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查理大帝结婚又后悔,还发动战争殴打亲家,这真是伦巴德的错吗?

2023-12-23历史

文|不知名哲学家

编辑|不知名哲学家

每一个站在婚礼场上的新人都是那么的庄重而喜悦,都希望和对方相伴走到永远。 就算是没有感情的联姻,也会因为利益而互相牵绊。

但是在历史上有那么一个时代, 著名的查理大帝和伦巴德公主之间联姻只进行了一年就破灭了。

甚至在联姻破灭之后,查理大帝不光没有「好聚好散」,还很快就对伦巴德王国发起了战争, 把伦巴德王国的王冠戴在了自己头上,难道这次联姻对于查理大帝来说就这么的难以接受吗?

加洛林王国的动荡

768年9月24日,加洛林王朝的创始人丕平三世去世后, 他的两个儿子查理和卡洛曼分别在努瓦永和苏瓦松加冕成为国王,加洛林王国被一分为二,两位新国王的领土都与外邦接壤。

查理王国的东部靠近萨克森地区,而西部则与布列塔尼相连。 在西南部的阿基坦地区,两个王国都与比利牛斯半岛接壤。而卡洛曼的领土东部则与伦巴第王国和巴伐利亚公国接壤。

之前法兰克王国曾与这些政权发生过战争, 丕平三世可能希望通过兄弟分工协作的方式来继续扩张加洛林王国的版图。

然而当政权在代际之间交替时,往往会引发动荡的局势。 在768年,丕平三世去世后不久,新国王之间的矛盾就显露出来。

丕平三世的分国计划导致法兰克王国变成了一个双王统治的政权, 这意味着会出现两个王廷和相互对抗的朝廷。

在768年的圣诞节上,两位年轻的国王都偶然选择了他们父王丕平曾停留过的地方作为各自王廷的所在地。

查理选择亚琛,卡洛曼选择萨默斯, 他们都希望自己可以继承父亲的遗志

加洛林和伦巴德联姻

丕平三室的妻子贝尔特拉达是当时法兰克豪门休波特家族的后代,她的父亲是赫利波特,也就是莱昂伯爵,还是查理·马特夫人普丽克特鲁德的侄儿,说白了就是当时他们的家族在整个纽斯特拉西亚地区都赫赫有名。

丕平三世与贝尔特拉达的婚姻可能是为了在本不属于法兰克的领土上巩固自己的地位。 丕平去世后,贝尔特拉达成为了40多岁的国王丕平的遗孀和法兰克的王后。

这两位年轻的加洛林国王缺乏政治经验,边境叛乱、地方势力的挑衅以及巴伐利亚公爵塔斯洛与伦巴德国王的联姻,以及圣彼得国内部的纷争不断。这些因素增加了加洛林王国与敌人结盟的可能性。

贝尔特拉达认识到丕平时代的扩张主义已经不适用,法兰克的意大利政策必须谨慎调整。 她希望通过加洛林和伦巴德王室之间的双重联姻,建立法兰克-伦巴德的联盟来实现这一目标。

即加洛林公主吉塞拉嫁给伦巴德王子阿德尔吉斯,新国王则娶伦巴德公主。 而查理成为贝尔特拉达心中的理想人选。

在770年,贝尔特拉达在南下途中与次子卡洛曼在萨尔茨会面。 在会晤期间,贝尔特拉达向卡洛曼详细介绍了这场婚约的细节。

作为母亲,贝尔特拉达可能强调这场婚约对法兰克王国整体利益的重要性,并提到了他们的姐姐吉塞拉与伦巴德王子的婚姻,这将使卡洛曼与伦巴德王室的关系不会因为查理的婚姻而紧张,并劝说卡洛曼与兄长达成和解。

离开萨尔茨后,贝尔特拉达前往巴伐利亚,与巴伐利亚公爵塔斯洛会面。 之后她南下拜访了教宗斯蒂芬三世,希望教宗能够改变对这场婚约的坚决立场。

斯蒂芬三世显然默许了查理与伦巴德公主的婚约, 并可能要求贝尔特拉达敦促德西迪里乌斯停止对「圣彼得国」利益的侵犯。

三方矛盾争论的焦点之一在于「圣彼得国」的权益问题。 王太后贝尔特拉达采取了巧妙的策略,将贝内文托一带的地产授予教宗,以满足教宗对地产的需求,停止了对北部伦巴德所占有权益的诉求,缓和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与此同时伦巴德国王因为婚姻联盟的潜在利益,同意做出妥协,使得贝内文托做出「领土贡献」。

这种解决方式使得所有人都受益, 教宗得到了所需的土地,伦巴德国王获得了婚姻联盟的利益,也为缓解「圣彼得国」的土地权益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而对于查理来说,他获得了巨大的政治优势。 一方面,与伦巴德国王德西迪里乌斯结成了盟友,获得进入意大利的通道,使其能够在意大利半岛上扩大影响力。

这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竞争对手卡洛曼变得孤立无援。 另一方面,查理在母后贝尔特拉达的帮助和支持下,通过派遣使者协助教宗解决「圣彼得国」的土地权益问题,表明自己并未放弃法兰克人作为圣保罗捍卫者的角色,并在宗教层面上维护了其统治的合法性。

查理悔婚

丕平三世去世后,法兰克王国由查理和卡洛曼两位国王共同治理, 这导致了法兰克王国内部的矛盾凸显,使得他们无法同时东顾。

这种内部纷争使得法兰克王国无法对外扩张,给了野心勃勃的伦巴德国王德西迪里乌斯在该地区施展拳脚的机会。

德西迪里乌斯开始介入「圣彼得国」的内部事务,利用法兰克王国内部混乱的局势 。法兰克王国的内部不和使得东部地区出现了政治真空,为德西迪里乌斯干涉法兰克王国内部事务提供了契机。

在769年,德西迪里乌斯利用法兰克王国内部混乱之际,向查理发出建立伦巴德-法兰克联盟的邀请。

提议是将查理与德西迪里乌斯的女儿杰尔伯佳联姻, 同时让查理和卡洛曼的姐姐吉斯拉与伦巴德王位的继承人、德西迪里乌斯的儿子阿达尔吉斯成婚。

德西迪里乌斯选择了与查理结盟, 可能是因为法兰克王后贝尔特拉达的努力,或者是因为卡洛曼的领土更接近意大利。

德西迪里乌斯并不打算引入法兰克人的势力至意大利半岛。联姻安排使得德西迪里乌斯的女儿生活在法兰克宫廷,而法兰克的公主留在帕维亚, 这种双重联姻表明德西迪里乌斯认为伦巴德王国应与法兰克王国地位相当,因此这样的联姻也是相得益彰的。

这一联盟对于法兰克王国和伦巴德王国的政治局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法兰克王国的内部矛盾削弱了其在东部地区的力量,同时德西迪里乌斯的干涉加剧了法兰克国内的混乱。

而对伦巴德王国来说, 这次联姻为他们与法兰克王国建立了强大的同盟,同时也巩固了伦巴德王国在意大利半岛上的地位。

德西迪里乌斯上台后,他进行了一系列军事行动,并早早开始利用婚姻外交来建立广泛的政治同盟。他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贝内文托公爵阿里奇斯和巴伐利亚公爵塔斯洛。

法兰克王国内部双王的争斗使他们无暇顾及他人 ,而德西迪里乌斯则利用这个机会与他们建立联盟。

这样的联盟不仅有助于缓和与罗马教宗的关系,还增强了伦巴德王国在意大利半岛上的政治影响力。

婚姻外交这种形式的联盟将血缘关系、感情和家族利益交织在一起,通过婚姻建立的政治联系更为稳固和深入。 在这一方面,德西迪里乌斯比他的前任柳特普兰和艾斯图夫更有远见。

在贝尔特拉达看来,他的政策安排为欧洲带来了和平,不仅意大利半岛各方达成了和解,两位国王的权力也形成了平衡的态势 。

然而在权力的诱惑下,和平是暂时的。 卡洛曼在被查理和伦巴德人制衡之后,转而将目光投向「圣彼得国」。

教宗近来与查理有着亲密的关系,这引起了卡洛曼的强烈不满。 此前的婚姻联盟也损害了克里斯托弗的政治利益和要求。

为了挽回自己的权力,报复斯蒂芬三世 ,克里斯托弗父子在卡洛曼使臣多多的支持下尝试逼宫,试图废黜并杀死斯蒂芬三世,但遭到德西迪里乌斯和教廷内侍官保罗·阿菲阿塔的联合阻挠。 最终,克里斯托弗被挖出双眼后去世,其子塞尔吉乌斯被刺瞎,并被关进修道院中。

教宗向法兰克王国发出信件,告知所发生的一切, 但宣称多多是独立行动,与卡洛曼无关。 教宗希望法兰克维持和平 不要内部纷争,罗马需要两个法兰克国王的共同支持。

随后,查理开始采取一系列行动,谋求另一半王国的权益。 其中之一是迎娶阿勒曼尼亚贵族的女儿希尔德加德,同时将伦巴德公主送回帕维亚王宫。

这一决定宣告了法兰克-伦巴德联盟的瓦解。 查理放弃这一婚姻后,只需要等待卡洛曼的离世。

德西迪里乌斯对查理的悔婚行为心怀怨恨,他主动接纳了吉尔伯佳及其儿子。 一方面是为了报复查理的行为,另一方面,面对统一的法兰克王国,德西迪里乌斯必须增加自己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以备将来之用。

教宗哈德良一世成为下一任教宗后,德西迪里乌斯要求他给卡洛曼的儿子们举行涂油礼,使他们成为法兰克国王。 然而哈德良采取拖延战术,并与德西迪里乌斯在意大利半岛展开政治角力。

在773年,查理在日内瓦召开了全法兰克人大会,部署了进军意大利的计划。 他与叔父伯纳德分成两路,直指帕维亚,征服了伦巴德王国,并将伦巴德王冠戴在了自己的头上。

结语

在77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与伦巴德公主成婚,法兰克和伦巴德结成同盟。 虽然这一联盟只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就破裂了,但它反映了70年代初期法兰克和意大利半岛政治形势的变化。

这场婚姻联盟还展示了法兰克王国、"圣彼得国"和伦巴德王国等政治势力之间复杂和多元的互动。 这也使人们认识到了女性在加洛林政治生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