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抗战时,我军唯一用五纵当番号的主力部队:走出1个大将,2个上将

2024-07-21历史

无论是在解放战争还是抗日战争中,我军正规军的纵队番号,都有「逢五不叫」传统。

比如,华野和中野的纵队番号就是1、2.、3、4和6纵,然后依次往后。哪怕是强大的东野第一批纵队的番号,在东野五虎的里面也是只有6纵,没有5纵,直到最后第三次扩编,5纵才和11以及12纵,勉强加入到东野里面。

而至于为何不叫5纵,主要是抗战之前,在欧洲的西班牙战场上,有一支叫「第五纵队」的国际纵队,在战场上确实表现的太臭,我军不屑与之为伍,自然很少用 「5纵」这个番号。

不过,少用却不代表没有,除了上述在解放战争中的东野之外,在抗战期间,我八路军还真就有一支——「第5纵队」。

本期,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支神秘的部队,看看这个抗战期间唯一的第5纵队,实力到底如何?

八路军第五大纵队

在抗战期间,我军为了开辟新的根据地,到敌后继续抗日,也派遣了大量部队从原先根据地往敌占区腹地走去。

但因为老蒋本身就给我军3个师的番号(115、120和129师),而到敌后作战的部队不可能继续沿用这些番号,于是我军八路军总部就决定以「纵队」为番号,对挺进河北、河南和山东的八路军主力部队进行命名。

在抗战期间,我军一共组建了5个八路军纵队。

那这5个纵队都是什么来头?

先来看看,第一到第四纵队。

第一纵队,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山东纵队。

该纵队是以黎玉带领的山东各地组成的地方武装,以及115师代师长陈光和罗帅指挥的该师部分部队。在组建后不久,129师副师长徐帅就奉命南下,成为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政委是朱瑞将军)。

在巅峰时期,八路军第一纵队,坐拥五个作战旅和一个独立支队,还有大量的地方武装,总兵力达到7万多人。

不过,因为防区太大,根据地太多,徐帅顾不上来,再加上后期他要去延安学习,为了统一指挥,在1942年,八路军一纵改成山东军区,罗帅担任司令员兼政委,统一指挥在山东的部队。

第二纵队,是以八路军115师344旅(徐海东)为基干组建而成。

1938年,在115师分家之后,344旅进入晋南作战,而当地我军部队除了344旅之外,还有决死纵队和冀鲁豫支队等武装。

1940年以后,黄克诚率部进入晋鲁豫作战,在这里的杨得志会合,组成了第二纵队。

不过考虑到344旅旅长徐海东长期在后方养病期间,不可能全面主持第二纵队工作。本来军委想让政委(副旅长)黄克诚兼任第二纵队司令,但大度和谦逊的黄克诚认为他自己指挥能力不足,建议让副总参谋长左权兼任。

因此,二纵到最后,还是杨得志担任司令员,黄克诚依然担任政委。

第三纵队,则是在冀中的吕正操所部组成。

该部除了吕正操率领的东北军一个团之外,还收编了河北地区的抗日武装,一起组成了第三纵队,纵队成立之后,就碰到了日军最严的冀中大扫荡,不得已只能转战晋西北和晋察冀,到了1943年,番号被取消,部队被晋察冀军区接收。

第四纵队,同样和黄克诚有关系。

在组建第二纵队后,黄克诚认为华中地区日军力量薄弱,于是决定从二纵抽调主力再次南下。与在那里的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第六支队会和,一起建立了豫皖苏根据地,并成立第四纵队,彭雪枫担任司令,而黄克诚担任政委。

而五纵,则是本期的主人公。

有意思的是,第五纵队还是和黄克诚有关。

在建立豫皖苏根据地之后,黄克诚认为该地区易攻难守,需要往东继续扩大纵深。

于是和彭雪枫两人一合计,决定往东进入苏北或者皖东北,和三军团老战友张爱萍一起建立皖东北和苏鲁根据地。这片根据地本身就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而且还处于华中和鲁南根据地之间,易于我军发展。

于是黄克诚直接拉走7000人的队伍 ,往东发展,1940年6月,与张爱萍的苏皖纵队合并,建立了八路军五纵。

就这样五纵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王牌五纵,将星云集。

那么当时的五纵队有多强呢?

让我们先看看看五纵的配置

1940年8月,黄克诚从八路军第四纵队抽调了344旅主力第687团,以及第6支队第4总队为基干,合计7000人前往皖东北(江淮),开创根据地。同时为了加强该部在这片地区稳脚跟,八路军山东纵队(一纵),还将所属的陇海南进支队、以及彭明治的苏鲁豫支队全部派给黄克诚。

在1940年9月,成型的五纵进行了人员方面的整合和调整。

黄克诚任纵队司令和政委,老吴任政治部主任,参谋长是后来的华野名将张震,全纵队下辖3个支队(旅级编制)。

第1支队: 也叫彭明治支队。

是从配属过来的苏鲁豫支队改编过来,别看这个支队的叫颇有地方特色,但实打实是一支历史悠久且能战的主力部队。

主力是343旅的685团(其余部队为起义部队和南下支队),该团是115师7大主力团之一,首任团长是杨得志(八路军二纵司令员),邓华、陈正湘等名将皆出自该团。该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林总的红1军团的红2师(师长陈光),其前身正是南昌起义过来,大名鼎鼎的叶挺独立团。

第1支队的成熟战斗力,让其一直成为五纵的中流砥柱。

第二支队:也叫田守尧支队

该支队是黄克诚一手带出来,组成的基干是以黄克诚老部下田守尧纵344旅带出来的2个团以及主力687团组成,支队下辖3个团,支队长是687团老副团长田守尧。田守尧是红25军出来的老人,不过遗憾的是在1943年,秘密前往延安学习的时候碰到日军巡逻艇,双方激战数小时,田守尧在转移的时候阵亡。

该支队是黄克诚从二纵,带到四纵,又带到五纵的王牌部队。

第三支队,也叫张爱萍支队。

该支队是由八路军山东纵队的陇海南进支队,和八路军第四纵队的第6支队第4总队为主力,再加上苏皖纵队组成,该纵队战斗力相较于第1、2支队而言并没有那么耀眼,但实力依然不俗,多次依靠根据地打破敌人对皖东北和苏北根据地的围剿,具有很深的群众基础。同样该支队下辖3个团

因此,和张爱萍成立五纵队的时候,黄克诚所部能掌握的兵力已经达到了3个支队9个主力团,合计2万人,比原来的四纵1.7万人还多。

其规模在八路军五个纵队里面,实力仅次于山东(第一)纵队。

在1940年12月皖南事变之后,五纵也被紧急填入新四军系统,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而「五纵」这个称号也戛然而止。

但以五纵本身强大的战斗力,也让他们在改编过来成为新四军3师之后, 立马成为大腿级的主力部队。

当时新四军3师(五纵)下辖:

第7、8和9旅,这三个旅分别是第1、2和3支队 依次改编过来,而且每一个旅在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期间,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抗日战争期间,五纵及其改编而来的新四军3师,合计歼灭日伪军6万人,特别是在抗战后期,接连收复苏中好几个县城,这就包括了苏中地区首府的两淮地区,3师总兵力连同地方部队达到了5万人(正规军2.8万人)是新四军7个师里面人数最多的,同时在根据地方面,开创了我军两淮和苏北根据地。

可以说新四军3师(五纵)的在纸面上甚至能和粟裕的1师,角逐新四军最强师的实力。

而原属于的五纵的3个旅,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也是一等一的主力。

第7旅,作为我军资格最老的部队这一,在抗战结束后,进入东北加入到东野6纵,被编成6纵16师,是东野7大头等主力师之一;第8旅,同也是进入东北,在解放战争中被编入东野2纵4师,是主力师之一;第9旅,则是被韦国清留守在鲁南和苏北,组成了华野2纵。

需要注意的是,1943年以后,新四军4师的刘震10旅和3师韦国清9旅对调,10旅后来在时任旅长钟伟的带领下,跟随黄克诚一起去东北,被编为2纵5师,同样是东野7大头等主力师之一。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东野(四野)7个头等主力师里面,就有两个是五纵贡献的……

王牌部队多的五纵,将军同样多。

五纵司令员兼政委是我军里面最耿直的大将黄克诚,敢说真话的他,战略眼光同样出色,在抗战结束后,是他直接找军委陈情东北的重要性,坚定了我军出关的决心,而他本人也亲率3.7万人出关(大部分来自五纵组成的新四军3师)。

除了出大将之外,五纵还出了两个上将,分别是张爱萍上将和韦国清上将,前者是黄克诚的老战友,也是我们海军的奠基人之一,他带领的华东军区海军是我军最早的海军;韦国清则是我军苏北地区的创建者之一,在解放战争期间是华野韦吉兵团的指挥者。

而中将和少将,就更多了。

华野副参谋长和三野参谋长的张震、韩振纪、张云天、彭明治和老吴都是中将军衔;少将里面也有郭成柱、王东保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