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金日成访华,突然被少将搂住脖子,周恩来严厉批评:他已不是营长

2024-04-22历史

前言

上世纪50年代末,金日成作为国家元首来中国进行访问,王明贵组织仪仗队到机场去迎接。

敬礼、报告、欢迎,一切进行得井然有序。礼毕后,王明贵少将突然上前,搂住金日成的脖子,激动地说道: 「老金,可想死我了。」

王明贵少将的举动,后来被周恩来严厉批评: 「他已经不是当年的营长了!」

那么,王明贵与金日成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为何对金日成做出这样的举动?周恩来总理又为何因为这样一个动作,批评王明贵少将呢?

日本人心中的狞猛将军

说起开国少将王明贵,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他在东北剿匪战场上的战绩,而忽视了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风采。

在东三省,尤其是黑龙江的日军和日本移民中,「王明贵」这个名字,可以说是他们的「噩梦」。

甚至有被打怕了的日本人,将毛泽东、斯大林、王明贵并列。 虽然听起来有些让人哭笑不得,但足以见得王明贵将军对他们的震慑力。

王明贵1910年出生在吉林省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为了偿还地主阶级的「驴打滚」债,21岁的王明贵,在大年初二的时候,决定来到黑龙江汤原县格金河金矿淘金,还债翻身。

但是,随着日本侵略者发动侵华战争,日军的飞机对汤原县城轰炸,格金河金矿被没收,王明贵的淘金还债梦因此破碎。

看着日寇入侵家园的惨象,走投无路的王明贵,毅然跟随中国共产党,拿起武器抗击日寇。

1935年,汤原县黑金河保卫战中,王明贵的头部,被日军炮弹炸伤,当场昏迷。后来经过紧急救治,才苏醒过来。

次年7月,王明贵担任东北抗联第六军青年连连长。数年间,王明贵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1940年,在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总政委的领导下,王明贵担任三支队支队长,指挥了著名的「智取克山」战斗。

期间,王明贵巧用调虎离山以及长途奔袭的作战谋略,打了几个月的外围战斗,成功将克山县城的大部分日伪军,逐步调出县城。

随后,整个部队化装成日伪军,白天隐蔽在高粱地里面,晚上急行军。采取夜战与突然袭击的战术,一举攻入伪满洲国号称「治安模范县」的克山县城。

随后,他们迅速撤退,经过几次与敌军激战,击退并粉碎了敌人的追击,胜利返回根据地。

日本人所写的【满洲国警察小史】中,也体现了王明贵的英勇。

【满洲国警察小史】记载显示,在1941年的时候,日军锹田讨伐队在与王明贵交战时,王明贵所率三支队被打散后,带着身边的人,且战且退,一直打到黑龙江边只剩二十几骑,陷入敌军伏击。

此时,在日军看来,王明贵等人就是「袋中之鼠」。但是,王明贵却趁着锹田分兵试图合围之际,果断率部直扑日军讨伐队指挥部,发起了主动的决死进攻。

猝不及防的日伪步兵,这才发现,机动中在雪地上和骑兵交战,近乎自杀。此时的日军,打不过、逃不掉、追不上。

激战中, 人数是王明贵部队七八倍的锹田讨伐队,被王明贵打得落花流水。包括讨伐队队长、副队长、伪警察队长在内的三名指挥官,全部被击毙。

随后,王明贵率部过江。他身边的二十四骑,战死13人,撤回苏联境内基地的只有十一人。这十一人中,有一半都负伤了。

这一战,王明贵让日本人知道了,什么叫做「十三检点回马枪」。

虽然在东北抗战条件艰苦,王明贵曾回忆说,自己有5个冬天没有住过房子。黑龙江漫长的冬季长达6个月之久,冬季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三四十度。

可想而知,雪地露营是多么的艰难。

但是,提起这段艰苦卓绝的抗日历史,王明贵并非一脸苦大仇深。

一次,记者采访他的时候,询问当年的艰苦,以及战士们的顽强表现。说着说着,王明贵看着记者的眼神就变了。

记者发现后,询问老爷子原因。老爷子翻着眼皮说道:「我怎么觉得你这不是在采访我,是在寒碜我?」

记者赶紧解释:「我哪儿敢寒碜您那。咱就是想问问当年抗联有多艰苦……」

没想到老爷子说:

「你干嘛老问我挨冻受饿,让鬼子追得有多惨呢?实话告诉你,那个时候,鬼子吃啥老子吃啥,他仓库里有的,老在打关东军一个汽车,要什么有什么!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除了老虎没吃过,啥山珍海味老子没吃过?还有,你干嘛老是缠着我问库楚河那一仗?老子那一次西征兴安岭,大小十几仗,除了那一仗,哪一仗让狗日的占过便宜?你专门追着我问那个败仗,什么意思?」

从这段对话中,足以见得王明贵对那段时期的深刻印象,以及他那有什么说什么的耿直性格。

而王明贵之所以对金日成异常热情,是因为在东北抗联改编的苏联远东红旗第88旅,金日成是一营营长,王明贵是三营营长。他们曾是同甘共苦的战友,有着深厚的情谊。

多年后重新见到老战友,王明贵仿佛回到了那热血的抗战时期,不由自主上前抱住老朋友的脖子,表示亲昵。

对于王明贵这样的举动,已经成为国家领导人的金日成,似乎没有介意。回到朝鲜后,金日成还特地给王明贵,送来两车苹果。

而周恩来之所以批评王明贵,是因为这是外交场合,必须要注意外交礼节。

作为新中国外交礼宾工作的奠基人,周恩来一向严谨细致,对礼宾工作倾注大量心血。而王明贵,也并非周恩来唯一批评过的将军。

周恩来惩罚失礼的将军们

这件事情,同样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

当时,周恩来与罗瑞卿等高级将领,前去机场欢送柬埔寨领导人西哈努克亲王离开北京。

机场上,宾主双方笑容可掬,亲切握手、拥抱告别。

在大家的注视下,西哈努克亲王缓缓走进飞机舱。 就在舱门还没关上的时候,罗瑞卿与旁边的刘亚楼互相使了一个眼色,迫不及待地向大门口走去。

其他将军们一看有人带头,也三三两两地跟在后面,走向大门口。

原来,当天在先农坛体育场有一场中国对印尼的球赛,将军们都是足球迷,非常期待这场球赛,生怕错过。

因此,在送别西哈努克亲王时,他们都有些心不在焉,想要赶紧赶往球场看比赛。

此时,站在前面的周恩来,原本是满面春风的静静伫立,看着飞机缓缓升空。

但是,周恩来突然感觉到气氛异常后,回过头看了一眼。眼前的情况,让他脸色突变。

虽然很生气,但周恩来还是立即镇定了情绪。随后,他轻声对身边的秘书说: 「你跑过去,告诉机场门口的人,一个也不许放走,谁也不许离开,都给我叫回来!」

接到命令后,秘书快步跑向机场门口,向警卫员传达了周恩来总理的指示。随后,他转身对那些兴冲冲去看球赛的高级将领们说:「总理有事,请你们回去。」

将军们遗憾地说道:「哎呀,开场看不上了……」

有人安慰道:「没事,精彩的还在后面呢」还有人说:「有时候越往后面越精彩,有时候,越往后面越没意思,这要看比分咬的紧不紧……」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说笑笑往回走,重新站到周恩来的身后,目送外宾离开。

期间,周恩来一直目视飞机,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从未回头看过一眼这些提前离场的将军们。大家也都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当外宾的飞机远远离去后,周恩来这才转过身来,自顾自地走到前来送行的外交使节面前,与他们告别。

等外交使节全部离开后,周恩来的目光,这才看向将军们 :「你们都过来。」

将军们还是没有注意到周恩来总理的表情变化,他们依旧保持轻松的语调,说说笑笑走近周恩来。

突然,周恩来对着他们喝问道:「你们学过步兵条例没有?」

周恩来话音刚落,大家的说笑声戛然而止。此时,他们才注意到,周恩来脸色冷峻。所有人立即屏声静气,立正站好,不敢说一句话。

周恩来继续严厉质问:「步兵条例里面哪一条规定总理没走,你们就能走了?你们当将军能这样?在部队里,首长没走,下边全走了,能行吗?」

此时,将军们全部静悄悄不说话,更不敢,也没时间去想看球赛的事情了。

周恩来继续说道:

「客人还没走,机场就已经没人了,人家会怎么想?这是无组织、无纪律,是大国主义的表现,是外交上失礼的行为!你们是不是不懂外交礼节?好,我来给你们上上课。」

随后,周恩来不紧不慢地给将军们讲起了他们早已熟知的外交礼节:

「按照外交礼节,主人不但要送外宾登机,还要静候飞机起飞,飞机起飞后也不能离开,因为飞机还要在上空绕圈,摆动机翼……」

15分钟过后,周恩来才抬起手,看了看手腕上的表说道:

「我知道你们想看球赛,我刚才讲的那些道理,你们也都知道。我之所还要讲15分钟,就是要让你们少看点球赛,才能印象深刻一些。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球赛吧,还能看半场。」

对于这次失礼事件,周恩来非常重视。他决定抓住这个失礼事件,进行认真整顿与完善。

于是,在周恩来的指示下,外交部以国务院的名义,下发了【接待外宾注意事项】,共列出12条。

其中,包括迎送外宾演奏国歌,外宾飞机起飞或者是专车离开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参加宴会、晚会、陪同外宾参观、演讲以及各种交际场所,应该注意的各种礼节细节。

国外领导人被周恩来的细致、体贴所折服

1961年,加纳总统来京,周恩来在北京机场冒雨迎接。周恩来的真诚,给加纳总统留下深刻印象。

几年后,周恩来准备访问非洲,加纳是其中一站。但是,周恩来访问前,加纳发生了刺杀总统的事件。

加纳总统的卫士长,在这场刺杀中,身受重伤,不治身亡,国内形势非常紧张。

在这样的情况下,加纳总统觉得,周恩来应该不会按计划来访了。因为,就在刺杀事件发生后,印度总理取消了原定对加纳的访问。

让他没想到的是,周恩来坚持如约访问,给予加纳总统坚定支持。

周恩来之所以选择冒险访问,是因为他觉得:

「我们不能因为人家遇到了暂时的困难,就取消访问,这是对人家的不尊重、不支持,我们还是要去的,这才能表现出我们的真诚,患难见真情嘛……」

除此以外,周恩来还特别为加纳总统着想。访问前,周恩来让黄镇副外长先到加纳去了解情况,并告诉加纳总统: 「不要让他出城堡,不要去机场迎接,其他活动都在城堡里面进行。」

1964年1月,中方代表团来到加纳总统办公和居住的城堡,那里的气氛非常紧张,处处戒备森严,总统卫队只允许陪同的加纳官员进入城堡,中方代表的大部分随行人员,都留在门外。

加纳总统一见到周恩来总理,就非常高兴的上前热烈拥抱。值得注意的是,加纳总统当时特地穿了一套中山装。那套衣服,是之前他访华时,周恩来送给他的礼物。

这充分体现出了加纳总统对周恩来的尊敬与欢迎。

另外, 加纳总统还特地将自己的妻子介绍给周恩来。这是非比寻常的。

因为,在加纳,只有自家人才能见到家里妻子的容貌。

此次访问, 使得周恩来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以及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崇高品质,很快在非洲国家广泛传开。

加纳报纸还称赞,中国是加纳在反帝反殖斗争中最可靠的朋友。

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此时距离周恩来被诊断出癌症已经一年左右。

但是,周恩来还是坚持亲自主持接待工作。他以非凡的毅力,强撑着病体前往机场迎接蓬皮杜。回来后,又参加了宴会与会谈。

之后,周恩来还亲自陪同蓬皮杜前往大同、杭州、上海参观。

当乘坐火车来到大同参观云冈石窟时,周恩来说:「我还是第一次参观云冈石窟,平时都没有时间来,这得感谢蓬皮杜总统选了这个地方呀。」

参观过程中,周恩来还非常关心群众。在蓬皮杜看风景的时候,周恩来被很多群众围住说话。

对于大家的问题,他非常耐心的进行了解答。他还亲切的询问大家:「生活情况如何?单位生产情况如何」等等。

当蓬皮杜离开上海时,突然下起了大雨。 告别时,西装革履的蓬皮杜淋着雨不打伞。周恩来身边的警卫员想要给他撑伞,马上被周恩来制止。

当时已经是秋天,病痛中的周恩来,依旧格外注意外交礼节。

周恩来一路上体贴入微的照顾,让蓬皮杜十分感动。

他曾对此对别人说:「周恩来是我所见过的世界各国领导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位。」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外人似乎看不出来周恩来是个病人。但其实,他当时是忍受了极大地痛苦,来完成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

1974年5月的一天,周恩来再次来到机场,欢迎塞内加尔总统访华,这是他最后一次到机场迎接外宾。

20多天后,周恩来终于因为心力交瘁,病情加重,住进医院。

1975年,中泰建交,周恩来拖着虚弱的身体,在305医院会见了泰国总理,并亲自签了建交公报。

此时的他,双脚因为浮肿的厉害,已经穿不进去皮鞋了,只能穿工作人员特地为他做的较为宽松的布鞋。

接见外宾时,为了体现对对方的尊重,周恩来强打起精神,像健康人一样,思路清晰与对方讲话。

谈话结束后,他还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并一一握手告别。

有一个较为年轻的翻译人员,觉得自己是小辈,而且看到周恩来已经非常累了,就没有上前握手,想要让周恩来快点休息。

没想到,就在他往出走的时候,周恩来突然叫住他:「哎,你怎么走了?」

翻译人员听到后,赶紧来到周恩来身边。周恩来抬起手,亲切与他握手。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病逝。多年间,他对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他严于律己,尊重他人,不卑不亢,在国内外都赢得高度评价。

国内的老外交官评价称: 「周恩来总理是将外交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纯熟结合的成功典范,是我们外交官的偶像。」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评价称: 「周恩来总理是世界上罕见的,令人敬佩的、伟大的政治家与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