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养生

古方乌梅丸:上焦热,下焦寒,又上火又怕冷

2024-06-07养生

有关上热下寒的治疗,最早见于汉代医书【伤寒论】「厥阴病」篇,篇中"乌梅丸"就是治疗上热下寒的经典方剂。

关于乌梅丸的应用,有这样一位患者,有着严重的上火症状,每天心烦意乱、失眠多梦、脾气急躁,嘴角总起泡。而目经常头疼,甚至口苦发臭,是典型的火热内盛症,但同时也伴有手足冰冷、畏寒怕冷、姨妈冷痛等虚寒症状。她多年求医问药,走遍了很多三甲中医院,吃了数百副药却不见效。治疗中,医生普遍开的都是清热泄火药,表面看上去很对症。但药吃下去火热没有消退,反而愈演愈烈,尤其虚寒问题愈发明显,稍微吃凉食就严重腹泻。这就是中医所说「阴阳绝离」,是很危险的状态。

很显然,这个时候的病症已经不能单纯靠清热药来解决。她自述说,从小就有贪食冷饮的习惯,已经有十几年。而且苛重的工作压力,导致了生理节律严重紊乱。这就是最典型的上热下寒症状。这种情况如果依旧按照老路子,用苦寒药物灭火,无疑于雪上加霜。

这时乌梅丸的思路就很对症,一方面用方子里「附、肉桂、桂枝、干姜、薯椒、细辛等温肾纳气的药,温暖命门,使上浮的邪火自然下行,回归丹田。另一方面,用乌梅、黄连、知母清理上焦无法控制的贼火,温下清上,协同作用。在服用了五副药后,她的症状慢慢就开始好转了,心烦失眠逐渐缓解,火热症候也渐渐消退。但是常年积累导致的寒湿体质,一时半刻难以治愈,还是需要长时间调理。

这个方子对治疗是个启示,关于上热下寒我们需要换一种思路,不是一味清热,而是通过引火归元,用温补之药引火下行,使之重新回到命门。当元阳回归丹田,身体秩序自然回复正常,万物归序,身心和安,这是治疗上热下寒最根本的思路。可惜的是,现代很多医生,辩证模糊不清,见到燥热之症就一味清热,还有出于明哲保身不敢轻易用温热药。这让很多患者白白花了很多钱,却久治不愈。

乌梅丸是【伤寒论】里的方子,古代的医家常用它驱虫,古代卫生条件比较差,很多人肚子里有蛔虫,用这个方子可以驱蛔虫,也因此被中医归为驱虫剂。

乌梅丸的应用范围很广,它的作用可不仅仅局限于驱虫,如果只把它当作驱虫剂,那是大材小用啊。

我们来看一下乌梅丸的药物组成。

乌梅丸:乌梅30克、桂枝6克、当归6克、干姜9克、人参6克、蜀椒5克、黄连9克、黄柏6克、附子6克、细辛3克

方中既有寒药,又有热药,所以乌梅丸可以看作是寒热并调的代表方,它里面蕴含着阴阳和合的大道,我们现在常说的上热下寒,本质上不就是阴阳割裂么?

阴阳的具体表现就是寒热,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就总是上火,同时手脚是凉的,便溏,腹泻,有热象,又有寒象,寒热错杂。

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特征,表现为口干口苦,面色青黄,会饿但又吃不下,这时候是非常有机会运用乌梅丸的,所以千万别小瞧了它,它的作用大着呢。

方中黄连、黄柏清上焦的热,苦寒的药擅长清热,干姜、附子、桂枝,这些辛温、辛热的药则能够温暖下焦,同时把中焦也暖起来,细辛、蜀椒把寒气散出去,再加当归、人参调和气血。

我们在前面提到上热下寒的本质是阴阳割裂,乌梅丸以乌梅作为主药,乌梅在这里充当黏合剂,把割裂的阴阳黏合起来。所以乌梅这味药,我们要重点介绍一下。

乌梅是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关于梅子的古诗词,「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说的都是它,只不过彼时它还是青色的,所以叫青梅,经过炮制后颜色变黑,不仅黑,而且皱巴巴的,叫乌梅,同时也是中医里的一味良药。

乌梅可以消息肉,还能生津止渴,很多人爱喝的酸梅汤,最主要的原料就是用乌梅。另外,我们讲在乌梅丸中,乌梅的作用就像黏合剂,其实就是说它能顺接阴阳。

它为什么有这个作用?据【本经疏证】记载:「梅之花苞于盛冬,开于先春,梅之实结于初春,成于初夏。」梅树冬天开花,花朵小巧,粉白相间,在天寒地冻,万物萧瑟的时节别有一番风味。过了春天,夏天来临的时候,梅子陆续开始成熟,从阴气极盛的冬天跨越到阳气极盛的夏天,这就使得乌梅具备了这样一个作用,能顺接阴阳,使阴阳和合,各归其位。所以乌梅很重要。

乌梅丸在临床中常加减应用,若是辨治蛔厥证,通常可用乌梅丸原方原量,用汤剂时可酌情减少方药物用量;若是上热下寒夹虚证或辨治肝热阳郁证,必须重视因病变证机主次而酌情调整药物用量,亦即确定药物用量务必与主治病变证机和病证表现切切相应。如热重者可加大黄连、黄柏用量,亦可酌情减少辛热药用量;若寒重者可加大辛热药用量,或减少苦寒药用量;若正气虚弱甚者可加大人参、当归用量;乌梅用量必须因病变证机轻重而增减,治病用方用药贵在思路清晰,恰到好处,随机应变。

治蛔厥证

蛔得酸则静,故此方用乌梅、苦酒之酸以制蛔;蛔得苦则下,故用黄连、黄柏之苦以下蛔;蛔得辛则伏,故用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之辛以伏蛔;蛔得甘则动,故用人参、当归之甘以诱蛔。在临床中,运用乌梅丸主治蛔厥证而没有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多,其实临证只要慢性胆囊炎的表现符合蛔厥证者,以法用之则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乌梅丸治疗慢性胆囊炎、胃痛腹胀、心下痞满

一女42岁,有数年慢性胆囊炎病史,曾作胆囊结石手术,术后仍脘腹胸胁胀痛,时轻时重,中西药治疗可症状改善不明显。刻诊:胃痛腹胀,心下痞满,气逆胸胁,而尔胸胁胀痛,手足厥冷,不欲冷食,口干不欲多饮,口苦,舌质暗淡,苔黄厚腻,脉沉弱。辨为寒热错杂夹虚证,治当清上温下,兼以补虚,给予乌梅丸变汤剂,乌梅15克,黄连12克,细辛3克,干姜6克,当归10克,黄柏12克,桂枝3克,红参6克,附子3克,花椒3克,枳实10克,白芍12克,山楂24克,醋20毫升。6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3服。二诊:胃脘痞满减轻,手足转温,又以前方6剂。三诊:苔厚腻基本消退,口苦减轻,又以前方6剂。四诊:诸证均较前明显好转,又以前方6剂。五诊:诸证悉除,又将前方变汤剂为散剂,巩固治疗2个月。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该病例手足厥冷辨为寒证,口苦、苔黄厚腻辨为湿热,因心下痞满,胃痛腹胀辨为浊气壅滞,又因脉沉弱辨为虚,以此辨为寒热夹虚证。方中乌梅收敛止泻;黄连、黄柏,清热燥湿;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花椒,温阳散寒;人参,当归,补益气血;加枳实行气导滞,白芍补血缓急止痛,山楂消食化瘀。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治久利证

乌梅丸「又主久利」,方中乌梅、苦酒收敛止泻;黄连、黄柏清泄上热;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温暖下寒;人参、当归补益气血。上诉可知乌梅丸是主治上热下寒夹虚证或寒热错杂夹虚证的重要治病方。

乌梅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腹泻

一女61岁,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近2年,每天大便至少3次,时呈水样,时呈脓样,数经治疗,腹泻仍在,近半年来又增腹中肠鸣且响声如雷。刻诊:腹泻因食凉或受凉加重,手足厥冷,下肢轻微水肿,经常口腔溃疡,疮面灼热疼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口渴饮水不多,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弱。辨为上热下寒夹虚证,治当清上温下,兼以补虚,给予乌梅丸变汤剂,乌梅24克,黄连12克,细辛3克,干姜6克,当归12克,黄柏12克,桂枝3克,红参10克,附子6克,花椒3克,诃子10克,醋20毫升。6剂,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分3服。二诊:腹泻明显改善,口腔溃疡痊愈,又以前方6剂。三诊:唯独腹中雷鸣仍在,加姜半夏12克,粳米20克,又以前方6剂。四诊:腹中肠鸣次数减少,又以前方6剂。五诊:诸证解除,欲巩固治疗,复以前方6剂。随访半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腹泻因食凉或受凉而加重辨为寒,口腔溃疡灼热疼痛辨为热,因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辨为虚,以此辨为上热下寒夹虚证。方中以乌梅收敛止泻;黄连、黄柏清泄上热,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花椒,温暖下寒,人参、当归补益气血,加诃子增强收敛固涩,因腹中肠鸣又加半夏燥湿降逆,粳米益气,兼防辛散药伤气、苦寒药伤胃。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治肝热阳郁证

根据「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当属肝热阳郁证。此方中乌梅、苦酒酸甘化阴,滋补肝体,以治消渴;黄连、黄柏以苦寒清热,以治心中疼热;少用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之辛,辛热通达阳郁,以治饥而不欲食;气血不足,人参、当归之甘能补肝体,以治病体夹虚。本方中诸药相互为用,清热不遏阳,通阳不助热。肝体阴而用阳,阳主动,用滋阴药虽能滋肝,但妨肝阳主动,所以滋肝必用通阳,以使阴得阳而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