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孟良崮战役到底打得多惨?据当地百姓说,他们三年没敢上山!

2024-07-21历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真实的孟良崮战役,打得格外惨烈,以至于当地百姓都说,「三年不敢上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引人瞩目的「孟良崮大捷」背后究竟有何故事?这场战役到底打得多惨?

一 、间隔十几年的战神炼成

孟良崮战役中有三个关键人物,分别粟裕、王耀武及张灵甫,粟裕与后二者是老对手了。

他们上次令人印象深刻的交手,正是1934年底的谭家桥。

彼时,红军正在疲惫赶路,有战士来报:

「大部队已集合,但是战士们太累了,最好休息一晚再出发。」

得知这一消息,部队的两位指挥官有了不同的想法,一位认为情况紧急,坚持连夜赶路;

另一位则表示大部队走不动了,不如分兵,粟裕带一部分人先走,而他和剩下的人随后跟上。

粟裕思考过后,同意了方志敏的意见,却没想到二人这次分离竟是永别。

先头部队率先通过封锁线,在大小坪一带等了好几天,可是迟迟没有方志敏等人的消息,只是隐隐听到了枪炮声,这时粟裕就有了不太好的猜测。

事实证明,粟裕的猜测是正确的。

方志敏、刘畴西等人由于休息了一夜而陷入了敌人14个团的包围,最终无力抗争,惨遭俘虏。

谭家桥之战的失利,更直接导致寻淮洲丧命,要知道这位骁勇善战的军团长当时还不到22岁。

他的牺牲对于我军来说,是一次沉痛的打击,更不用说被俘的方志敏、刘畴西后来也先后英勇就义了。

不少人认为,这一战如果由粟裕指挥,结果或许会有不同,可历史没有假设,谭家桥一役成为粟裕心中永远的痛。

十多年后的孟良崮战役里,他亲自带人将张灵甫打到末路,在济南战役中,他更是拟定了这样的口号——

「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

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等人曾被困在山上,缺水至极,又恰好四天四夜没下雨,以致国军指挥官感慨:

「天灭我等!」

殊不知,灭他们的不是天而是解放军,这一切都在粟裕的筹谋里。

为了歼灭王耀武麾下74师,歼灭张灵甫等人,粟裕连续数日也没有合眼,战后测血压的时候更是发现血压值高达220!

十多年里饱经磨砺的粟裕,早已成为了我军「战神」,在孟良崮战役中直接打掉了王耀武的家底,以至于其哀叹道:

「74师之失,宛若丧父之痛。」

同样感到无比痛苦的,还有蒋介石,他称其「国军无法承担之大损失」,那么这一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二 、孟良崮战役之「三字解」

孟良崮战役的过程,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第一个字就是「险」。

这并不是一场十拿九稳的伏击战,而是粟裕在逆境中一次「被迫的惊险设计」。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当时解放战争已经进入中期,蒋介石和部分国民党人深感局势不妙,于是狗急跳墙,调集大量部队对山东解放军进行了猛攻。

当时国军出动了近五十万人,而且作战手法上也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打得十分稳健,这就使得粟裕等人的处境十分不妙。

汤恩伯等人竟早早夸口:

「这是势必给陈、粟等人一记铁拳!」

战斗伊始,国军推进得十分顺利,先是占领了鲁西南,紧接着又一路攻到了沂水、莱芜地区。

陈、粟等人5次计划反攻,可是都没找到什么好的时机,敌人保守的「乌龟式推进」,连粟裕都有些无从下手。

此时的粟裕,仿佛又同当年一样,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

是静待时机,等待敌人失误,还是以变制变,主动寻求突破?

粟裕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便有了第二个字,「变」。

这里的「变」主要囊括两个方面,分别针对的是战法以及打击群体:

战法从原来的围点打援,改为主动出击、创造机会。

粟裕带部队不断变换方位,和敌人玩起了「耍龙灯」游戏,有时派两纵队南下包抄敌人后方,有时根据实际情况更改计划,将其余纵队调集起来作为「奇兵」。

事实证明,这一战法效果很好,敌人左右支绌,应接不暇,让粟裕有了毕其功于一役的机会。

至于打击群体的改变,则是从原来的第7军和48师,改成了国军第74师。

蒋介石此人有个毛病,那就是得势猖狂,容易忘乎所以、瞎指挥,眼看粟裕等人迟迟没有反击,蒋介石命令顾祝同等人强势推进。

顾祝同这一推进,粟裕就发现了机会,张灵甫和他带领的74师明显与其他部队脱节了。

而且粟裕也察觉到了敌人全面进攻的最终目标是坦埠,于是他抛下诱饵,一步步引得张灵甫和74师走入陷阱。

「张灵甫一贯认为新四军不能打硬仗,而74师又时有骄横跋扈之举,一旦张灵甫与74师失陷,国军各部必不会奋力营救,我军方有全歼之机……」

为了一战扭转局势,粟裕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这里,甚至说宁肯放走敌人一整个师,也不能放过74师麾下一个连,这才轮到张灵甫头痛了。

张灵甫与74师失陷孟良崮后,国军部队果然没有及时展开救援,粟裕集中兵力,以五比一的绝对人数优势对74师展开围歼。

粟裕不仅将张灵甫等人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连决战地点都曾特意挑选。

之所以选择孟良崮,是因为这一块山多路窄,便于我军穿插,不利于敌军重装部队推进,以至于后来张灵甫上山之际不得不将重型武器丢在山下。

有了前期的充足准备,粟裕开始执行起第三个字,「快」,此乃快刀斩乱麻之意。

74师毕竟是国军王牌部队之一,蒋介石不可能坐视其沦陷,时间一长,必定会催促其他部队前来支援,到时候我军反倒会陷入敌军包夹。

因此,粟裕必须在蒋介石和其他国军将领反应过来之前,就将张灵甫和其74师彻底拿下。

而粟裕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他仅用三天时间就完成了战役目的,在16日下午歼灭74师主力,后来又将藏在山里的一个旅歼灭。

张灵甫死了,74师也被全灭,可笑的是蒋介石到这时候还没有认清现实,说什么「以我绝对优势竟遭乌合之众陷害」,其作态属实令人啼笑皆非。

三 、张灵甫之死

张灵甫也算是粟裕的老对手了,在这场战斗中,粟裕本来是打算活捉他的,只不过最终没能成功。

由于当时战场形势比较混乱,也鲜有资料留存,所以张灵甫究竟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后来也是众说纷纭。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张灵甫并不是被击伤后死亡,而是在突围或者说计划突围的过程中被直接击毙的,这点有诸多资料可充当佐证。

比如【孟良崮大胜】中指出,「毙伤张灵甫以下官兵13000余人」;

【蒋军七十四师覆灭经过】指出,「敌师长张灵甫于突围时被击毙」;

【蒋匪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被击毙】一文中记载得更为详细:

「张氏后脑被汤姆枪弹击伤,血管与脑浆均已干枯……」

张灵甫自诩智计无双,麾下美械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殊不知在粟裕和解放军面前也不过尔尔。

他最终落得那样的下场,根本原因是太傲慢,其次就是国军内部人心不齐,高级将领想着抢功同时又在不断勾心斗角。

若不是贪功冒进,张灵甫一部也不会与大部队脱节,一步步迈入粟裕设下的陷阱里;

若是国军其余部队能及时支援,张灵甫和74师也未必没有逃生的机会,可国军毕竟不是我军,双方的风气在当时是有着迥然的差异的。

国军将领争斗不断,彼此陷害都是常有的事情,就更不用说夸大功绩,谋取晋身之阶了。

可是我军不一样,一是一,二是二,内部团结,一切都按实际情况来,若非如此也发现不了藏在山里的那7000多名敌人。

彼时,大战已经结束,可是粟裕在战后统计战果的时候却发现了不对劲。

敌人应有3万余人才对,可我方战果仅有2.3万人左右,剩下的人去哪了?

察觉到这一异常后,粟裕立即带人搜山,果然在山里找到了潜藏的七千多名敌人,这是很了不起的。

因为当时可是有十余个纵队、数万人参战,在战后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将战果统计得如此精确,说明部队的作风非常好。

「什么样的将领带什么样的兵」,蒋介石和诸多国军将领带头败坏风气,还妄图实现独裁,属实是痴人说梦。

四 、复盘与思考

作为后来者,我们回顾孟良崮战役,不自觉地就会为粟裕的智谋和解放军的骁勇而惊叹,也往往会因此而忽视这场战役的艰难和惨烈。

为了在这三天里达成战役目标,我军实际上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的。

张灵甫被围后,敌军诸多将领固然支援得不及时,可想要营救张灵甫的也不是没有。

为了防止计划出现纰漏,粟裕提前在外围不少地区布防,对可能来援的敌人进行阻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天马山阻击战。

天马山在孟良崮的西北边,由于我军的防守方向比较多,所以在天马山一带部署的防守力量并不算强。

相较于来援的25师、65师来说,更是有些「薄弱」,可我军就是牢牢守住了。

25师由黄百韬率领,同样是国军王牌之一。

黄百韬救援张灵甫的念头本来就比较坚定,在16日上午遭到蒋介石训诫后,更是拼命对阵地展开猛攻。

最危险的时候,黄百韬一度已经带人攻上了山腰,距离突破仅一线之遥。

可就是这「一线」成了天堑,负责坚守阵地的廖政国亲自带人镇守,危急时刻连文书、炊事员乃至于伤员都上阵地阻敌了。

最后在其余部队的及时增援下,终于将敌人挡了下来,其他方向的阻敌部队情况也大致相同。

国军固然来势凶猛,可我军更为坚韧,为了给粟裕创造时间,我军战士们在各大阵地拼命阻敌,最终才有了最后的一锤定音。

可以说,这是团结的胜利,而不是哪一个人、哪一支部队的胜利。

这样激烈的战斗,伤亡自然是不小的,我军在这一战中歼敌3.2万人,其中有1.9万名俘虏。

而我军的伤亡人数则在1.2万人左右,其中9000多人负伤,阵亡人数在3000人左右。

放到纸面上,这只是一份简单的数据。

可是放到现实中,山上几乎到处都是鲜血与白骨,因此当地居民会说「三年不敢上山」了。

回顾这场战役,这是粟裕和华野的胜利,更是我军指挥员和广大人民的胜利。

没有毛主席等人的指挥,没有广大人民的支持,恐怕也很难有孟良崮战役的丰硕战果。

在孟良崮战役开始前,毛主席就特意发电指示:

「不要心急,不要分兵,总有歼敌机会!」

实际上,粟裕的确是这么做的,他引张灵甫上钩、集中主力将其歼灭的做法,与毛主席的指示高度一致,也证明了我军指挥员们的高瞻远瞩。

至于人民群众的支持,更是粟裕的坚持后盾。

在孟良崮地区随处都能听到【沂蒙颂】,「沂蒙红嫂」的故事更广为流传,所以后来陈、粟等人说:

「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民。」

孟良崮战役固然惨烈,可人民群众和我军广大战士们并不畏惧,因为斗争总是伴随着流血牺牲。

因为走在正确的方向上,所以大家更众志成城。

也希望大家能从这个故事中所收获,体恤先辈的付出,继承他们的精神,为我们的国家奉献光与热,共同创造更美好的家园。

参考资料

【「意义极大」的孟良崮战役】 学习时报

【从兵败谭家桥到孟良崮大捷战神炼成记】 新华每日电讯

【三字详解孟良崮战役】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