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尼克松访华时,问怎么称呼蒋介石?毛主席回答7个字让他哈哈大笑

2024-04-22历史

「蒋介石那边把你们称为‘匪’,你们怎么称呼他们?」

1972年,尼克松与毛主席等人会晤时,直言不讳地问出了这句话。

坐在毛主席身旁的唐闻生,即便先前有好几年的外交经验,听到这个问题时心里还是一惊,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作为翻译,她将尼克松的问题原原本本转述给毛主席,有些紧张地看着主席。同时,她又很期待以主席的智慧,会如何回答。

在场的人,几乎都看向毛主席。

听完唐闻生的翻译,主席神色未变,淡定地说了7个字。他不仅缓和了现场紧张的气氛,也让尼克松等人哈哈大笑,还暗藏了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可谓是一举多得。

台湾问题,早有定论

2023年6月13日,我国外交部长秦刚,同美国务卿布林肯进行了一次电话会谈。

两人的谈话中,牵动着全中国人民心脏的台湾问题,不可避免的被提起。

台湾省自古是中国的领土,两岸关系如何演变,一直以来都属于我国的内政问题。可偏偏美国喜欢从中作梗,非要横插一脚,甚至在暗中支持分裂势力的发展。

2022年发生的「佩洛西窜台」事件,更是一度将中美两国的关系和两岸关系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国际专题会议上,秦外长点名批评,谴责美方政府干涉他国内政的无理行径。另外,他代表中国,表明了坚定态度,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对于台湾问题的干涉。

或许是意识到世界局势的紧张性,或许是有求于人,布林肯才会表态说:

「美国不支持‘台独’,希望中美不要因为台湾问题产生隔阂和误会。」

事实上,早在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就向整个世界,表明了中方的立场:台湾省回归是不可逆转的结果,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上世纪80年代,小平同志也已经说过:

「关于台湾问题,摆在美国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他们要么打,要么退。」

如果美国政府强硬插手,中美双方的一场大战或许无可避免。如果美国想继续维系与中国的友好关系,那就必须彻底退出台湾纷争。

随着近日的布林肯访华行动,台湾问题又再一次引发了人们的讨论热潮。

不少人认为美国在这件事上,有什么值得争议的地方,他们的尼克松访华的时候,中美双方不就对台湾问题达成一致了吗?

上世纪70年代,中美苏三国的关系可谓是变化莫测。

因为新疆伊塔事件和后来的珍宝岛事件,苏联彻底揭下了友好的假面,中苏两国关系破裂。

至于美国,由于经济和政治等多领域的危机,他们迫切需要在东亚地区寻找强有力的外援。苏联方面的强大,于他们而言也是十分危险的信号。

正好此时中苏之间的关系给了美国可乘之机,他们便想借此融化与中国之间的冰封状态。

1971年的乒乓球外交,以及基辛格秘密访华,这都是中美在破冰方面做出的努力。

怎么称呼蒋介石

接收到美国发出的信号,中方顺势向尼克松发出访华邀请。双方对此事高度重视,各方面都做了精心安排。

1972年2月21日中午,尼克松带领的391名随行人员,乘坐专机抵达北京机场,周总理等中方代表早已等候多时。

他走下舷梯后,先伸手与周总理握手。这一刻,全世界为之震动。一场跨越太平洋的交流,将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周总理先将美国庞大的代表团带到钓鱼台宾馆歇息,还没离开,就接到毛主席的通知,他要和尼克松见面。

此时,毛主席大病初愈,身体不是很好。所以,计划会见的时间为15分钟。

如此一来,除了周总理忙着将尼克松带到中南海毛主席的住处外,唐闻生等翻译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进入工作状态。

当天下午两点五十分,毛主席和尼克松会晤,一旁的还有周总理等人。主席全程红光满面,说话中气十足,看不出任何异样。

简短的问候之后,进入正题。二人聊到了中美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气氛还算融洽。

突然,尼克松似乎想到了什么,有些犹豫地问了毛主席一个问题:

「台湾省那边称呼你们为‘共匪’,请问你们怎么称呼蒋介石呢?」

会谈正式开始前,两国领导人已经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也认同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的理念,尊重中国的主权。

他在这个场合问这一敏感问题,多少有些挑衅的意思,想让中方难堪、出丑。当然,他还有其他心思。

1971年7月15日,他发布访华公报。短短四天之后,他就召集总统办公室所有人开会,讲述自己为什么要打破先例去中国访问。

尼克松说去中国是为了对话,但这意味着美国就站在他们一方了。他的潜台词是访华只是为了美国自身的利益,其他问题上的立场不会变。

国会内不少排华分子,非常不满意他的决定。与他们同样愤怒的,还有蒋介石。

于是,蒋介石千方百计地企图破坏中美谈判。他与美国会议员勾结,在尼克松出发前大肆制造舆论,声称:「尼克松是打着白旗去的,是去给毛主席磕头」。

尼克松听到这些荒谬言论,自然对蒋介石怀恨在心,问毛主席如何称呼他,也有想让他难堪的意思,报复蒋介石对自己的诬蔑。

在他看来,毛主席和蒋介石水火不容,蒋介石用带有侮辱性的称呼主席,主席肯定会用同样的方式反击。谁知毛主席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

事实上,尼克松的问题一出,现场氛围瞬间变了。唐闻生认为他的问题太过直白,可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一个字都不能翻译错。所以,有了开头的一幕。

毛主席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即使尼克松的问题令人震惊,可他还是没有表现出半分诧异或者不知所措。

他只说了简短的七个字:

「我们也叫他土匪。」

中方人员明白毛主席是什么意思,无不为他的临场应变能力、机智而感到高兴、自豪,露出了笑容。

尼克松等人一头雾水,周总理解释说:

「说来也好笑,两岸喜欢打嘴仗。蒋介石叫叫我们,我们再叫叫他们。口头打仗,总好过兵戎相见,总的来说我们是一家人。」

听完,尼克松哈哈大笑。毛主席看似简单的回答背后,暗藏玄机。

第一,对整个中国来说,共产党才是正统政权,蒋介石所带领的国民属于反动派,不正是企图篡夺政权的匪徒吗?

第二,毛主席表明两岸无论怎么称呼对方,还是一家人。舌头和牙齿还会有打架的时候,这再正常不过了。

但无论国共两党怎样吵,始终是家事,轮不到外人来插手,毛主席间接表明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

两党关系,几经波折

提及两党之间的关系,不得不追溯到20世纪初期的中国革命浪潮。

地主阶级的压迫,旧贵族的剥削,北洋政府的懦弱,外国列强的掠夺,让全国百姓苦不堪言。

亡国灭种的危险,随时随地笼罩在每一个中国人头上。以革命带动时代发展,冲击外来侵略者,掀翻反动政府,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他至关重要的观点「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他的革命主张,则是「民族,民生,民权」。三民主义一直指引着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与后来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有理论上的重合之处。

1924年国民大革命,国共两党通力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毛主席和蒋介石,也成为了对方心中相当「特别」的存在。

他们两个人,也被誉为「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中国政治家」。

然而,蒋介石身上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固化的阶级思想,注定他格局没有毛主席大。

国民党内部的风气一天天发生变化,这让毛主席紧皱眉头,为中国未来的革命道路担忧。

曾经欣赏蒋介石才能的孙中山先生,也对他所展现出来的贪婪本性厌恶不已。

蒋介石则认为,毛主席是难得让自己感受到了「棋逢对手」的人物,未来或许也会在战场上斗个你死我活。

1927年,他背叛革命,发动两场触目惊心的反革命政变,让白色恐怖的阴影笼罩在每一寸中华大地之上。

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步步紧逼之下,我党在毛主席等人的带领下只能转变斗争路线,以农村为切入点,逐步掌握武装政权,从而对城市进行包围。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反革命政变带给我党最深痛的教训。

这两个曾经并肩作战的党派,因为蒋介石的一己之私,走向了背道而驰的结局。

我党始终强调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毛主席更是多次在动员大会中重申「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任何危险到来,共产党员总是冲在最前方,任何成果出现,党员总是会让底层民众先享受。

可国民党完全不同,以蒋介石为首的高层干部,利用职务之便疯狂敛财,鱼肉百姓。他们的所作所为,与北洋军阀没有差别。在他们的管辖下,民众的生活仍旧水深火热。

得民心者得天下,两党斗争,最终结果如何,其实早已经一目了然。

不过,即使在解放战争这一党派矛盾最激烈的阶段,毛主席都始终秉持一个观点,国共纷争是内忧,绝不可能成为外患。

新中国成立后,他委托章士钊先生转达:

「假使两岸能归于统一,我们愿意做出让步。我党愿不遗余力的推动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也愿在最大程度上尊重国民党的发展权益。」

蒋介石提出,台湾省必须保留高度的自治权利,管理权掌握在蒋家手中。国民党的高层干部,他们所享受的生活待遇一律不变。

台湾省还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军队自主权利,可以放弃海军和空军,但是需要保留陆军编制。

在一党制国家中,这三个要求实在有些得寸进尺。即便如此,毛主席还是答应了。

因为两岸是一家人,解决家务事,比什么都重要。

外交智慧,展露无遗

毫不夸张的说,听到尼克松提问的那一刹那,国共两党过往的关系转变历程,犹如走马灯一般在,毛主席的脑海中上演,海峡两岸还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他也坚定的相信,海峡两岸终将归于统一。

所以,毛主席以调侃式的七个字回复尼克松,也是在告诉他:

「大陆和台湾省打归打,闹归闹,同根同源的关系却不会改变。我们双方的问题,不需要外人介入。」

毕竟「匪」这个字眼,一向指的是政权内部出现问题。

作为超级大国的领袖,尼克松早已对毛主席的政治智慧有所耳闻。而现在,他亲身体验,更敬佩不已。

毛主席的外交智谋,不仅体现在与美国领导人的相处中,还体现在对待苏联的态度中。

1949年12月,毛主席一行出访苏联。

生活一向简朴的他,在苏联提出了一个特别挑剔的要求。

他告诉厨师,自己不吃死鱼,只接受活鱼。他还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如果苏联人送来死鱼,不管是生的还是熟的,一律扔出去。

旁人不明白,毛席一直随大流顾大体,现在怎么会做出如此不礼貌的举动。

况且,鱼作为一种食物,当然只有被杀死之后才能入腹。活鱼该怎么吃呢?这不是为难苏联的厨师吗?

他们不知道,此事还有一段渊源。

十个月前,斯大林的特使米高扬来到中国,受到了毛主席等人的亲切接待。

他穿着精致的西装和大衣,头发被打理的一丝不苟。看着有些穷酸的我党领导人,他心中难免有些不屑。

这份不屑,其实也代表了高高在上的苏联人对中国的轻视。

他看着摆在饭桌上的鱼,相当嫌弃的开口:

「我们苏联人从来不吃死鱼,你们怎么能让这样的东西摆在自己的饭桌上?」

不管我方工作人员怎么解释,米高扬态度都相当傲慢。

因此毛主席此举,是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也用行动告诉苏联政府,中国不接受任何嘲讽和蔑视。

毛主席是新中国最伟大的领导者,在他心中,国家尊严和国家利益始终被摆在首位。

与尼克松关于蒋介石称呼的交谈,在苏联提出的特殊要求,都是主席在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国发声、维护中方主权,表达坚定的政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