也能出国留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毛泽东遂同十多位新民学会的成员一起来到北京,为赴法留学做准备工作。

一番简单的寒暄后,杨昌济希望毛泽东能够进入北大继续深造,毛泽东听到此言,想了一下急忙回复道:「 多谢先生,不过......

还未等到毛泽东说完,杨昌济紧接着说道:「 学费不用你担心,我出。

毛泽东听后十分感动,「 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我年纪大了,不想再当学生了,想做点事情。

你才25岁,算什么大 」,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

就在两人「争执不下」之时,师母向振熙笑着走过来说道:「 润之啊,你是不是还没有住的地方?我看呐,你先把行李搬过来,就住西屋,上学的事在慢慢商议。

我看可以 」,说着杨昌济同妻子一起将毛泽东送到了门口,这时杨开慧突然跑出来对着向振熙道:「 妈,我去送他,他路不熟,还不晓得搭车哩。

说完这句话后,杨开慧自知不妥,十分尴尬地看向母亲,在征得向振熙的点头之后,杨开慧带着毛泽东飞快地走了出来,而她的脸上却带着一抹娇红。

看到女儿害羞的样子,身为过来人的向振熙看在眼里却乐在心里。

在杨家的那段日子,向振熙极尽可能地照顾毛泽东的生活,她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年少就已离家的毛泽东感受到了深沉的母爱,尤其是在其母亲去世后,向振熙在他心中的地位与日剧增,虽然只是师母,但是犹如母亲一般。

好景不长,就在儿女们长大成人,自己将要享受孙含饴的天伦之乐时,一次无情的灾难突然降临到向振熙的身上,丈夫杨昌济因病去世!

五十丧夫,实乃人生一大悲事。

在丈夫的灵柩前,向振熙哭哑了嗓子,哭干了眼泪,但是她不能倒下,家中的所有重担全都压在了她的身上。向振熙只能强忍悲痛,继续完成丈夫未尽的责任。

杨昌济一辈子教书育人,清贫一生,去世时家中无钱能让他归葬故里,好在其生前好友 蔡元培 章士钊 胡适 等人的资助,这才让向振熙能够扶柩南下归葬故里板仓。

此后,她就一直留在长沙。

1920年,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毛泽东正在长沙来回奔走,从事革命运动。

他为了能推广新文化,将广大青年引导到革命道路上,决定在长沙开办【文化书社】,宣传马克思,但是经费问题成为了最大的障碍。

就在毛泽东无路筹措之时,杨开慧想到母亲的手中还有父亲出殡时遗留的一些奠仪费。

向振熙望着满面愁容的杨开慧,二话没说,起身打开一个木箱子,拿出一个小布包,随后一层一层地打开,将自己仅剩的积蓄全都送给杨开慧,支持毛泽东的革命。

杨昌济临终前,对于女儿和毛泽东的婚事,曾对向振熙留有遗言:「 吾意正畅 」。

1920年12月,向振熙遵循丈夫遗言和女儿的选择,便让女儿和毛泽东结婚。

师母变成岳母,增进的是亲情,更是毛泽东对岳母的敬重和孝顺。只不过当时国内环境复杂,北洋政府当道,革命活动时常遭受打压,稍有不慎便有掉脑袋的风险,但是向振熙对毛泽东的革命活动始终是坚定不移的支持。

后来,杨开慧为了掩护毛泽东的革命活动,直接将向振熙接到了清水塘居住。没多久,大外孙 毛岸英 出生,这让一直沉浸在丈夫去世阴影中的向振熙的脸上重新出现了笑容。

女儿女婿在外闹革命,为国为民探寻出路,她在家照看孙子安享晚年,日子虽苦,但却苦中作乐。

1923年4月,毛泽东受党的派遣,离开长沙前往上海中央工作。革命事业危险重重,毛泽东为了妻儿的安全,只能将身怀六甲的杨开慧和刚刚六个月的毛岸英托付给自己的岳母向振熙。

53岁的向振熙,再次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不辞辛劳地照顾杨开慧母子,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后来, 毛岸青 毛岸龙 两个孙子相继出生,在她的照料下外孙们逐渐长高长胖,但是外婆的脸庞却越来越瘦,皱纹布满了她的面颊,岁月染白了她的双鬓,即使是这样,她依旧毫无怨言,脸上慈祥的笑容日日可见。

不过,这样的日子并没有长久,当时的中国局势风云突变,北伐大业未成, 蒋介石 却叛变革命,大肆抓捕屠杀共产党人。

深知「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毛泽东在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后走上了井冈山。

而杨开慧则带着孩子回到了板仓,和母亲向振熙生活在一起,继续从事革命运动。

反动军阀大肆搜捕共产党人,身为毛泽东夫人的杨开慧更是成为军阀的首要目标,向振熙每天都在提心吊胆地生活着。

然而造化弄人,向振熙日夜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1930年10月,爱女 杨开慧 遭到湖南军阀 何键 逮捕。

在狱中,杨开慧受尽酷刑而不屈服,用一个共产党的不屈意志与敌人顽强斗争,她对前往探望的家人留下遗言:「 死不足惜,但愿润之之革命早日成功!

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十字岭英勇就义,年仅29岁。

消息传来,对已经60岁的向振熙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她只见眼前瞬间天旋地转,直接跌坐在地上,看着眼前三个还未长大的外孙,再也难掩心中的悲痛,娘四个抱头痛哭。

五十丧夫,六十丧女,这对一个老人来说,还有什么打击能比这个更厉害呢?

大哭一场之后,向振熙顾不得心中的悲痛,女儿的尸首需要收敛,眼前的外孙需要照顾。就这样,养育三个外孙的重担再次压到了向振熙的肩上。

后来,向振熙的弟弟 向振前 担心何键会斩草除根,对毛岸英兄弟三人下毒手,便同姐姐商量着将他们兄弟三个送往上海他们的二叔 毛泽民 那里。

从小看着他们长大的向振熙纵有万般不舍也无可奈何,只能忍痛将岸英兄弟送走。

为了掩人耳目,向定前便以「探亲」的名义,派「同济布庄」的一个伙计护送向振熙一行人前往上海。

返回湖南后,向振熙与岸英兄弟的联系彻底中断了,只剩她独自一人生活,在悲伤和忧虑中度日如年。

一头白发,一双颤巍巍的双脚,不管热夏寒冬,还是春去秋来,总能看到她站在屋门或者窗户前向外观望,亦或是独自一人在院中徘徊,她口中喃喃地念叨着岸英兄弟的名字,总希望有一天,他们能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而她这一等就是20年的时间!

......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军纪严明威武雄壮的解放军整齐地走进长沙城,在众多迎接解放军入城的百姓中,有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见状后急忙跑回家,将这个喜讯告知已经等待了20年的母亲。

得此喜讯,已经79岁的向振熙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哗哗地往下掉,女儿女婿穷尽毕生而追求的革命终于成功了!

我还能等到这一天,我等到这一天了,润之现在在哪里?岸英他们呢...... 」,向振熙激动的心情无以复加,这可能是她这下半辈子里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而此时,身在北京的毛泽东也收到了一封来自湖南的信件。

19年前,正在井冈山上闹革命的他从报纸上得知杨开慧牺牲后,心如刀绞泪如雨下,在给向振熙等家人的信中愧疚地写道:「 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20年的时间,毛泽东虽然与妻子的家人没有任何联系,但他的心依旧十分挂念,苦于革命形势,他只能将这份挂念深埋心底。

直到这次收到杨开智的信件,他才得知杨老夫人尚在人世,心中慰藉甚多,遂在百忙之中给杨开智回电:「 来函悉,老夫人健在,甚慰,敬致祝贺,岸英岸青均在北京。

向振熙在得知毛泽东和毛岸青的情况后,在心中悬着的20年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如今革命胜利了,她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担惊受怕。

再不久,湖南省政府的人就来到板仓杨家,将向振熙接到了长沙,安排在营盘街希圣园。

1949年9月,正在筹备开国大典的毛泽东得知 王稼祥 的夫人 朱仲丽 要回老家长沙探亲,就委托她带过去几件皮衣和一封信,向杨老夫人问好。

向振熙拿着毛泽东的来信,用颤抖的双手缓缓打开,看着那熟悉的字迹渐渐映入眼帘,数十年的酸甜苦辣和辛苦等待,在这一瞬间全都化成了两行热泪......

在朱仲丽离开北京之时,毛泽东曾叮嘱她,希望能将杨老夫人接到北京生活,他会亲自负责老夫人的起居。

当朱仲丽将毛泽东的话传达给向振熙后,老夫人笑了笑,摇摇头拒绝道:「 我不去,南京、北京我都去过了,住敷哒。

中年跟随丈夫满心欢喜地远赴北京,结果换来的却是中年丧夫的心碎过往;晚年丧女,为了外孙们的安全,亲自送往南京上海,换来的却是20年的分别。

走了八十年的路程,她不想再动了,她只想离自己的女儿和丈夫更近些......

1950年5月,向振熙八十大寿,毛泽东正为新中国建设殚精竭虑,便派儿子毛岸英携带人参鹿茸等礼物替他回湘祝寿。

外婆,您好 」一道陌生而又亲切的声音突然传入向振熙的耳中,20年的时间未见,此时的毛岸英已经长成一个大人,声音变了,样子变了,但是向振熙还是一看就认出了自己的外孙。

她颤颤巍巍地举起附满皱纹的双手,在岸英的脸上来回抚摸,「 伢子,岸英,是你,样子没变......爸爸好啊,弟弟呢......

苦苦等待了20年,在这一天,她终于等到了那个日思夜想的外孙了。

向振熙满面泪水,一边哽咽,一边嗫嚅地说着:「 盼到了,终于盼到了。

然而,谁又能想到,她辛苦等待20年的外孙,在这一面之后竟成永别!

6个月后的一天,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年仅29岁。

八十岁的向振熙,再一次失去了自己的至亲,再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家人害怕老夫人接受不了如此打击,一直都没有将这个噩耗告诉向振熙。而在她之后的每个生日,她总是告诉家人要晚点开饭,她说岸英答应过她会再回来看她的。

每隔一段时间,这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总会紧紧地盯着门口或者窗外,望着远方,眼神里充满希望和期待......

1955年时,国家经济状况相对建国时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政府人员由之前的供给制改为薪金制,身为国家主席的毛泽东被定为一级行政标准,有601元的工资。

但是在毛泽东的坚持下,他主动将自己的工资降到三级,单月领404.8的工资。

从那时开始,毛泽东每个月都会从工资中支出一部分寄给长沙的向振熙,用以当做生活费,同时还指示湖南省政府要老太太给予照顾。

抛开亲情而言,向振熙绝对值得国家如此做,也值得毛泽东如此做。

60岁时,女儿杨开慧为革命牺牲;71岁时,唯一的亲孙女杨展在华北抗日战场牺牲;80岁时,大外孙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

短短二十年,三位至亲相继为革命牺牲,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古以来就是人生的一大悲痛之事,老人却足足经历了三次,老人为中国革命、也为毛家贡献颇多。

1960年,向振熙九十大寿,百忙之中的毛泽东没有忘记,虽然不能亲身前往祝寿,但是他还是委托杨开慧的堂妹 杨开英 捎去了200元钱当做寿礼。

1962年,次子 毛岸青 邵华 结婚,毛泽东特意嘱咐毛岸青,让他带着邵华回到长沙给外婆看看这位外孙媳妇。

不曾想,这一年也是向振熙在世的最后一年。

1962年11月15日,向振熙在长沙去世,享年92岁,走完了她充满传奇而又坎坷的一生。

......

思之至此,悲痛之情欲止还休。

常说,人老容易念旧,此时已经69岁的毛泽东又怎么能例外呢?

老人去世的讣告传到中南海,毛泽东听闻老人去世的噩耗后,震惊不已,他怀着沉痛的心情,缓缓地拿起书桌上的毛笔给杨开智写了一封信:

「得电惊悉杨老夫人逝世,十分哀痛,望你及你的夫人节哀。寄上五百元,以为悼仪。葬仪,可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同穴,我们两家同是一家,是一家,不分彼此,望你节哀顺变。」

短短百十字,字里行间,尽是情真意切。

这封信既包含了毛泽东对恩师杨昌济的尊敬,又有对去世妻子杨开慧的思念,更有他对岳母的牵挂和关怀。

殊不知,在向振熙九十二载漫长的岁月中,最多的就是等待。

丈夫出国留学十年,她等待了十年;女婿闹革命,她等待了20年;外孙牺牲在朝鲜,不知真相的她又等了10年,最后备受坎坷煎熬的她,带着对女儿的眷恋和对孙女、外孙重逢的憧憬,平静地躺在杨开慧烈士的身旁。

百善孝为先,即使是身为人民领袖的毛泽东也不例外。

向振熙,对于毛泽东来说既是师母又是岳母,更像是他的母亲,在建国后的十多年间,他对向振熙的关心和照顾,正如同当初的向振熙,照顾他一样......

如今在杨开慧烈士陵园的中央,埋葬着杨开慧与母亲向振熙的合葬墓,墓碑横置斜放,上书「杨老夫人与开慧烈士同穴」,在墓后又修建一座石碑,上刻毛泽东的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