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回顾历史:南雄水口战役

2024-01-15历史

南雄、水口战役,堪称红军入粤之役的璀璨篇章。这场历时弥久、歼敌众多的战役,由毛泽东亲自挂帅指挥,其影响之深远,可谓震撼了整个岭南大地。朱德、彭德怀、林彪等七位开国元帅,以及众多名垂青史的开国将军们,齐聚此地,共赴国难。这场战役的辉煌成果,已被载入【中国工农红军史战略】之中,永垂青史。

1932年3月,红军在江口会议后,分东、西两路军活动。西路军在转战于河西苏区的同时,东路军于4月中、下旬连克龙岩、漳州等城市,取得重大胜利。这一胜利使得国民党反动派大为震惊。蒋介石连忙调第十九路军入闽,并加紧策划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5月中旬,蒋介石调集约40个团的兵力,由军政部长何应钦统一指挥,首先对红军西路军进行大规模的「围剿」;而被蒋介石利诱收买的广东军阀「南天王」陈济棠也大举入赣,准备进攻中央苏区。

起初,陈济棠犹豫不决,迟疑不决,一怕派兵入赣必被红军纠缠,难于摆脱,二怕蒋介石趁粤军在赣南与红军作战之际,突然由湖南进兵袭取广东。后来,防守赣州的蒋军马昆旅长频频来电告急,蒋介石又催他履行上海的议和决定,火速出兵,陈才派范德星旅由南雄出发解救赣州之危。但范旅到达新城时,遭红军伏击,损失了两个营。陈为了顾全面子和保卫粤北,遂派余汉谋指挥六个师又一个旅担任福建、赣南、粤北地区的「清剿」,配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围剿」。但陈对余部交待,同中国工农红军作战要特别慎重,各部均要加强县城或镇的防御工事,以固守为主,非有必要不能派大部队出击「扫荡」。不久,陈又派黄任寰的独立一师进驻闽西,参加蒋介石对江西、福建红军的「围剿」。

当时,粤军的兵力布置是:

第一师李振球部驻赣州及其附近地区;

第二师叶肇部驻南康及附近地区;

第一军军部和直属队驻大余及附近地区;

第二军第四师张枚新部驻信丰县城及周围地区;

另派第二独立旅陈章部进驻粤北的南雄。

以上粤军共16个团,统归第一军军长余汉谋指挥。

进入赣粤军的行动是大举围攻红军西路军的同时侵占了赣西南的大片苏区,不仅使红军西路军陷入困境,而且也威胁到了赣南革命根据地。

为了打击粤军,巩固中央苏区,以便尔后集中红军主力向北发展,上海的中共临时中央于1932年6月5日发布了军事训令。指示红一、五军团主力与河西三军团相互呼应,共同解决入赣粤敌。遵照这一重要指示,红一、五军团迅速从闽西回师,准备与西路军汇合,共同应对粤军的威胁。

6月中旬,红一、五军团及红十二军抵达赣南安远县的天心、版石等地。此时,苏区中央局作出了重要决策,取消红军东路军和西路军的番号,恢复红军第一方面军的建制。一、三、五军团均由方面军直接指挥,朱德担任方面军总司令,王稼祥担任政治部主任,而毛泽东依然随军行动,亲自指导战局。

6月下旬,红一、五军团从闽西转战赣南,接到了方面军的战斗部署:进军南雄南部,佯攻韶关甚至广州,以调动各路粤军回援南雄。红一、五军团、十二军以及江西独三、六师将密切配合,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力求在南雄附近给予粤敌重大打击。

于是,红一、五军团毅然离开赣南,向粤北南雄挺进。6月底7月初,他们顺利抵达南雄乌迳一带,严阵以待,准备与粤军展开激战。

在红一、五军团回师赣南的同一时刻,红三军团也接到了从赣县沙地出发,向横石井、上犹方向移动的命令。6月21日,红十九师和二十师共约2000余人抵达社溪附近,距离十八塘仅三里路的一个小村子,却意外遭遇了粤军第一师王道团。双方随即爆发激战,持续了半日之久。敌人从唐江调集一营兵力增援。红十九师和二十师在横石井、十八塘、社溪一带与敌人周旋了四五天后,安全返回油石与红三军团主力汇合。

6月27日,红三军团主力约5000人从上犹营前出发,途径崇义县城。28日顺利抵达长龙圩,先头部队当天就已到达上犹南部的杨眉寺,并占领了新城水西的蔡屋,同时向唐江方向保持警戒。6月30日,粤军第一师指挥的6个团从赣州进发,向南康和大余集结。

7月1日下午,在大余池江附近,粤军与红三军团一部遭遇。经过短暂的交火,红军主动撤退。然而到了7月2日拂晓,红三军团主力向池江之敌展开猛攻。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4时,敌军被击溃,纷纷退回大余城。在这场战斗中,红七军第十九师师长李显英勇牺牲,他的牺牲为红军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7月3日的清晨,红一军团精锐之师打破了梅关的敌军防线,掌控了关键的梅关要塞。之后,粤军从韶关和信丰火速前往南雄,企图与北面的国民党军联手围剿红军。面对这严峻的形势,毛泽东与红一方面军的领导们果断决策,集中一、三、五三个军团的力量,向正在进行南北合围的敌军两路军队发起猛攻。

红一方面军在梅关、中站一带设立了指挥部,全军整装待发。7月3日至5日,红三军团对大余城发起围攻,然而余汉谋凭借坚固的城墙,固守不出。经过两天的连续攻击,红三军团并未察觉到大余粤军的动静,误以为其主力早已向仁化方向撤离。于是,指挥部命令红五军团直插南雄南部,以防粤军向南逃窜。

到了7月6日,粤军张枚新第四师接到余汉谋的命令,开始从信丰撤离,向南雄方向回撤。看到这个情况,指挥部又命令红五军团返回湖口待命。7月7日,粤军第四师抵达乌迳地区。陈济棠派来增援的李汉魂独立第三师和张达的第五师也已到达南雄;并以一部向我中站方向出击,当天到达新迳附近。

面对这复杂的战局,指挥部果断调整战术,命令聂荣臻和林彪统一指挥一、三军团和十二军,准备歼灭南雄出犯之敌;同时命令红五军团和江西独立第三、六师负责歼灭第四师。

8日凌晨,红五军团在向乌迳行军的途中,发现了粤军第四师正从浈水南岸向南雄方向逃窜。为了阻击敌军,红五军团迅速改变了行军方向,命令各部向水口集结。下午一点,两军在水口以东的蒻过村遭遇,随即爆发了激烈的战斗。粤军在红五军团的强大兵力面前溃败,退守至水口圩及附近的高地,并请求大余、南雄两地的守军支援。

然而,红军误判了形势,以为粤军已向南雄城方向逃窜,导致方面军改变了一开始的增援计划,未能及时赶到水口。到了9日凌晨,余汉谋下令第四师固守待援,同时命令独立第三师和独立二旅从南雄县城星夜赶往水口。正午12时,援军与张枚新师在水口会合。下午三点,粤军以十个团的兵力向红三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战斗异常激烈。

红三军指战员英勇抵抗,阵地几经易手,部队伤亡很大。在东面的阵地上,粤军也发起反扑。红五军团总指挥董振堂脱去外衣,只穿白衬衣,亲自上前线指挥。四五千名手持大刀的战士冲向敌阵,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战士们手起刀落,敌人一片片倒下。阵地成了杀戮的战场,到处都是死伤的士兵。敌人一次次进攻,又一次次溃退,战斗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据统计,光是被红五军团砍死的粤军就有近千名。

下午四点,虽然红十三军阵地的进攻有所减弱,但红三军阵地上的敌人仍在猛烈进攻。连续激战八小时后,红三军的战士和干部伤亡很大,预备队已经全部投入战斗,弹药也渐渐匮乏。敌人还在增兵,红三军只能固守阵地,没有出击的能力。粤军看出了红三军的弱点,派出强大兵力从左右两翼猛攻。红八师及十九团因团连干部死伤过多,失去指挥中心,全线陷入混乱。军长、政委、参谋长亲自上阵维持队伍,才稳住了阵脚。

六点左右,粤军仍在进攻。红三军陷入了困境。这时,陈毅率领的江西独立第三师和第六师及时赶到增援,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稳住了战局。晚上,方面军总部命令红五军团选择有利地形固守待援。

在10日的拂晓时分,红一军团与红十二军如同骁勇的战士,迅速从各地集结,包括中站、里东、邓坊等地,齐聚水口战场。在晨曦的映照下,毛泽东、聂荣臻、林彪三位统帅一同抵达红五军团设于水口桥北侧的无名高地指挥所。他们细心聆听着总指挥董振堂与政委肖劲光的汇报,对当前的敌我态势有了深入的了解。随后,毛泽东亲自登上高地,观察着敌军的阵地布局,深思熟虑后,他向林彪、聂荣臻、董振堂和肖劲光等人下达了战斗指令:红一军团支援南岸的红三军,而红十二军则增援北岸的红十三军。

随着晨光逐渐明亮,红一军团和红十二军遵照命令,迅速开赴各自的位置。他们与红五军团以及独立第三、六师并肩作战,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红军勇士们如同猛虎下山,向粤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冲锋。战斗至下午四时,聚集在水口战场的粤军十个团,在红军的强大攻势下纷纷溃败。红军乘胜追击,一直挺进至距离南雄仅十余里的灉溪,才收兵回营。

当天下午,彭德怀率领三军团主力从大余疾驰至水口,与一、五军团胜利会师。此刻,历时三天两夜的水口战役终于尘埃落定。红军英勇的战士们在这场战役中展现了他们的骁勇与毅力,胜利的曙光在他们的努力下熠熠生辉。

在如火如荼的水口战役期间,中共南雄县委和南雄游击队与广大人民群众,以不屈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给予了苏区红军巨大的支持。当一、五军团于7月初抵达南雄时,南雄的地下党组织与游击队闻风而动,他们发动群众,热忱欢迎红军的到来。他们主动腾出房屋,筹备粮食,精心安排红军的生活。

战役打响后,南雄的地下党和游击队再次展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他们动员群众,全力支援前线。篛过村的群众,无论男女老少,都满怀热情地投身于支前工作。他们日夜不息地为红军烧水、送饭、送信、救治伤员。夜晚,他们还慷慨地让出自己的住所,让红军得以休息。

战斗愈发激烈,南雄地下党组织的担架队及时赶到水口前线,他们不畏艰险,争分夺秒地抢救红军伤员。上朔村便有数百人自发地出动,他们帮助红军搬运弹药、行李,抬担架。他们还协助将18名伤员安全抬回到上朔村进行医治。

南雄地下党还协助红军建立了一条从水口直通中央苏区的伤员运送路线。这条路线穿越乌迳,进入孔江,攀上油山的畚箕窝,再转至江西信丰与赣县,直至抵达于都。孔江乡苏维埃政府主席赵世煌率领乡里的骨干分子,挑选了40多名身强力壮的中青年,组成了一支救护队。他们的任务是接收从乌迳方向送来的伤员,然后不畏艰险地翻山越岭,将伤员送到粤赣边的畚箕窝,再交给下一站运往苏区和各地进行治疗。

在战场上,那些参与支前的革命群众,冒着枪林弹雨,来回奔波。他们中有的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仅上朔村就有数十人牺牲。同时,南雄游击队也紧密配合红军的作战行动,他们勇敢地承担起军事侦察、警戒、通讯和带路等关键任务,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水口战役结束后,红军一部在南雄东部的乌迳、界址、坪田等地进行休整,他们打土豪筹集款项。7月下旬,红军开拔至江西。当红军离开南雄时,留下了李乐天等10多名干部和150条枪,他们坚守在赣粤边继续进行游击战争,而李乐天则接任南雄县书记的职务。

水口战役作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著名战役,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场激烈的恶仗。此役歼灭了近二千粤军士兵。经此一役,粤军不得不退出赣南根据地,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敢轻举妄动。这使得中央苏区的南翼得到了宝贵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