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雲岡石窟,為何如此震撼人心

2024-07-16國風

我們現代人,很少有機會見到巨佛。

四川有樂山大佛,整座山都是一座佛,腳下便是滔滔江水,那樣的感覺是天大地大,雄奇偉岸。

但如果我們與一座巨佛,同時處在一個狹小閉塞的山洞裏,那種無處可去的壓迫感與震撼感,會令人終身難忘,雲岡石窟便是如此。

雲岡石窟的歷史,簡單來說就是:

1.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於公元398年遷都平城(今天的大同)。

2.原來的都城叫盛樂,盛樂與平城之間有一座山叫武周山。

3.北魏時期,佛教開始在中原地區傳播,逐漸發展興盛,同時得到了北魏皇家的崇拜和支持。

4.佛教發展興盛,使得佛門中人享有了一些特權,比如可以不服兵役,不用繳稅,不事生產卻擁有大量田產和仆役等等,加劇社會不公,激化了社會矛盾,於是太武帝拓跋燾興起了廢佛運動,僧人慘遭殺害,或者被迫還俗保命,沈重打擊了佛教勢力。

5.經歷了廢佛運動之後,北魏新一代皇帝文成帝拓跋濬一登基,便下令復興佛法,他認為佛教有利於國家統治,授命曇曜和尚主持興建石窟寺,並選擇了新舊都城之間的武周山作為開鑿地。

6.公元460年,雲岡石窟開始建設。第一期石窟,便是曇曜主持開鑿的曇曜五窟,也是今天的第16-20窟。

7.此後的465至494年之間,又陸續開鑿了五組雙窟和一些小窟,即1-13窟(不包括第4窟),其中第3窟未完成,這是雲岡石窟開鑿的鼎盛時期。

8.公元494年,北魏再次向南遷都,從平城遷至洛陽,雲岡石窟的建設逐漸衰退了下去。

9.此後朝代更替,依次經歷了遼,金,元,明,清,雲岡石窟在每個朝代都有不同程度的維修和建設。

以上是雲岡石窟發展的大致歷程。

我們早上9點半左右到達雲岡石窟,請了一名普通導遊,開始了我們的雲岡之旅。

右邊穿藍衣服的小哥是我們的導遊,有問必答。

第三窟:

石窟從外觀看,平淡無奇,因為沒有提前做太多功課,在走進去之前我並不知道自己會看見什麽。

黑暗的洞窟裏,前方突然有了亮光

跟隨著人群往前走時,內心還很平靜。驀然擡頭,看見前面亮光處,一座高大的佛像,正在俯視人間,我才有了不虛此行的感覺。

驀然擡頭

雲岡石窟的第三窟,是遊客們見到的第一個出現巨佛的洞窟,前面的第一窟和第二窟,只剩洞窟和佛塔,沒有佛像。

一尊面部圓潤的大佛映入眼簾

第三窟開鑿於5世紀末,是一處中途停工的大型洞窟,設計規模宏大,工程難度很高,這樣一個宏大的工程,卻遭遇中途停工,原因很有可能與北魏遷都洛陽有關。都城南遷至洛陽,原來在平城的洞窟工程便停止了,而後在新都洛陽,出現了承接雲岡之後的北魏佛像洞窟。

隊伍就這樣慢了下來

平時很少有這樣的場景,可以讓你進入到一個狹小但是高大的空間裏,像是一座山被掏空了,而在那空間裏兀自出現一尊巨佛,此時你除了擡頭仰望他,目光無處可去。

好美的佛像

映入眼簾的主佛是彌勒菩薩,身高約10公尺。臉龐圓潤豐滿,眉如新月,安詳平胡。右手上舉,做無畏印,助人解除心中恐懼。

肉髻高聳,雙耳垂肩,面露微笑

巨大的佛手,跟一個人差不多大小,讓我想起西遊記中,孫悟空也逃不出的如來佛祖的五指山。

右手施無畏印

巨大的手掌

兩旁站立著的,一位是觀世音菩薩,一位是大勢至菩薩,高約6公尺。與人相比已是巨大,可在高大的主佛面前,兩位菩薩身形矮小如兩名童子。

洞窟太小,手機廣角也難以拍出全景

西側這位是大勢至菩薩,頭戴寶瓶冠,體態端莊,衣紋流暢。

大勢至菩薩

頭戴寶瓶冠

體態端莊

東側這位是觀世音菩薩,面容豐滿,冠飾精美,身體下部風化嚴重。

觀世音菩薩

冠飾精美

身體下部風化嚴重,似乎要隨風而逝

這三尊造像的開鑿日期,根據專家推算,大約完工於唐朝初年。

三尊佛像,距今約1300年歷史

第五窟:

又叫大佛洞,這裏有雲岡石窟最高大的釋迦摩尼佛像,高17公尺。大佛造像巨大,占據了石窟近三分之二的空間,人在窟裏自然是無法拍出完整的平面圖。大佛雙腿間距離就長達15公尺,據說大佛的腿上可以容納120人同時站立。

大佛的膝上可以同時容納120人同時站立

占據了洞窟三分之二的空間

身後有火焰光環背景,手持禪定印,結跏趺坐

擡頭仰望,只能看大佛的下巴

大佛左右各有兩尊站立的協侍菩薩,面相飽滿,面含微笑。

東邊立佛,背後的石壁風化嚴重

西邊立佛,背後的火焰背景精美細膩

東邊立佛身上的衣衫,後世做了彩繪

兩尊立佛,均手施無畏印

四周的墻壁上,雕滿了小窟和佛像,據說這窟裏有造像2300多尊。

大佛造像對面的拱門側壁上,雕刻有兩佛同坐於菩提樹下的精美塑像。

兩佛同坐於菩提樹下,彩繪都是後期加上的

走入洞窟前的墻上均繪有精美壁畫。

走出洞窟,再回首看一眼大佛。

第七第八窟:

這是一組雙窟,風化比較嚴重,但造像之多,姿勢神態之豐富多彩,仍能看出當年的盛況。各種飛天造像,舞姿曼妙,輕盈婀娜,滿面春風,神情喜悅,讓人仿佛置身於極樂世界。

一層佛龕裏,兩佛並坐

二層佛像

上下整體

頂上是精美的石刻藻井

飛天圍繞著蓮花

拱門側壁的飛天

拱門側壁的飛天

面含微笑

神情喜悅

舞姿曼妙

輕盈婀娜

第十二窟:

從第九窟開始,一直到第十三窟,都是在清代被重新包泥並且彩繪過的,因色彩絢麗而被稱為「五華洞」。後來因風雨侵蝕而導致包泥脫落,後來又重新補過。事實上,清代所做的包泥和彩繪,工藝水平並沒有比前人更高,使得彩繪過的造像,說得委婉一點,是「越來越世俗化」,說得直接一點,是在美感上大打折扣。

第十二窟,也被稱為音樂窟,這裏的塑像中,出現了眾多的樂器,有西域的箜篌,羌笛,琵琶,也有中原的橫笛,簫,琴等等,飛天起舞,仙樂飄飄。

第十三窟:

又叫大像窟,這裏有雲岡石窟中構思與設計最為巧妙的一座大佛造像。

窟中迎面而坐一尊高約13.6公尺的交腳菩薩,頭戴寶冠,頸戴瓔珞,胸佩蛇飾,右手施無畏印,交腳而坐,巨大的身軀,幾乎占滿了整個洞窟。

在洞口只能看見大佛的腿

大佛的腿比人都大

大佛幾乎緊靠墻壁

只能從側面拍到大佛的全身

殘存的精美壁畫

面部彩繪脫落

墻上的彩繪

佛高13.6公尺,頂天立地

寶相莊嚴

十三窟的大佛像,有一個精妙的設計,在於佛像的右手。右手擡起施無畏印,但由於手臂太大,擔心懸空會有斷裂危險,於是工匠在手臂下方,設計了一尊大力金剛麗仕,長有四臂,擡手托住了巨大的右手。

這樣的設計,不僅解決了手臂的托舉問題,還增加了故事性和觀賞性,讓後世的我們,即欣賞到了菩薩的高大偉岸,也領略了麗仕的威武神勇。

第十六至二十窟被稱為曇曜五窟。

曇曜五窟,開鑿於公元460年,是雲岡石窟的「一期工程」,是雲岡開鑿最早的一組窟群。

在每個石窟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佛像,據說代表北魏的五位皇帝,但這也僅是猜測,沒有文字佐證。

【魏書.釋老誌】中記載,曇曜「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

這座佛像比較特殊

身披千佛袈裟

也就是袈裟上近看全是細小的佛像,稱為千佛袈裟

第二十窟:

是雲岡唯一的露天大佛,但其實佛像是被迫顯露在外的,因為原來的前立壁和木質窟檐均已損毀坍塌,便露出了裏面的大佛。

露天大佛高約13.7公尺,端坐在石台座之上,高高的鼻子,彎眉細眼,嘴唇上方有兩撇小胡子,兩肩寬厚無比,穿右邊袒露肩膀的袈裟,有著濃郁的異域風情。

大佛兩側原本有站立的佛和菩薩像,已經損毀或風化,如今只剩下東邊一尊佛像侍立一旁,高約9.5公尺。

走完第二十窟,雲岡石窟的主要精華部份就基本看完了。

公元494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對於已經開鑿了34年的雲岡石窟,北魏皇家就此結束了工程。但此後民間仍有不斷建設,一直持續到初唐。西部山崖上有許多民間石窟,雕飾更加精美,我們就沒有繼續觀看了。民間的雕鑿,自然比不上北魏皇家主持的鼎盛時期,雲岡石窟逐漸衰敗下去。到了明代,石窟幾乎完全荒廢,寺院也被焚毀。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均對石窟進行了修繕。

千百年前,耗費巨額金錢,動用十萬勞工,舉全國之力,前後經歷了一百五十年開鑿的雲岡石窟,深深地影響著今天每一位走進石窟去參觀的後人。我們從佛前走過,深受震撼的,不僅僅是佛像的巨大和精美,以及它舉世無雙的藝術價值,還有那背後看不見的,為此付出艱苦一生的匠人們。我們在贊嘆雲岡石窟的壯美時,那些辛苦的匠人卻沒有姓名,當年甚至可能都沒有酬勞。這樣的鴻篇巨制,當然要肯定它的藝術價值,它是全世界的寶貴遺產,但 背後那些普通人所經受的苦難,不值得歌頌。

古老的鮮卑族,曾經縱橫江湖,盛極一時,現在也銷聲匿跡了,只留下這燦爛的佛教文化藝術瑰寶,在風霜雨雪中默默矗立千年。

宗教和藝術,本身就具有強大的力量來對抗現實世界中的苦,因為人生實苦,才要寄托於來世,這大概也是當年那些無名工匠能夠堅持下來的原因之一吧。

- 圖文原創,手機攝影 -