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0年陈赓离开越南,越南干部问:像他这样的将领,中国有几位?

2024-02-08历史

1950年,胡志明赠送一张照片与我国的将军,这位越南革命领导者为将军亲笔题词: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是什么人,得到了胡志明如此功高的评价呢?他就是我们的开国大将陈赓。

1950年离开越南时,被陈赓折服的越南干部还不禁问道:像陈赓这样的将领,中国有几位?



1884年,法国出动坚船利炮,让越南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为切断进入中国境内的国际援助,在1940年入侵越南,取代了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

5年时间里,日本侵略者大肆搜刮越南的粮食,横征暴敛,一度导致越南爆发饥荒,先后有200多万越南人民死于这场人为造成的饥荒中。

随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以胡志明为首的领导下,越南共产党在全国发动起义,赢得了八月革命的胜利。

9月2日,胡志明主席宣读【独立宣言】,向世界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并宣布取消法国在越南的一切特权。



然而,来之不易的和平并没能持续多久,法国殖民者不甘心就这样失去统治多年的殖民地,决定再次扑向越南,重新在越南建立殖民统治。

1950年1月,为救亡图存,已经60多岁的胡志明在越北的原始森林中连续徒步了17个昼夜,到达中国,并赶往北京,而此时的毛主席刚刚离开北京,前往莫斯科。

于是,胡志明在北京稍作休整便再次启程前往苏联,在莫斯科与斯大林、毛主席见面,请求商谈援越事宜。

胡志明请求中国派一名经验丰富的高级指挥员到越南,具体帮助越方在边界打一仗,以开通两国之间的交通线。



这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大陆及沿海岛屿追歼国民党军队的作战尚未完全结束,巩固人民政权的工作正在进行,财经状况也很困难,同时又面临百废待兴的局面。

但我国仍毅然决定,承担起援越的国际主义义务,向处在抗法战争紧要关头的越南人民提供一切必要的援助。

正在我国考虑期间,胡志明已经等不及了,致电毛泽东,要求中国派他的老战友陈赓,就近由云南省去他那里帮助工作。

在大革命时期,陈赓和胡志明就在广州相识。陈赓在黄埔军校工作,兼任周恩来的秘书,胡志明当时任孙中山苏联顾问鲍罗廷的翻译。那时二人就是好朋友了。

毛泽东很快复电给胡志明,「同意让陈赓先去」。



陈赓出身于湖南的一个标准的将门世家,其祖父陈翼琼白手起家,一个人从地主长工白手空拳拼搏,最终官至花翎副将。

从1916年参与湘鄂之战起,再到1949年率部陈兵雷州半岛,截断白崇禧集团退路,陈赓经历了民国,抗日,解放等时期,参与了大大小小数百场战争,终成一代开国大将。

建国之后,他又参与了西昌战役和边界战役,并在1951年出征朝鲜,参与抗美援朝之战。

当时陈赓在越南一共有三个任务。

第一,协助越共中央确定切实可行的边界作战方案,尽量解放国土,让解放区和中国连成一片;第二,确定向越南提供物资援助的计划,协调各项援越工作;第三,帮助越南卫国军进行建军工作。

经过仔细的观察,陈赓发现越军确实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军队,但同时也是一支年轻、稚嫩、缺乏经验的军队。

彼时的法国殖民者勾结窜逃越南的国民党残余势力,盘踞中越交界处,控制了中越交界区的许多交通干线与重要地区。 法军的基本部署是:在西起老街、东至芒街绵亘上千里的边界线上,扼守要道,分兵把口,构成一条边界线。

同时,法军装备精良,善于固守;飞机和空降部队,除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外,经常对越南党政机关的所在地进行突袭,实施「扫荡」。

越军的状况与法军的整体状态截然不同,他们愿意为祖国解放、民族独立而战,官兵士气高昂,不怕吃苦,勇于献身。



因此,陈赓建议越方调换思路,与其硬啃骨头,逼着装备与战术都相对落后的越军打攻坚战,不如发挥越军的游击战长处。

借助地形灵活应敌,向敌人释放出进攻高平的假信号,吸引敌军前来支援,若提前于援军支援路线上设伏,势必能够重挫敌军。

在攻打东溪的提案得到毛主席认可后,越军最终决定于9月16日拂晓发动进攻,陈赓在指挥部中密切地关注战场形势。

9月18日上午,东溪一役大捷,东溪法军守军被悉数歼灭,敌军指挥官成为越南俘虏,而法军看似固若金汤的「一字长蛇」防线也自此横遭腰斩,此战也成为了越南对外战争中前所未有的歼灭战。



10月中旬后,44个边界据点先后被越军攻下,法军被迫退守河内,边境地区重新回归越南,中越直接的沟通桥梁得以彻底打通。

面对如此辉煌的战果,胡志明深表感激。他高度赞赏了以陈赓为代表的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卓越贡献,称此战为「越南抗战史上最大的一次胜利」。

陈赓之所以能折服越南人,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军事天才。 陈赓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加入红军后,为党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解放战争中,陈赓带领的第四兵团是少有的战略独立大兵团,也是解放大西南的头等功臣。

越南战争暂告一段落,朝鲜半岛烽烟渐起,陈赓领命归国,奔赴朝鲜前线。


1961年3月16日,陈赓大将因心梗不幸逝世,享年58岁。 直至逝世前一天,他也依然在构思着他的【作战经验总结】 ,想要将他积累毕生的宝贵实战经验传给后人。

历史的不朽并不在于其本身,而是历史中一段段的英勇事迹与那些曾经存在过的英雄人物,先辈虽逝,但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